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避谷

張良避谷

據《史記·留侯世家》載:留侯從入關。“留侯性多病,即導不食谷,杜門不出不出歲余。” 張又曾不止一次地向漢王提出:“願棄人間多,欲從赤松子游耳。” 張師山,地處湘鄂邊境交界的湖南省岳陽市冬塔鄉,是一座風景秀美的山。張師山古稱“白雲山”、“天竺山”,它聞名一方的原因和漢代名相有關。相傳張良謀刺秦始皇不成,逃亡至下坯,在圮水橋遇黃石公,經黃石公多次啟發考驗,得授《太公兵法》,而黃石公自此潛蹤匿跡於毗鄰此山的另一座名山“相師山”。張良輔佐漢高組成帝業後,訪知黃石公隱居處,遂掛官來此山伴師隱居,後來山名就易稱為“張師山”。

基本介紹

  • 故事:張良避谷
  • 年代:西漢
  • 人物:張良
  • 出處:《史記·留侯世家》
關於張良,避谷原因,避谷過程,避谷地點,民間傳說,

關於張良

張良是秦末漢初謀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韓。後,他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時遇黃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韜略,足智多謀。秦末農民戰爭中,聚眾歸劉邦,為其主要“智囊”。楚漢戰爭中,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結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為劉邦完成統一大業奠定堅實基礎,劉邦稱他“運籌策於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這一名句,也隨著張良的機智謀劃、文韜武略而流傳百世。漢朝建立時封留侯,後功成身退,千古流芳張良向劉邦提出的“聚集三王,方可與霸王一戰”的計策,成功幫助劉邦擊敗了楚漢戰爭中最強勁的對手西楚霸王項羽。足智多謀的張良為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避谷原因

張良早有離開朝政,靜居行氣,出遊山林的想法。
但是,在漢十年(甘元前197年)時,他又跟從劉邦率兵平叛陳豨,攻下了馬邑。漢十一年,為平息反叛,張良又帶病送劉邦至曲郵。並對劉邦說:“臣宜從,病甚”。言下之意也是要退政隱居。並提醒漢王:“楚人剽疾,願上無與楚人爭鋒。”要避敵之鋒芒,乃為周旋戰事。這說明,在這段時間裡,張良僅有避谷之意,尚未真正隱退。
漢十二年(甘元195年)劉邦因擊黥,中流箭負重傷,四月病危中,呂后問劉邦:“陛下百歲後,蕭相國既死,誰令代之?”劉邦談到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等許多重臣的人事安排,但隻字未提張良劉邦死後,呂后審食其計謀:“暫不發喪”,欲藉機誅殺一批老臣宿將。酈商向審食其進言:“不能欲殺諸將”,也曾提到陳平、灌嬰樊噲等人,仍未提及張良。這說明在這期間,張良己不在朝中了。

避谷過程

那么,張良是怎樣出朝的呢?有人說,呂后殺了韓信,烹了彭越,在朝廷大力培植呂家勢力之時,劉邦又欲易太子,呂后指使呂譯,強迫張良為呂家出謀劃策,張良婉言謝絕呂后遂扣張良之子為人質。若張良不為呂家效力,呂后就要將他兒子殺掉。張良氣憤之極,不告而辭。劉邦得知後,曾親自率兵四處尋請張良回朝。這說明在呂后專權,大殺功臣宿將,並危及張良自身之安全時,張良便毅然離會,避谷山林了。那么,張良避谷在何處呢?

避谷地點

秦嶺繁柏山區,乃劉邦張良軍旅之地,張良在此隱居,大有可能。
當年,劉邦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就是依張良的計謀:翻越秦嶺,奪下關中;又東出函谷關,一開漢楚爭雄之戰局。後來,軍事失利,劉邦又依張良之策略與項羽議和停戰,以鴻溝為界,互不侵犯。待和約簽定,越軍守約東歸之時,漢軍乘其不備,背約追擊。又令韓信彭越兩位大將夾擊,項羽大敗而逃。後又在垓下一戰,致楚幾乎全軍覆沒。最終,項羽烏江自刎劉邦遂滅楚在漢,統一天下。當時劉邦韓信從根據地——漢中出兵,所過之陳倉古道,就是從紫柏山之西側山腰,以及附近的閘口石、箭鋒埡、瓦房壩等地而過。傳說的張又避谷之處,就在箭鋒埡不遠處。
從以上不難看出,秦嶺南坡紫柏山一帶,是漢中盆地的北部屏障,攻取關中的軍事咽喉和前沿防線,乃兵家軍旅必爭之地。作為劉邦之謀士重臣的張良,對這一地區必然是了如指掌,十分諳熟的。這裡又是名山仙境,世外桃源。爾後,張良選此深山險峰避谷隱世,看來不無道理。

民間傳說

張良紫柏山避谷,史料多有記述,民間更富傳說。
張又避谷後,劉邦曾親自率兵進山尋請。據傳,留壩縣城青羊河西南岸的原“漢王城”,就是劉邦尋找張良時修建的住地。後來,劉邦在紫柏山北坡的高橋好聽到張良的避谷處。終於在白雲封頂、霧靄沉沉的一條山澗絕壁處找到了張良劉邦來到張良居處,便倒抽一口寒氣。只見一穴石洞,深邃幽靜,洞前瀕臨萬丈深谷,谷岸齊如刀仞。一條獨木橋橫跨其上。張良立於橋端洞口中,口稱“萬歲!請我主過橋來,有為臣保駕。”劉邦生畏,不敢過橋。要張良過橋相見。張良從命過橋,君臣禮罷,敘長問短。張良復請君王進洞相敘。劉邦上橋欲過,橋腐若斷,漢王慌忙卻步退回。張良領先從容邁步而過。劉邦夏又過橋,正欲舉步,獨木橋“嘎嘎”作響,朽木爛渣紛紛墜落。劉邦驚魂失魄,遙對張良曰:“愛卿,你己成仙矣!”張良忙下跪拜道:“臣在此謝封了!”忽聽“嚓卡”一聲巨響,獨木橋斷墜萬丈深淵。劉邦隔谷相望,帳然若失,率兵回歸。劉邦去後不久,又見張良追隨上來,陪送劉邦到白崖河下游的一座木橋。君臣在橋頭依依惜別。後人將這座橋稱做“送駕橋”。此橋名流傳至今尚未更名。張良在此避谷,以食山果竹米充飢。為表示自己永遠避谷之意,告別劉邦時,在橋頭曾撒下一大把竹米。據說,現今這裡的一叢翠竹即為當時竹米繁衍而來。
又據留侯祠《三清殿創建碑》載:“紫柏山麓有留侯廟,相傳為張文成公避谷處。……公,運籌策決勝,激流勇退,如神龍出沒,以視沉溺功名,膏肓泉石者。”
《留壩縣誌》又云:“留侯塵心濃,未曾高臥登此峰。”也明確記載:張良在此避谷。
綜上所述,不論張良是否避谷紫柏山林,抑或其地其物是真是假,還是其山其地名因何而得,總之,後世之人廟址選擇在昔日漢王、留侯開創漢室的主要活動地——漢中境戶,並在風景如畫,吐納煙嵐的紫柏山麓,建廟設祠,亦可謂設計建造者之知情會意,匠心良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