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范禦敵

廉范禦敵,出自於《冊府元龜》,講述的是趙將廉頗的後人廉范智斗敵人的故事。

基本介紹

  • 名稱:廉范禦敵
  • 地點:雲中郡
  • 時間:戰國
  • 參戰方:趙國軍隊與匈奴軍隊
  • 結果:趙國獲勝
  • 參戰方兵力:匈奴:五千餘人
  • 傷亡情況:匈奴損傷1000餘人
  • 主要指揮官:廉范
  • 選自:《冊府元龜》
  • 作者:宋朝王欽若
原文,注釋,譯文,出處,

原文

趙將廉頗之後嗣廉范①,任雲中郡守.一日,會匈奴大入塞,故事② 虜③ 人過五千,移文④ 旁郡.吏欲傳檄⑤ 求救,范不聽,自率士卒拒之.虜眾盛而范兵不敵.會日暮,令軍士各交縛⑥ 兩炬三頭熱火⑦,營中星列⑧.虜遙望火多,謂漢兵救至,大驚.待旦⑨ 將退,范乃令軍中褥食⑩ ,晨往赴之,俄而,斬首數百級,虜自相踐踏,死者千餘人,虜由此不敢復向雲中。

注釋

①.廉范:廉頗的後代
②.故事:按舊列
③.虜:敵人
④.移文:發文書
⑤.傳繳:發出緊急公文
⑥.交縛:交叉縛扎
⑦.熱火:點火
⑧.星列:像星一樣布滿
⑨.待旦:等到天亮
⑩.褥食:在睡墊上把早飯吃了

譯文

廉范是趙將廉頗的後代,擔任雲中郡太守。一天,正遇到匈奴大舉入侵邊塞,按舊例,敵人只要超過五千人,便要發文書給旁邊的郡城告急。官吏想傳檄文求救,廉范不同意,親自率兵抵抗敵兵。但敵兵人數眾多而廉范兵力太少。剛好太陽下山,廉范命令軍士將兩個火炬縛成十字,手持一端,點燃三端,在營中分開排列。敵兵遠遠望見火炬眾多,認為漢軍救兵到來,十分驚恐。快到天亮想要撤退時,廉范邊命令士兵在睡覺的草墊子上吃飯,清晨前往陣前殺敵,斬敵首級數百個,敵人自己互相踐踏,死了一千多人,因此匈奴不敢再侵入雲中了。 簡要分析
自古有人說,將門出虎子,廉范不愧是戰國名將廉頗之後。當匈奴大舉入侵邊塞地區時,面對強敵,廉范沒有按照前人的做法,發出緊急公文尋求幫助,而是運用自己的智慧,把握戰機,擊敗強敵,使敵人從此不敢再入侵雲中。

出處

《冊府元龜》北宋四大部書之一,史學類書。景德二年(1005),宋真宗趙恆命王欽若楊億、孫■等十八人一同編修歷代君臣事跡。採摭銓擇了經、史、《國語》、《管子》、《孟子》、《韓非子》、《淮南子》、《晏子春秋》、《呂氏春秋》、《韓詩外傳》和歷代類書、《修文殿御覽》,分類編纂。用編年體和列傳體相結合,共勒成一千一百零四門。門有小序,述其指歸。分為帝王、閏位僭偽、列國君、儲宮、宗室、外戚、宰輔、將帥、台省邦計、憲官、諫諍、詞臣、國史、掌禮、學校、刑法、卿監、環衛、銓選、貢舉、奉使、內臣、牧守、令長宮臣、幕府、陪臣、總錄、外臣等三十一部。部有總序,言其經制。歷八年成書,總計有一千卷,詔題名《冊府元龜》。“冊府”是帝王藏書的地方,“元龜”是大龜,古代用以占卜國家大事。意即作為後世帝王治國理政的借鑑。由於該書徵引繁富,也成為後世文人學士,運用典故,引據考證的一部重要參考資料。其中唐、五代史事部分,是《冊府元龜》的精華所在,不少史料為該書所僅見,即使與正史重複者,亦有校勘價值。《冊府元龜》北宋本已無前帙,南宋本僅存八卷,明鈔本舛錯頗多,至不能句讀。陸心源藏有北宋殘本四百八十三卷,與崇禎本校勘,將宋本多出頁數、條數撰成《<冊府元龜>題跋》,後其書流入日本靜嘉堂。張元濟東渡訪書,向靜嘉堂借照四百四十四卷,又向國內藏書家借照一百零六卷,共五百五十卷。傅增湘據照相毛樣校於崇禎本上,該書藏於北京圖書館。1960年中華書局影印崇禎本,據陸心源跋所載,將宋本多出的頁數、條數、校於每卷之後,即今通行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