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梨棗

山西梨棗

山西梨棗原產于山西省運城、臨猗等地,為著名的鮮食棗品種。山西梨棗,果實大,多為倒卵狀梨形或橢圓形,果皮較薄,為深赭紅色。分布於山西省。山西梨棗有3000餘年的栽培歷史,但多為零星栽植,數量不多。近幾年,梨棗以其食用上的鮮脆、甜嫩,藥用上的強脾健胃、益血壯神,外觀上的白裡透紅、青翠欲滴,在市場上獨領風騷,價格昂貴,全國各地引種栽培的越來越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山西梨棗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鼠李目
  • :鼠李科
  • :棗屬
  • 分布區域:山西省
形態特徵,地理分布,生長習性,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形態特徵

鼠李科的一個品種。又名大鈴棗、脆棗,果實多似梨形,大果為橢圓形或卵圓形,平均單果重35g,最大單果重55g,果皮較薄,赭紅色,9月中下旬成熟,遇雨不裂果,品質上等,且早果、豐產、穩產,是一個優良的中熟鮮食品種。
果實特大,倒卵狀梨形或橢圓形。平均果重25克,最大果重40克以上,大小比較整齊。梗窪窄,較深。環窪大而深。果頂廣平。果柄細,較長。果面較粗糙,光澤較差。果皮較薄,深赭紅色,有少量紫褐點片。果肉厚,質地較粗,鬆脆,汁液中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27.9%,可食率97.3%,鮮食品質中上。果核紡錘形,核內無種子。在產地,4月中旬萌芽,5月下旬始花,9月中下旬成熟。生育期110天左右。

地理分布

原產山西臨猗、永濟和運城等地。

生長習性

樹體中等大,發枝力強,乾性弱,樹冠圓頭形。19年生樹,樹高5.9米,冠徑4.5米。幼樹生長勢強,發技力中等。結果早,產量高。定植或嫁接後第二年普遍結果,第三年株產3.5千克,第五年株產15千克。成齡樹侏產50千克以上。一年生枝有較強的結果能力,結果枝平均坐果可達1.2~2.0個。果實成熟不整齊,采前落果嚴重,需分期適時採收。風土適應性差,花期和果實生長期不耐旱,在砂壤土上土壤含水量低於15%,花朵坐果不良,容易落果。遇雨裂果較重,不抗炭疽和輪紋病。本品種易感棗縮果病,在年降雨量大於600毫米的地區不能種植本品種。

栽培技術

結果早,一、二年生樹結果能力強,適宜密植,栽植密度為每公頃1245~3300株。夏季修剪應以摘心、疏枝為主。花期和果實生長期遇旱容易落果,應注意肥水管理,適時澆水防旱。果實生長期要防治果實病害,多次噴布果病靈、爛果靈等藥劑,提高商品果質量。
梨棗樹體較矮化,可進行密植栽培,株行距2m×3m,裁植以南北行向為宜,落葉後至發芽均可定植,但以春栽為好。梨棗無花粉,需配置授粉樹。梨棗有“深栽不旺,淺栽不活”的特性,栽植深度以比原來生長地面略深5cm左右為宜,栽時根系留30cm長短截,2次枝全部剪除。梨棗花量很大,但易落花落果,坐果率低,必須加強花果管理。

病蟲害防治

重視棗炭疽病和紅、白蜘蛛的防治。炭疽病俗稱“爛蒂把”,是棗的重要果實病害。可用炭疽福美600~800倍,生長季發病前噴施。近年常用阿維菌素類農藥對紅、白蜘蛛進行防治,防效達95%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