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門(洛陽建國門)

建國門(洛陽建國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建國門,世界文化遺產,是隋唐洛陽城外郭城正門,初名建國門,唐時更名定鼎門,是隋唐洛陽城中軸建築群上著名的“七天建築”之一,又稱“天門”,定鼎門內的街道稱為“天街”。

隋煬帝營建東都,次年正式遷都洛陽,成為第一個通過定鼎門的皇帝。之後,定鼎門相繼被唐、後梁後唐後周和北宋定為洛陽外郭城正門,直到北宋末年,才逐漸廢棄,定鼎門作為郭城南垣正門的時間長達530年。是中國古代延用時間最長的都城城門。

定鼎門取名於“周武王九鼎周公致太平”以及“成王定鼎於郟鄏”。史載周成王定鼎於郟鄏,當時成周洛邑的南門之名即為定鼎門,周武王當年遷九鼎於洛陽,也是從此門而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建國門
  • 地理位置洛陽
簡介,考古發掘,布局,

簡介

定鼎門是隋唐洛陽城外郭城正門,始建於隋大業元年(605年)三月,正式啟用於隋大業二年(606年)正月,隋煬帝成為第一個通過定鼎門的中國古代帝王。之後,定鼎門相繼被唐、後梁後唐後周和北宋定為洛陽
外郭城正門。此外,定鼎門還是隋唐東都洛陽西通西京長安,南通江都的要津。文獻記載,定鼎門隋時稱建國門,唐時稱定鼎門,五代至宋仍唐稱。若從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年)正月算起,而至北宋徽欽兩宗北狩(1127年)為止,定鼎門作為郭城南垣正門的時間長達530年左右。
定鼎門的雙闕與主城門樓呈一字型對稱平行分布,這種“一字闕”的城門在隋唐兩京考古中是孤例。定鼎門遺址盛唐前期的定鼎門保存較為完整,由墩台、門道、隔牆、飛廊、闕台、涵道、馬道等組成。
墩台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44.5米,南北寬21.04米,墩台台體殘高1.05米。現存墩台主要有含沙量較大的黃褐色土夯成,堅硬,內僅含少量陶渣和碎瓦片。
盛唐前期定鼎門共有東、中、西三個門道。東西門道保存較好,中部門道破壞較為嚴重。三個門道均採用梁架結構,門道東西寬5.8米,南北進深各21.04米,門道中部皆置單重門扉。

考古發掘

從2006年12月開始,配合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公園建設,考古人員對定鼎門遺址進行了長達一年持續不斷的考古發掘。據參加發掘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隊陳良偉博士介紹,此次發掘人數參與最多時達
定鼎門闕台考古
到300多人,少時也有幾十人,發掘總面積達到7000平方米。對一座古代城門遺址進行如此大規模、長時間的考古發掘,在我國古代遺址發掘中還是第一次,在世界範圍內也很少見。
城門形制獨特國內僅見
發掘顯示,定鼎門遺址由平面呈長方形的墩台、三個門道、東西飛廊、東西兩闕和左右馬道組成。東西飛廊和東西兩闕分別位於墩台兩側,和墩台呈平行對稱分布,這種門闕形制僅見於定鼎門遺址,在國內其他地方還沒有發現,這和同時期西京大明宮含元殿遺址和東都宮城正門應天門遺址不同。後者和如今北京故宮午門相仿,飛廊呈曲尺形,連線墩台和飛廊[。
墩台是城門的基礎。盛唐前期的定鼎門墩台由黃土夯築而成,東西長近50米、南北寬約24米,面積有如今兩個籃球場大小,夯土細密結實,墩台四周還包砌壁磚。三個門道均採用梁架結構,門道寬5米至5.5米,南北進深各約20米,門道中部皆置單重門扉。城門樓的高度約15米,相當於如今的5層樓高。其城牆的寬度歷代不等,隋代在2米左右,唐代為3.5米,宋代達到8米。
史料記載,定鼎門正式啟用於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正月,隋煬帝是第一個通過這座城門的古代帝王。以後,該城門相繼被唐、後梁、後唐、後周和北宋定為郭城正門,其作為郭城南垣正門的時間長達530年。這一記載這次也得到了考古發掘的證實。發掘顯示,定鼎門城門建築可分為5期至6期,最早建築為隋代,最晚的為北宋末年,說明自隋至北宋的530年間,定鼎門一直在使用。
“隋唐洛陽城定鼎門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沿用時間最長的古代都城城門。”陳良偉介紹,這說明隋唐洛陽城在長達530年的時間裡,一直在使用,而且基本格局如城市中軸線、城內路網結構等沒有發生大的變化。

布局

南正門端門及左掖門、右掖門外百步,是黃道渠。與端門和左掖門、右掖門相對的渠上分別有黃道橋。過橋南的兩側有對稱的左、右侯衛府。左、右侯衛府是負責皇城前安全的衛戍部門,與南里坊為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