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格里斯河之戰

底格里斯河之戰

元憲宗七年(1257年)十一月,在蒙古第三次西征之戰中,蒙古軍在底格里斯河擊敗黑衣大食國軍的一次戰鬥。此戰,全殲費度丁軍,費度丁戰死,僅有艾伯格隻身逃回巴格達城。

基本介紹

地理位置,戰役經過,

地理位置

底格里斯河在5000年前與幼發拉底河是兩條分開的河。直到約三、四千年前,由於從兩河流域帶來的泥沙不斷在河口的波斯灣沉積,填出土地來,最後使兩河下游在伊拉克南部匯合在一起。兩河均發源於亞美尼亞高原。幼發拉底河經土耳其、敘利亞進入伊拉克,全長2750公里;底格里斯河經土耳其進入伊拉克,全長1950公里。兩河流域面積共104.8萬平方公里。兩河在古爾奈匯合後稱阿拉伯河,長近200公里,河口寬約800米,上半段在伊拉克境內,下半段為伊拉克和伊朗界河。兩河中下遊河水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灌溉水源,航運價值主要在底格里斯河。海輪可通航到阿拉伯河畔巴土拉的港口。

戰役經過

旭烈兀滅亡木剌夷國後(參見麥門底斯之戰),於元憲宗六年(1256年)十一月,向黑衣大食國發動進攻。旭烈兀得知巴格達城防守甚強後,為加強攻城力量,又增調西域軍隊 。為打開從哈馬丹(今伊朗德黑蘭西南哈馬丹)通往巴格達通道。旭烈兀先派怯的不花率騎兵進入該地區,擊敗守軍阿怯,打通進軍巴格達的道路。爾後旭烈兀諸軍並進。命拜住為右軍主帥率部在毛夕里渡底格里斯河,向巴格達西北進攻,在巴格達城西附近,與不花帖木耳、速渾察所部會合。同時,還把巴刺寒、禿塔兒、忽里的部隊,全部歸隸拜住,總兵力達5萬人左右。以怯的不花、忽都孫為左軍主帥,向巴格達東南羅耳之地進攻。旭烈兀親率中軍向開爾曼沙(今伊朗西部巴赫塔蘭省巴赫塔蘭)、火勒完進攻。庫喀伊爾喀、烏魯克圖、阿爾渾、哈刺海等將軍和波斯之諸王、貴人、官吏全部跟從,諸藩國亦多派王子率軍前來助戰。旭烈兀留其家屬輜重於哈馬丹附近,令哈察克鎮守。元憲宗七年十一月間,命令三軍,同時向巴格達城前進。旭烈兀率領中軍,自哈馬丹出發,首先攻破開爾曼沙,十二月十八日,進至火勒完。同時,怯的不花軍已占領羅耳之地大部分;拜住軍已渡過在塔克利特(今伊拉克巴格達西北之提克里特)附近之底格里斯河。
底格里斯河之戰-----遺蹟底格里斯河之戰-----遺蹟
當旭烈兀大軍從三面向巴格達城進攻時,報達教主木思塔辛派副掌印官艾伯格同將領費度丁,率1.2萬人,駐守底格里斯河東之火勒完道上,偵知拜住軍已於河西渡水,遂派軍襲擊,速渾察率軍退至小底格里斯河附近,費度丁不欲輕追。但艾伯格則認為乘其無援之時進擊,並促費度丁立即行動。費度丁追至朵者勒附近,與拜住部主力交戰。至晚,勝負未決,兩軍相持一夜。拜住部乘夜決堤,將報達軍營後方之平原,全部用水淹沒。次日,拜住部向費度丁軍發起進攻,全殲費度丁軍,費度丁戰死,僅有艾伯格隻身逃回巴格達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