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名勝古蹟

延安名勝古蹟

位於延安的旅遊勝地一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延安名勝古蹟
  • 主要景點:楊家墳山遺址,貝坡遺址
  • 地址:陝西延安
  • 特點:名勝眾多
楊家墳山遺址,貝坡遺址,寨關山遺址,蘆山峁遺址,交道鄉遺址,黃陵縣秦直道遺址,黃帝陵,豐林故城遺址,赫連勃勃墓,富縣石泓寺石窟,延安清涼山石窟,開元寺塔,柏山寺塔,興國寺萬鳳塔,福嚴院塔,志丹磚塔群,黃龍小寺莊石窟,寶塔山摩崖石刻,鐵邊城遺址,子長鐘山石窟,黃陵石空寺石窟,富縣閣子頭石窟,子長普同塔,盤龍寺石塔,千佛琉璃塔,嶺山寺塔,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吳起鎮革命舊址,瓦窯堡革命舊址,保全革命舊址,鳳凰山革命舊址,王家坪革命舊址,洛川會議舊址,楊家嶺革命舊址,棗園革命舊址,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陝甘寧邊區參議會舊址,橋兒溝革命舊址,南泥灣革命舊址,劉志丹烈士陵園,謝子長烈士紀念館,延安四八烈士陵園,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舊址,新華通訊社舊址,解放日報社舊址,延安新華廣播電台舊址,延安南區合作社舊址,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舊址,中共中央黨校舊址,陝甘寧邊區銀行舊址,中央印刷廠舊址,延安萬花山,黃河壺口瀑布,

楊家墳山遺址

楊家墳山遺址】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東南黃龍縣曹店鄉堯門河水庫大壩北側的楊家墳山南坡。東、南、西有堯門河環繞,北側靠山,地勢較陡。東西寬60米,南北長100米,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為舊石器時代遺址。"黃龍人"頭蓋骨化石1975年出土於此。該化石保留了額骨和頂骨部分,骨壁較厚,額部後傾,眶緣圓鈍,為成年男性頭骨,屬晚期智人,距今約3~5萬年。原件現存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貝坡遺址

貝坡遺址】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東南黃龍縣三岔鄉貝坡村西。屬新石器時代遺址,東西寬500米,南北長300米,面積約15萬平方米,周圍斷層上發現灰層長10米,灰坑50餘處,陶窯遺址6處,厚達1米的居住面到處可見。地表可見大量陶片,為泥質紅陶、夾砂紅陶、泥質灰陶、夾砂灰陶等。紋飾主要有彩陶、素麵、繩紋、堆紋、籃紋。器型有尖底瓶、盆、等。其中一塊彩陶盆陶片為細泥紅陶,磚紅色,黑褐彩,紋飾為一條變形魚紋。尖底瓶口為重唇口和喇叭口。遺址文化內涵為仰韶文化至龍山文化,其上限為仰韶文化半坡類型。

寨關山遺址

寨關山遺址】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北子長縣安定鎮三十里舖村北寨關山,處馬河以北的二級緩坡地帶。屬新石器時代遺址,面積300萬平方米。遺址地面可見打制石器和磨製石鐮殘片及大量彩陶片、夾砂紅陶、灰陶等,居住面清晰可見,有陶窯遺址及文化層。陶窯高3.5米,口徑2.3米,燒土非常堅硬,窯中有大量陶片。
延安名勝古蹟延安名勝古蹟

蘆山峁遺址

蘆山峁遺址】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市寶塔區碾莊鄉蘆山峁村。屬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1965~1967年,這裡曾先後出土了一批玉器,其中的玉刀、玉虎、玉笄造型別致,較為珍貴。1988年經勘察,該遺址占地面積80萬平方米,發現有1~2米厚的文化層,有灰層、灰坑、居住面、墓葬等。採集的標本十分豐富,主要為夾砂灰陶和夾砂紅陶。紋飾為籃紋、附加條帶紋和交錯繩紋,可辨別器型有罐、瓮等,同時還發現了石鐮等器物。

交道鄉遺址

交道鄉遺址】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南富縣交道鄉人民政府西南約20米處的耕地里。占地面積約250萬平方米。屬新石器時代到秦漢時期的居住遺址。遺址西邊一條南北向沖溝的斷層,可見長約1米、厚1~2米的文化層,內涵豐富,並發現有人骨架等。地表陶片隨處可見,以泥質紅陶為主,夾砂紅陶次之,器型以重唇尖底瓶和寬彩折沿盆為大宗,缽為小宗,具有典型的底溝特色。地表還散見大量的秦漢建築遺址。1988年,村民在平整土地時曾發現了盆、鬲兩件完整陶器,系夾砂灰陶。?

黃陵縣秦直道遺址

黃陵縣秦直道遺址】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南黃陵縣上畛子農場。直道是秦始皇時為防禦匈奴入侵,命大將蒙恬監修,花費兩年半時間修築的一條軍事道路,全長700公里。在黃陵的這段直道由艾蒿店沿子午嶺山脈北行,到沮源關又沿蚰蜒嶺東行,再到三面窯北行入富縣防火門,長約50公里,一路"塹山堙谷,直通之"。路寬30~40米不等,最寬處達60米,有6個烽火台、6個埡口和石塊壘起的路基等遺蹟。?

黃帝陵

黃帝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南黃陵縣橋山之巔。相傳為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墓。陵高3.6米,周長48米,
有磚砌花牆圍護。陵南有一四角飛檐祭亭,亭內有郭沫若手書"黃帝陵"石碑一通。亭前不遠處有兩座高近10米的土台,相傳是漢武帝遠征朔方歸來,途經黃陵,為祭祖祈仙而築。整個陵區松柏環抱,莊嚴肅穆。出古陵沿山間公路,可到橋山腳下的軒轅黃帝廟。該廟始建於漢代,宋代遷建於此,以後各朝都有修葺。進廟正門是祭碑廳,廳內整齊地排列著40多通碑石;再往後拾級而上,就是祭殿。廟內古柏參天,蒼勁挺拔,最大的一棵高達19米,下圍10餘米,7人合抱有餘,相傳為軒轅黃帝手植柏。該陵自漢代以來,歷代帝王都在清明期間派員祭掃。人民政府也十分重視陵廟及古柏的保護工作,於1955年成立了黃帝陵文管所,1959年、1965年又對陵廟進行了兩次維修。1992年8月,西北大學校長張豈之教授領銜成立黃帝陵基金會,集資對陵廟進行大規模重修。現一期工程已經全面結束,黃帝陵的面貌也發生了顯著變化。

豐林故城遺址

豐林故城遺址】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東李渠鎮周家灣村。是東晉十六國時大夏國皇帝赫連勃勃所建城池。城址背山面川,東西長500米,南北寬200米。北宋沈括知延州時曾對該城進行考察,稱其堅密如石,掘之出火,易守難攻。現土城牆及馬面尚存,殘牆長約200米,夯層一般厚10~12厘米,夯窩為平底夯,城高約7米,底寬約5米。城內有石砌城隍廟一座,石佛3尊,石碑2塊,是研究大夏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赫連勃勃墓

赫連勃勃墓】位於延安城東北延川縣稍道鄉東風原(又叫古里)白浮圖寺山巔白浮圖寺遺址前。赫連勃勃是十六國時大夏國皇帝,匈奴族人。公元407年建立大夏國,自稱天王大單于,建元龍升,定都統萬城,死於公元425年,在位共19年。性情殘暴,殺人無數,並曾一度攻克長安,稱皇帝,國力強大。相傳此墓為赫連勃勃疑冢,原有7冢,現僅存1冢。底面呈圓形,高約8米,周長60米。?

富縣石泓寺石窟

富縣石泓寺石窟】陝西省重
點文物保護單位。又名川子河石窟。位於延安城南富縣城西65公里直羅鎮川子河北岸。坐北面南,依崖而鑿,共有洞窟10個,小龕65個,石造像3371尊。10個洞窟中7個有石刻造像,分布在長約70米的山崖上,最大的寬10.3米,高5.4米,深10.7米;最小的寬1.2米,高1米,深2.1米。從窟內題記看,此窟始鑿於隋大業年間(605~618),唐、宋、金、明、清各代都有雕鑿。其中,從東向西數第六窟是主窟,門前有座木結構三開間二層樓房,洞窟規模大,石刻多,共有造像3000餘尊。窟內佛壇雕像位於中央,有一佛二菩薩二弟子,佛與菩薩均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二弟子分立兩旁。佛壇四周有四個通頂連地的大石柱,石柱上有大小造像1331尊,雕鑿精美,形象生動。窟內石壁上有大小造像1947尊,窟頂刻有幾何圖案花紋,雕刻有明顯的唐代風格,窟內還有金代和明清兩代題刻多幅。

延安清涼山石窟

延安清涼山石窟】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稱萬佛洞。位於延安城東北清涼山半山腰。共有四窟,開鑿於隋唐,宋金元明各代都有續修。其中主窟寬17米,高6.7米,深14米。中央有壇基,高1.43米,長11米,寬5米。壇四角
各有屏柱1根,上承窟頂。壇上原立3尊佛像,上方窟頂鑿有藻井3個。周圍四窟及屏柱上雕滿神態各異的大小佛像,號稱萬尊。門洞兩壁及石窟東西兩壁都鑿有較大的佛龕,內刻佛、菩薩像。東屏柱正面雕釋迦牟尼涅磐的故事,有弟子圍棺哭泣的場面。還雕有15級浮圖。其餘3窟面積較小,但人物形象生動,栩栩如生。

開元寺塔

開元寺塔】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南富縣西山(也稱龜山)半山坡上。建於唐代,四方形,現存11層,通高32.8米,為仿木結構樓閣式磚塔。塔身底層每邊長8.41米,底層塔壁厚2.81米。塔門向東,高2.75米,寬1.46米。塔內原有木梯可攀登,現已毀。塔體每層均辟有券門,一至六層有斗拱,塔剎已毀。塔體第一層高7.13米,第四層東門兩側各有一橫條格假窗。50年代曾進行過一層塔身維修,90年代又對塔基進行過加固處理。?

柏山寺塔

柏山寺塔】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南富縣直羅鎮。周圍群山環抱,松柏參天。原有柏山寺,塔在寺中,故名柏山寺塔。塔建於北宋早期,為仿木樓閣式結構。塔平面呈八邊形,底層每邊長3.7米,直徑9.1米,共11層,現存高度43.3米。塔身均用青磚磨沿對縫,以黃泥白灰加糯米汁砌築而成。塔內一二層有邊長2.3米見方的小室。每層塔檐下部有磚雕繁密的斗拱,各層外壁逐層收斂,且在各層外壁敲窗開龕。塔龕內均置有雕工精細、造型優美的羅漢、天王圓雕造像。整個塔體造型別致,秀麗挺拔。?

興國寺萬鳳塔

興國寺萬鳳塔】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川縣土基鎮鹿阝城村南興國寺遺址內。俗稱"鹿阝城塔"。建於北宋早期,是一座八棱十三層仿木結構樓閣式空心磚塔。高40餘米,底層壁厚2.82米,每邊長3.1米。門向南,高2.2米,寬0.85米,門額上刻有"萬鳳塔"三字。塔身外每層均著唐宋門窗斗拱裝飾,並造有小龕,內置各種石刻雕像。雕像多為佛像。第三層小龕中,分別置有《西遊記》中人物唐僧 、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一組雕像,系明代維修時所置。塔用手印條磚和黃泥白灰加糯米汁砌築而成。

福嚴院塔

福嚴院塔】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南富縣北道德鄉東村西側,也稱東村塔。宋代建築,平面呈八角八邊形,系樓閣式磚塔,共13級,高30.2米,直徑6米,每邊長2.6米。塔體中空,原有木樓板和木扶梯,現已無存。塔每層四面設券門,內辟方形小室。塔身各層以磚疊澀出檐,檐下磚雕斗拱,各層均飾假窗。塔頂疊澀收分,七層以下收分較小。1982年人民政府曾撥專款對塔體底部進行過局部加固維修,保存比較完好。

志丹磚塔群

志丹磚塔群】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西北志丹縣義正鄉石灣村東北九塔灣內。現存8座塔,其中方塔2座,八角塔6座,為宋代建築。6座八角塔均為5層,高約5.5米,密檐。方塔一座為9層,高約15米;一座為5層,高約9米。兩座方塔檐均略呈挑檐。8座塔均為空心磚塔,保存較好。

黃龍小寺莊石窟

黃龍小寺莊石窟】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東南黃龍縣城北35公里小寺莊東山下。也稱聖壽寺石窟。高2.6米,寬2.7米,深3.5米,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脅侍菩薩、二天王及二供養人像,共九尊石刻。正中壇基上為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於束腰形仰蓮須彌座上。佛袒胸,外著通肩大衣,雙手作法界定印,背後為高浮雕火焰形背光,背光上雕一佛二弟子,下雕二飛天。佛兩側待立迦葉、阿難及菩薩、天王、供養人,分立壇基下兩側。座前刻有一對護法石獅和一座香爐。窟門外西側有一座彌勒佛坐像,東壁有一塊題刻,上書"鹹平三年"等字。據此可知,此窟開鑿於北宋初期。

寶塔山摩崖石刻

【寶塔山摩崖石刻】位於延安城內寶塔山(又名嘉嶺山)下。有"嘉嶺第一勝境"之稱。山崖上有宋代石刻,包括"嘉嶺山"、"高山仰止"、"出將入相"、"先憂後樂"、"重崗疊翠"、"雲生幽處"、"嘉嶺勝境稱第一"、"一韓一范,泰山北半"、"胸中自有數萬甲兵"共九組。其中"嘉嶺山"3個隸書大字,高3.68米,寬3.37米,系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於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秋,以陝西河東宣撫使兼知延州時所題,字型遒勁有力,灑脫豪放,是此摩崖石刻中的精品。

鐵邊城遺址

鐵邊城遺址】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西北吳旗縣城西北45公里處,地處陝、甘、寧三省交界處。鐵邊城為西夏毅宗奢單都二年(1058)所建,初名定邊城,明英宗正統二年(1437)改名鐵邊城。背靠東山,西、東、南三面臨川,開有三門,周長2500米。遺址夯築城牆最高處殘高9米,最寬處7米,城牆北面大部分有窯洞,保存完整。城東北角有水牢一座,現只留殘牆斷壁,長39米,寬15米。城東南角有一完整的烽火台,寬6米,高9米。北城牆外有校場和點將台,占地近1公頃。古城內文化堆積層厚2米,地面有大量磚石、骨頭、瓦片、宋瓷片等。

子長鐘山石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名石宮寺石窟。位於延安城北子長縣安定鎮。最早建於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以後各代都有重修。主窟萬佛洞呈長方形,寬20米,深14米,高7米,面積225平方米。正中壇基東西長11.5米,南北寬5米,高2.5米。壇上有8根方形石柱,上承窟頂,頂鑿3個藻井。壇上有3組人物雕像,每組一佛二菩薩二弟子。中間一組釋迦牟尼居中盤膝坐蓮台上,右臂上屈,左手附膝,身著袈裟,螺髻、大耳,相貌莊嚴。兩旁有文殊、普賢二菩薩和迦葉、阿難二弟子。左右兩組中間分別坐著佛的化身和應身。8根石柱及四壁上雕滿大小佛像。窟中人物雕鑿結構清楚,比例準確,手法細膩,對人物的體形、面容、姿態等有許多不同的生動塑造,對人物的心情、性格有細緻、微妙的表現,千姿百態,栩栩如生,達到很高的藝術水平。主窟之外,另有一些較小的石窟,窟內也有雕像。窟旁殘存的寺院房屋和洞窟中,尚有彩塑、壁畫。

黃陵石空寺石窟

黃陵石空寺石窟】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南黃陵縣城西雙龍鎮雙龍峪村。又名千佛寺石窟萬佛洞,是宋代佛教寺院石空寺所屬石窟。石窟開在半山腰高處,在灰色和綠色砂岩上鑿建而成。呈"凸"字形,坐西向東。窟口為方形,寬2.4米,深2.6米,有佛像60餘尊,左右各有佛龕一座,以兩圓柱與洞口隔成三間,形成檐廊,上有兩層斗拱。石窟內高5.3米,寬9米,深12米。中間有一佛龕,高3.38米,寬5.9米,深4.73米,內雕大佛坐像12尊。中央坐釋迦牟尼,兩邊站立文殊、普賢二菩薩和迦葉、阿難二弟子。佛龕左、右、後三面均雕有佛像。窟頂正中雕有千手千眼觀音一尊,東西兩壁雕有高2.82米立佛9尊。該石窟石刻雕像比例準確,刀法流暢,質感強烈,尤其是頭、手、足的雕刻藝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從石窟的題刻分析,該窟建於宋紹聖三年(1096)前後,明、清兩代曾進行過維修。

富縣閣子頭石窟

富縣閣子頭石窟】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南富縣洛陽鄉段家莊村洛河西岸,距縣城15公里。石窟坐西面東,形狀略為長方形,平頂。寬5?2米,深4.34米,高2.07米。窟內雕4根方形石柱連線窟頂,柱上布滿羅漢。中間置圓雕像3尊,中為彌勒佛,高1.4米,座高0.4米,身著袈裟,雙足踩仰蓮,手施無畏印。左右兩尊坐佛頭部均已殘缺,手各施禪定印和無畏印。右壁浮雕釋迦涅?NC058?圖,涅?NC058?像長0.41米。整個畫面高1.7米,寬2.2米。周圍眾弟子在菩堤樹下掩面抱樹痛哭,有的撫摸佛腳,有的敲磬致哀,有的叩首跪拜,還有力士舞劍、獅子向天狂吼、菩薩拱手等,整個場面莊嚴肅穆,每個人物形象生動逼真。

子長普同塔

子長普同塔】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名惠善大和尚塔。位於延安城北子長縣安定鎮東500米處。六邊七級實心塔,密檐鼓腹。塔座周長10.2米,高0.2米,座正面上方各有一石雕龍頭。塔身通高9.5米,正面每層都有石雕佛像。第四層六面均有浮雕,塔頂有一坐蓮花的佛像(已殘)。塔系宋代所修,明洪武年間又按原樣進行過修復,目前保存較好。

盤龍寺石塔

盤龍寺石塔】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西北志丹縣廟岔村東南盤龍寺遺址內。建於明成化十一年(1475)。塔身為六棱形,全用花崗岩分層製作,除塔座外,共七層,通高5.73米。塔座為浮雕仰覆蓮瓣形束腰須彌座。七層塔體每層下部均用兩層浮雕式仰蓮瓣作裝飾,每層六角形的塔檐檐角各浮雕怪獸獸頭。第二層塔體六個面分別刻有牡丹佛龕、佛像。三、四、五層六個面各有一佛龕,內刻坐佛一尊。六、七兩層的六個面,相間隔一個面刻一佛龕,內刻一坐佛,其他三個面為素平面。塔剎由四層寶珠形和一個四稜錐體剎尖組成,第三層寶珠上刻有三層浮雕仰蓮瓣裝飾。

千佛琉璃塔

千佛琉璃塔】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位於延安市甘谷驛鎮唐家坪村半山坡,明崇禎二年(1629)建。1985年遷至延安城內清涼山仙石洞西側。塔為八角形,共七層,通高6.25米,通體以孔雀藍琉璃為主,間以黑、黃、褐、赭、綠等色,為仿木樓閣式實心結構。塔剎原為圓形銅質,後被盜。塔身第一層每面飾以一佛二天王,並密布小佛像41個;第二層每面飾以一佛二菩薩二飛天,間以56尊小佛像;第三層每面飾以形態各異的天龍,其中一面為二龍盤旋,間以32尊小佛像;第四層每面則飾以鳳凰、朱雀、麒麟、瑞鹿、天馬等象徵吉祥如意的靈物,四周間以11或15尊小佛像,下為海水;第五層每面下部中間有一結跏趺坐蓮花座坐佛,下為海水,佛的頭頂和兩側有5排46尊小佛像;第六層每面上部中間有黃琉璃坐佛,下部和左右兩側有5排39尊小佛像;第七層每面的中間上部有一黃琉璃坐佛,下部和左右兩側有5排29尊小佛像。

嶺山寺塔

嶺山寺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名延安寶塔,已成為革命聖地延安的象徵,被列入延安革命遺址範圍。位於延安城東南嘉嶺山上。興建於唐代宗大曆年間,金、明兩代曾進行過維修。現存建築屬於明代風格。為八棱九層樓閣式結構,通高44米,底層每邊長4?6米。辟有高2.35米南北塔門兩個,塔內有樓梯,可攀至最高層。1959年、1984年兩次維修,安裝了樓梯和避雷針,加固了塔基,設定了地面排水設施。

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

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亦稱"延一井"。位於延安城東北延長縣城西石油希望國小院內。早在秦漢時期,延安境內就發現了石油,到元明兩代已經有了開採利用的記錄。到了清末,中國開始批量進口石油,年支白銀1500萬兩。為了緩解壓力,經地方奏知,1904年清政府撥地方銀81000兩,創建"延長石油官廠"開採石油,於1907年10月鑽成此井,命名為"延一井"。井深81米,日產原油1000~1500公斤,1934年井枯,累計採油2550噸。1978年和1985年8月,先後兩次加深該井採油。現井深152米,仍可少量產油。

吳起鎮革命舊址

吳起鎮革命舊址】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西北吳旗縣城新窯院。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長征初到陝北,中央領導人就住在這裡。黨中央到達這裡後,毛澤東指揮紅軍打勝了吳起鎮"切尾巴"戰鬥,殲滅了尾隨中央紅軍進入蘇區的東北軍一個團,擊潰3個團。10月22日上午,中央政治局在此召開會議,毛澤東在會上作了題為《關於目前行動方針的報告》,提出了建立西北蘇區,領導全國大革命的任務。10月25日,中央機關離開吳起鎮,前往甘泉下寺灣。這裡現有舊址窯洞18孔,馬棚3間,平房9間。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秦邦憲劉少奇楊尚昆等中央領導人分別在這些窯洞住過。

瓦窯堡革命舊址

瓦窯堡革命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北子長縣城。中共中央到達陝北前,這裡曾是中共陝北省委和陝北蘇維埃政府所在地。1935年11月,黨中央到達這裡,於1935年12月23日至25日召開了著名的瓦窯堡會議,通過了《關於軍事戰略問題的決議》和張聞天起草的《關於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議》,選舉毛澤東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12月27日,毛澤東在黨的活動分子大會上又作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這次會議從政治上批判了"左"傾錯誤,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解決了黨的政治路線問題,使黨在政治上贏得了主動。黨中央在此期間,還進行了東征。1936年6月,黨中央由此遷往保全。現在這裡供參觀的有瓦窯堡會議舊址、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中國抗日紅軍大學舊址和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舊居等。瓦窯堡會議舊址位於城內中山街南側下河灘田家院。院內有磚窯5孔,坐西面東。左起
第二孔是張聞天舊居,第三孔是會議舊址。會址窯洞不大,放著兩張八仙桌和6個木條凳,小炕上還放著一張小炕桌。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位於城內下河灘一處小院。院內有磚窯12孔。上院有磚窯6孔,5孔坐東面西,周恩來曾住在南起第四和第五孔窯內,另外1孔坐北面南的大窯為軍委會議室;下院也有6孔窯洞,均坐東面西。中國抗日紅軍大學舊址位於城內北側的米糧山上。1936年6月1日,紅大開學時校址就設在這裡。1936年6月21日後,紅大遷往保全。當時紅大分3個科,一科和二科住瓦窯堡。舊址現有磚窯5孔,分為兩個教室。毛澤東舊居有兩處,一處在城內中山街西側中盛店院後排4孔窯內,是1935年12月至1936年1月毛澤東的住處;一處位於城內下河灘,院內共有磚窯5孔,是1936年5月至6月毛澤東的住處。

保全革命舊址

保全革命舊址】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西北志丹縣城。1936年6月至1937年1月,中共中央一直駐守這裡。中央在保全期間,組織紅軍西征,實現了三大主力紅軍的勝利會師;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中共中央立即召開緊急會議,研究對策,並派周恩來等前往西安,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作出了貢獻。這裡現開放供參觀的有位於城內炮樓山下的毛澤東、周恩來舊居和位於城南的中國抗日紅軍大學校部、一科教室等舊址。

鳳凰山革命舊址

鳳凰山革命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內鳳凰山麓。中共中央1937年1月13日至1938年11月20日的所在地。中共中央在此期間,正是土地革命戰爭向抗日戰爭的戰略轉變時期,並度過了抗日戰爭的戰略防禦階段。為了迎接抗日戰爭和貫徹全面抗戰路線,中共中央先後召開了許多重要會議,如洛川會議和六屆六中全會等,推動了各項工作的迅速發展。現在這裡開放供參觀的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舊居和紅軍總參謀部舊址。毛澤東舊居是一處坐西北向東南的院落,院內左邊3間房子是機要科,右邊4間是廚房,正面是一明兩暗3個石窯,左邊窯洞是毛澤東的書報室,右邊是辦公室和寢室。紅軍總參謀部在毛澤東舊居的南面,院中正面有3孔石窯,參謀長劉伯承和滕代遠、蕭勁光等曾在這裡居住過。右邊有隔扇門的大房子,是作戰研究室。在院子的西北角有幾間刀把形的房子,是機要科辦公室。朱德、周恩來舊居位於總參謀部的斜對面,有3孔石窯和10間小青瓦房,其中正面的3孔窯洞當年由朱德和周恩來合住。

王家坪革命舊址

王家坪革命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西北,隔延河與城相望。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和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部(後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部)就設在這裡。在這裡,軍委和總部領導軍民堅持八年抗戰,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又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並為戰勝其"重點進攻"作了充分準備。1947年3月,國民黨占領延安後,這裡的部分建築遭到破壞,1949年按原樣進行了修復。現在這裡供參觀的有
軍委禮堂、作戰研究室和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王稼祥、葉劍英的舊居等。軍委禮堂位於王家坪舊址入口處,是七間高大寬敞、四角翹起的大瓦房,可容納近千人。禮堂建成於1943年,是軍委和總部的工作人員自己動手修建的。當年軍委和總部的一些大型會議、晚會等集體活動都在這裡舉行。毛澤東會客室在軍委禮堂東側,有兩間平房。1947年3月24日,毛澤東在這裡接見了新四旅的部分同志,談了保衛延安的問題。毛澤東舊居在毛澤東會客室東面的土坡下,有兩孔石窯洞,是毛澤東的辦公室和寢室。1946年1月至1947年3月,毛澤東曾住在這裡。門前有一石桌,是毛澤東送他的長子毛岸英到農村勞動時談話的地方。朱德舊居位於軍委禮堂西側軍委參謀部後院,有3個朝南的石窯洞,右起第一孔是辦公室,第二孔是會客室,第三孔是寢室。右側三孔窯洞曾住過黃華等工作人員。1941年春到1945年8月,朱德住在這裡。彭德懷舊居位於參謀部前院,有3孔石窯洞。1947年二三月間,彭德懷住在這裡,指揮保衛延安的戰鬥。彭德懷舊居東側有一間平房,是軍委資料室,另外幾間是軍委會議室。軍委首長經常在此召開會議。葉劍英舊居位於參謀部院後的山腰上,有一棟三間飛檐式平房。1943年葉劍英遷居於此,1947年3月撤出延安。王稼祥舊居在軍委禮堂後邊的山腰上,是兩孔面向西南的石窯洞。

洛川會議舊址

洛川會議舊址】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南洛川縣馮家村。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這裡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出席會議的有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博古、凱豐、任弼時、關向應、彭德懷、賀龍、劉伯承、張浩、聶榮臻、羅榮桓、蕭勁光、林伯渠、徐向前、傅鐘、周建屏、張文彬、林彪、張國燾等22人。會議通過了《關於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制定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提出了黨在抗日民族革命戰爭中的綱領和政策,規定了黨的全面抗戰路線,確定了我軍在敵後進行持久抗戰的戰略任務和作戰方針。會議還根據國共兩黨的約定,將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葉劍英任參謀長,左權任副參謀長,下轄115師、120師和129師,共4.2萬人。舊址現有磚窯兩孔,一孔是洛川會議會址,一孔是毛澤東的臥室兼辦公室。1966年起開始對外開放參觀。

楊家嶺革命舊址

楊家嶺革命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西北約3公里處。1938年11月20日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的所在地。中共中央在此期間,領導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整風運動,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著名的延安文藝座談會也是在這裡召開的。當年,這裡除中央領導人居住外,中央辦公廳、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職工運動委員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婦女運動委員會等中央機關和組織也都分布在這裡。現在這裡開放供參觀的有中央大禮堂、中央辦公廳樓和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舊居及毛澤東和斯特朗談話的地方、毛澤東勞動過的地等。中央大禮堂建成於1942年,是中央機關的同志自己動手修建的,分大廳、舞廳和休息室三部分。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就是在這裡召開的。現在禮堂大廳內部是按七大會場原貌布置的。主席台正中豎立著毛澤東和朱德的畫像。台前的桌子和椅子是中央書記處五位書記的座位。主席台上方橫額"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是大會的政治口號。會場兩邊牆上的24面紅旗,代表著中國共產黨光輝戰鬥的24年曆程。插黨旗的"V"字形木座,是英文"勝利"一詞的第一個字母,意為中國共產黨成立的24年是勝利的24年。後面牆上的題字"同心同德"是毛澤東的手書。中央辦公廳樓在中央大禮堂左後方,1941年建成,共三層。一層是會議室和作戰研究室,二層是李富春、楊尚昆、王首道等同志的辦公室,三層是政治局會議室。中央政治局當年經常在這裡召開重要會議,制定和通過了許多重要檔案。中國共產黨《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就是在這裡經多次討論後通過的。1956年進行了維修。一樓仍按延安文藝座談會會場的原貌復原陳列。毛澤東舊居位於中央辦公廳樓右邊的山坡上。院內有3孔坐西向東的接口石窯,中間一孔是辦公室,左邊一孔是寢室,兩孔窯洞有過洞相連。另外一孔是工作人員住室。1938年11月至1943年毛澤東在此居住。毛澤東和斯特朗談話的地方在毛澤東舊居右側14孔窯洞前臨山坡的地方,擺放著一個小石桌和幾個小石凳。1946年8月的一天下午,毛澤東在這裡會見了美國女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進行了長時間的談話,並提出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朱德舊居在毛澤東住院的左邊,院內有6孔窯洞,右起第二孔是朱德的辦公室,第三孔是寢室,其餘是工作人員住房。1940年5月至1941年3月,朱德居住在這裡。周恩來舊居在朱德舊居左面的半山坡上,有3孔接口窯和兩間瓦房,右起第一孔窯洞是寢室,第二孔是辦公室,其餘為工作人員住室。1943年7月至1944年10月,周恩來居住在這裡。劉少奇舊居在毛澤東舊居右側14孔窯洞的中間,左起第七孔是寢室,第八孔是辦公室。1942年11月底至1943年10月,劉少奇住在這裡。毛澤東勞動過的地在14孔窯洞坡下的溝渠邊,面積不大,在大生產運動中,毛澤東身體力行,參加生產勞動,抽時間開出這塊荒地,並在這塊地里種過辣椒、西紅柿等蔬菜。

棗園革命舊址

棗園革命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西北7.5公里處。中共中央到達陝北後,中央社會部住在這裡,將這裡起名為"延園"。園內原有幾排窯洞和一些果樹,1942年後陸續修建了幾棟"品"字形小"洋房",還在山上修了幾十孔土窯洞,栽種了一些果樹和花草。1943年10月,中共中央書記處由楊家嶺遷駐這裡,社會部搬住後溝。中央書記處在此期間,繼續領導了全黨的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籌備召開了中共七大,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並為抗戰勝利後爭取民主團結、和平建國,同國民党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為粉粹國民黨發動的全面內戰作了充分準備。
1947年3月,胡宗南軍隊侵占延安後,這裡的一些建築遭到破壞,1949年後按原貌進行了修復。現在這裡開放供參觀的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任弼時、張聞天舊居及中共中央書記處小禮堂、《為人民服務》講話台和幸福渠。幸福渠位於延園院子右側靠近山坡處,從延園中間穿流而過。渠長6公里,是由棗園、裴莊兩鄉民眾及陝甘寧邊區建設廳聯合投資,附近民眾和部隊戰士、中央機關工作人員共同參加修建的,建成於1940年4月,可灌溉土地80多公頃。因這條渠把棗園川的旱地變成了水澆地,莊稼連年豐收,民眾給它取名為"幸福渠"。任弼時舊居位於幸福渠畔,是一排3孔石窯洞,右邊是辦公室,中間是寢室,左邊是工作人員住室。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任弼時住在這裡。周恩來舊居位於任弼時舊居後的山坡上,共兩孔石窯洞,左邊是辦公室,右邊是寢室,1944年10月至1947年3月,周恩來曾住在這裡。張聞天舊居和周恩來舊居同在一排,共兩孔窯洞,左邊是辦公室,右邊是寢室。1944年秋到1945年11月,張聞天住在這裡。毛澤東舊居在延園東北的半山坡上,與周恩來和朱德的舊居左右為鄰,住窯面向西南,共5孔,右起第一孔是會客室,第二孔是辦公室,第三孔是寢室,其餘兩孔是工作人員住室。1943年3月至1945年底,毛澤東曾住在這裡。朱德舊居在毛澤東住院的東面,院內有5孔窯洞。左起第二孔是辦公室,第三孔是會客室,第四孔是寢室,其餘為工作人員住室。1945年8月至1947年3月,朱德曾住在這裡。劉少奇舊居坐落在幸福渠畔,與任弼時舊居相鄰,有5孔石窯洞,左起第一孔是辦公室,第二孔是寢室,第三、四孔窯洞曾經住過彭德懷。從1944年10月至1947年3月,劉少奇一直在這裡居住。書記處小禮堂坐落在延園中央,是一座磚木結構建築。這裡當年是中央書記處會議室,也是俱樂部,關於重慶談判的決策就是在這裡確定的。《為人民服務》講話台位於棗園後溝口,是1944年9月8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為追悼張思德召集的會議上,發表《為人民服務》講話的地方。

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市南關市政府辦公樓北側。1939年2月至1949年6月,除轉戰陝北一年外,陝甘寧邊區政府一直駐守這裡。起先邊區政府在山上土窯洞裡辦公,後來遷至現址。正面有5孔窯洞,中間窯洞是邊區政府會議室,上書"辦公廳"3個大字。左右兩邊各有13孔石窯洞,臨街一側有20間小青瓦房。山坡上有林伯渠的舊居。

陝甘寧邊區參議會舊址

陝甘寧邊區參議會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市南關,南距邊區政府舊址百米左右。坐北面南,現有參議會禮堂一座和駐會議員住過的土窯洞數十孔。參議會禮堂於1941年10月建成,為磚木結構,正面牆用磨製石塊砌築,會場可容納1200餘人。1947年3月,國民黨占領延安後,對禮堂進行了嚴重破壞,並砸掉了"陝甘寧邊區參議會大禮堂"石匾,1949年後進行了維修。現在禮堂門口"延安大禮堂"5個字是1956年謝覺哉來延安時題寫的。1973年,政府撥款翻修了大禮堂,外觀上仍保留原來建築風格,對內部進行了大的改建。

橋兒溝革命舊址

【橋兒溝革命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城東北5公里處,是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會址和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院址,中共中央黨校一度也曾設在這裡。現有教堂一座,魯藝音樂系、戲劇系、美術系及工作人員住過的石窯52孔(含兩個過洞),平房13間。橋兒溝天主教堂始建於1930年,1934年竣工,高25米,寬16米,是一座典型的哥德式建築。1937年至1939年2月被闢為中央黨校禮堂。其間,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國共產黨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在此召開。之後,1939年8月至1945年10月,這裡又成為魯藝的禮堂。1988年至1990年,國家文物局投資,對教堂進行了一次全面維修。

南泥灣革命舊址

南泥灣革命舊址】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東南45公里處。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由於國民黨的封鎖和邊區的災荒,給陝甘寧邊區帶來極大的經濟困難。1940年秋,八路軍120師359旅奉命開赴南泥灣屯田開荒。
在王震旅長的率領下,經過三年艱苦奮鬥,終於將荒無人煙的南泥灣變成了陝北的"好江南",為邊區的經濟建設作出重要貢獻。1943年9月,毛澤東、朱德、周恩來視察南泥灣。現在這裡供參觀的有毛澤東視察南泥灣時的舊居和九龍泉。1978年這裡修建了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室,常年對外開放。

劉志丹烈士陵園

劉志丹烈士陵園】位於延安城西北志丹縣城北炮樓山和瓦窯山之間的山坡上。坐北朝南,面積約3萬平方米。劉志丹1936年4月率部東征時在山西中陽縣三交鎮背後中黑槍犧牲,時年33歲。為紀念劉志丹,1941年3月陝甘寧邊區中央局和邊區政府決定在志丹縣城北修建劉志丹陵,1943年4月落成,1947年遭國民黨軍隊破壞,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撥款重新修復。劉志丹陵建有紀念堂、碑亭、陳列室、紀念塔等,門前還有劉志丹的大型花崗岩雕像。

謝子長烈士紀念館

謝子長烈士紀念館】位於延安城北子長縣城西1公里處。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謝子長1934年在戰鬥中負傷,1935年2月因傷勢惡化逝世,時年38歲。為紀念謝子長,1946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邊區政府修建了陵園,將烈士靈櫬遷入。1947年國民黨軍隊破壞了陵園,1952年陝西省政府撥款予以修復,1954年11月竣工,並改名為"謝子長烈士紀念館"。館內建有靈堂、碑亭、紀念塔、謝子長烈士的石雕及東西兩座展室。

延安四八烈士陵園

【延安四八烈士陵園】位於延安城北6公里處李家。1946年4月8日,參加國共和談的中共代表王若飛、秦邦憲及同行者葉挺、鄧發、黃齊生、李少華、黃曉莊乘飛機由重慶返回延安途中,在山西興縣西南黑茶山撞毀,同機17人全部遇難。4月15日,烈士的遺體安葬在延安機場的東側。1956年,中共中央決定在延安正式建造四八烈士陵園,園址選在王家坪。1958年陵園竣工,除安葬四八烈士外,又將張浩、關向應等人的遺骨葬入園內。"文化大革命"中陵園被毀。1969年初遷入現址。陵園占地面積37818平方米,建築面積14850平方米,27位烈士的墓碑分三層呈階梯狀排列。現設有陵園管理處進行專門管理。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舊址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舊址】位於延安城內二道街。抗大的前身是1933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國工農紅軍大學,1936年6月恢復開學後,更名為中國抗日紅軍大學,校址設在瓦窯堡,後遷至保全,更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抗大開辦第五期時,總校於1936年7月遷出延安,到達晉東南敵後根據地,1943年返回陝北綏德,抗戰勝利後遷往東北,改為東北軍政大學。1949年後遷到北京,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政大學。抗大舊址原建築已不存在,1964年在原址修建了抗大校史展覽室,1966年對外開放,1971年關閉,原展覽室現為延安市百貨公司借用,作為倉庫。

新華通訊社舊址

【新華通訊社舊址】位於延安清涼山東側山坡上。新華通訊社1937年1月在延安由原來的紅色中華通訊社改名成立,1947年撤離延安。這裡的舊址現有土窯洞8孔,由當地民眾使用;石窯洞10孔(當時和解放日報社合用),均由延安清涼山新聞出版紀念館管理,並對外開放。

解放日報社舊址

【解放日報社舊址】位於延安清涼山東側。最初,報社在半山腰挖了8孔土窯洞辦公。1940年又新建兩排共10孔窯洞,作為編輯部辦公地。此後又有擴大。《解放日報》是當時中共中央的機關報,並一度兼作中共中央西北局機關報,到1947年3月14日,在延安共出版了2118期。中央撤出延安後又出了兩期,後停刊。解放日報社舊址臨東關正街有石大門一座,上面刻著毛澤東題寫的"解放日報"4個大字;山上有解放日報社編輯部的10孔石窯。這兩處舊址均是1964年在原址上修復的。山上還有秦邦憲、楊松、陸定一等人住過的部分石窯洞和土窯洞。現歸延安清涼山新聞出版紀念館管理,長期對外開放。

延安新華廣播電台舊址

延安新華廣播電台舊址】位於清涼山《解放日報》編輯部右上角的一排土窯洞裡。延安新華廣播電台1940年12月30日首次對外廣播,1943年1月至1945年9月停播兩年多時間,1945年9月11日又恢復播音。電台最早設在延安西川的王皮灣,1945年恢復播音後遷至靠近延安的延店子、裴莊等地,後來又遷到城內。現在的清涼山廣播電台舊址當時是電台編輯部舊址。1947年3月,電台遷出延安,後輾轉遷入北京,1949年12月5日,更名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舊址現由當地民眾使用,延安清涼山新聞出版紀念館管理。

延安南區合作社舊址

【延安南區合作社舊址】位於延安城南2.5公里處的柳林村。合作社成立於1936年12月,經過多年努力,逐步發展成為集商業、運輸業、工業和金融業為一體的大型經濟組織。1943年1月被西北局高幹會授予"模範的合作社"稱號,社主任劉建章被授予毛澤東題寫的"合作社的模範"獎狀。以後該社還開辦了學校、業餘劇團、醫院合作社等。舊址現有當年的辦公室、倉庫和宿舍石窯洞、接口窯洞16孔以及營業樓等。營業樓是1973年恢復修建的,為二層土木結構簡易樓房。一層門兩邊的磚柱上刻有"發展經濟合必作,增進民主工與農"的對聯。二層正中木匾上書"延安縣南區合作總社"。1985年對舊址進行了維修,1992年又成立了"南區合作社紀念館",對外開放。

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舊址

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舊址】位於延安東川7.5公里處劉萬家溝。醫院在靠近半圓形的山崖根打土窯100多孔,窯前修手術室、簡易禮堂和平房40餘間。醫院籌辦於1938年11月,初名八路軍軍醫院。1939年12月,為紀念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而改名為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院址初設在延安東川的拐峁村,後遷至現址,1947年初遷出延安。現有大門一座,手術室一間,病房和工作人員住過的石窯16孔。1984年曾予以維修。?

中共中央黨校舊址

中共中央黨校舊址】位於延安北關外小溝坪。中央黨校1933年3月成立於江西瑞金,初名馬克思主義大學,1935年12月在瓦窯堡恢復並更名為中央黨校。1937年中央到達延安後,校址設在橋兒溝,1939年初遷至小溝坪。中央黨校在此期間,1943年又修建了一座面積約9100平方米、可容納2000人的大禮堂。大禮堂正門上方鑲嵌著毛澤東為中央黨校題寫的"實事求是"石額。1942年2月1日,中央黨校第一期學員開學典禮在黨校小禮堂舉行,毛澤東在會上作了《整頓黨的作風》的報告,由此拉開了全黨整風運動的序幕。1946年底,中央黨校機關遷往華北。舊址現僅有校部住地11孔石窯和數十孔土窯洞。

陝甘寧邊區銀行舊址

陝甘寧邊區銀行舊址】位於延安市場溝後溝。邊區銀行成立於1937年10月,行址最初在城內,1942年4月後遷至現址。邊區銀行下設三邊、綏德、慶陽、關中4個分行,是陝甘寧邊區的金融中心。1947年3月,邊區銀行撤離延安,後來演變發展成為中國人民銀行。舊址現有土窯洞20多孔,兩層營業樓一座。營業樓建築面積約150平方米。1947年胡宗南部隊進入延安後,此樓曾被用作指揮所。1991年在營業樓二層建立了陝甘寧邊區銀行紀念館,供參觀學習。

中央印刷廠舊址

中央印刷廠舊址】位於延安清涼山萬佛洞周圍。中央印刷廠成立於1937年3月,主要任務是印刷中央機關各類報刊。1939年,全廠共有工人70餘名,到1946年底發展到169人,規模逐漸擴大。1943年10月,該廠工人還自己動手修建了一座大禮堂。1947年被國民黨軍隊破壞,現舊址僅存機器部印刷間萬佛洞石窟、醫務所住地仙石洞石窟和部分土窯洞。

延安萬花山

延安萬花山】位於延安城西16公里杜甫川的花原頭村。延安城區的遊覽勝地。山上翠柏林立,四季常青。山巔有五柏並生,稱五龍柏。山坡奇花異草叢生,尤多牡丹,有5萬餘株,20多公頃,20多個品種,分紅、黃、粉、白、綠、紫六種顏色。每逢春季群花斗芳,艷麗奪目。黨中央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董必武、林伯渠、任弼時等曾於1939年和1940年兩次到此觀賞牡丹。

黃河壺口瀑布

黃河壺口瀑布】國家風景名勝區。位於延安城東南宜川縣壺口鄉。壺口兩岸,高山對峙,滾滾黃河像一條巨龍,由北向南,穿行在秦晉峽谷中。當流入壺口時,約400米寬的水面驟然收縮,傾 入40米深的石槽中,形成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瀑布群,翻起滾滾波浪,飛流直下,氣勢磅礴,十分壯觀。被稱為黃河奇觀,享譽國內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