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問陶年譜

張問陶年譜

張問陶在清代乾嘉性靈派中占有重要地位,乃性靈派之殿軍。此年譜十餘萬言,第一部分概述了張問陶的世系以及家族詩人等;第二部分按年月記載張問陶的生平、愛好、交遊及創作成就,重點介紹其詩作,系年編譜;第三部分為附錄,匯集有關張問陶的資料及《張問陶研究資料索引》,為學者進一步研究張問陶提供了信息。年譜體例完備,信息量大,又紮實嚴謹,得到社會各界肯定。作者胡傳淮,1964年8月生,四川省蓬溪縣人。四川教育學院中文系本科畢業,文學學士。著名文史學家、張問陶及其家族研究專家。主要研究清詩、巴蜀文化及鄉邦文獻。

基本介紹

  • 書名:張問陶年譜
  • 作者:胡傳淮
  • ISBN:7806596674
  • 類別:年譜
  • 出版社:巴蜀書社
  • 出版時間:第1版(2000年1月1日);第2版 (2005年1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名家點評,圖書序言,

內容簡介

此年譜十餘萬言,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了張問陶的世系以及張氏家族詩人等,使人對張問陶的家世有個整體把握。
第二部分為年譜正文,結合時代背景,按年月記載張問陶的生平、愛好、交遊及創作成就,重點介紹其詩作,系年編譜。
第三部分為附錄。一是匯集正史、方誌、詩話、族譜,及詩集中有關張問陶的資料,從中可了解他人或後人對張問陶的認識與評價。其中有不少資料是首次公布。二是附錄了《張問陶研究資料索引》,它既反映了國內外學界對張問陶研究的成果,又為學者進一步研究張問陶提供了信息。
胡傳淮著《張問陶年譜》第二版胡傳淮著《張問陶年譜》第二版
胡傳淮著《張問陶年譜》第一版胡傳淮著《張問陶年譜》第一版

作者簡介

胡傳淮,1964年8月生,四川省蓬溪縣人。四川教育學院中文系本科畢業,文學學士。著名文史學家、張問陶及其家族研究專家,四川省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員。主要研究清詩、巴蜀文化及鄉邦文獻。出版專著70餘部、發表論文、詩詞、歷史隨筆等300餘篇,總計800餘萬言。著作主要有《張問陶年譜》、《王灼集校輯》、《大英風物誌》,後兩書為合著,均系巴蜀書社出版。主編有《張船山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中國三峽出版社出版)、《張問陶研究文集》(2009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船山詩草全注》(第一副主編,180萬字,2010年巴蜀書社出版)、《燼餘錄注》(2010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張鵬翮研究》(2011年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溝張氏家族》(編著,2012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張問陶家族詩歌選析》(2012年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明代蜀中望族:蓬溪席家》(2013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赤城春秋》(2013年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胡氏族譜》(2000年出版)、《蓬溪家譜序跋集》(2011年出版)、《蓬溪縣誌》(1986—2005,副總編,2012年方誌出版社出版)、《蓬溪文史資料精選》(2011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芝溪集》(2003年出版)、《呂潛詩選》、《張鵬翮詩選》(2006年香港銀河出版社出版)、《張問安詩選》(2002年出版)、《蓬溪詩存》(唐代至民國,2005年出版)、《張鵬翮簡譜》等。已在《文學遺產》、《社會科學研究》、《紅樓夢學刊》、《蘇州大學學報》、《蜀學》、《四川文獻》、《聊城大學學報》、《客家研究輯刊》、《廈門教育學院學報》、《西華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00餘篇。專著《張問陶年譜》,《光明日報》評其為“一部學術品格很高的好書”,被《清史》《中國文學編年史》《中國詩歌通史》《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清詩考證》《清代文學研究書目》《元明清詩文研究著作書目索引》《巴蜀文學史》《遂寧市志》《遂寧古今人物》《蓬溪縣誌》等多種文獻引證或著錄;論文《洗百年奇冤,還高鶚清白——高鶚非“漢軍高氏”鐵證之發現》,解決了紅學中的一大懸案,已寫入《紅學通史》。參加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四川省社科規劃項目3項,十餘次獲得省、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胡傳淮編選《張鵬翮詩選》胡傳淮編選《張鵬翮詩選》
胡傳淮部分著作胡傳淮部分著作

圖書目錄

序一王英志
序二朱則傑
譜前
一、張問陶世系
二、張氏家族詩人
年譜
附錄
一、張問陶研究資料彙編
二、朝議公家書
三、朝議公行述
四、張問陶研究資料索引
再版後記

名家點評

中華書局版《張問陶資料彙編》中華書局版《張問陶資料彙編》
此年譜體例完備,信息量大,又紮實嚴謹,其嘉惠士林是不言而喻的,而胡先生則可稱之為張問陶的功臣。
——著名清詩研究專家、蘇州大學學報編審、博導、中國古代文論學會理事 王英志
大著《張問陶年譜》收到,謝謝!我尤讚賞《譜前》,有助於深入了解譜主,知人論世。而且這是別人所無法做到的,別人未見《遂寧張氏族譜》,甚至“紅學”專家犯了錯誤。《年譜》之精核,有目共睹;《附錄》之便利後輩學者,功德無量。一句話,大著具有特色,必能蜚聲藝林也。
——著名學者、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卞孝萱
船山先生為清代一大詩家,我少年時即讀船山詩集,堪稱大家。今閣下為之撰譜,可稱功臣。
——著名學者、南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來新夏
《年譜》資料翔實,對了解張問陶生平及清詩研究,極有用處。
——著名學者、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紹曾
看了您的考證文章,知道您編過一本船山年譜,從朱則傑先生對您的評價來看,您的研究是很深入的,值得欽佩。
——著名文史學家、上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董乃斌
先生之作,彰鄉邦之先賢,發潛德之幽光,用力甚勤,用心甚細,良堪感佩。
——著名學者、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廖可斌
船山於清詩地位甚為重要,研究者渺見。足下鉤沉發覆,成此一編,沾溉學界匪淺。清詩浩繁,必得如足下者,集思廣益,或望有陶冶功成之日也。
——著名清詩研究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蔣寅
時下能專心治文史之學者不多;治文史的學者中,不尚空論而尚篤實者也不在多數。您能腳踏實地、做這種紮實的文獻工作,確實難能可貴。《張問陶年譜》,我雖然尚未細讀,但略一翻閱,就知非淺學者能辦。
——蘇州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趙杏根
年譜之作,與寫論文不同,此需翔實而無遺漏,故知作者用力之勤也。我對船山先生道德文章,一向欽敬,大作當助我增添新的理解。
——大連大學師範學院名譽院長、著名學者 於植元
惠大著《張問陶年譜》拜悉,甚見功力。又奉誦朱王二兄之序,更覺先得我心。原揣兄居政協,必也于思于思,今見學術小傳,方知兄正值盛年,轉覺後生可畏,信不虛也。船山若能起九原,亦當申謝於兄矣!?
——著名學者、《文藝研究》編輯部編審、中華書局本《船山詩草》責編 趙伯陶
先生以鄉誼精工評考船山先生生平,有他人難得之資料,讀後深受教益。
——著名學者、福建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祥耀
胡傳淮先生的《張問陶年譜》和他考證高鶚並非張船山妹夫的文章,已經在清詩研究界和紅學界產生了反響。胡傳淮先生的學術成果,當然主要是他的學識和才力的產物,但其中也有受益於地方文化資源的成分——作為船山的家鄉人,他得以親見《遂寧張氏族譜》,掌握了第一手資料。由此我們大家受到一個重要的啟發:要想研究好一個作家必得充分發掘和利用其家鄉的文化資源。
——中國社會科學院高級職稱評審委員、研究員、文學研究所學術委員、古代文學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 劉揚忠
尊函並大著已悉,深表欽敬,並深致謝意。兄尚處風華茂齡,已著述盈屋,可喜可賀也。以兄之學識才情,必成大器。吾預為言之,亦期以厚望焉。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陳子謙
先生任職於蓬溪縣政協,研究張問陶及張氏家族,可謂得其所也。然如果沒有事業心,也是做不成的。觀先生簡介一欄,可謂成果纍纍,深表佩服。先生大作《譜前》中介紹了張氏家族詩人,有陳慧殊一條,非常感興趣。因為在下正是海寧人,與陳氏為同鄉人。竟不知陳氏家族中有這樣一位才女嫁與張問安為妻的,讀了先生大作,大長見識。
《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溝張氏家族》《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溝張氏家族》
——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周明初
船山清麗之詩,今世人知之無多,弟亦少讀,得先生為之張揚,當日益廣流傳而快人目,先生遂為船山後世知己兼功臣矣。又弟之成見,以為地方政協中任文史職務者,應為飽學耆舊,故於先生之多識,未以為怪;而今乃知先生尚少我十餘年,深為感佩。自覺除多吃飯,別無所長也,一笑。
——著名文史學者、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曾與章培恆先生聯合主編《中國文學史》) 駱玉明
《張譜》遠遠超過一般年譜,它把張氏放在當時的政治、軍事環境中,乃至文壇的氛圍中,引用張氏一些代表性詩篇加以論述,使個人和時代渾然一體,從而對張氏在詩壇的地位、文學成就、人格有明晰的了解。
張筠之夫為高揚曾的發表,確是對紅學一大貢獻。多年來,很多所謂紅學家都把張筠被虐待至死,作為高鶚一大罪狀。
——遼寧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朱眉叔
張問陶是清代中葉最有成就的詩人之一,因而為之作年譜學術意義重大,惠及學者亦甚夥,先生誠鄉邦文獻之功臣也。
——蘇州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周秦
大著《張問陶年譜》奉收,十分感謝。茲有先生如此詳明之譜,必是大有益於學界有關船山及清詩之研究。先生教育學院畢業,在縣裡工作,當此紅塵滾滾之時代,能潛心學術、做出如此學問,實在令人欽敬。先生年來孜孜於學,於鄉邦文獻之整理、文化之傳承,貢獻良多;於張氏尤多發明,誠又紅又專也。眾多在高校、研究機構的人士都得向先生學習。
——深圳大學學報編輯部編審 、博導 沈金浩
船山為清代詩壇之大家,先生所治地方文獻,實具全國意義,亦關乎文學史之大關目也。船山與蘇州淵源尤深,今得船山鄉里奉寄研究著作,豈非船山與姑蘇之又一重關係耶?曩讀先生大著《張問陶年譜》,驚敬於船山逝後竟有鄉人如此耗心力作此譜,誠可謂嘉惠學人之善舉。且先生已由船山衍至遂州張氏群從,創穫頗多,令人敬佩。
胡傳淮主編《張鵬翮研究》胡傳淮主編《張鵬翮研究》
——文學博士、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 楊旭輝
先生致力於鄉邦文獻整理,使古人之幽輝潛光能重發於世。張船山其人與袁枚、趙冀號稱乾嘉詩壇三大家,整理其書,定當使有關研究更進一步深入。
——著名學者、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宏生
大作《張問陶年譜》考訂精審,辨證前人訛誤甚夥,足見先生功力。其中著錄張氏族人生平事跡,採用《遂寧張氏族譜》資料,為外人所不經見,有功清代文獻整理與清代文史研究。先生以十餘年之力撰寫《年譜》一部,紮實嚴謹,周詳完備,這種治學精神亦堪稱典範。
——著名學者、南京師範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研究員、博導 江慶柏
大作《張問陶年譜》,價值巨大。在乾嘉年代,船山先生不僅是著名詩人,而且是有作為的畫家、書法家,其書法尤為人所重。其文未見結集,應有散佚作品。先生若能再搜資料,寫成《張問陶傳》,定當有益學界。
——著名清詩研究專家、人民日報高級編輯 柯愈春
先生於張問陶是行家,《張問陶年譜》學力深厚,我曾於圖書館翻閱,以不得擁有為憾!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趙厚均
《張問陶年譜》資料豐富,頗具價值;嘉惠學人,猶復不淺。
——著名學者、陝西師範大學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霍有明
《張問陶年譜》,既本正史,又征諸家乘方誌,搜采事實及材料最為詳備,辨析亦頗精審,可供研究時參考。
——西華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楊世明
張船山是清代乾嘉詩壇大家,影響深遠。尊著的出版,把對張氏的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您可謂有功於張氏。尊著的意義,正如則傑在序中所說:“不僅對張問陶研究,就是對整個清代詩歌的研究,無疑都是一件大好事。”在金錢至上的潮流中,您能以長期坐冷板凳的毅力,從事學術研究,顯示了您對學術的執著追求、名利淡泊的可貴襟懷,實在是令人肅然起敬!未來清詩研究的希望,主要靠您這一代的青年學者。
胡傳淮主編《張問陶研究文集》胡傳淮主編《張問陶研究文集》
——著名學者、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黑龍江大學客座教授 李興盛
對張問陶的作品,我讀過一些,但並無專門研究。所以,讀了這本精審翔實的年譜,受益不少。清人年譜甚多,但考究起來,卻又不夠了。即使譜主先前聲名甚著,歿後完備的年譜亦不多見。大作承先啟後,填補空缺,實在很有好處。照我來看,你這部年譜已具評傳雛型,例如前人作譜只傳而不評,大作則敘議兼之。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陳銘
三十餘年,因為研究程偉元、高鶚與《紅樓夢》的關係,所以對程、高生平事跡多為關心,亦稍有收穫,記得十幾年前在某雜誌上讀過一篇“張問陶簡譜”,略感原始資料少了些。特別是有關家世方面的材料似少補充和新的發現。今細讀大著,覺得用力甚勤,搜羅宏富,解決了不少學術的爭議問題,功不可沒。
關於張筠是否嫁給高鶚一事,紅學界爭論多年,儘管有不少分析深入可信,終因缺乏直接證據,仍然有一些權威人物置之不理,先生的努力使這爭論劃上了句號。
——著名紅學大師、中國紅樓夢學會副會長、吉林大學歷史系教授 胡文彬
先生學養深厚,碩果纍纍,可喜可賀!大作體例完備,資料搜羅廣博,信息量大,且有不少稀見資料,是一部具有很高學術價值的專著,它的出版將會在學術界產生極大的影響。
——華南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 謝飄雲
粗覽之下,已覺先生學風之紮實、功力之深厚、用心之勤勉,不勝感佩。先生此著,非尋常宏篇大論故作高深之作可比。無沉潛之心、無務實之志者,斷非能撰著年譜之作。先生之志之學,在時下一片急功近利、膚淺浮躁之喧囂中,不啻卓然獨步,別有高致。
——華南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 左鵬軍
粗翻大著,資料翔實,內容豐富,下了一番功夫,是清詩研究的可喜成果。清詩研究雖有好轉,但仍不景氣,還需要我們共同努力,開墾這塊不太受人關注的土地。
——山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導 裴世俊
先生得地利之便積數載之功,成此年譜,不獨為地方文獻之功臣,亦為清詩研究之功臣,實屬難能可貴,令人感佩。大著體例完善、材料翔實,裝幀印刷亦屬精良,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西北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龔喜平
兄之大作《張問陶年譜》,在赴遂寧開會前,已拜讀過;後為撰寫論文,又翻了數遍。先生所作工作是有意義的,對清詩的研究有很大的幫助。我在承擔《十九世紀中國文學編年史》的課題,張問陶肯定是要收入其中的,大作《張問陶年譜》是重要的參考書。
胡傳淮《王灼集校輯》胡傳淮《王灼集校輯》
——武漢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水雲
《年譜》極見功力,於船山研究大有功也。君正值英年,學術前程無量!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少松
《張問陶年譜》一書,鉤稽考核,精警嚴審,是我所見張船山各種年譜中善之又善者。將若干史實納於編年之中,這無疑使研究船山詩歌有所依託,足資徵信。
——四川大學中文系教授、碩士生導師 李朝正
先生於清代詩文,特別是桑梓文獻,用力頗勤,成果頗豐,令人欽佩!
——著名學者、南開大學教授、博導 趙永紀
先生大作,用力甚勤,細密詳賅,就船山研究而言,嘆為觀止!
——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傳播學院教授、博導 嚴明
《張問陶年譜》已收到,謝謝!花了一個星期看完,寫得很好,特別是據《族譜》解決了高鶚的問題,是不小的貢獻。在遂寧文獻不多,而船山涉及的清代文士極廣,您把他們身世一一考出,真是不易,可喜可賀!
——四川教育學院教授、四川中華文化學會副會長 龍晦
先生《年譜》一書,考訂發微,探驪得珠,材料詳備精審,是一部研究清代學術,尤其是乾嘉詩歌的重要著作。
——西北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 漆子揚
先生於張問安兄弟,可謂大功臣。去年得讀大著《張問陶年譜》,使我對張問陶及其家族有了較全面的了解。
——西北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編審、博導 張兵
讀大作《張問陶年譜》深受啟發,獲益良多,彌補我過去對船山先生了解不足的缺陷。您以謹嚴的態度治學,以翔實的材料整理出“年譜”,給後學多所教益,功不可沒。朱則傑稱您是“名副其實的專家”,並非溢美之辭。
——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楹聯學會顧問 張紹誠
看到您的《張問陶年譜》以及諸多成果,真令我汗顏,且心儀之。身居僻壤,大概是我們面臨的客觀環境,但您卻鍥而不捨,勤勉有加,因而成果卓著,特別是張氏年譜,功力極深,論述極精。
——陝西省漢中市博物館館長 馮歲平
大作尚未來得及細讀,然已有兩點讓人感佩:一是先生非專業研究人員,每天要做行政工作,想來從事研究的時間不會很充裕;二是在地方上書籍、資料難尋,非大城市圖書館條件可比。然而在如此條件之下,先生竟完成《年譜》一書,沒有鍥而不捨之精神,決難辦到。
——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葉君遠
惠賜大著《張問安詩選》已經拜領,非常高興。清代詩人現今已有單家選本的本來就不多,大著更是填補了張問安研究的空白,因此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有關張氏兄弟的研究,實際上都已超出了四川鄉邦文獻研究的範圍,對整個清代詩歌研究來說都是很有意義的事情。而您在這方面,無疑是一個大功臣。張問陶詩歌編年注釋工作,確實是一項大工程。但以您的多年積累與刻苦治學精神,一定也會做得很好的。
——著名學者、浙江大學國際文化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朱則傑
先生治學成就之高、造詣之深,令在下深為佩服。讀了先生的《張問陶年譜》一書和論文《清代詩人張問安行年簡譜》,更為先生治學之嚴謹、精神之刻苦所折服。
——中共河北省館陶縣委辦公室主任 馬月起
胡先生,您好!我們素昧平生,但一周以來覺彼此神交已久。我原是四川潼南縣柏梓鎮人,在遂寧高考,進入貴州大學中文系,現在貴州人民廣播電台工作,是貴州省政協委員。張鵬翮、張船山等一直是父輩教育我們的鄉土材料,印象極深。中年以後陸續關注家鄉文化名人研究介紹情況,也讀過明、清一些川籍人物傳記,如《清代七百名人傳》等,但都遠遠不能解渴,總希望有更詳實的著述出版,但貴陽卻很少見。一周前我去貴州省社科院文學所黃萬機先生家,問及他有無張鵬翮、張船山的文集之類,他熱心地介紹並借給我您著的《張問陶年譜》。我高興極了,已連夜讀完,感到數十年的饑渴得到了巨大滿足。我很感謝您為家鄉人民介紹了這位傑出的偉大詩人。能產生賢宰相、大詩人的土地,豈無人哉?!我為您這位年輕的同鄉感到驕傲。
胡傳淮著《張問陶年譜》第一版胡傳淮著《張問陶年譜》第一版
——貴州人民廣播電台高級記者、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 楊宗和
《謝胡君傳淮贈〈張問陶年譜〉〈張問安詩選〉》:“二著恢宏冠蜀中,少年心志鼓東風。船山事業續新譜,亥白雲箋啟舊封。史實鉤沉千載勁,文章轉注百年空。嘉陵涪水何相會,東去南來一脈通。”
——中共四川省南充市委政研室編審 李小華
先生為學界研究張問陶之首席。拜讀先生巨著《張問陶年譜》,能從“完備體例、富贍資料、精審考核”的論述中,認識張問陶“縱橫詩世界,遊戲酒神仙”的超卓詩心與“平生意氣尚粗豪,儒俠禪玄盡可逃”的孤憤之情。未學受益良多,欽仰至極;並祈不棄,時賜教言,以匡不逮。
先生之功,誠如蔣寅教授所云“鉤沉發覆,成此一編,沾溉學界匪淺”也。欣此,《詩草》有“清空亮拔”之音,《年譜》有“紮實嚴謹”之績,遂決定以“張問陶詩歌創作藝術研究”為題,撰寫碩士畢生論文。海峽壯闊開新局,巴蜀靈秀盛文章。謹愿才士學子戮力同參研,俾讓船山先生“奇情敢道破天慳,為紀窮愁不忍刪。秋卷裝成誰可讀?獨吟荒水夜雲間”之騷韻,千秋傳唱。
——台灣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研究員 吳世民

圖書序言

《張問陶年譜》序一
張問陶在清代乾嘉性靈派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說性靈派於乾隆時期以主將袁枚、副將趙翼為代表人物,那么於嘉慶年間則推張問陶為重鎮,乃性靈派之殿軍。縱觀整個乾嘉時期性靈派眾多詩人,可與袁、趙鼎足而立為性靈派三大家者惟有張氏。其依據在於張問陶之才非其他一般性靈派詩人可比:一是張問陶有明確的性靈說詩學追求,其觀點之完備程度直追袁、趙:二是張問陶詩歌創作成績斐然,不僅繼承了性靈派前輩袁、趙性靈詩之精髓,又因世運之衰敗及自身獨具的思想、個性而具有新的內容與特色,使性靈詩之價值有新的充分顯示。在張問陶之後性靈派已走向衰亡,無人具備重振性靈派的力量,從而使張問陶成為乾嘉性靈派最後一位傑出的詩人,其殿軍地位因此而確立。
胡傳淮在蘇州留園胡傳淮在蘇州留園
袁枚“性靈說”最重真性情,張問陶重性靈亦以真性情為創作要旨。首先,他強調創作者必須具備真情實感,有真性情要抒發。因此稱“詩人原是有情人”、“好鳥鳴春尚有情”,因為“有情”才能寫出真詩,所謂“熱腸湧出性情詩”是情與詩因果關係的生動說明。其次,他指出表現真性情是詩的本質,雲“好詩不過近人情”,“自磨碎墨寫天真”,“不寫性靈斗機巧,從此詩人賤於草”。所謂“人情”、“天真”、“性靈”,皆指“詩緣情”之本質而言。因為主情,故與袁枚一樣批評肌理派翁方綱“箋注爭奇”,以考據為詩。張問陶於強調真性情的同時,還標舉“氣”:一曰真氣,二曰奇氣。“有情那可無真氣?”即明確提出真氣與真情相輔相成的觀點。如果說真情是詩的血肉,真氣則是詩的筋骨,更是詩的精神力量,有情無氣仍難見詩人之真本色。此“氣”從詩人角度而言,是孟子所謂的“浩然之氣”,具有剛正的氣質與高尚的人格力量。從詩的角度而言,則是具有勁健的風骨、壯美的氣勢。張氏重視氣,就是重視詩人的品格、氣質的修養,從而賦予詩作以氣勢。另外,張問陶於性靈特彆強調“愧我性靈終是我”,喜歡張揚個性,崇尚創作的獨到性。
張問陶的詩學觀點由於論詩詩表達形式的限制,比較粗略,不及袁枚《隨園詩話》、詩序等論詩專著觀點闡述得詳盡周全,範圍亦不如袁枚性靈說廣泛。但其要旨與袁枚性靈說屬同調,性靈說的基本精神亦都具備,是不難看出的。且張問陶的性靈說是嘉慶年間的詩論,張問陶亦有其獨具的個性、思想,因此與袁枚又有差異。難能可貴的是其差異實際上是對袁氏性靈說不足或弊端的補救,從而使性靈說有所發展。這是張問陶詩論的新貢獻。
胡傳淮在南嶽衡山胡傳淮在南嶽衡山
張問陶的抒情寫景詩與其論詩詩所標舉的詩學觀點在美學思想上是大體同步的,基本上可視為性靈詩。故人評張氏“所為詩,專主性靈,獨出新意”。這表現在張詩注重表現自己獨具的個性氣質、思想感情,給人生面別開的新內容、新意境。
關於張問陶的詩學成就,本人在《性靈派研究》(遼寧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十章有較全面、詳細的論說,此處不再贅述了。我現在想到的是在撰寫《性靈派研究》、對張問陶詩學進行研究時,曾為找不到一部比較豐富、翔實的張問陶年譜而深感遺憾,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對張問陶做更深入的探討。
研究古代文化名人應知人論世,年譜對於學術研究無疑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中國歷史上許多文化名人,都有後人撰寫的年譜,幸運者甚至不止一種。但有的文化名人卻很不幸,由於種種原因,至今無人為之編年譜。張問陶曾有人為之作“簡譜”,似乎可謂“幸運”,但嫌單薄、簡略,尚不能滿足研究者的需要。張氏若地下有知,亦不會滿足、欣慰。他會與許多有關學者一樣,企盼一部全面、具體地反映其一生思想、創作的年譜問世。現在這一願望終於實現了,因為胡傳淮君完成了《張問陶年譜》。至此,張問陶可以說是真正地幸運了。
胡傳淮主編《張問陶家族詩歌選析》胡傳淮主編《張問陶家族詩歌選析》
胡傳淮君供職於四川省蓬溪縣政協,蓬溪縣與張問陶故鄉遂寧縣甚近,兩地今皆屬遂寧市。這種地利條件使胡傳淮君便於與張氏後裔接觸,並廣泛了解有關情況;更為重要的是胡傳淮君於張問陶情有獨鐘,十餘年堅持蒐集、研究張問陶的資料,掌握了包括《遂寧張氏族譜》在內的大量珍貴資料。有這樣的條件、基礎,胡傳淮君才編寫出一部內容豐厚的《張問陶年譜》。
此年譜十餘萬言,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了張問陶的世系以及張氏家族詩人等,使人們對張問陶的家世有個整體把握。
第二部分為年譜正文,重點介紹其著作,系年編譜。
第三部分為附錄,既反映了國內外學界對張問陶研究的成果,又為學者進一步研究張問陶提供了信息。
此年譜體例完備,信息量大,又較紮實嚴謹,其嘉惠士林是不言而喻的,而胡傳淮君則可稱之為張問陶的功臣。我與胡傳淮君相知不長,且至今尚無緣謀面;但曾多次通信,切磋張問陶研究的有關問題,從中我頗受教益。通過來信,我能感覺到胡傳淮君是一位決心獻身學術事業的研究者。現在《張問陶年譜》問世,可喜可賀。胡傳淮君的學術道路還長,他的下一步會有更大的成績,這是我深信不疑的。
1999年4月20日於蘇州大學凌雲齋
《張問陶年譜》序二
四川胡傳淮先生最近的一次惠函告訴我其所著《張問陶年譜》一書,即將由巴蜀書社正式出版,因此囑我寫幾句話作為序言。
胡傳淮編著《明代蜀中望族:蓬溪席家》胡傳淮編著《明代蜀中望族:蓬溪席家》
這話說起來很遠。我得以結交傳淮先生,始於1997年6月的首次通信。從那以後,我們之間的書信往還一直沒有中斷過,並且還相當的頻繁。這些書信的內容,從我的角度來說,大抵都與《全清詩》有關。特別是在近年《全清詩》的對外聯繫工作基本上處於停頓狀態的情況下,傳淮先生的來信顯得更加突出。即如今年頭四個月,在《全清詩》統一編號的四封收函中,傳淮先生就占了三封。而其具體的內涵,則多半是應我的請求,賜教張問陶及其周邊有關清代詩人的知識。
清代近三百年間,四川省湧現過無數的詩人,張問陶尤其被公認為清代蜀中詩人之冠。其實不僅在四川,就是在全國,張問陶的詩歌地位也是很高的。蓋自明末清初開始,詩人們有鑒於明代詩歌一味模仿漢魏盛唐特別是杜甫一家的教訓,逐漸將取徑的範圍擴大到整個唐以前乃至宋元的詩歌,並且往往同時取法兩家以上風格不盡相同的詩人,通過融會貫通,參合變化,進而形成自身的特色,由此造就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作家,產生了多種多樣的風格和流派。但是,清初的詩人無論怎樣學習變化,他們的背後總是隱藏著前代詩人的影子,受到前代詩人的束縛,這也就是後人時常批評的所謂依傍古人。因此,清代中葉被稱為“乾隆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的袁枚、趙翼、蔣士銓,以袁枚為主帥,提出了“性靈”說的理論,主張詩歌創作要自寫性靈,絕去依傍,獨立創新。這個觀點獲得了絕大多數詩人的贊同,從而使這以後的清代詩歌走上了全新的發展道路,真正顯示出自己的個性特徵。並且從內容主題的角度來看,此時的詩歌也從清初詩歌的沉浸在民族矛盾之中,進而上升為反對封建,追求民主,力爭整個社會的進步。張問陶的詩歌從理論主張到創作實際,其精神實質與袁枚等人正相一致,同樣體現出一種鮮明的進步傾向;並且由於張問陶生活的時代比袁枚等人稍後一些,因而在詩歌反對封建,追求民主的主題表現上,張問陶還更多地注意到了當時社會的黑暗面。在清代中葉的這場詩歌解放運動中,除了“乾隆三大家”以外,最突出的詩人恐怕就推張問陶了。當時以及後世的許多評論家,都每每將張問陶與“乾隆三大家”相提並論,聯類為四;並且由於“乾隆三大家”中的蔣士銓相對來說比較保守一些,因此還有人甚至擬以張問陶取代蔣士銓,重新組成一個三大家集團。張問陶在清代乃至整個古代詩歌史上的地位如何,由此不難想見。
胡傳淮(右)與朱則傑在蘇州胡傳淮(右)與朱則傑在蘇州
胡傳淮《燼餘錄注》胡傳淮《燼餘錄注》
但是,正如整個清代詩歌一樣,張問陶在今天也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相比較而言,由於個人本身的成就,張問陶在清代總數可達十萬家左右的眾多詩人中,其在後世的研究還算是相當不錯的。例如從本書有關附錄可以知道,僅最近十餘年間,中華書局整理出版過張問陶的詩集《船山詩草》(船山其號),和李白、杜甫等人的詩集一併收入《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書目文獻出版社和四川文藝出版社,分別出版過張問陶的詩歌選本;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還出版過該校趙雲中先生的專著《張問陶及其詩歌創作》;四川省遂寧市則專門成立了張船山研究會,編纂有《張船山研究資料集》,內部印行;此外各種專題論文以及介紹性文章,其為數就更多了。但儘管如此,在張問陶研究上,仍然有許多課題需要進一步深入和加強。即以年譜而論,根據來新夏先生的《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和謝巍先生的《中國歷代人物年譜考錄》等有關書籍介紹,雖然張問陶的年譜在近代、現代、當代分別都編寫過一種,但或者是稿本,或者是刻本,或者夾印在雜誌之中,一般讀者很難讀到,並且內容都過於簡略,甚至還有的在譜主的生活年代上也並未完整。這,也正是傳淮先生本書之所由作。
張問陶書法張問陶書法
傳淮先生長期在張問陶家鄉今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的政協文史委員會工作,擔任《蓬溪文史資料》的主編。由於工作上的便利,尤其是主觀上的努力,傳淮先生在張問陶及其他相關人物的資料積累和學術研究方面,逐漸成就為一位名副其實的專家,並且還同張氏後裔多有來往。這次傳淮先生以其十數年之積聚,編撰為這部新的《張問陶年譜》,不但詳細排比考訂了張問陶的一生,而且以“譜前”的形式介紹了張問陶的世系和家族情況,又以“附錄”的形式收集了許多稀見的張問陶研究資料,以及歷代研究張問陶的論文和著作目錄索引。這與此前的張問陶年譜相比,正可謂後出轉精。它的學術價值,顯然是不言而喻的。同時,在當今學術著作出版極其困難的形勢下,巴蜀書社能夠毅然予以出版問世,使之成為迄今為止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張問陶年譜,這個意義也是十分重大的。它不僅對張問陶研究,就是對整個清代詩歌的研究,無疑都是一件大好事。
1999年4月中旬寫於浙江大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