彭州龍興寺

彭州龍興寺

彭州龍興寺坐落在彭州市區,背負古城南聯街坊,原是一座紅牆環護,古柏參天,竹樹蔥籠,遠近聞名的千秋古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彭州龍興寺
  • 地理位置:四川省彭州
  • 氣候類型:亞熱帶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龍興寺
簡介,歷程:,

簡介

相傳始建於東晉義熙年間,初名大空,歷經梁、隋等朝代的不斷擴建、培修,漸具規模。唐武則天稱帝時有沙門法明等10人,進《大雲經疏》,內稱有一女身為佛之傳世,當代唐為天子,今神皇是也。武后大悅,令將此經頒行天下,並於天授元年(690年)十月二十九日,詔令天下諸州各置大雲寺一所。翌年,大空即易名為大雲寺,供有以她新造的年、月、日等字表示時間的石刻銘文佛像。神龍元年(705年)武后病臥,其子中宗宣布復位,再造唐室後,命各地造中興寺為國行道,大雲寺遂改為中興寺。到神龍三年忌用中興一語,又詔告天下,把以前諸州所立的中興寺,一律改為龍興寺。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再度宣布“敕天下諸郡立龍興、開元二寺”,彭州龍興寺之名,從此確定下來。
唐武宗時,因全國約5萬所寺院,僧侶太多,皆不納稅,且需寄食於人,實經濟上一大損失,乃於會昌五年(845年)七月下詔,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滅佛政策,限期拆毀寺廟,強令僧尼還俗,派出四個御史,分行天下督察,彭州龍興寺在劫難逃,一時“廢為閒地,僧峨巾像示滅,鐘聲絕耳,樓台為薪”。次年三月武宗卒,宣宗李忱五月繼位,立即恢復對佛教的崇信,於大中元年(847年)五月下令復佛,每州造兩寺,各地“斤斧之聲不絕”。龍興寺也由預知禪師主持重建,殿宇、寺牆均一一修復,裝塑金身佛像,繪製天堂、地獄的壁畫,為世人善惡的“箴規”,還創建浮屠(佛塔),利用漢魏六朝幾何紋墓磚和隋代寶相花紋磚壘砌成巧奪天工的密檐式17級、高41.5米的方形磚塔,並以南朝梁武帝大同年間檐馬、朱雀銜鈴等遺物裝飾塔身,還把“會昌法難”中被砸的大小不等、服飾華麗、雕刻精美、形象逼真的數十軀(合)石刻造像,置於塔基下面長寬各2.6米,深3米的正方形地窖中。寺塔同建,共同起到“弘揚佛法”的作用。時彭州刺史陳會專門為此撰有《彭州九隴縣再建龍興寺碑》,以紀其事,載入史籍。
北宋時有寺僧平潤常講《圓覺經》,龍興寺一度稱為圓覺禪院,其徒保聰請文學家蘇洵撰有《彭州圓覺禪院記》。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僧智潤進行重修,錦城張賁撰有記事碑立於塔旁。明末戰亂,寺廟受到破壞。清初興建後,到道光時,龍興寺已廡序傾圮,林木蕭疏。同治初,縣令傅培梅始新建大殿5間,兩序24間,鐘鼓樓2座,培修天王殿3間,新築照牆、圍垣100餘丈,山門2間,並補修塔座。
龍興寺千百年來歷經滄桑,幾度興衰,先後五易其名,到20世紀40年代,共占地80餘畝,地域宏敞,規模寬廣,僧眾100餘人。主體建築為天王、大佛、大雄寶殿和藏經樓四重,均排列在南北向中軸線上,布局規整,風格古樸,加上客堂、祖堂、戒堂、方丈室、僧房、五觀堂等共150餘間,是一組完整的佛寺建築群。各殿堂房舍之間均有走廊連線,遮陽蔽雨,莊重美觀,精巧實用,是川西平原上一座“十方叢林“,開期傳戒的大寺,素稱”七佛聖地“,享譽西蜀。
山門系牌坊式建築,位處整箇中軸線正南端,高懸“龍興禪院”匾額,外面兩邊紅牆上有筆力雄渾,字態端莊的“十方叢林”四個大字,詩人書法家李湘石親筆所題。東邊山門題的是“覺路”,西邊則是“靜門”。
一進山門,就是龍興寶塔,然後是有3間房舍的天王殿,正中是手持念珠,蹺腳而坐、袒胸露腹、笑容滿面的彌勒佛像,相傳他就是布袋和尚。其背後有4米高的接引佛塑像。兩側彩塑著頂盔貫甲、高丈余、威武的四大天王像,各具神態,兩面相視,佛門稱為“四大金剛”,象徵守護佛法的天神;東方護國天王,身白色,抱琵琶;南方增長天王,身青色,持寶劍;西方廣目天王,身紅色,手纏一龍;北方多聞天王,身綠色,左手握銀鼠,右手持傘。殿內正中原有“天彭勝景”的匾,後以林森所書“龍興寺”匾額取而代之。
大佛殿也稱中佛殿或三大士殿,正中為3米高的觀音,左為文殊,右為普賢塑像。其背後是韋馱,又叫韋天將軍,他英武俊俏,身著武士裝,手執金剛杵,護衛著對面大雄寶殿的釋迦牟尼佛。
正殿大雄寶殿是最主要最龐大的建築,高出地面1米,殿宇飛屋檐翹角、巍峨高大、雄偉壯觀。大雄為梵語,是摩訶毗羅的意譯,即像大力士一樣,一切無畏,是古印度佛教徒用來作為對佛教始祖釋迦牟尼的尊稱。
大雄寶殿正北南向,面闊5間,進深3間,為清康熙年間用馬桑樹為木柱建成,同治四年(1865年)重建,正中供釋迦牟尼大佛,後面是南海觀世音全景像,兩旁懸掛邑人趙茂生畫師所繪十八羅漢長條畫像。大殿正前方有民國十三年(1924年)送贈主持寺務的超凡方丈的全金匾顏體“大雄寶殿”一通,佛像前有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為正乘和尚賠的“拈花入座”匾和“真如滅諦”、“弘宗演教”等匾額。此外鐘、鼓、木魚等法器,均按佛教儀軌陳設,是寺僧早晚上殿和禮佛的地方。
藏經樓是一幢樓殿結合建築物,清光緒時由新都寶光寺真印禪師仿寶光寺藏經樓而建,一樓一底,重檐歇山式屋頂,為石木結構,面闊7間,29.4米,進深4間19.4米,通高13米,樓上前為7尊如來佛,正中塑千手觀音,背面是濟公長老塑像,兩邊塑十八羅漢,“紫雲閣”匾懸掛正中,牆上掛著裱好的清代竹禪(1824年—1900年)書寫的《金剛經》和所畫的觀音三十二應身像。
這裡珍藏著日本贈送的《磧砂藏》《頻伽藏》和清初印行的《大藏經》,斯里蘭卡國王贈的《佛舍利》《貝葉經》等佛家重要經典。還有清末清福和尚長途跋涉歷盡艱辛從緬甸運回的玉佛一尊,均屬珍貴佛教文物。
寺中原有不少名人字畫和題詠,方丈室有贈超凡和尚的“超而不超、凡而不凡”的題詞,客堂掛有于右任用宣紙書的“龍興舍利寶塔”六個大字。“客堂”、“五觀堂”匾,為晚清溫江縣李湘石所書。進二道山門的過道壁上有木刻的昌州(今永川)遊子明(俊)於民國年間於此做縣令時所撰,流傳於今的“破塔高撐一角雄,世尊留法鬼留工,任他風雨搖清夜,漫道江山說大同”詠塔詩句,以及四川按察使黃雲鵠(1819年—1898年)的詩碑等。

歷程:

1949年,正當蔣介石坐鎮成都部署川西平原決戰的關鍵時刻,國民黨川康將領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毅然來彭聚龍興寺,共謀起議大計,一時龍興寺成了起義軍總部。作為川軍前輩的能海法師恰在此講經,也參與其事。龍興寺內所掛聯語,已寓起義圖新之意,當時龍興寺僧人不分宵旰,殷勤接待安排食宿。12月7日,劉、鄧、潘三將軍在彭縣發出起義通電,川省戰局為之大變,27日成都和平解放,三將軍離彭時對龍興寺僧說:“感謝你們支持起義,取得圓滿成功,我們要上報毛主席、朱總司令,特別保護好龍興寺”。
解放後,龍興寺廟改為彭縣第一中學校園。“文化大革命”期間佛像徹底被毀,又因學校連年的改建,原有殿堂房舍除劉、鄧、潘三將軍起義簽字所在地藏經樓外其餘都被拆掉,整個寺廟已面目全非。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的宗教政策得到進一步貫徹落實,初步收回了部分廟產,龍興寺的宗教活動日益興盛,成為彭縣佛教徒和善男信女的重要活動場所。
1989年10月23日,彭縣政府把龍興寺藏經樓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5日,彭州市委、市政府為進一步保護宗教歷史文化,發展彭州經濟和旅遊事業,實行對外開放,專門會同統戰部、教育局、民族宗教局、彭縣一中、佛教協會等有關領導齊集彭縣一中,就有關恢復龍興寺,搬遷彭縣一中舉行座談,會上大家取得共識:恢復龍興寺,彭縣一中的房屋地產權一併歸還龍興寺。彭州市政府於1995年1月18日發出彭府函第4號檔案,同意恢復龍興寺為開放宗教活動場所。這個兩全其美的舉措,既體現了佛教“寺塔一體”的布局,也實現了龍興寺院完整風貌。
1996年6月,因藏經樓年久失修,破損嚴重,市政府決定重新修繕。經過1年的精心修建,於1997年6月完工。新修繕後的藏經樓完全保存了原樓的古樸風貌,其神韻依舊,光彩煥發,香火更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