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縣(福建省三明市下轄縣)

建寧縣(福建省三明市下轄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建寧縣,隸屬於福建省三明市南唐中興元年(958年)置縣,位於福建省西北部,地處閩西北、武夷山麓中段。建寧是台灣首尊肉身菩薩慈航法師的故里,在千年古剎報國寺建有慈航菩薩紀念館。

建寧地質結構形成於26億年前,由茫茫海底抬升為陸地並逐步向泰寧、寧化等周邊延伸,地質學定名為天井坪地貌,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一塊陸地,歷史久遠的這塊華廈古陸,形成了獨特的地質條件,境內世界地質公園金鐃山主峰白石頂為福建第二高峰(海拔1858米),具有典型的花崗岩石蛋地貌。年降水量1822毫米,年均氣溫16.8℃。有雲母、瓷土、稀土等礦藏10餘種。主要交通幹線有207、309省道公路以及京福高速建泰高速連線線、向莆鐵路建寧段,規划過境的鐵路有浦建龍梅鐵路。遊覽勝地有金鐃山高峰古道閩江源自然保護區等,古蹟有千年古剎報國寺等。

建寧是“中國建蓮之鄉”“中國黃花梨之鄉”“中國無患子之鄉”和省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縣。建蓮素有天下第一蓮的美譽,已有千年種植歷史,是歷代皇家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建寧黃花梨被評為中華名果和福建省名牌農產品。建寧是福建省最具規模、最有代表性的特色農業縣之一,年種植蓮子、種子、梨子分別穩定在5萬畝、5萬畝、11萬畝以上。建寧縣還是福建省的母親河閩江的發源地,亞洲最大的薄型紙生產基地和中央蘇區縣之一,享受西部地區政策優惠待遇。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建寧縣
  • 外文名稱:JianNing County
  • 別名:綏安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三明
  • 下轄地區:4個鎮、5個鄉
  • 政府駐地:濉溪鎮 
  • 電話區號:0598
  • 郵政區碼:354500
  • 地理位置:福建省西北部
  • 面積:1742.3平方千米
  • 人口:14.43萬(2010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閩贛軍區司令部舊址、萬安古橋、金饒山、高峰漂流、桃梨園
  • 火車站建寧縣北站
  • 車牌代碼:閩G
  • 行政代碼:350430
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經濟,綜合,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科技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體育事業,風景名勝,紅色蘇區,人文舊址,源自然保護區,世界地質公園金鐃山,千年古剎報國寺,萬畝修竹荷苑,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園,榮譽稱號,

建置沿革

三國·吳景帝永安三年(260),將建安郡校鄉西偏地置綏安縣,含今建寧、泰寧、寧化等,縣治在今建寧城南約1.5公里處(見《晉書·地理志》、《三國志·吳書》)。東晉義熙元年(405),改綏安為綏城縣。
隨文帝開皇九年(589),綏城與將樂二縣併入邵武。次年,邵武併入建安縣,隸泉州(今福州)。唐開皇十二年(592),復置邵武縣,改隸江西撫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從邵武分出綏城故地復置綏城縣,隸建州(今建甌縣)。貞觀三年(629),再次併入邵武。垂拱四年(688)復置綏城縣。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又析綏城縣置歸化、黃連二鎮。黃連鎮即今建寧。唐僖宗乾符五年(878),黃連鎮人陳岩,統率鎮兵(號九龍軍)拒黃巢,被朝廷表為義寧軍,置鼓角、賜牌印、治永安(永安即今里心鎮)。不久軍廢,改為永寧鎮。南唐保大四年(946),李璟率兵破建州後,改永寧為永安鎮,次年改為永安場。南唐中興元年(958),升永安場為建寧縣(據《歷代地理沿革表·縣表(15)·福建·建寧縣》載:“中興元年升場為建寧縣”。《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邵武府》所記相同。但同頁背面一欄卻記為:“宋建隆元年(960)升永安場為建寧縣”,和《輿地紀勝·福建路·邵武軍·縣沿革·建寧縣》以及《八閩通志》、《閩書·方域志》、《讀史方輿紀要》等書的記載內容相同。此處沿用民國版《建寧縣誌》記載。),屬建州,遷治於今濉城鎮。太平興國五年(980),建州郡之邵武縣升為邵武軍,領邵武、光澤、歸化、建寧四縣,建寧改隸邵武軍。
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改邵武軍為邵武路。明洪武元年(1368),又改路為府。清仍明制,建寧縣屬邵武府
民國元年(1912),撤邵武府,在南平設北路觀察使,不久,改為建安道,建寧屬之。民國17年,實行新制,廢建寧道,建寧直屬福建省政府。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建寧縣在民國20年至23年建立蘇維埃政權。初屬江西省蘇維埃,民國22年4月,劃歸閩贛省革命委員會領導,並一度成為閩贛省蘇維埃政府所在地。
民國23年,國民黨政府將建寧劃歸第九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邵武)管轄。次年,改隸第七專員公署(長汀)。民國29年起,劃歸第二專員公署(南平)管轄,直至1950年2月建寧解放。
解放後,1950~1970年6月,隸屬福建省人民政府南平專員公署。1970年7月,劃歸三明地區。1983年,三明改為省轄市,建寧為市轄縣。

行政區劃

全縣轄4個鎮、5個鄉:濉溪鎮(原名濉城鎮)、里心鎮溪口鎮均口鎮伊家鄉黃坊鄉溪源鄉客坊鄉黃埠鄉
建寧縣(福建省三明市下轄縣)
濉溪(由原濉城鎮、金溪鄉合併):縣人民政府駐地。
里心:閩贛邊陲邊貿集鎮,唐義寧軍治所,1931年為紅軍總部駐地。
溪源:林區集鎮,革命戰爭時期為溪源區、黎南縣委、建寧縣蘇維埃政府駐地,“閩筍之鄉”。
均口:古戰營,建寧、寧化、明溪邊界集鎮。福建母親河閩江正源頭。
伊家:1931年7月第三次反“圍剿”紅軍總部、閩贛省委機關駐地,紅軍五、九軍團長征出發地之一。
客坊:歷史上為閩贛客商中轉交通要道。
黃坊:林區集鎮,第五次反“圍剿”戰略要地。
溪口:有毛澤東舊居,建寧縣革命紀念館、建寧縣民俗館。
黃埠:自古以來就有墟場、店鋪,且土壤以黃土為主,故名黃泥埔

地理環境

建寧縣地處福建省西北隅,位於武夷山脈中段,四周高山環抱,境內丘陵與溪流交錯。氣候暖濕。山地森林茂密,動、植物資源豐富,水力資源豐富。
  • 地貌
建寧地形以丘陵和中、低山為主,山地丘陵占總面積的87.4%,平原、盆谷僅12.6%。地形四周高中部低,呈階梯狀下降,表現為明顯的層狀地貌特徵。縣內最高峰白石頂海拔1858米,最低處大源、器村海拔290米,相對高差1568米。
  • 氣候
建寧地處中亞熱帶,屬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又有大陸性山地氣候特點。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冬夏乾濕差異懸殊,地形複雜,立體氣候及地區小氣候差異顯著,故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說。
  • 水文
建寧縣內溪河總長達1005.9公里,主要溪河有13條,其中濉溪及其11條支流屬金溪水系,在袁莊注入金湖後,經將樂至順昌,匯入閩江上游三大支流之一的富屯溪。台田溪屬沙溪水系,為寧化水茜溪的上游支流,發源於均口鄉均口村嚴峰山,為閩江正源源頭。

經濟

綜合

建寧縣擁有蓮子、果子、種子、菸葉、林業、筍竹業、養殖業等七大特色農業基地,被確定為全國農業機械化示範區。造紙、食品加工兩大產業集群和林業、水電兩大重點產業較快發展。
初步核算,2017年建寧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93625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198266萬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486691萬元,增長4.2%;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308668萬元,增長17.0%。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一、二、三次產業比例為20:49:31。
2017年再次獲評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

第一產業

建寧縣有大蓮子、果子、種子、菸葉、林業、筍竹業、養殖業等7大特色農業基地,菸葉產量居三明市第二;被列入省油茶發展重點縣。“鐃山”品牌連續五屆榮獲“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
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解放前,經濟作物有蓮子、筍乾、香菇、茶葉等,數量不多。豬、雞、鴨、鵝為農家普遍飼養的畜禽,稻田養魚歷史悠久。解放前的漫長歲月里,生產水平低下。民國31年(1942)年統計,全縣糧食總產2182.17萬公斤,畝產僅76.4公斤;到1949年,減至1714.28萬公斤,畝產僅73公斤。
解放後,建寧縣經過土地改革,實現了耕者有其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人民政府領導民眾興修農田水利,指導農業技術改革,生產迅速恢復與發展。1952年全縣糧食總產比1949年增長33.52%。1957年糧食總產3090.18萬公斤,比1952年增長16.55%。1959~1962年農業連續四年處於低谷;1961年糧食總產比1957年減少114.61萬公斤。1963~1965年,糧食作物產量,年平均遞增5.5%。
1966~1968年,農業生產又出現3年回落,其中尤以1966年為甚,當年遭特大秋寒凍害,雙季晚稻42124畝,畝產平均僅18.5公斤。1969年,大搞農田基本建設,提倡科學種田,糧食產量得到大幅度增長。1969~1976年,除多種經營產值明顯下降外,種植業產值比1965年逐年遞增。
農村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全縣農業生產出現大變化,農產品商品率大大提高。隨著蓮子、黃花梨、獼猴桃、黃桃、雜交水稻種子大量出口,建寧農業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1988年,全縣糧食總產量9390.7萬公斤,是1978年的1.21倍;蓮子總產121萬公斤,為1978年的90.3倍;茶葉228萬公斤,水果80.1萬公斤,分別為1978年的4.6倍和11倍;生豬存欄76154頭,水產品215.1萬公斤,是1978年的1.4倍和16.38倍。1988年與1952年對比,農業總產值增長7倍,年平均增長5.6%;糧食總產量增長3.1倍,年平均增長3.9%。農業勞力平均生產量,1988年為1899公斤,高於全省1112.8公斤和三明市1735公斤的水平。
2017年,全縣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15655萬元,比上年增長5.19%,。其中農業產值191482萬元,比增3.1%;林業產值74376萬元,比增9.9%;牧業產值23110萬元,比增7.3%;漁業產值15296萬元,比增6.8%;服務業產值11391萬元,比增5%。種植業結構繼續調整,全縣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62534畝,比上年增加10395畝,糧食總產量達109877噸;烤菸種植面積46510畝,比上年略減,產量達7699噸;蓮籽種植面積46297畝,比上年略增,產量達4149噸;水果產量129283噸,比上年增加6144噸;畜牧業生產穩步發展,肉類總產量6389噸,增長9.7%。

第二產業

據里心出土文物表明,遠在新石器時代,建寧就有原始的手工業製品,如石器、陶器等。南宋德祐元年(1275),瀾溪、石門一帶有相當規模的瓷器生產。明洪武元年(1368),溪口開始製造木船。嘉靖年間,東鄉的楚上、南鄉的赤上,先後已製作土紙。民國時期,除原有的傳統手工業有所發展外,木機織布、石版印刷等行業,也相繼出現。民國33年(1944),溪口創辦機器碾米廠。至民國38年建寧解放前夕,縣內造船、造紙、釀酒、打鐵、石印、木竹加工、土木建築等大部分已經歇業。
1950年初建寧解放,私營工業與個體手工業陸續恢復生產。至年底,工業總產值138萬元(1980年不變價、下同)。三年恢復期內,工業生產主要是繼續恢復傳統手工業產品,對私營工業採取加工訂貨,積極扶持政策。1952年,工業總產值171萬元,較1950年增長23.91%。
“一五”期內,縣內開辦電廠、農械廠、印刷廠等小型地方國營工業。這時期,工業建設規模雖小,但速度快,效益好,發展順利,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以17.3%的速度遞增。1957年,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含公私合營)8家,職工86人。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組)21家,社(組)員620人。個體手工業63家。工業總產值379萬元,較1952年增長121.64%。
1958年進入第二個五年計畫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建寧開始勘查礦產資源,積累資金,振興工業。由於“大躍進”的錯誤指導,提出“以鋼為綱”、“全民大辦工業”,大批勞力大煉“鋼鐵”,地方國營工業激增至48家,一年之內,工業總產值翻了一番半,嚴重違背客觀經濟規律,導致此後連續3年大倒退。
1961年後,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糾正工業生產的盲目性,情況逐步好轉。1965年,工業總產值588萬元,較1957年增長55.15%。
“文化大革命”初期,全縣工業生產處於半停頓狀態,產值連年下降。1970年起,陸續興建電機廠、石灰氮廠、合水口電站,至1978年,工業總產值為1467萬元,較1957年增長287.07%。
1978年後,通過經濟體制改革,對老企業不斷進行技術改造、設備更新,1986至1988年三年扶貧期間,增加對工業投資,形成一批骨幹企業和拳頭產品。鄉(鎮)村辦工業企業迅速發展。1988年,全縣工業企業1279家,從業9776人,總產值9282.6萬元,比1950年和1978年分別增長66.3倍和5.3倍。年均增長速度1950至1978年為8.8%,1979至1988年為20.3%,10年改革期間工業發展速度比過去28年高11.5個百分點。
1988年縣內主要工業產品生產能力,機製紙3900噸,其中拷貝紙1500噸。飲料酒646噸,罐頭1500噸。日用陶瓷500萬件,木材1.93萬立方米,鋸材2186立方米,松香1300噸,機磚2000萬塊,自來水0.7萬噸,交流電動機12975千瓦。主要產品產量:生產原木10.81萬立方米,發電量3424萬度,松香1365噸,松節油252噸,機磚4394萬塊,交流電動機4479台12975千瓦,汽車配件44.3萬元,中小農具16.16萬件,陶瓷器480.6萬件。
建寧已初步形成特種造紙、食品加工、林業和旅遊四大產業和一批重點企業,其中福建鐃山紙業集團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高檔薄型包裝紙生產出口企業,“鐃山”商標獲“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設計時速200公里、雙線電氣化,貫穿建寧的江西南昌(向塘)至福建莆田、福州的向莆快速鐵路已全線動工,將於2013年9月30號通車運營;泰寧經建寧至江西廣昌建泰高速公路浦城經建寧至龍巖、梅州浦建龍梅鐵路將於2009年動工控制性工程。建寧全力實施閩江正源第一城、閩贛省際物流城、三明新興工業城、生態休閒旅遊城建設。
2017年建寧縣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1433887.9萬元,同比增長13.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產品銷售率99.74%。全社會工業用電量20265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21.1%。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指數為348.5%,比上年上升31.2個百分點。實現建築業產值594173萬元。

第三產業

貿易、外徑
2017年建寧縣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1212萬元,同比增長11.8%。實際利用外資(驗資口徑)1107萬美元,增長8.7%。
交通、運輸
2017年建寧縣公路運輸完成客運量82.4萬人,客運周轉量6392.7萬人公里,道路貨運量226.7萬噸,貨運周轉量21231.6萬噸公里。
財政、金融
2017年全縣公共財政總收入42811萬元,比上年增長9.0%,其中,地方公共財政收入31813萬元,比上年增長6.1%。全縣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86882萬元,比上年增加40215萬元。金融運行基本穩定,年末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755918萬元,比年初增加50486萬元。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361598萬元,比年初增加47606萬元。

交通運輸

建泰高速
2009年12月13日,福建省建泰高速公路在建寧和泰寧同時開工建設,建成後三明可以實現縣縣通高速。建泰高速公路屬規劃的海峽西岸經濟區“三縱八橫三環三十三聯”高速公路網浦城至建寧聯絡線的局部路段,始於泰寧朱口,終於建寧和江西廣昌界船頂隘(省界),建成後將與江西省國家高速公路網濟廣線相接,在福建西北部與江西東部形成環線高速公路網,並成為浙江中部地區經福建往江西等內陸省份的便捷通道。建泰高速公路全長79.3公里,採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80公里,路基寬度24.5米。全線設朱口(樞紐)、泰寧、大田、建寧、里心等5處互通式立交,同步建設主線收費站1處(建寧境內)及配套服務區1處。該路線所經地區地形地質條件複雜,橋隧眾多,工程艱巨,共有土石方1026.08萬m3。全線將建設大、中橋樑30座,9987米,隧道5.5座、涵洞通道130座,19529.5米。其中,周家山隧道長約7040米,為目前福建省公路最長的隧道。另建3.42公里建寧二級公路連線線,項目投資估算約53.23億元。
向莆鐵路
向(塘)莆(田)鐵路位於贛東和閩中地區,西起江西省南昌市,自南昌(向塘)樞紐新南昌站引出,經江西撫州南城南豐,福建建寧泰寧將樂沙縣尤溪至永泰分岔,分別引入外福鐵路福州站和福廈鐵路莆田站,正線全長約603.6公里,其中:福建省境內384.265公里,包括南昌(向塘)、福州樞紐和莆田地區配套工作,以及新三明站向莆鐵路與鷹廈鐵路南平方向的聯絡線工程,共設24個車站。全線按雙線電氣化Ⅰ級幹線標準建設,設計時速為每小時200公里;運輸能力為每日客車100對,貨運每年2000萬噸。向莆鐵路於2013年9月26日全線通車,從福州至南昌的行車時間將由現在的11小時縮短為約3個半小時。
向莆高速鐵路是福建省第一條連線中部和內陸大腹地的現代化鐵路,也是江西等中西部地區便捷的出海通道。向莆高速鐵路建成之後,將構成中西部地區至東南沿海港口運輸大通道的骨幹鐵路線,形成“武漢南昌—福州與湄洲灣”的國家綜合運輸大通道,對進一步推進山海協作,構建對外連線的戰略通道,拓展湄洲灣港口腹地,實現港口資源共享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明、清時期,縣內就出現范良仲、何覲光等一批名中醫,留下不少醫學著作。民國時期,引進甘薯、果樹新品種,並開始使用化肥。但在解放前的漫長時期里,科技活動多表現為個體活動,整體水平低下。解放後,科技事業逐步發展。50年代,先起步的是農業、林業和醫療衛生事業等方面,體現在品種改良、耕作制度改革和醫療技術水平的逐步提高。“文化大革命”期間,科技事業受到摧殘,但由於福建農學院一批師生下放建寧,他們在民眾中宣傳、推廣農業科學技術,有力地促進縣內農業生產的發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得到應有的重視,科技事業有較大發展,科技隊伍逐漸壯大,其中建寧籍科技人員逐年增加。各行各業普遍開展科技活動。除大力引進、推廣外地的科技成果外,通過研究和實踐,也取得一批科技成果。1979~1989年,全縣取得71項科技成果,其中,農業19項、工業10項、林業2項、醫藥10項。這些科技成果中,獲部(省)級科技成果獎3項、省廳(局)級獎9項、地(市)級獎8項。
2008年完成科研推廣項目13項,開發新產品5項。

教育事業

五代時縣內即有私塾,宋初縣內開設官辦的儒學。民國版《建寧縣誌》及縣內部分族譜所記,宋代至清朝,建寧考中進士的總計86人,其中南宋就有45人,占歷代進士總數52.3%。宋以後,縣內教育漸趨衰退。明、清時期,有幾任知縣積極倡辦學校,曾使縣內教育略有起色。但事因人興,也因人廢。任滿人走,事業便隨之而衰。
民國期間,政府辦的國小與教會學校、私塾長期並存。縣內一些熱心於教育的人士創辦的縣內第一所私立初級中學,因校舍被“圍剿”紅軍的國民黨軍隊占據而夭折。後來政府辦的初級中學,因為政府對校內進步青年的迫害,掙扎於饑寒交迫中的老百姓難於供養子女上學,辦學近10年,至解放前夕,在校學生數還不到半百。國內革命戰爭期間,建寧曾建立蘇維埃政權。工農紅軍雖進出建寧多次,仍在反“圍剿”期間辦起列寧國小。
解放後,人民政府採取減、免學雜費和發給助學金等辦法,鼓勵勞動人民子女入學;又採取多種形式辦學,以方便勞動人民子女入學,有效地促進了初等教育的普及。解放初期,縣內中學便重視教師隊伍建設。50年代中期,建寧中考成績在南平地區名列前茅。60年代初,國民經濟處於困難時期,建寧中等教育仍結出豐碩果實。“文化大革命”中,教育領域是重災區,縣內教育與其他地方一樣,呈現數量多、質量低的狀況。此期間,縣內勤工儉學有較大的發展。70年代末期開始,隨著撥亂反正的進行,縣內教育開始恢復生機。80年代,縣財政對教育事業投入比重有較大的增加,縣內城鄉普遍建起新校舍。1985年,縣普及教育達到部頒要求。1988年,縣內適齡兒童入學率、普及率、鞏固率、畢業率均超過教育部要求;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也有較大的發展。
2008年高考本科上線560人,本科上線率52.5%,居全市第四;專科上線率94.4%,居全市第二;城關國小新校區和21個農村中國小危房改造項目全面完成;認真落實農村教育“兩免一補”和中職學校學生國家助學金制度。

文化事業

新石器時代,建寧境內即有人類活動。宋代開始有文人著述。清代,愛國詩人張際亮以意氣縱橫、沉雄悲壯之作開一代詩風;朱仕玠、朱仕琇兄弟在文壇享譽一時。木偶戲和宜黃戲在民間廣泛流傳。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蘇維埃政府領導的工會和農民協會在縣內廣泛開展文化宣傳活動。解放後,人民政府陸續興辦電影、廣播、電視等文化事業,逐步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文化網,民眾性的文藝創作和宣傳演出比較活躍。“文化大革命”期間,大批文藝作品被打成“毒草”,文化事業遭到嚴重破壞,民眾文化生活十分單調。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文化事業擺脫“左”的束縛,日趨繁榮。文化設施日臻完善,活動形式豐富多彩。舞廳、錄像廳、桌球室、電子遊藝室等娛樂場館遍布城鄉。
2008年選送參評的《蓮之韻》、《小荷才露尖尖角》節目分獲“星耀中華”全國青少年才藝競賽特等獎和銀獎;

體育事業

建寧民間體育活動,如端午競渡龍舟、重陽登高、閒暇習武等,古已有之。起於何時無考。舊志記載,明洪武年間縣儒學設立射圃,供生員課餘習射。明、清兩代,縣武官衙門於東山南麓開闢校場,練武術,習騎射。民國初,全縣中國小先後開設了體育課。第二次國內革命期間,閩贛省蘇維埃政府曾在縣城南門廣場舉辦運動會。解放後的30多年,體育事業有較大的發展。1956年縣體育運動委員會(以下簡稱縣體委)成立,配備專職幹部,積極開展職工體育活動,活躍了職工的業餘生活。1962年開始,縣體委在教育部門配合下,開展青少年業餘體育訓練。1965年,建寧縣女運動員史本英在中國、越南、寮國、阿爾巴尼亞4國射擊邀請賽中獲50米手槍慢射第一名。1971年,三明地區少年田徑運動會男子甲組13個項目,建寧運動員獲7項第一,3項第二;女子甲組11個項目,建寧獲8項第一,6項第二。建寧為省體工隊、國家專業隊都輸送過運動員。
2008年建寧藉女運動員楊德婉在世界青年舉重錦標賽中獲得2金1銅3枚獎牌。

風景名勝

紅色蘇區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為全國重點中央蘇區縣之一,於1931年-1934年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933年-1934年為閩贛省蘇維埃政府駐地。是紅軍長征的發起地之一,在紅軍五次反“圍剿”過程中,又是紅軍重要的籌糧籌款地,被譽為“蘇區烏克蘭”,也是紅軍第二次反“圍剿”最後大捷的決勝地,我軍炮兵和通信兵建制誕生地,這塊紅土地的先輩們以生命為代價,為中國的解放事業做出過巨大貢獻,先後有7000多建寧兒女為中國革命的勝利血灑戰場。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葉劍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裡度過了艱苦卓絕的崢嶸歲月。十大開國元帥中,除賀龍、徐向前外的8位元帥均在建寧指揮過中央紅軍作戰,170位師(地)以上黨政軍幹部在這裡從事過革命實踐。建寧紅色旅遊資源豐富,紅軍“三總部”、紅軍醫院、紅軍銀行、紅軍兵工廠等許多革命歷史遺址遺蹟保存較完好,其中紅一方面軍領導機關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級博物館,已建成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園,被列入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福建省重點推介的5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一。
建寧縣歷史悠久,古為綏安縣地,史載新石器時代已有人群定居,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南唐置縣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境內山巒起疊,林木繁茂,溪流密布,濉溪和楚溪兩大水系貫穿全境入閩江,武夷山脈環抱東西部,金饒山直立於南,曾有"秀起東南第一巔"之美譽,素有"閩都之鄉"的美稱。建寧縣風景秀麗,奇峰突兀,氣候宜人,是夏季旅遊避暑之勝地。金鐃山為建寧第一大山,主峰白石頂海拔1858米,為全省第二高峰。古儀典雅的報國寺亦稱金饒寺,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距縣城35公里的嚴峰山系閩江之源頭,水質清冽甘甜,有"一峰突起,眾山莫偶"之稱。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周恩來葉劍英等一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裡戰鬥過,"毛澤東舊居"、"周恩來舊居"、至今仍保存完好。

人文舊址

城區“朱毛紅軍樓”(溪口天主教堂)是紅軍一方面軍總司令部和總前委舊址,毛澤東、朱德舊居。還有中華蘇維埃軍委舊址、紅一方面軍總政治部舊址。周恩來舊居(白樓),閩贛軍區司令部舊址、葉劍英舊居(下丁家屋)。萬安橋(“紅軍橋”)是第二次反“圍剿”勝仗紀念地。金鐃山景區有雌雄雙瀑、金鐃晴雪、石燕岩、仙人池、高峰古道等景。建寧報國寺是中國十大肉身菩薩之一慈航法師之故里。客坊龍門山白雲寺,宋代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曾游此寄讀,神宗皇帝賜“白雲崇聖寺”匾額。

源自然保護區

閩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建寧縣境內東南部,東北部與泰寧交界,總面積13022公頃,千里閩江正源發源於保護區內嚴峰山西南麓。區內金饒山海撥1858米,是三明第一個高峰,地層古老,又是建寧椴、建寧金腰的模式標本採集地。該區是武夷山脈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珍稀野生動植物的良好棲息地,主要保護武夷山脈生物區系重要的組成部分、大面積的鐘萼木和南方紅豆杉原生種群、獨特的森林植物群落、福建閩江正源頭森林植被及珍稀瀕危生物物種等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36種,國家級保護動物17種。保護區內有國家Ⅰ級保護的植物有南方紅豆杉、鐘萼木及歷史栽培的銀杏等3種。有脊椎動物35目99科385種;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4種,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38種,其中鴛鴦種群數量較大,有300多隻。 建立閩江源省級自然保護區,對於閩江水源涵養以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都具有重要義。 閩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於2004年3月申報閩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6年通過國務院委託環保總局組織的終審,正式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世界地質公園金鐃山

金鐃山原名大曆山,又名太弋山,位於福建省建寧縣境內,海拔1858米,在我國東南僅次於台灣玉山和武夷山主峰黃崗山,素有“秀起東南第一巔”之美稱。因閩越王無諸校獵於此,遺失金鈸一面而得此美名。金鐃山綿亘300餘里,共有84峰,峰峰險峻,主峰白石頂把山分為東西二麓,東麓多為懸崖絕壁,西麓多為奇峰峻岭。金鐃山以“奇、絕、秀、幽”著稱,有“八閩第一峰”之稱,海拔1858米。該景區內建有福建省海拔最高,長度最長(2.1公里)的金鐃山客運索道,福建省最有特色的凌空棧道,全國除台灣阿里山外的高山小火車和福建省的高山室外滑雪場。登上主峰,可眺望閩西北的建寧、泰寧、寧化、明溪,福建最大的人工湖大金湖,也盡收眼底。

千年古剎報國寺

報國寺位於福建金饒山半山腰,又稱金饒寺。建於梁龍德年間(公元921年),早於建寧置縣,為建寧縣最大的寺院,是佛教界被稱為“彌勒應世、玄奘再生”的慈航大法師之故里。報國寺建築規模宏大,建築結構獨特新穎,氣勢雄渾壯觀,主體建築分三個層次,由山門、牌樓進入依次為天王殿、天井、大雄寶殿、法堂,兩旁為附屬建築、左邊為地藏殿、客廳等,右邊觀音殿、客廳、藏經樓等,又建有居士林、遊客中心及高達9.8米的滴水觀音。福州鼓山湧泉寺初建時,曾模仿報國寺建築風格。 寺院占地三千多平方米,在福建省境內有重要的影響,有禪房、廳堂64間,分前後殿,建築典雅、莊嚴肅穆,是少有的古代宮殿式建築。現有佛像35尊,最大的釋迦牟尼像高5米。在建寧縣的大力開發下,寺院景觀日趨完善, 2011年, 建寧報國寺五百羅漢開光暨大型電視連續劇《佛光》第一部《彌勒傳奇》30集電視劇開機在報國寺開幕。
建寧縣(福建省三明市下轄縣)

萬畝修竹荷苑

修竹荷苑:建寧是“中國建蓮之鄉”,種植建蓮5萬多畝。修竹荷苑距城區約20公里,面積約200畝,建有觀景步道、觀景亭及蓮文化長廊(仿真石雕)等,種植有火炬、友誼牡丹、星空牡丹、紅千葉、風卷紅旗等十餘種蓮品種,是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每年6-10月荷花競放,修竹荷苑為建寧首個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適合遊覽時間:7月中-10月底,荷花開放。

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園

反“圍剿”紀念園為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紀念園包括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總前委舊址、《紅軍頌》大型青銅群雕、中央蘇區反“圍剿”陳列館、中央蘇區民俗陳列館等,全方位立體式展現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央蘇區反“圍剿”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是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大課堂。
1985年10月,建寧縣紅一方面軍領導機關舊址暨反“圍剿”紀念館升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6月被福建省委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2月被國家確定為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榮譽稱號

建寧縣被授予“中國梨產業龍頭縣”稱號,是福建省一個獲此殊榮的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