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鈴鐺舞

彝族鈴鐺舞

彝族鈴鐺舞,欲稱跳腳,彝語稱“懇合唄”,意為靈體告別舞,是彝族人民在祭祀場中演跳的一種傳統民間舞蹈。此舞在赫章保留著完整形態,尤其以赫章珠市鄉最為典型。鈴鐺舞具有連歌載舞的,舞者先歌后舞,歌舞相間,蹈無音樂伴奏,靠鼓點及舞者搖響手中的銅鈴聲來統一動作,嗩吶只作間隙的吹奏。通過祭祀活動,跳“懇合唄”,唱祭祀禮儀之歌,以盡子孫之孝,祭奠逝者,安慰生者。鈴鐺舞所表現的內容為彝族人民傳統的生產生活場景,經過藝術化處理,內容健康,風格樸實。由於彝族有婚嫁、喪葬皆歌舞的習俗,鈴鐺舞又具有廣泛的民眾性,因而得以世代相傳,並保持著完好的原生狀態。 原始的彝族鈴鐺舞僅限男性演跳,而現在由於觀念更新,女子也加入其中,而且場景不限,節日、喜慶、農閒時都可以演跳。

2008年6月7日,彝族鈴鐺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彝族鈴鐺舞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第二批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遺產編號:Ⅲ-69
  • 申報地區:貴州省赫章縣
歷史沿革,起源,演變,風格特色,表演形式,動作特點,傳承現狀,傳承意義,

歷史沿革

起源

“鈴鐺舞”主要流傳在烏蒙山區的彝族聚居區。通過舞蹈表演的形式加上歌師的訴唱來祭奠死者,是彝族先民在祭祀教化活動時按倫理輩分和長次舉行高歌創業公德的騎馬戰狀舞蹈。滇、夜郎、巴、蜀、黑、白六大侯國,皆為彝族古代先民第三十世君主篤米所分封。六大侯國又自封有諸多君長列國。因此,彝族先民經歷著頻繁的戰爭,彝族先民在護送陣亡將士時,為了抒發悲痛之情,在途中跳一種戰狀舞。
彝族鈴鐺舞
追溯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紀彝族先民篤爾帝分封六侯的時代。烏蒙山區的彝族先民尚養良馬,轡上騎鞍必配銅鈴,世稱良馬聖地。那時各個諸侯氏族部落全民皆兵,組建戰馬隊伍,國王首領舉行祭祀追悼先王時,部下都要組織120人的兵馬隊伍和數十人的歌舞隊,在祭祀歌舞場上展示騎戰風采,熱騰整個通宵。舞動中要搖響手中的馬鈴控制節奏,“鈴鐺舞”由此而得名。有人說鈴鐺舞的鈴聲是彝族祖先在戰亂中傷亡過大,領頭人為安定人心,用馬鈴鐺在手中有節奏的搖響,使後面的隊伍相信傷亡人數不大,他們還有再戰的能力。而舞蹈過程中的背托動作則表現彝族先祖在逃亡過程中相互攙扶,艱難前進的過程。從《鈴鐺舞》的道具與反映的內容看,有著戰爭場面描寫的寓意,刻畫有彝族傳統的民族尚武的意識。作為軍事舞蹈,在古代,《鈴鐺舞》表現的是戰鬥的場面,舞者以紅、白、黑、黃為裝飾色而象徵四方將領,手持鈴鐺以示騎馬,同時也用鈴聲來控制舞步。祭祀歌舞制度因此普及到村村寨寨。節慶、祭祖、祭喪場合均開展鈴鐺舞活動。

演變

隨後,這種戰狀舞演變為祭祀告別的舞蹈,成為安撫戰死在戰場上的戰士的靈魂慰濟死者的舞蹈。彝族宗教具有濃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對精靈和鬼魂的信仰。所以彝族很注重死去人們靈魂的安撫,它用敘述的形式,從歌詞上表現死者的生平事跡,同時也用敘述的方式給死者開出一條沿歷史上老祖宗的遷徙路線去老祖宗的歸宿地的路,好讓死者一路上讓開荊棘和毛蟲的阻撓,順利到達老祖宗的歸宿地,搖響鈴鐺是通知孤魂野鬼別擋路,鈴鐺舞的肢體動作力度很大,伴唱的詞曲悲壯感人,為的是表現死者親屬沉痛的心情。而鈴鐺恰恰也成為祭祀中主要的道具。在喪事中使用銅鈴和馬鈴串,有與死者靈魂溝通之意。在很多民族中,巫師也多用鈴鐺,如朝鮮族巫師用銅鈴與神溝通,又如滿足薩滿行巫術時也系腰鈴,這些都用鈴聲作為與神靈溝通的手段。加上之前所說“鈴鐺舞”本來是戰鬥時鼓舞士氣和悼念死者的舞蹈,所以其成為祭祀舞蹈合乎情理。祭祀活動中,跳“懇合唄”,唱祭祀禮儀之歌,以盡子孫之孝,祭奠逝者,安慰生者。
彝族鈴鐺舞彝族鈴鐺舞

風格特色

表演形式

原始的彝族鈴鐺舞,鈴鐺舞表現形式雄渾悲壯、豪放粗獷,兩隊舞者作躍馬揚鞭狀,相向而來,縱橫有序,變幻無常。舞蹈以鼓、銅鈴鐺為節拍,控制節奏的鈴聲, 它以協調的叫喝聲起舞,用鈴聲調節動作,有時嘈嘈如急雨,撼人魂魄。有時切切如私語,動人心扉。一個連一個的高難動作,翩若驚鴻,舞如蛟龍。把戰場上勇猛威武、彝山漢子的血性氣概表現得淋漓盡致。如今,由於觀念更新,彝家女子的加入,使舞蹈更加絢麗多彩,唯獨不變的是古樸雄渾的風格,是大氣磅礴的感染力。而且場景不限,節日、喜慶、農閒時都可以演跳。
祭祀時,舞者右手執馬鈴鐺,左手執彩帶。在祭祀開始後,按主先客後,輩分大小秩序,各家帶領人馬扛彩旗,敲鑼打鼓,吹長筒號、吹嗩吶,燈籠火把,浩浩蕩蕩,圍繞靈房繞場,舞隊隨之邊繞邊舞,兩人扛五彩紙馬,在隊伍中穿插。繞至靈前空地,繞靈隊伍要繞成太極圖形,雞翅拐(之字拐),馬蹄形(半圓拐),猶如古代軍事檢閱擺出的陣式。繞靈結束,歌舞者回到靈柩前跳舞,歌師對歌然後擺出各種陣式,跳舞對歌。過去的懇合唄只人數一般四人或六人,後來經過文藝工作者悉心編排,打破原有禁忌,組織女青年參加跳,人數也擴展到40至60人,並在舞檯布局、隊形穿插上作了較大調整,擴大了舞台場面。

動作特點

彝族“鈴鐺舞”跟彝族其他舞蹈最為顯著的共同特徵是在舞蹈中,靜態造型多,動態造型少,,且鋼勁有力。
跳鈴鐺舞時舞者以腰部為軸心,腰腹前後左右來迴旋動,雙手左右上下轉腕搖鈴並揮舞彩帶,時而抬首後仰,時而方步前傾,時而下蹲,時而靠地翻滾,一走一停,緩急有序。男子剛健豪放,女子柔媚舒展。男女精妙的組合使原始粗獷的“懇合唄”更加絢麗多姿。

傳承現狀

彝族鈴鐺舞不僅是一個民族民間舞蹈,更是一幅史詩般的歷史畫卷。 彝族民間歌舞雖博大精深,由於諸多因素的制約,鈴鐺舞也受到了時代的衝擊,面臨逐漸淡化消隱的瀕危狀況。
制約著鈴鐺舞傳承和發展的因素主要有這樣幾點。第一是許多現代彝族的年輕人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很大,現代文化的衝擊也對之產生影響,致使他們對熱愛本民族傳統文化的激情不高,思想觀念的東西受到抵制,許多優秀的民族文化不能較好地得以傳承。第二是珠市鄉的礦產資源相當豐富,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當地村民的經濟意識也不斷增強,年輕人對經濟的追求超過了文化傳承的力度,許多年輕人都去採礦,或者外出務工,間接的影響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第三是隨著老一輩的民間藝人的不斷離去,能演跳鈴鐺舞者逐年減少,能領略和把握鈴鐺舞神韻者更是屈指可數,加上現代傳播媒體的影響,新一代的年輕人不能很好的接過擔子,大大影響了鈴鐺舞的傳承和發展。

傳承意義

隨著時代的發展,鈴鐺舞所表現的內容也產生變化,從單一的喪禮舞蹈演繹出來,“鈴鐺舞”的內容主要表現傳統的生產生活場景,經過藝術化處理,內容健康,風格樸實。彝族先民在與大自然的搏鬥中翻山涉水,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勇斗豺狼虎豹,然後男耕女作,生息繁衍的大遷徙的壯闊畫面。由於彝族有婚嫁、喪葬皆歌舞的習俗,鈴鐺舞又具有廣泛的民眾性,因而得以世代相傳,並保持著完好的原生狀態。到今天,彝族鈴鐺舞歷經2800餘年而不衰。赫章縣文化局局長吳桂紅認為,鈴鐺舞蘊含著厚重的彝族文化,既具有獨特的舞蹈藝術價值,又具有歷史、倫理、哲學等多方面的認識價值。鈴鐺舞作為彝族人民不可或缺的一種精神生活方式,它能起到振奮民族精神、提升心靈境界的積極作用,值得傳承和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