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咪唑

左旋咪唑

左旋咪唑(levamisole),由消旋四咪唑與d-樟腦-10-磺酸環合,再水解成鹽而得。或由DL-四咪唑經拆分,用燒鹼中和,得到L-四咪唑,最後成鹽而得。左旋咪唑(levamisole)是一種廣譜驅腸蟲藥,主要用於驅蛔蟲及鉤蟲。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左旋咪唑
  • 外文名稱:levamisole
  • 是否處方藥:處方藥
  • 主要適用症:用於驅蛔蟲及勾蟲
  • 劑型:片劑
  • 是否納入醫保:納入
化合物簡介,藥物說明,藥理作用,適應症,用量用法,注意事項,規格,不良反應,禁忌,相關研究,

化合物簡介

中文名稱:左旋咪唑
中文別名:保松噻; 左旋咪唑鹼;驅蛔鉤;鹽酸左旋四咪唑;左咪唑;左旋驅蟲淨;左旋噻咪唑;鹽酸左旋咪唑
英文名稱:levamisole
英文別名:l-tetramisole; LEVAMISOLE BASE; Levamisole; Ketrax; lepuron
CAS號:14769-73-4
分子式:C11H12N2S
結構式:
左旋咪唑
分子量:204.29100
精確質量:204.07200
PSA:40.90000
LogP:1.51960
物化性質
外觀與性狀:白色至灰白色結晶粉末
密度:1.32g/cm3
熔點:230 - 233ºC
沸點:344.4ºC at 760mmHg
閃點:162.1ºC
儲存條件:0-6ºC
蒸汽壓:6.61E-05mmHg at 25°C
安全信息
海關編碼:2934999090
危險品運輸編碼:UN 2811

藥物說明

藥理作用

能抑制蟲體肌肉琥珀酸脫氫酶的活動,使肌肉發生持續性收縮而麻痹

適應症

是一種廣譜驅腸蟲藥,主要用於驅蛔蟲及勾蟲。 本品可提高病人對細菌病毒感染的抵抗力。目前試用於肺癌、乳腺癌手術後或急性白血病、惡化淋巴瘤化療後作為輔助治療。此外,尚可用於自體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紅斑性狼瘡以及上感、小兒呼吸道感染、肝炎、菌痢、瘡癤、膿腫等。對頑固性支氣管哮喘經試用初步證明近期療效顯著。

用量用法

驅蛔蟲:成人每日100-200mg,飯後1小時頓服。兒童每日每千克體重2-3mg
驅鉤蟲:每日100-200mg,飯後1小時頓服,連服2-3日。
治絲蟲病:每日200-300mg,分2-3次飯後服,連服2-3日。
癌瘤的輔助治療:1日量150-250mg,連服3日,休息11日,然後再進行下1療程。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每次50mg,每日服2-3次,可連續服用。
支氣管哮喘:每服50mg,1日3次,連服3日,停藥7日,6個月為1療程。

注意事項

偶有頭暈噁心嘔吐腹痛、食欲不振、發熱嗜睡乏力、皮疹、發癢等不良反應,停藥後能自行緩解。個別病人可有白細胞減少症剝脫性皮炎及肝功損傷妊娠早期、肝功能異常及腎功能減退的病人慎用,肝炎活動期忌用。

規格

片劑:鹽酸鹽,每片含基質15mg、25mg、50mg。

不良反應

偶有頭暈、噁心、嘔吐、腹痛、食欲不振、發熱、嗜睡、乏力、皮疹、發癢等不良反應,停藥後能自行緩解。個別病人可有白細胞減少症、剝脫性皮炎及肝功損傷。

禁忌

妊娠早期、肝功能異常及腎功能減退的病人慎用,肝炎活動期忌用。

相關研究

藥理研究
⒈探討左旋咪唑預防日本血吸蟲尾蚴感染的作用.方法鹽酸左旋咪唑和左旋咪唑鹼口服劑量為26.25 mg/kg,分別於小鼠感染前2天口服,連服7 d,塗膚劑為1.0%、2.0%、3.0%、5.0%和7.0%,分別於感染前2、1天和當天塗膚。停藥後4周解剖,檢獲蟲體。結果鹽酸左旋咪唑水溶液和左旋咪唑鹼水溶液分別口服,兩者的減蟲率都為0;5.0%的鹽酸左旋咪唑於感染當天塗膚、7.0%鹽酸左旋咪唑於感染前1天塗膚,減蟲率均為100.0%;2.0%、3.0%和5.0%的左旋咪唑鹼於感染前1天塗藥,減蟲率即可達到100.0%。結論左旋咪唑塗劑能防禦日本血吸蟲尾蚴的感染,左旋咪唑鹼效果優於鹽酸左旋咪唑,口服無效。
⒉觀察左旋咪唑(LMS)對實驗性變態反應性腦脊髓炎(EAE)大鼠脊髓內單個核細胞上CD4,CD28和CD152表達的影響,並探討LMS誘發炎性脫髓鞘白質腦病發病機制。方法採用流式細胞術檢測EAE大鼠脊髓單個核細胞上CD4,CD28和CD152的表達水平。結果LMS同時給藥組和預處理的EAE組大鼠脊髓內單個核細胞上CD4和CD28的表達水平,均明顯高於非LMS處理的EAE模型組。結論LMS能促進EAE大鼠脊髓內單個核細胞上CD4和CD28的表達,提示LMS上調CD4和CD28的表達與可能LMS誘發的炎性脫髓鞘白質腦病有關。
⒊研究了左旋咪唑對雞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的作用。結果表明左旋咪唑可影響正常雞的免疫功能:左旋咪唑可顯著促進雞外周血T淋巴細胞增殖,但對B淋巴細胞無明顯影響:2.5 ̄10mg/kg左旋咪唑可使CD4^+/CD8^+淋巴細胞比值明顯升高;左旋咪唑可使雞體內抗顆粒性、胸腺依賴性抗原SRBC抗體滴度,抗可溶性、胸腺依賴性抗原BSA抗體滴度和抗非胸腺依賴性抗原BA抗體滴度均明顯升高;
⒋觀察左旋咪唑(LMS)不同階段給藥對實驗性變態反應性腦脊髓炎(EAE)大鼠血腦屏障(BBB)以及中樞神經系統(CNS)內MCP-1、MIP-1 α、MMP-2和ICAM-1表達的影響,為闡述LMS性白質腦病的發病機制提供實驗依據. 方法:雌性wistar大鼠45隻分成5組:CFA對照組、模型(EAE)組、LMS免疫前給藥組(LMS1)、LMS免疫同時給藥組(LMS2)、LMS免疫後間斷給藥組(LMS3).通過四足墊皮下注射豚鼠脊髓勻漿-完全弗氏佐劑(GPSCH-CFA)抗原乳劑免疫大鼠建立EAE模型,LMS1於免疫前給LMS(10mg/kg,ip,bid×7d),LMS2於免疫第Oh、24h、48h給LMS(10mg/kg,ip,qd×3d),LMS3於免疫後每隔11天分別給LMS(10mg/kg,ip,qd×3d),總計6次.CFA對照組和EAE組腹腔注射生理鹽水(NS)代替.免疫當日定為第0天,每日觀察並記錄動物行為學及體重的變化.各組動物於發病高峰期處死(CFA對照組的半數動物及LMS3組於復發高峰期處死),取腦和脊髓,用多聚甲醛固定,行HE染色和Kluver&Barrera髓鞘染色.免疫組化法(SABC法)測定GFAP、IgG、MCP-1、MIP-1 α的表達;原位雜交法測定表達MCP-1、MMP-2、ICAM-1 mRNA的細胞數量. 結果:⑴行為學觀察:EAE組大鼠最早發病於免疫後第13天(13dpi),潛伏期為13.67±1.15dpi,表現為活動減少、進食減少、體重減輕,先出現尾張力降低、尾巴拖地不能抬起,繼而後肢無力、步態異常、癱瘓.LMS1、LS2組潛伏期分別為14.40±2.07dpi和14.00±1.19dpi,與EAE組比較無顯著差異.14dpi時,LMS1、LMS2組的臨床症狀評分平均值(2.50±0.71,2.00±0.00)較EAE組(1.00±0.00)明顯增高(P<0.01,P<0.05).LMS1組最大症狀評分平均值(3.80±0.45)較EAE組增高(P<0.05).LMS2組的發病率(8/9)較EAE組(3/8)增高(P<0.05).L,MS3組大鼠發病於14.00±1.37dpi,且2/10大鼠於24.00±1.41dpi出現復發.CFA對照組大鼠於第14天雖然出現佐劑性關節炎症狀,雙後肢腫脹、步履蹣跚症狀,但是未見尾巴無力、下垂、麻痹和後肢無力、麻痹等神經系統受損的表現.⑵病理學改變:EAE組CNS內可見不同程度的炎性細胞浸潤,腦幹和脊髓處最為明顯,主要表現為血管套形成,噬神經現象:神經細胞腫脹、變性、壞死.Kluver&Barrera髓鞘染色發現,廣泛的神經髓鞘變性、脫失,以腦幹、脊髓和小腦等為著,但軸突相對完整.LMS1及LMS2組大鼠CNS炎性浸潤和脫髓鞘呈加重趨勢.LMS3組於復發期出現炎症浸潤及脫髓鞘改變.CFA對照組大鼠均未觀察到炎性細胞浸潤和髓鞘脫失.⑶免疫組化結果:與CFA對照組相比,EAE組大鼠CNS內GFAP和IgG表達明顯增加.與EAE組相比,LMS1及LMS2組GFAP和IgG表達明顯增加;於復發期,LMS3組可見GFAP和IgG的表達.和CFA對照組相比,EAE組大鼠CNS內的MCP-1、MIP-1 α表達量升高.和EAE組相比,在發病高峰期,LMS1,LMS2組大鼠CNS內MCP-1的表達量明顯升高(P<0.01):LMS1組大鼠腦幹MIP-1α明顯升高(P<0.01),LMS1、LMS2組大鼠腰髓MIP-1α升高(P<0.05).在復發期,LMS3組大鼠CNS內MCP-1、MIP-1α的表達.⑷原位雜交結果:與CFA對照組比較,EAE組大鼠CNS內表達MCP-1、MMP-2、ICAM-1mRNA陽性細胞數目增加,且以大腦皮層及腦幹表達明顯.與EAE組比較,LMS1、LMS2組大鼠大腦內表達MCP-1、MMP-2、ICAM-1mRNA陽性細胞染色數目增加(P<0.01).LMS3組於復發期可見MCP-1、MIdP-2、ICAM-1mRNA陽性細胞的表達. 結論:⑴LMS免疫前給藥能加重Wistar大鼠EAE臨床症狀,加速病情進展,加重炎症浸潤及髓鞘脫失. LMS免疫同時給藥能增加Wistar大鼠EAE的發病率,且加重臨床症狀,加速病情進展,加重炎症浸潤及髓鞘脫失. LMS免疫後階段給藥可導致Wistar大鼠EAE的復發. ⑵在LMS促發EAE的病程中BBB通透性增高. ⑶在LMS促發EAE的病程中激活了星形膠質細胞. ⑷LMS增加EAE大鼠的BBB通透性可能與MCP-1、MIP-1 α、MMP-2和ICAM-1上調有關,進而介導T淋巴細胞從外周進入CNS.
藥動學研究
分析固體噻唑類驅蟲藥物左旋咪唑的熱分解過程。採用熱重分析與差示掃描量熱分析方法,研究了藥物左旋咪唑的熱分解動力學,計算了熱分解動力學參數E、A、γ;並結合量子化學計算的有機物結構的鍵長、原子靜電荷研究了熱分解機理,推斷了熱分解機理和產物及貯藏期.用熱分析研究固體藥物左旋咪唑的熱分解過程方法簡便,結果可靠。
臨床研究
主題
研究左旋咪唑致脫髓鞘腦病的臨床及CT、MRI的診斷價值。
方法
分析26例左旋咪唑致脫髓鞘腦病的臨床及18例CT、20例MRI資料。
結果
本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急性或亞急性起病的瀰漫性腦損害。1例腦活檢顯示脫髓鞘病灶。皮質激素治療效果好。13例CT及20例MRI顯示腦白質區有多發病灶,CT為低密度影,MRI為長T1長T2信號,僅1例有占位效應。MRI的影像學診斷率明顯高於CT。結論:本病的診斷依靠其臨床特點和影像學檢查,MRI的診斷價值明顯優於C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