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福鎮

崇福鎮

崇福鎮,古稱語溪,又名御兒語兒,是一座有著6000多年文明史和1100多年建鎮史的江南古鎮。因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建有崇福禪寺而得名。公元938年置崇德縣,到1958年崇德、桐鄉二縣合併,崇德縣改稱崇福鎮。

崇福鎮位於杭嘉湖平原心腹地帶--浙江省桐鄉市西南部,距離杭州市50公里,距嘉興市60公里。總面積100.14平方公里,2007年全鎮逾10萬人。京杭大運河、320國道橫貫鎮區,滬杭高速公路穿越境南。

2005年10月,桐鄉市崇福鎮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皮草名鎮”榮譽稱號。在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中排名第307名,浙江省綜合實力百強鎮中排名第62位,嘉興市列第三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崇福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桐鄉市
  • 電話區號:0573
  • 郵政區碼:314511
  • 地理位置:桐鄉市西南部
  • 面積:100.14平方公里
  • 人口:10萬人
  • 方言: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桐鄉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火車站:桐鄉站
  • 車牌代碼:浙F
歷史沿革,鎮名由來,古城興廢,建制沿革,吳越遺址,歷史名人,地理環境,交通情況,經濟發展,社會事業,歷史文化,風景名勝,新橋遺址,何城廟遺址,元崇福寺銅鐘,文壁巽塔,乾隆御書詩碑,歸王府,中山公園,徐自華故居,日本鐘,登峴山直幅石刻,黃葉村莊石刻,崇福寺,廣法寺,甘露庵,白雲庵,青陽庵,龍吟寺,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方特產,

歷史沿革

鎮名由來

鎮名春秋時為吳越邊界之地,稱御兒。鎮西郊有何城遺址,相傳為當年吳拒越所建。漢時又稱御兒為語兒。鎮東有南沙渚塘,古時即稱語兒中涇,又稱語溪,鎮亦別名語溪。晚唐時已有崇德之名。唐乾符六年(879)為義和鎮。
後梁開平初,以運河右側為義和市,左側為語兒市。後晉天福三年(938)置崇德縣,設縣治於鎮。清康熙元年(1662),改崇德縣為石門縣,民國初復稱崇德縣,鎮一直為縣治,直至1958年撤銷崇德縣建置止。民國22年(1933),稱崇福鎮,以鎮有建於梁天監二年(503)的崇福寺得名。民國25年(1936),改名崇德鎮。
日偽時期,曾稱語溪鎮。抗戰勝利後,復稱崇福鎮。解放後,1951年5月,劃為縣直屬鎮。1958年10月,為崇福公社崇福管理區。1959年6月,恢復鎮建置。“文革”期間,一度改稱紅衛鎮。不久復稱崇福鎮。1998年10月,撤銷上市鄉建制,原上市鄉行政區域併入崇福鎮。

古城興廢

御兒在秦代十分荒涼,民國《崇德學術之源流》載:“純粹荊榛之鄉僻,薰染楚越之習俗,人文晦盲,風氣閉塞。”又載:漢興,由拳有嚴忌者,倡導文化,語兒“始有開化之萌芽。”“一時漢學昌明,掃除巫鬼之俗,一變而為禮義之邦。”至東晉年間,崇德已有授學記載。光緒《石門縣誌》載:“晉黃門待郎許安仁,五胡之亂,兵至崇德,安仁時教授於鄉。”
南朝定鼎建鄴(今南京),由於京城就近影響,崇德文化逐漸發達。特別是梁代,佛化益見風靡,宋《崇德寺記》載“天監二年(503),梁武帝在語兒建常樂寺。”佛教徒的朝拜,鄉民的遊覽,形成居民就近集結。隋大業(605--618)間,開挖江南運河,運河成為南北交通命脈,“崇德晉縣”(見元《文獻通考》)。至此草市的性質逐漸明顯起來。
崇福鎮崇福鎮
大曆六年(771),嘉興縣住戶達4000戶以上,升為望縣(唐代縣份以人口多少分望、緊、上、中、下五等,每三年升降一次),語兒當時屬嘉興名地。光緒《石門縣誌》載:“唐成通九年(868)在此建修澄院,佛化進一步發展。
乾符二年(875)吳公約被授為“義和鎮遏使”,語兒遂成為官吏的行政治地,公務軍旅車馬頻繁,商賈往來不絕,運河西岸開始形成集鎮。
後梁開平初,“語兒”和“義和”都隸於吳越王錢謬。錢謬崇奉佛法,雖國故蜩螗,而佛教隆重如故。光緒《石門縣誌》載:開平間,建寶壽寺(南宋紹興間改南廣福寺,俗稱南寺),對繁榮語兒曾起了很大作用。
後晉天福三年(938),又設崇德縣治於義和鎮,使市鎮成了縣政聚集之地。民國《嘉區文獻》載:“唐末五代,中原擾攘,而錢謬居吳越八十餘年,獨不被兵,崇德又緊靠吳越國京,四方冠冕成集,造成人文興旺。”
北宋重視農業生產,實行開荒毀林,圍湖造田。此時,崇德郊區耕地面積大量增加,成為稻、麥、桑的主要產區。(宋史·地理志》載:崇德“地有布帛、梗稻之產。”
明弘治《嘉興府志》載:“崇德之域,曠然平夷,運河一線,界乎其中,桑林稼隴,四望無際,皆平原沃 壤。”四郊農業的發展,使部分手工業者和商賈匯集於鎮,促進了縣治的日益繁榮。光緒《石門縣都》載有:“收稅亭,宋建,在縣治東二百步;酒稅務,宋建,在東北一百五十步;公使醋庫,宋建,在縣東北一百步;抵當庫,茶鹽場,宋建,在縣東北一百五十步。”這些說明當時鎮上的商品經濟已初具規模。
南宋遷都臨安(今杭州),崇德為大運河流經之地,距京都又近,其時“官吏”和“世家”遷居崇德附近者不少。南郊(今上市)有秘書丞方公誠,北郊(今羔羊)有補右爵王逸老,居西郊者更多。
萬曆《崇德縣誌》載:來南渡時,士大夫來寓者殆二十家,而莫琮、輔逵等皆是北方遷來的著名文士。明《崇福寺記》日:“浙水為宋行畿,崇德去都最近,數十年來,戶口充斥,人物繁伙,士大夫臨辱下邑,問俗興替,探小勝,輒停舫過之。”
南來期間,崇德成了臨時京城的北面屏障。運河又成了北方至京城的交通命脈,是以日見繁榮。至元明,崇德已成為江南較有影響的市鎮之一了。
崇德置縣雖久,但建城較遲,元末始有州城之建。據光緒《石門縣誌》載:“縣故無城,元順帝三十六年(1368)始築。周五里三十步,置陸門四,水門三。鑿市地為油,闊七丈,深三丈二尺,其里步視城有加。'明代倭寇入侵,沿海告急,海防官信國候湯和急 於防守,拆去州城磚石移築乍浦城。嘉靖年間,倭寇三次侵崇,百姓備受摧殘,築城防倭成為民間的迫切要求。民諺有云:“崇元城。賊人入境如無人。”
崇福鎮崇福鎮
又云:“崇有城而不守,民隨侯而出走;崇有城有守,平安乃可長久。”嘉靖三十五年( 1556)浙江巡撫下令築城防倭。縣令蔡本端、邑人呂希周奉檄復築縣城。崇德人呂相獨家助築城工之半,後其里被表為“善人里”。築城之時,呂希周親撰《崇德縣築城記》褐石立於城門口。清光緒石門縣誌》載:“新築縣城,周七里三十步,高二文六尺,闊一丈五尺,濠周於城凡八里五十步。
計有水旱門各五對,東門稱青陽,大南門稱麗正,小南門稱黛仁,西門稱兌澤(又稱素商),北門稱湖義(又稱拱定)。”該志又載:“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知縣劉宗武,加築南北瓮城。”
清順治十五年( 1658)縣令李震奉檄對城並煤培高。康熙五十一年(1712)縣令韓麒趾重修四門城樓,同年,縣令王以和重修垣堞及西門城樓。雍正五年(172對縣令呂廷鑄詳請修城。乾隆二十四年(1759)縣令周鼎填塞三水門,三年後縣令鮑祖乾又重修西北三水門。
嘉慶八九年間(18031804)縣城塌損三十餘段,縣令稽承烈請興修,後任縣令洪鐘傑、殷起瀛先後舉資修葺。鹹豐十年(1860)和十一年(1861),太平軍二次攻進縣城,拆去東半城移築於沿東六十步靠南北市河,置東門於義濟橋(中橋)西瑰。同治五年(1866),縣令楊恩澍請撥善後捐款,依故址重築並浚池。九年(1870),縣令陳謨重修朔義門。十一年(1827),縣令余麗元重修西水門。光緒三年(1877)西城門城垣間段倒塌,余麗元呈請重修。
民國初期城牆尚完好。民國25年(1936)為方便交通,在大南門、小南門之間新開中正門。日寇占領期間,封閉東門、大南門,並在其它各門城牆高築碉堡炮台。民國34年(1945)日寇投降,政府接管時城牆尚存,但城外護城河已淤塞。1949年解放後,中正門改為解放門。1958年至1959年“大躍進”期間,因興辦水利,城牆磚石紛紛被拆運農村,城牆遂廢。

建制沿革

全鎮管轄區為5個居民委員會和1個蔬菜隊。
蔬菜隊 原系虎嘯鄉茅橋埭第7生產隊。地處鎮東北,東與外姚廟交界,西達大運河。南靠沙津塘,北至長生港,轄有3個自然村,即“李家裡”、“張福板橋”、“車後頭”。共58戶,220人,事萊地300畝。張福板橋為隊駐地。
1990年下半年,根據國家(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的精神,將原5個居民委員會調整為城南、公園、青陽、宮前、橫街、南沙灘、北沙灘、勤儉、建設、城北、躍進等11個居民委員會。
1998年10月,由桐鄉市政府實施行政區劃調整,撒銷上市鄉建制,將原上市鄉併入崇福鎮。調整後的崇福鎮轄12個居民區、1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崇福鎮日暉路。
12個居民區:東園區、公園區、青陽區、城南區、橫街區、宮前區、勤儉區、建設區、城北區、躍進區、南沙灘區、北沙灘區。
13個行政村:新橋村、勝建村、城郊村勝利村新民村上市村、新浜村、東安村、三聯村、火炬村、建設村、民利村、五聖村。
2000年,桐鄉市行政區劃調整,崇福鎮轄城郊、上市、東安、民利4個村委會。芝村鄉轄聯豐、上莫、新益、利順、星火、五豐、芝村7個村委會。留良鄉轄灣里村、留良、新橋、華光、御家橋、南陽6個村委會。虎嘯鄉轄茅橋埭、錢家埭、李家浜、陳家埭、店街塘、蘆母、景衛、鐘夫、李家壩9個村委會。
2001年,撤銷芝村鄉、留良鄉、虎嘯鄉建制,併入崇福鎮。崇福鎮轄26村、8居,駐日暉路。
2003年6月24日,桐民[2003]75號,崇福鎮撤銷城北、東園、城南、勤儉、橫街、青陽、南沙灘、北沙灘8個居民委員會,建立東園、青陽、城北、崇德、南沙灘、北沙灘6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東園社區:東至320國道,與茅橋埭村接壤;南至320國道、中沙渚塘;西至青陽河、虎嘯溝管廠西圍牆;北至北沙渚塘,與茅橋埭村接壤。青陽社區:東至青陽河、虎嘯溝管廠西圍牆;南至320國道、金屬絲網廠,與南陽村接壤;西至老運河;北至中沙渚塘、北沙渚塘。城北社區:東至老運河、醫藥用品廠東側小路;南至北沙渚塘、青陽路; 西至西城河、花園港,與星火村接壤;北至鼎泰藥業有限公司北圍牆、環衛所,與茅橋埭村蔬菜村新益村、星火村接壤。崇德社區:東至老運河;南至老運河、西城河;西至西城河;北至青陽路。南沙灘社區:東至老運河、西城河;南至320國道,與城郊村接壤;西至胡德公路,與城郊村接壤;北至老運河、崇德西路。北沙灘社區:東至西城河、花園港,與星火村接壤;南至崇德西路;西至胡德公路,與星火村接壤;北至躍進港,與星火村接壤。
崇福鎮崇福鎮
2001年10月由桐鄉市政府進行撒鄉並鎮,對鄉鎮區劃作進一步調整,撒銷芝村鄉、留良鄉虎嘯鄉建制,將原芝村鄉、留良鄉、虎嘯鄉區域併入崇福鎮。現崇福鎮轄6個社區居民區,2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崇福鎮日暉路。
6個居民社區:東園社區青陽社區;崇德社區;城北社區南沙灘社區北沙灘社區。26個行政村:城郊村上市村東安村民利村星火村新益村、上莫村、利順村五豐村芝村村聯豐村、茅橋村、錢家埭村李介壩村中夫村、店家塘村、蘆母村、李介浜村、陳家埭村景衛村灣里村新橋村留良村華光村南陽村、御家橋村。

吳越遺址

漢《史記·吳世家》 載:“吳伐越,勾踐迎擊之木雋李。”明萬曆《崇德縣誌》引北宋《崇德縣學記》云:“春秋時,闔閭、勾踐常大戰於木雋李、御兒之間,裂其地則守之。”該志又云:“崇桐之交,所稱吳越戰場者,大盪二,小盪五、六,曠闊極目,林莽不生,遍野荒茅瓦礫,至今磷青鬼嘯,陰雨時無敢獨行。”清光緒《石門縣誌》云:“就李為吳越交爭之地,因有吳疆越界之說。”今崇福鎮附近留有不少吳越之戰的遺蹟。
古城 古城有四,在縣境者三,境外者一。在鎮西郊三里的何城,據明《崇德縣誌》載:“今一都有何律王廟(今芝村鄉星火村何城廟),勾踐拓地北至御兒。夫差築何、晏、萱、管四城拒之。何城有何律王廟,相傳吳王遣以築城者。”明成化《何城廟碑記》記:“語溪乃吳越交爭之地。吳之御越嘗用何王宅基以築斯城,故曰何城。西南鑿河隍以遏其沖,東北築將台以勵其眾。”
萱城,明正德《崇德縣誌》記“在縣東南三十里。”清光緒《石門縣誌》以為非是,理由是“縣東南至海寧界僅十里,如謂在東南三十里,已至海寧城矣,恐傳寫之誤。”晏城在鎮東二十五里,即今晏城鄉晏城村。管城在鎮南七里,清《一統志》載“在海寧州西北(今海寧市辛江鄉管城廟)距石門縣界七里,吳王夫差築以拒越,今有管城廟。”
石門 即今之石門鎮,在鎮北十八里。元至元《嘉禾志》載:“越王壘石為門,以為界限之所。”清康熙《石門縣誌》云:“石門在縣北二十里,春秋時吳越壘石為門以為限隔,故市名石門,巷名壘石。今改為玉溪鎮。”
柴辟亭 清《浙江通志》曰“吳築石門拒越,在今石門縣(即今鎮境)北二十里,是則石門北屬吳,其南故越地也。”
東、西草盪 鎮東北郊區,大半為吳越交戰主區。明萬曆《崇德縣誌》載:“吳越戰場在塘東約有數處,其大者曰東盪、界桐溪、鹽官間。西盪崇、桐相半。皆廣數十里。”今鎮東北郊之天花盪(屬同福鄉新農村)即是古戰場的西草盪。
紀目坡 在鎮東北,舊屬紀目鄉,今為靈安鄉路家園村。據明正德《崇德縣誌》載:“在千乘鄉,高十丈,周三百步,環以水涇。邑士朱天麟幼時見坡側鐘生家運土得舊碑,斷缺漫滅。大略謂:吳王夫差募兵五千,牧養於此。名曰紀目者,立紀綱而有條目也。此非春秋之文,殆後世營繕追述之辭。按今十二都有紀目墩,墩側有紀目廟。”
游屯涇 在鎮東北,舊為千乘鄉游屯裡。明正德《崇德縣誌》謂:“在紀目坡西北七里,亦以駐兵得名,俗訛為牛墩。按今十三都有游屯橋及牛墩涇巷。”
鷂五墩 在鎮東北十一里,村北有一土墩,為古吳越戰地。明正德《崇德縣誌》有“吳越戰場舊跡不勝記,湮沒居多。有謂鷂子墩、蔭口湖,皆在九都,其名不知何日方。墩僅魁父之丘,湖已隔為幾蹄涔,當大旱,勺水澄湛不涸。”
烽火樓 在運河東北。明正德《崇德縣誌》云:在塘東北。元至元《嘉禾志》記有“南長營、烽火樓、千人坡,皆越王宿兵之野”。
草內塞 在鎮北二十二里。清光緒《石門縣誌》謂“吳王伐越屯兵結寨之所。”今已訛傳為草內蔡,原屬長濠里,今併入石門鄉。

歷史名人

陸峻(1154-1216)字子高。宋淳熙十一年 (1184)入太學,十三年(1186)升內舍。
輔廣(生卒年不詳)字漢卿,號潛庵。
呂希周(生卒年不詳)字師旦,號東匯。
呂煥(1521-1601)字南文,號心源。
呂宣忠(1625-1647)字諒功,小字朴人,號樵庵。
呂留良(1629-1683)字莊生,又字用晦,號晚村,別號恥齋老人,南陽村白衣人。
晉代
許安仁 在語兒鄉授學時,值“五胡之亂”,招勇練兵拒敵,鄉並得免滋擾。
唐代
吳公約,餘杭人。黃巢起兵時,招語兒健兒保境。鄉升為義和鎮,功授義和鎮遏使。
朱文喜,語兒人。出家名無著禪師,發心建造崇福寺雙塔,為上有名古蹟。
尉遲恭,善陽人。在舊縣治東南建萬歲橋,東西跨河連貫,方便鎮上行人。
宋代
吳伯舉,括蒼人。元豐間在鎮倡聚學者,擇經師教之,鎮學啟興。
黃楊紹興人。重建金兵毀壞之縣治,在鎮治理有方,民不知擾。
愛上達,宣城人。慶元間在鎮東南建觀風亭,觀風向,防災害,後為春風樓之古蹟。
莫琮,仁和人。建椿桂堂於崇福寺西,教子有方,“五子登科”,今五桂坊之地名由此而來。
黃元直,會稽人。淳佑間建榮桂齋,在鎮會課諸生,編有《語溪志》,揚名全國。
元代
廬禮,太平人。至順初在鎮興學修社,均賦恤刑,勸富戶出粟,半價以賑,時人稱“循吏”。
王雍,崇德知州,律己公廉,遷改學宮至河東,奠定今日孔廟之基。
吳英,崇德人。在運河之左建屋六十格,創設延陵義塾,為鎮上有“義學”之始。
張土城,泰州人。至正十六年(1356)領兵驅除擾鎮之苗兵,修城撫民。
明代
郁綸,德州人。景泰間興學校,建縣治,疏河渠,築街道,倡市肆,鎮更興盛。
陳伯瓊,福清人。正德間在鎮修建學校、公署、教場,並簡政抑豪。
李滋,宜興人。疏浚市河,令運土為文壁山、桂山,為鎮上水運作貢獻。
劉宗武,貴縣人。嘉靖間知縣。築瓮城,修公署,為城防出力。
蔡貴易,同安人。隆慶末建尊經閣,拓學官牆,築拌池堤,復包角堰。
郭子直,鎮東郊人。集石門山人宋旭、崇福寺僧明曠等,組“殳 山文社”,發揚鎮上文化。
呂炯,崇德人。城西築友芳園,建五柳山莊,大雅山居,長林亭,興鎮上名勝。
陳應堅,長洲人。萬曆二十五年(1597),減免荒里糟糧,修建郵傳、學校、倉廒。
蔡本端,閩縣人。嘉靖間協同自希周興築縣城,為防倭侵鎮樹立功勳。
胡友松,崇德人。利用當地產蠶絲,而長洲多職工,往來兩邑貿絲通賈,促進鎮商繁榮。
劉會國,武陵人。崇楨間修學宮址,築洋池堤,獎勵士類,人文蔚起。
清代
社森,懷柔人。康熙八年(1669)減里均田,修建學官、書院、糧倉、永安橋、漏澤園
方維翰,大興人。嘉慶間創立崇文書院於西門,集諸生會課,捐俸以助膏火。
鄧廷彩,重慶人。道光初,捐資創修包角堰橋,鎮民呼堰上橋日:“鄧父”。
楊澍恩,湘潭人。同治間,修復戰後被毀建築,招商復市,準小本經營搭棚營業。
林孝河,閩縣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改書院為學堂,廢八股,興學堂,為鎮上創新學之首。
民國
沈廷浩,鎮西東園人。在鎮長期從事體育工作,發動義務勞動,擴建運動場,提倡強種強國。
曹月江,崇德人。二十年代主持運河疏浚,提倡“實業救國”’,創設天利、惠通、振興繭行於鎮郊。
孟裕通,杭州人。設計開挖縣前城隍廟大公井,改善鎮人飲水條件。
程振翔,崇德人。創設農民銀行抵押糧絲,解決鎮郊農人“蠶期缺糧,禾熟缺錢”的困難。
毛皋坤,江山人。創建中山公園,設有六角、四角、晚村等事及中山、英土、民眾等塔堂。
連東山(1662-1772)心靈手巧,戲作小船,削木人劃漿,放置地中能自動搖盪。清康熙年間就能自制自鳴鐘,與西洋人所造無異。
洪師父(1880-1920)家住北門外。自幼學石匠,年輕時就會制磨二鑿碑牌,作盤龍石柱能雕空龍身。清宣統二年(1910),鎮北門建造迎恩橋,他參與設計。
豐緘(1865-1941)字黹紅,號繡常,原籍石門灣,嫁鎮上徐多伊為繼妻,住西橫街,人稱其為“豐蝴蝶”。
來茂松(1876-1944)祖籍蕭山,後遷至鎮上太平坊,開設來永興燈籠店。能自制各式燈籠,不時花樣翻新,品種多達數十種。擅長在燈籠上繪畫寫字,畫的龍鳳、雙龍搶珠、西湖十景,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寫得一手仿宋好字,自寫自剪貼在燈籠上,為當時實用和特需者所讚賞。
鮑廷發(1876-1941)家住鎮北街北橋頭,開設鮑隆順紙紮店。用竹蔑為架,以色紙為表,能扎出各種彩具。
滕文奎(1852-1960)家住春風坊北街。少習廚工,善於烹調筵席。一人能切配數十桌酒菜,花色多樣,刀功精細,擅辦“魚翅席”,人稱“膝三絲”。
褚少南(1886-1950)家住西寺前,對古畫破損修補,懷有絕技。
傅華根,(1948- )浙江崇德人,恢復高考制度後首批全國統考入浙江農業大學(現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中國民族音樂家,傑出二胡演奏家,民族音樂理論家,‘崇德琴社’社長。
趙曉明,(1961- )浙江崇德人,恢復高考制度後首批全國統考入浙江工學院(現浙江工業大學),後獲浙江大學管理工程碩士學位。
王金林(1919-1946)又名錦林、金連。
沈林坤(1930-1949)鎮郊東北周家石橋(今同福鄉蘇民村)人,家庭世代務農。
王有法(1955—1979)出生於船民家庭,黨員、烈士。

地理環境

地處於美麗富饒的杭嘉湖平原腹地、臨杭經濟圈接口點、桐鄉市西南部,京杭大運河、320國道、滬杭甬高速、滬杭高鐵貫穿全境。
氣候條件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交通情況

崇福,地處美麗富饒的杭嘉湖平原腹地、臨杭經濟圈接口點,為桐鄉市第一大鎮。京杭大運河、320國道、滬杭甬高速、滬杭高鐵貫穿全境,西距杭州市中心55公里,東距上海市區159公里,距滬杭高速公路長安入口處5公里,半小時就能到達杭州。

經濟發展

崇福鎮行政區域面積100.14平方公里,下轄26個行政村、3個社區,常住人口10.3萬,外來人口5萬。鎮黨委、政府全力實施“工業強鎮、市場興鎮、工貿並舉、聯動發展”戰略,形成了以裘皮、輕紡為主導行業,建材、新材料、新能源、電子機械為依託的多元化協同發展的產業結構。2011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8.52億元,財政總收入達到9.5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520元。
崇福鎮大力實施“工業強鎮、市場興鎮、工貿並舉、聯動發展”戰略,經濟建設迅猛發展。全鎮擁有各類工業企業399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48家,產值超億元企業22家,形成以裘皮、輕紡為主導行業,建材、新能源、新材料、電子機械為依託的多元化協同發展的產業結構。
崇福經濟區是桐鄉市經濟發展“五大平台”之一,總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經濟區著力打造“三園四區”的功能布局:皮草產業園、現代物流園、裝備製造產業園和傳統產業提升區、高新技術區、現代商貿集聚區、新市鎮集聚區。
崇福國際皮草中心總建築面積17.8萬方,總投資10億元左右,市場停車位高達1500多個,周邊交通便利,配套設施完善。
崇福國際皮草中心摒棄了傳統專業市場功能單一、低水平重複的缺陷,項目集“產品展示、成品交易、電子商務、設計研發、商務洽談”於一體。同時也將與長三角地區的購物旅遊形成了互動,利用其得天奪厚的地理位置,產業基礎,市場條件,為國內外皮草商賈和廣大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台.
崇福皮毛市場占地面積84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51100多平方米,擁有商鋪840多間,主要經營兔皮、湖羊皮、狐狸皮水貂皮、貉子皮等原皮及輔料,是浙江省區域性重點專業市場和浙江省三星級文明規範市場。
崇福皮草大世界占地面積15000多平方米, 建築面積45900多平方米,擁有商鋪400多間,集產品展示、成品交易、看樣訂貨、設計培訓、商務洽談等功能於一體,是一個現代化、高品位、高檔次的裘皮服裝、服飾及製品批發、零售的皮草專業市場,是浙江省四星級文明規範市場、華東地區重點專業市場。
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規模型的種養模式,推動崇福鎮農業經濟向生態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全鎮擁有種植、養殖、植保農機等類型的農業專業合作社20家。建成了蔬菜、水果、蘆筍、苗木、水產等百畝生態高效精品農業基地12個,生豬、湖羊、野生水禽等規模化生態畜禽小區7個,形成了“崇德”牌蔬菜、水果、湖羊肉“三大系列”農產品為主導的效益農業新格局。

社會事業

崇福,地處美麗富饒的杭嘉湖平原腹地、臨杭經濟圈接口點、桐鄉市西南部,京杭大運河、320國道、滬杭甬高速、滬杭高鐵貫穿全境。全鎮區域面積100.1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3萬,外來人口5萬。
崇福先後被列為 “中國皮草名鎮”、 “國家小城鎮改革示範鎮”、“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試點鎮”、 “浙江省中心城鎮”、“浙江百強鄉鎮”、 “浙江省最佳投資鄉鎮”、“浙江省衛生鎮”、“浙江省教育強鎮”、 “浙江省生態鎮”、“浙江省體育強鎮”。
2010年,崇福鎮經濟社會實現了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態勢。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0.7億元,完成工農業總產值227.6億元,財政總收入7.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360元。
崇福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早在新石器時代,便有古人繁衍生息於此,創造了輝煌的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古運河、司馬高橋、文璧巽塔、孔廟等一批古蹟遺址是崇福悠久歷史文化的見證。
崇福人傑地靈,名人輩出。從這裡,走出了明末清初的思想家、詩人呂留良,宋徽宗宣和六年狀元沈晦,晚清著名畫家吳滔,著名南社詩人徐自華,中國科學院院士、橋樑專家程慶國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澄等。

歷史文化

崇福鎮崇德路、青陽路為東西向主幹道,青年路、語溪大道(規劃)、湖德公路為南北向主幹道的“兩橫三縱”的鎮域交通網。鎮區內汽車站、停車場、商場、賓館、金融機構、公園、休閒廣場等配套功能設施齊全。
以新市鎮、新社區為重點的“兩新”工程建設如火如荼,農民公園、社區衛生服務站、農貿市場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一個個“道路硬化、環境潔化、河道淨化、民居美化、村莊綠化、路燈亮化”的新市鎮、新社區閃耀廣闊的農村天地。
崇福鎮建有桐鄉市設施一流的文化中心和圖書館、體藝館,農村文化活動中心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廣場文化、企業文化和城鄉民眾文體活動蓬勃開展,城鄉居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崇文、崇德”為人文理念,設立“崇文獎”和“崇德獎”,每年獎勵一批成績優異的高考、中考學子和師德標兵、道德模範。弘揚傳統美德、崇尚文明新風在全鎮蔚然成風。
城鄉教育衛生均衡發展,全鎮擁有各類中國小校、幼稚園11所;醫療機構26個,其中國家二級甲等醫院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5個。
嘉興市第一個基層“兩新”組織黨工委,實現“兩新”組織自身壯大和黨建工作同步協調發展,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的軟環境和軟實力進一步提升。
古時,語兒是硝煙迭起、金戈鐵馬的吳越古戰場;如今,崇福作為深具改革開放活力的中國皮草名鎮和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試點鎮,這顆鑲嵌在大運河畔的明珠,正以海納百川的胸懷,迎接新一輪跨越發展;正以與時俱進的精神,全力打造小城市;正以和諧開放的態度,喜迎四方賓朋。

風景名勝

新橋遺址

崇福鎮崇福鎮
在鎮西南郊運河南岸大通新橋南堍東側,面積約19500平方米,屬於馬家浜文化類型。出土骨角器有鹿角鉤、點種器、麋角柄,陶器有釜、罐、盆、盤、缽、豆、支座,胎中分別夾蚌、夾砂、夾禾本科植物的莖葉等,陶質疏鬆,往往施紅色陶衣。據陶器的發展序列分析,遺址的相對年代,晚於羅家角遺址,約在六千多年前。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何城廟遺址

在鎮西郊區何城廟東北300米(今屬芝村星火村),為西周或春秋、戰國間遺址,南北寬300米,東西長500米,文化層厚達170厘米。陶器以印紋硬陶為主,紋飾有米字紋、席紋、網紋、方格紋曲折紋,也有一器兼施數種紋飾。除硬陶外,還有原始青瓷和泥質紅陶灰陶,少量灰沙陶。地面還採集到魚鰭形,丁字形鼎足,由此推測,還可能有比西周更早的地層存在。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元崇福寺銅鐘

明正德《崇德縣誌》載:“延佑七年(1320),僧本烈籌建鐘樓於寺東南隅,募鑄銅鐘,計重萬斤,聲聞十里。”清康熙《石門縣誌》載明嘉靖中,劉令宗武以鐘樓改建於關帝廟南,為鯨音閣,遷鐘其間。清初閣記,順治十八年(1661)鎮浙章昂幫,取鐘置杭州靈隱寺。

文壁巽塔

在鎮東中山公園內,為該園重要景點之一。明嘉靖通政使呂希周始建。原有“坤”、“離”、“巽”三塔,以次相連,萬曆十七年(1589)重修時僅存巽塔。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巽塔因長期風化傾坍。鹹豐三年(1853)宋成勛等募資重建。塔底花崗岩須彌座。塔身六面七層,仿木實心樓閣式。每層有仿木磚雕塔檐,檐下有仿木浮雕斗拱和立柱,三面欞窗,窗門相間。壺門上部陽文磚銘,從殘存題刻分析,有“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單字題記。壺門內有壁龕原供佛像,“文革”中毀。塔頂由相輪和復缽組成的生鐵塔剎。
崇福鎮崇福鎮

乾隆御書詩碑

語兒亭 據《文獻通考》載:“崇德,晉有語兒亭。”《吳圖經續記》載:“御兒地名,《國語》勾踐曰:吾用御兒臨之。”明萬曆《崇德縣誌》載:“御兒即語兒……。孟康曰:越地今吳南亭是。《三朝國史》云:有語兒亭,即其亭也。”現已無存。 崇福鎮
崇福鎮崇福鎮
女陽亭越絕書》載:“勾踐入臣於吳,夫人從道產女於亭,……勾踐勝吳,更名女陽。”現已無存。
何城 明正德《崇德縣誌》載“在縣西三里(即今西郊何城廟舊址)”。《名勝志》載:“勾踐拓地,北至御兒,夫差築何、晏、管、萱四城拒之,何城有何律王廟,相傳吳王遣以築城者。”現已無存。
沈晦舊居 元至元《嘉禾志》載“在崇福寺西趙家巷,宋狀元沈晦居此,早廢。”因趙家巷舊有趙汝愚忠勛祠,故今稱祠堂弄。
椿桂堂 明萬曆《崇德縣誌》載:“在縣治西,宋莫元忠五兄弟奉親力學,俱登科第,周監丞必正匾其堂,早廢。”今存五桂坊弄之地名。
陸德輿宅 《嘉興府志》載:“在五桂坊西南,系南宋吏部尚書陸德輿(鎮人陸塤之孫)之住宅,早廢。”
語溪館 元至元《嘉禾志》載:“在崇德縣西南。”《靳志遺事》載有:“宋紹興十八年(1148),知臨安府湯鵬舉言,偃兵以來,皇華交貨,結轍於道,而淮浙沿流館舍,無慮二十所,尚或未就,令賓至如歸,自赤岸而下,語溪其次也。”館早廢。

歸王府

在西大街西城門內(今崇德路226號),坐北朝南,前後長100米,由五進主要建築組成院落。內有“門樓”、“傳事房”、“議事廳”、“大花廳”、“小花廳”、“廂房”、“鐘樓”等建築。建於清代中期,原為當房。鹹豐十一年(1861),太平天國歸王鄧光明曾作為王府,在此發出了“預知由單”、“完糧串票”、“條銀執照”等檔案。同治三年(1864)太平軍失敗,鄧降清後又改為當房。民國中期為仁大當棧,建國後改作糧倉。1987年拆建為糧管所職工宿舍。

中山公園

在東門孔廟內(今公園路)。民國22年(1933),崇德縣長毛皋坤為紀念孫中山光復民國之功,以息幾園遺址和孔廟舊景為基礎建成。內有“中山廳”、“陳英士紀念塔”、“呂晚村紀念亭”等建築物,並有“六角亭”、“四角亭”、“茅亭”等園林小品點綴其間。民國26年(1937)日軍侵崇後,中山公園被日軍所占,拆毀原建改築炮台,除晚村亭,大成殿等碩大木石建築,因移動不便,未遭全損外,其餘亭閣廳堂均被拆毀。“文革”期間,晚村紀念亭又遭毀。1983年鎮人民政府重新修建園林,並增添了“語溪亭”、“無名亭”等景點。

徐自華故居

在觀善橋北堍(前門今宮前路100號,後門廟弄19號)。建於清後期,為同盟會員徐自華、徐蘊華姐妹的住家。光緒三十三年(1907)5月,鑑湖女俠秋瑾易男服來鎮籌款,與徐自華在此屋抵足而眠,密謀革命。徐傾其私蓄約三十兩之金飾相助。秋瑾就義後,同盟會員吳惠秋又來該屋避居,與徐蘊華密議一室。此後數年,此處一直為石門縣同盟會活動基地之一。光復後為徐氏後代之私宅。

日本鐘

形似編鐘,圍一丈許,聲宏而清越,為日本廬山寺物。光緒二年(1876),錢塘胡光鏞購自彼國,置於南門外地藏庵。民國間移至崇福寺觀音殿東側。1966年被毀。

登峴山直幅石刻

石刻共八塊,高五尺余,字大小如華陽瘞鶴銘,筆勢奇宕可喜。光緒間,該石嵌北莊胡氏家廟廡壁,民國間移嵌南門外新安會館關帝廳壁。1937年日軍侵鎮時被毀。桐鄉博物館藏有該石刻拓印件。 王厚之臨本蘭亭序石刻 徐光祚跋,無年月,識“御兒孫聞孫氏珍藏”八字。清鹹豐間,崇福寺僧清梵於邑中故家購得此石,兵燹時攜至西湖雲林寺。清梵歿後,石為同邑方丈東周持人寺中,現不知下落。

黃葉村莊石刻

清初吳之振首唱《種菜》二絕句,同時囑友和詩,得黎洲兄弟、堯峰、西堂、楊園諸先生暨同邑勞之辯,吳震方諸鄉賢二十餘家真跡,裝成一冊。道光十八年(1838),邑人蔡載樾借吳氏藏本鉤摹上石,首列湯斌大書“種菜”二字,後有海昌錢泰吉及蔡載樾兩跋。兵燹後,石已散失殆盡,是冊真跡原藏寶山知縣吳康壽家,今不明。現有刻石拓片,藏鎮上於夢全家。 黃葉村莊乾隆御書詩碑 碑刻為七言絕句,云:“夜雨連明春水生,嬌雲波暖弄陰晴。簾虛日落花竹靜,時有乳鳩相對鳴。”款署“乾隆辛末春御題。字型為乾隆一貫所寫的董其昌行草體。五十年代初,鎮上建東西大街路面,毀作碎石而鋪用。

崇福寺

俗稱西寺,在縣西鬧市(今崇德路52號)。建於梁天監二年(503),初名常樂寺(《嘉興府志》作祟樂寺)。宋大中祥符間改為悟空院,天禧二年(1018)易今名。建炎兵毀後重建,額為元代趙子昂書。東西列二塔,唐無著禪師造。明洪武末,併入普慈寺。永樂初。重建前殿。殿北有藏經閣,東南有鐘樓,隆慶中建。清朝屢加修葺,鹹豐十一年毀,僅存前殿。同治六年(1867)重修前殿。該寺鼎盛時期,僧房殿堂林立,東至太平弄,西至五桂坊弄,北至演武場,南至大街,至清道光間,尚有僧眾六十餘,以後逐漸衰落,至建國前,只有僧眾十數人。“文革”期間,殿宇大部被毀。現僅存金剛殿。光緒《石門縣誌》載有宋慶元間陸峻《崇福寺田記》、嘉定間釋妙寧撰《崇福寺記》和明萬曆間周應秋撰《崇福寺藏記》。南廣福寺 俗稱南寺,在小南門外半里(今南寺路1號),為梁天監古寺。唐開平間初名寶壽,來治平間改名壽聖,紹興三十年(1160)改今名。清鹹豐十一年(1861)毀,光緒二年(1876)里人重建前殿。建國後改為南寺糧倉。

廣法寺

俗稱東寺,在縣東三百步(今春風路5至7號)。唐鹹通九年(868)建,名修澄院,來治平初改今名。建炎四年(1130)邑遭兵火,寺巍然獨存。縣治寄於此者二十餘年,縣令黃楊創立縣治,僧如琳以重屋五十間助之。明萬曆中厄於火,僧園通、祖梅重修。清康熙末記,乾隆四年(1739)募修;三十三年(1768)大殿毀,道光初又募建;鹹豐十一年(1861)毀,光緒間又重建。建國後改為糧倉,“文革”中拆毀,原址現為食品站店房。光緒《石門縣誌》載有宋景佑間李嵩叟撰《修澄院法堂記》。

甘露庵

俗稱北寺,在城北五百餘步(今崇福煤倉庫原址)。明萬曆間建,因地處要衝,寺僧施茶於亭,方便行人。縣令靳一派定今額,其址六畝。清鹹豐十一年(1861)毀,光緒間又重建。“文革”中拆毀。光緒《石門縣誌》載有明萬曆間陸典撰《甘露庵記》。半月庵 在董仁門(即大南門)內(今糖坊弄44號西),依城垣結宇,同治六年(1867)重建,內住有尼僧。建國後改建為住宅區。

白雲庵

在東門坊。鹹豐十一年(1861)毀。民國期間和化城庵同時建在一起,改名新庵,供有白衣觀音。住有尼僧十數人,以素事禮懺為生。建國後。尼僧還俗四散。庵址規劃歸桐鄉第二醫院。

青陽庵

在青陽門外,明末僧智珩募修。清道光間,鎮人蔡錫琳重修,內築有“雨香室”,為蔡氏會文之所。鹹豐十一年(1861)毀。

龍吟寺

在南門外包角堰上,舊名環碧庵,庵名系縣令靳一派所取。鹹豐十一年(1861)毀。光緒間重建,改名為龍吟寺。建國初,因挖堰基開通長安塘而拆除。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11年
歷史上多有變更,宋時有“鄉”、“都”之稱,清前以百又十戶為里,推了多者十人為長,余為十甲,甲系以戶、戶系以口。城中稱坊,近城稱廂,在鄉稱里。清康熙年間又有“保甲之法”,十戶為牌,十牌為甲,十甲為保。 清末坊巷據光緒《石門縣誌》載:“縣城設十一坊五巷。”即縣前坊(四都市一圖)、西門坊(四都六圖)、南門坊(西九都十六圖)、東門坊(十都附八圖)、北門訪(十都附八圖)、宣化坊(在縣治前)、太平坊(在縣西五十步)、清泉坊(在縣東義濟橋下)、儒林訪(在萬歲橋東)、永安坊(在縣東北二百步)、嘉會坊(在縣東南工百步)等11坊和青陽巷(在縣東)、宣化巷(在縣西)、登仙巷(在縣南)、水門巷(在邑廟西)、四井巷(在縣治北)等5巷。清末至民國,坊制和名稱多次調整,先前的11訪被改為10坊,即:東北訪、春風坊、縣前訪、太平五桂坊、南門訪、水德坊、西門訪、三永坊、登仙坊、北門坊。先前的5巷也歸併入各坊。都圖仍用於辦理土地田賦。
自清宣統三年(1911)至民國初年,推行鄉鎮自治。石門縣仍 按舊界,沿襲清代名稱。鎮稱縣城,下設坊巷。
1912-1935年
民國2年(1913),省通令劃區。
民國3年,實行自治,區下仍為坊巷。是年石門縣改稱崇德縣,全縣劃五區。崇德鎮仍稱“縣城”,屬第一區。
民國17年,頒布各種新政規章,駐鎮的縣公署改稱縣政府,知事改稱縣長,鎮轄如舊。
民國20年,籌備鄉鎮,基層改為“閭鄰制”。據省頒組織法規定:“凡具內百戶以上村莊地方為鄉,其不滿百戶者,可聯各村莊編為一鄉。百戶以上街市為鎮,其不滿百戶者編入鄉。但因地方習慣,或地勢限制,及有其他特殊情況者,雖不滿百戶,亦得成為鄉、 鎮。鄉、鎮以下 25戶為閻,5戶為鄰。”
民國21年,鎮與鄉分設,同隸於區。鎮境屬第一區。因鎮上有崇福古寺,故命名為崇福鎮。
民國22年,推行保甲制,10戶為甲,10甲為保。
民國23年,崇德縣城設鎮,稱崇德鎮
民國25年,崇德縣歸井鄉鎮,重編保甲,崇德鎮下轄16個保。
民國27年至民國34年,日偽政權改鎮名為語溪鎮,保甲仍沿舊制。抗戰勝利後復稱崇福鎮。
民國35年,郊區農村北至徐家添,西至河城廟,南至大通新橋都劃歸崇福鎮。全鎮轄區歸併為14個保。
第1保:在南門外,包括司馬高橋、竹行橋、城南弄等。
第2保:在東門內,包括市河東岸、慈善路、中山公園等。
第3保:在大南門內,包括糖坊弄、硝皮弄、保全橋、觀善橋等。
第4保:在南門內,包括東橫街、南大街、平橋頭、縣街等。
第5保:在城中靠西,包括西橫街、西寺弄、城隍廟弄等。
第6保:在城中靠東,包括東大街、春風樓、縣前等。
第7保:在城中靠西,包括西大街、西城弄等。
第8保:在西門外,包括抵塔寺成南沙灘、北沙灘等。
第9保:在城中靠北,包括北大街、養濟弄等。
第10保:在城中東北隅,包括太平弄、蔣家弄、晚村路等。
第11保:在北門外,包括南漁船匯、北漁船匯、茅橋塊、北塘直街、北壇弄等。
崇福鎮崇福鎮
第12保:在北郊農村,包括徐家球、仙人演、李家兜等。
第13保:在西郊農村,包括官莊橋、談樹下、棧前場等。
第14保:在西南郊農村,包括何城廟、地東村、新橋頭、鷺鷥灣等。
1936-1980年
1949年11月廢除保甲制,根據轄區範圍分別設立城南、公園、宮前、東橫、西橫、城西、北大、城北、太平(後併入東大)、東大、西大11個街政府。街以下設立居民行政小組。
1958年11月,將原10個街政府,歸併為勤儉(含原城西、西大)、和平(含原東橫、西橫、宮前)、建設(即原東大)、東風(即原城南)、躍進(鄖原城北)、解放(含原北大、公園)6個居民委員會。
1973年,運河拓寬時,解放居民委員會撤銷,分別併入東風、建設兩居民委員會。
1980年6月,為保證鎮民蔬菜供應,劃茅橋埭附近農村為蔬菜基地,稱“崇福蔬菜隊”(後稱村)。

區劃詳情


崇福鎮轄中山、語溪、崇德3個社區,城郊、上市、東安、民利、灣里村、留良、新橋、華光、御家橋、南陽、茅橋埭、錢家埭、李家浜、陳家埭、店街塘、蘆母、景衛、中夫、李家壩、聯豐、上莫、新益、利順、星火、五豐、芝村26個村委會。

地方特產

崇福鎮的藍印花布很出名。中國藍印花布源於秦漢,盛於宋代。這種以植物靛藍作染料,利用黃豆和石灰粉拷藍,由獨特工藝製作的藍白兩色的純棉織品,它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吸納國畫、版畫、剪紙等多種藝術形式的表現手法,組織技術力量進行研究、開發和創新,在藍印花布行業獨樹一幟,成為國內同行的佼佼者。該廠生產的藍印花布系列工藝布和工藝品深受日本、東南亞和西歐市場的歡迎。《浙江省工藝美術保護實施條例》將其產品列為傳統工藝保護產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