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西夏大臣)

張元(西夏大臣)

張元(?~1044年),字雷復(周春遼詩話據傳奇雲),西夏軍師、國相。

基本介紹

  • 本名:張元
  • 字號:字雷復
  • 所處時代:北宋時期西夏國相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北宋華州華陰縣
  • 去世時間:1044年
  • 主要成就好水川之戰輔助李元昊大敗宋軍
早年,任官,史籍相關,軼事,影視相關,

早年

原為北宋永興軍路華州華陰縣人(今陝西華陰人),本姓張,名不詳,年輕時“以俠自任”、“負氣倜儻、有縱橫才”,才華出眾。在北宋累試不第(一說殿試時被黜落),自視才能難以施展,遂決心叛宋投夏。大約在宋仁宗景祐年間(1034-1037年),也是元昊建國前的廣運、大慶年間,與好友吳昊(真名不詳,原姓胡)聽說李元昊有立國稱帝大志,就來到西夏,此時才改名為張元,其胡姓好友改姓名為吳昊。二人在一家酒館裡,終日飲酒,並用筆在牆壁上寫下:“張元吳昊來飲此樓”。巡邏者見到後,知道他們不是夏人,將他們拿下送予元昊。元昊問他們為何觸犯其名諱?(時元昊尚未改名為曩霄)為何進入夏境?二人大聲說:“姓尚未理會,乃理會名耶??”(元昊本姓拓跋,其先人曾先後受唐朝皇帝賜姓李和宋朝皇帝賜姓趙,可謂一人多姓)元昊聽後非常驚奇,就釋放了他們,並且委以重任。二人投夏後,其家屬被宋羈縻隨州的時候,元昊派間諜矯宋朝的詔令釋放他們,人未有知者,後乃聞西入臨境作樂,迎此二家而去”入夏後頗得信任,元昊稱帝建國後不久,即任命張元為中書令,後來吳昊也被重用。

任官

西夏天授禮法延祚四年(1041年)好水川之戰中張元輔助元昊大敗任福等人率領的宋軍,宋軍僅陣亡就高達一萬多人,望著好水川內遍布的宋軍屍體,西夏軍師張元趾高氣昂地在界上寺牆壁上題詩一首:“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滿川龍虎輦,猶自說兵機。”以宋軍的屍山血海來博取功名,自得之意,溢於言表,並在詩後題言譏諷韓琦,署名時寫了一大串官銜:“(西夏)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張元隨大駕至此。”同年官至國相。其素懷功名,以滅宋為志,力勸元昊擴大對宋戰爭,攻取陝西關中之地,進而東向中原,同時聯絡契丹,讓其攻打河北諸路,讓宋朝受到兩面夾擊,勢必陷入困境乃至崩潰。
好水川之戰後,張元建議元昊出兵渭州,待機取長安。元昊採納了他的意見,策劃了定川寨之戰(1042年),元昊那句“朕當親臨渭水,直據長安”的豪氣乾雲的通告,也出自張元的手筆。 夏軍深入到渭州境,但該路軍隊遭到宋朝原州(今甘肅鎮原)知州景泰的頑強阻擊,西夏士兵全軍覆滅,西夏直搗關中的計畫最終破滅。張元常勸說元昊:攻取漢地,令漢人守之,這樣才能擴大疆域,財用充足。但元昊還是遊牧民族長期養成的習慣,常是擄掠而還。因此,雖然取得勝利,財用卻越來越困難。後元昊在宋慶曆三年(1043年)元昊與宋朝和談時準備與北宋議和(“慶曆和議”1044年),張元力爭不可,但是元昊沒有聽從他的意見,及至西夏與契丹發生戰事(1044年的賀蘭山之戰),張元知道其理想無法實現,於是鬱鬱不樂,在夏天授禮法延祚七年(1044年)病逝。吳昊不知所終。

史籍相關

清人吳廣成的《西夏書事》對其事跡記載較詳。《宋史》中只模糊言及,“華陰人張元走夏州,為元昊謀臣” “華州有二生張、吳者,俱困場屋,薄游不得志,聞元昊有意窺中國,遂叛往,以策乾之,元昊大悅,日尊寵用事,凡夏國立國規模,入寇方略,多二人教之。”"西夏用兵時,有張、李二生,欲獻策於韓、范二公,恥於自媒,乃刻詩碑,使人曳之而過。韓、范疑而不用。久之,乃走西夏,詭名張元、李昊,到處題詩。元昊聞而怪之,招致與語,大悅,奉為謀主,大為邊患。"

軼事

1.張元屢試不第後,曾和他的一位姓胡的朋友(即吳昊)趕往邊關,他們雇了幾個人拖著一塊大石板在前面走,石板上刻著他人兩個人嗟嘆懷才不遇的詩句,他們兩個人跟在後面,吟詩大哭,希望以此引起邊關統帥的重視。那位邊關統帥還真接見了他們,引他們入大帳聊了一陣兒,大概是覺得話不投機,又把這兩人送了回去。回到家鄉後,不知為什麼事,張元被當地的縣令打過一頓板子。這次侮辱讓他下決心投靠西夏。臨行前,路過項羽廟“乃竭囊沽酒,對羽極飲,酹酒泥像,又歌‘秦皇草昧,劉項起吞併’之詞,悲歌累日,大慟而遁。”看來,張元不是毫無忠君愛國觀念的人,但是一個較極端的個人主義者,他認為自己的才幹遠高於朝堂之上那些庸碌之輩,有這些人當政,他永無出頭之日。他要尋找一切機會證明自己的優秀,為此,不惜叛宋投夏。
2.張元其人因被封建舊時代正統觀念定性為“漢奸”或“民族敗類”,宋以後歷代詩詞選均不收錄其詩,詩文殘篇斷簡及事跡僅存於宋人筆記中,如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南宋洪邁容齋隨筆》,南宋岳珂岳飛之孫)《桯史》等筆記中 。張元《詠雪》“五丁仗劍決雲霓,直上天河下帝畿。戰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這首《詠雪》詩在歷史上不如唐末“造反英雄”黃巢題《菊花》詩那么有名,其原因是黃巢造反為民族內部矛盾,而張元公開造反是幫異族與本國做對,是民族矛盾。“漢奸”的詩詞不宜公開宣揚,其實私下裡許多文人騷客都極為欣賞張元的才華,婉惜之情躍然紙上。沈括,洪邁及岳柯乃至毛澤東都是其中之一。)張元與黃巢一樣也是因為科場不第,張元其人又因恃才傲物,被知縣打過板子,遂投西夏,鼓動元昊造反,與大宋朝對著幹。 張元的《詠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前較鮮為人知,只因其中兩句毛澤東在1957年在《詩刊》發表長征途中的舊作《念奴嬌.崑崙》里自注引用而廣為人知,毛澤東原文:前人所謂“戰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說得是飛雪。文中未有提及張元之名。其實宋洪邁《容齋隨筆》之《紀張元事》已經從這句詩中窺見張元立志攪亂天下的決心。毛澤東1935年10月《念奴嬌 崑崙》之“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其實是為張元《詠雪》詩的化用,即所謂英雄惺惺相惜,在盛行歷史虛無主義的當代,其形象被漢奸文人不斷翻案,以符合當代民族政策。
3.根據王詠的《燕翼詒謀錄》卷五記載說,正因為張元當年的“走夏州”,即張元叛宋投夏之事,給宋朝以極大震撼與教訓,宋嘉佑2年,公元1057年北宋改革了當時科舉進士中的殿試實行末尾淘汰的錄取制度,而對凡是中了進士之後的人一律授以進士出身!即使那些科舉成績可能不算太好的,也授以“同進士出身”儘量防止再出現文人叛逃為敵所用之事。

影視相關

1995年 電視劇《賀蘭雪》(又名《西夏王朝》)中 關新偉 飾演 西夏軍師 國相 張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