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南威風鑼鼓(山西威風鑼鼓)

晉南威風鑼鼓

山西威風鑼鼓一般指本詞條

晉南威風鑼鼓是誕生和流行於山西臨汾一帶的民間傳統打擊樂,第一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由於它擊奏多姿、威武雄壯,故稱“威風鑼鼓”。每逢過年過節、喜慶豐收、集會遊行,便會出現在民間。威風鑼鼓是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這種鑼鼓演奏形式開始於堯、舜時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威風鑼鼓古樸典雅、純正健美,蘊藏著強烈的藝術魅力和感染力,是中國鼓樂的經典,具有形態、音響、樂曲、表演四方面的美學特徵。在歷史的發展中,吸取不同時代鼓樂藝術的精華,終於發展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氣勢磅礴,慷慨激昂,粗獷豪放,威武雄壯的“天下第一鼓”。

晉南威風鑼鼓是臨汾一帶由鑼、鼓、四種樂器共同演奏的一種地方傳統打擊樂藝術形式。威風鑼鼓主要分布在山西晉南地區,尤其是在臨汾市的霍州市洪洞縣汾西縣等地流傳最廣。由於其鼓聲如雷,鈸音清脆,鑼鳴鏜鏜,威風凜凜,所以叫做威風鑼鼓。霍州更是威風鑼鼓之鄉,霍州威風鑼鼓有著“華夏第一鼓”的美譽。

2006年5月20日,晉南威風鑼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晉南威風鑼鼓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申報地區:山西省臨汾市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遺產編號:Ⅱ-56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常見曲目:《風攪雪》、《小秦王亂點兵》等
  • 流行地區霍州市洪洞縣汾西縣
歷史淵源,起源,發展,音樂本體,曲牌種類,表演編制,技巧形式,曲樂組成,藝術特徵,相關用途,代表作品,代表人物,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起源

威風鑼鼓演奏始於堯、舜時代,帝堯將兩個女兒娥皇、女英許配給舜作妻子,從二女便以夫舜所在萬安村為婆家,以父堯所在羊獬村為娘家。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娥皇、女英回娘家時,萬安村部落民敲鑼打鼓送行,羊獬村部落民敲鑼打鼓迎接。這種儀式經過數千年流傳,演變成今天的威風鑼鼓。在臨汾地區,大的村子幾乎都有威風鑼鼓隊,大的鑼鼓隊多達上百人。
晉南威風鑼鼓臨汾市古為堯都,世稱平陽,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威風鑼鼓作為傳統鑼鼓藝術的一個品類,在臨汾市不僅有長遠的歷史淵源,更有廣泛的民眾基礎。威風鑼鼓最早的名稱為“鑼鼓”,俗稱“傢伙”,發源地是汾霍洪三縣交界的下團柏村,主要分布在臨汾市區及霍州、洪洞、汾西等縣。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威風鑼鼓汲取不同時代的藝術精華,使自身漸趨完美。威風鑼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挎鼓表演,平陽大多地方都由鼓手挎一面圓形大鼓敲打表演;另一種表演形式是架子鼓,這種形式主要盛行於浮山縣,表演時隊形變化較少,行進中邊走邊打。由於傳承的變化和地域的差異,威風鑼鼓形成了河東、河西兩個流派。

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威風鑼鼓有了很大發展,演奏人數增加到數十人甚至數百人,樂器配置仍是鑼最多,鼓次之,鈸又次之,鐃最少,大體為14、8、6、4之比例。演奏形式基本是鑼與鐃、鈸的相互交替,鼓從中起聯結作用。表演時,演奏隊伍列成方陣、圓陣或梅花陣等圖形,鼓手身挎扁鼓,兩隻鼓槌頭上嵌紅綜,在擊鉸的空隙可使出“單挽花”、“雙挽花”、“交替挽花”和“拋鼓槌”的絕技。鑼手則緊握中間和兩頭均嵌有紅綜毛的木槌,繞槌或拋槌擊鑼。到高潮時,拍鈸者便將鈸舉過頭項,相擊後翻腕45度,再擊再翻腕,使鈸不停轉動。鈸碗後所飾紅、黃綢布不斷飄飛,與嵌紅纓的鑼槌、鼓槌緊相呼應,甚為壯觀。所穿服裝不追求細小裝飾,而注重大片色彩,以形成總體隊伍的塊狀組合。
1988年霍縣(今霍州市)300人的威風鑼鼓隊在北京為首屆全國農民運動會開幕式進行了精彩表演。
1989年臨汾地區的威風鑼鼓隊在天安門廣場參加了國慶40周年文藝表演——中央電視台組織的大型文藝節目《我愛你,中國》的拍攝。
1990年由410人組成的威風鑼鼓隊,在北京舉行的亞洲運動會開幕式上首先登場獻藝。它陣容宏偉,佇列整齊,成風凜凜,氣勢磅礴,展示了中華兒女頂天立地、威武雄壯、不屈不撓、英勇頑強的民族性格。

音樂本體

曲牌種類

鑼鼓曲牌,俗稱“鑼鼓經”或“鑼鼓單子”。流傳的威風鑼鼓曲牌豐富,據1990年12月調查記譜有44種,同名曲牌,因流行區域有別,敲法各異。如《十樣景》有6種之多,《風攪雪》有4種之多。
有借歷史故事表現古戰場激烈氣氛,反映人民勇敢、豪邁氣魄和戰勝困難的精神的,如《單刀赴會》、《二仙攀道》、《三戰呂布》、《五馬破曹》、《六出祁山》、《七擒孟獲》、《下河東》、《金沙灘》、《唐王點兵》等;有借動物、花草、自然現象反映人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情懷的,如《二龍戲珠》、《獅子滾繡球》、《老虎下山》、《鴨子販蛋》、《狗咬陣》、《風攪雪》、《廈坡里滾核桃》、《小茴香》、《刺帶花》、《亂插花》、《銀扭絲》、《亂撕麻》等;有以鑼鼓點數字和曲牌順序,反映當地人們淳厚直爽,樸實無華優良傳統美德的,如《起點子》、《三點子》、《四點子》、《五點子》、《六點子》、《七剎子》、《八牌子》、《九槌子》、《十二牌》等。

表演編制

威風鑼鼓的編制,包括樂器配備比例和隊伍組建。樂器配備,通常一個扁鼓配二至三個鑼;鉊鈸比鼓少些。鐃鈸比鋁鈸少些。如百人鑼鼓隊,一般是扁鼓二十二面(有的還另外配有三至五個大架子鼓);鋁鈸十八副,鐃鈸十二副,鑼四十八面。這個比例,也不是絕對的,主要根據樂器體積及音量大小而定,達到聲部協調,音響和諧為目的。每個聲部的人數,必須配成偶數,以便排列隊形。
鑼鼓隊的編制,不強求一律,規模可大可小,隊員可多可少。一般來說,少則四十人,多則百人為宜。特殊情況。亦可組成數百人大型鑼鼓隊或在舞台上表演的二、三十人的微型鑼鼓隊。因此,應視實際情況和需要而定。不論大型或小型,每個隊都必須有一名指揮員。隊員男女均可,但應有選拔,有一定音樂基礎的更好。要根據演奏需要,在排練以前,將隊員按個頭高低分成大、中、小三類,以便配備樂器,劃分聲部。為利於排列隊形,大個頭拍鋁鈸和鐃鈸,中等個頭擊鼓,小個頭打鑼,如果女隊員占多數,可以全部打鑼。

技巧形式

威風鑼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挎鼓表演,平陽大多地方都由鼓手挎一面圓形大鼓敲打表演;另一種表演形式是架子鼓,這種形式主要盛行於浮山縣,表演時隊形變化較少,行進中邊走邊打。表演技巧有鼓技、鑼花、鐃花、鈸花、槌花及整體佇列造形等,並因地域不同有南河、北河、南山、西山多種表演流派。
隊員在演奏時,講究陣容變化和姿勢造型。鼓手有“左右開弓”、“馬步衝擊”、“穿插對打”、“開合鬥打”;鑼手有“反扣前沖”、“回扣後弓”;鐃鈸手有“大鑔高翻”、“胸前空翻”,還有“單翻”、“雙翻”、“斜叉”、“正叉”等,鑼鑔如刀劍飛舞,隊員如士卒衝殺,鼓鑼鑔花綴彩帶上下翻飛,盲瞽路遇也會止步。

曲樂組成

樂曲由四個部分組成:
1、在雄壯嘹亮的引子後,展現了一幅熱情歡欣、你追我趕的勞動場面,旋律跳蕩,節奏明快,情緒熱烈;尤其是最後的鑼鼓段,以浙江吹打中音色豐富的十面鑼為主奏樂器,情緒更為歡騰、高漲。
2、以吹管樂器富有號召性的音調開始,轉入弦樂組和笛子先後奏出的歌唱性旋律,表現了人們內心的喜悅,然後笛子與彈撥樂器以較快節奏和跳躍旋律,抒發了人們在勞動時的歡快心情。
3、再現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後,笛子以明亮的音樂和散板旋律,展現出優美如畫的田園景色,雲鑼則以柔和的音色和琶音旋律,猶如陽光下的水庫粼波。
4、全曲的高潮部分,表現歡慶豐收的宏偉場面,一開始用潮州大鑼鼓的打擊樂器,並借鑑其“火炮”點子加以發揮,氣勢磅礴,在變化再現了第一部分旋律後,打擊樂隊又運用京劇鑼鼓中擅長表現緊張、急促、激烈場面的“急急風”、“馬腿”和蘇南吹打中的“螺螄結頂”點子加以發展,構成了第三段的鑼鼓,樂曲在快速強烈的全奏中結束。樂曲中段慢板部分,運用左手滑、按、吟、揉等技法,結合在傳統箏曲的韻律上,更具可聽性,為大眾所歡迎。

藝術特徵

威風鑼鼓突出表現在一個“威”字上。演奏起來,氣勢磅礴,慷慨激昂,粗獷豪放,威武雄壯。音響剛柔相濟。跌宕起伏,時而纏綿婉轉,曲折悠揚,象山間小溪,潺潺流水;時而緊鑼密鼓,攪地盪天,似虎嘯雷鳴,聲震長空。曲牌結構,嚴謹流暢,悅耳動聽,雅俗共賞。樂器音域寬廣。聲若洪鐘,深沉渾厚,剛中有柔。表演擊奏多姿,形體健美,隊形變化,繁而不亂,各種技巧交替施展。再加槌纓、鈸飾和鮮艷奪目的服裝,呈現著花團錦簇、五彩繽紛的誘人景色。這個特點,概括為:“融服飾、舞姿、音響、技巧、隊形於一體,集粗獷、剽悍、倔強、好勝、風度於一身。”
第一,音響威風。看威風鑼鼓,在未見其形時,早聞其聲廠,而且如雷貫耳,非同凡響。其實它所使用的樂器很單純,只有鼓、鑼、鐃、鈸四件。傳統配置比例是鼓2鑼8鐃4鈸2。現今人數擴大,加大了鼓和鑼的比例,使音響更加突出。演奏方法是鼓指揮,鑼主奏,鐃和鈸分成兩個聲部,交替對奏。樂句處理多以“句句雙”出現。上百面鼓,幾百面鑼,成百付鐃鈸,共鳴齊奏,音響如天地轟鳴,使人感受到當年李世民領兵征戰的威風。由於節奏變化多樣,有2/4 3/4 4/4, 還有 3/8 5/8出現,因而呈現多種色彩,讓人感覺到趣味無窮,宏亮而不單調,剛勁而含有柔美。
第二,曲式威風。威風鑼鼓的曲牌,既獨立成章,又聯綴成套。其多段體套曲一般分“帽頭”“主體”“收尾”三個部份。曲式、句式、節奏多為行進式;曲牌名稱亦大多從軍事而來:“單刀赴會”、“三戰呂布”、“四面埋伏”、“五馬破曹”、“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等,演奏多從“擂鼓”開始,起伏相間,張弛結合,但又不離氣勢雄宏的主題,造成一種刀光劍影,兵刃相交的戰場意境。
第三,場面威風。威風鑼鼓的演奏多到幾百人,一律古代士卒裝束,擺開一個接一個的戰陣,前後進退,左右開合;一忽而風捲殘雲,一忽而雨打枯葉;分開的象八卦,雲集陰陽雙合。那場面實在驚人,也著實感人。
第四,舞姿威風,隊員在表演時,結合鼓點節奏場面變化,作出種種舞姿身段。鼓手有“左右開弓”、“馬步衝擊”、“穿插對打”、“開合鬥打”;鑼手有“反扣前沖”、“回扣後弓”;鐃鈸手有“大鑔高翻”、“胸前空翻”,還有“單翻”、“雙翻”、“斜叉”、“正叉”等,鼓鑼鑔在這裡也變成刀槍劍,演奏員已成為將尉卒,威武雄壯,一股殺氣,“舞”成了“武”。演奏中又巧妙自如地運用了“鼓花”、“鑼花”、“鐃花”,加之棰腕上的彩帶裝飾,整個場面又顯得五彩繽紛,給予人以悅目舒暢之感,“武”又成了“舞”。

相關用途

配合身段動作戲曲表演程式性的規範動作,稱為“身段”。角色的上下場勢,和在場上的動作表演,都要依照腳色行當,人物身份、性格、感情、行動和其所處的規定情景,需要用不同的鑼鼓點子給予配合,以幫助表現身段動作的規整性和情節、情緒上的連貫性。
引導和結束,唱腔戲曲中各種人物的唱腔,其開始之前和收住之後,或唱段與唱段之間的銜接、變換,需用鑼鼓點子作為起止和交代,鑼鼓能起到指示唱腔的板式類別和歌唱速度等作用。
伴奏念白、加強語氣戲曲的念白與吟誦詩句、引子,都是有韻律的。在一段念白的開始與結束,或大段念白,律句、偶句之間,或從念白過渡到唱腔時,都常用鑼鼓穿插,用以承前啟後,點明句逗,劃分段落,從而加強節奏感,烘托語氣、語勢上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輔助表現喜怒哀樂等感情。
烘托氣氛、渲染情緒戲曲中戲劇氣氛、情緒、環境、情景,常需要藉助于樂隊伴奏的配合渲染。當管弦之聲不足以表現時,鑼鼓便發揮它特定的作用。另外,鑼鼓有時也兼作一些音響效果,如表示風雨雷電的各種自然現象,這也是傳統戲曲中的一種藉助手段。

代表作品

由於傳承的變化和地域的差異,威風鑼鼓形成了河東、河西兩個流派,常見曲目有《七牌子》、《牛腰子》、《亂如麻》、《風攪雪》、《銀扭絲》、《倒垂簾》等。

代表人物

楊迎棋,是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威風鑼鼓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之一,對威風鑼鼓的主要貢獻是蒐集並整理相關的資料,由他創作的威風鑼鼓曲牌《農家樂》曾獲創作獎,並第一次將臨汾地區的鑼鼓歸類統稱為“威風鑼鼓”。1987年和臨汾地區電視台合作編創的短片《天下第一鼓》,曾在山西電視台評為二等獎;1988主編了臨汾地區民間器樂曲選《威風鑼鼓音樂》;1991年參與編寫出版的《山西民俗》、《山西民間藝術》,1999與賈紅躍和崔義生編寫出版了《怎樣敲威風鑼鼓》一書,為廣大鑼鼓愛好者,提供了具體的、實用性強和通俗易懂的教材。他先後發表著作有:《威風鑼鼓真威風鏗鏘有力激人心》、《鏗鏘有力振奮人心——臨汾地區鑼鼓表演側記》、《別開生面的威風鑼鼓》、《威風鑼鼓的演變》等。
王振湖,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威風鑼鼓代表性傳承人,是威風鑼鼓傳承中極為重要的一位學者,他曾任臨汾地區文化局副局長,並一直擔任鑼鼓協會會長。對威風鑼鼓的良好傳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著作有《威風鑼鼓》是最早介紹威風鑼鼓的書籍;《威風鑼鼓的發展》一書重點介紹了改革開放以後的三十年里威風鑼鼓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並對其收集的重要信息做了整理。《威風鑼鼓的保護》主編出版《臨汾民間藝術叢書》、《鑼鼓藝術研究論文集》等10多部。
單紅龍,其重要著作是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山西威風鑼鼓研究》,文中主要從音樂社會構成、物質構成、形態構成三方面做了論述,並在最後一章里將其之前對近20個村莊考察的內容做了詳細的報告,包括收集了許多即將失傳的珍貴鼓譜,特別是對威風鑼鼓民間鑼鼓符號譜手抄本的收集和整理,成為此書中的點睛之筆,並進一步推進了威風鑼鼓的傳承發展。
張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之一,對威風鑼鼓的貢獻除了編排和收集鼓譜外,主要體現在創作方面,創作有《隆鑫魂》、《雲維歡歌》、《沂蒙頌》、《穆桂英大破天門陣》、《黃河魂》等,笛子與鼓的曲牌《堯鄉敘事曲》,由其參與創作的《丁陶鼉鼓》還獲得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2005年參與演奏的《黃河雄風》獲得了民間藝術最高獎項“山花獎”。2008年創辦了臨汾市堯都區舞者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更有效的為威風鑼鼓打造了一套包括曲牌挖掘整理、表演編排、曲牌創新為一整個體系的傳承方式。2010年應洛斯拉格斯大學的邀請赴南美洲智利進行“威風鑼鼓”的教學,從而使“威風鑼鼓”第一次傳播到了國外。

傳承意義

晉南威風鑼鼓(山西威風鑼鼓)
晉南威風鑼鼓被譽為“ 天下第一鼓” ,在得到眾人青睞的同時兼具多種社會功能,富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特點,氣勢磅礴,慷慨激昂,粗獷豪放,威武雄壯。曲牌演奏所表現的主題大多為借物言志、托物寄情的歌頌人民生活的片段,富有巧思的演奏者把民眾生活中所熟悉的景物、事象、聲音以及當下的情趣通過鑼鼓表演藝術通俗形象的記錄下來,奏響了人們的心聲,引發了高度的共鳴。作為傳統民間藝術的佼佼者,威風鑼鼓融音樂、舞蹈、技藝於一體,具有極高的審美性和藝術價值。
時代賦於威風鑼鼓以幸運,在本世紀八十年代末,短短几年內,多次參加全省、全國性和世界性的重大表演。大大促進了威風鑼鼓的改革與發展,達到了質的飛躍,演進成今日的嶄新面貌。它三次進京表演,名聲大噪。一次是1988年在全國首屆農民運動會上,一次是1989年在天安門廣場,慶祝國慶四十周年專題文藝晚會《我愛你——中國》的錄相表演,再一次,則是1990年,在舉世矚目的第十一屆亞運會上。三次表演,震驚了首都,震驚了全國和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威風鑼鼓一舉成為代表中華民族聲威的藝術形式。中外文化名人和新聞工作者紛紛撰稿評論,讚譽威風鑼鼓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優秀文化遺產”,是“古今中外首屈一指的民族鼓樂”,是“黃河之魂”、“驚世之寶”、“中華第一鼓”、“天下第一鼓”。
威風鑼鼓融音樂節奏、舞蹈、技巧於一體,表演者強悍矯健的身姿、粗獷豪放的風格、朝氣蓬勃的氣勢,體現了黃土高原北方漢子豪邁奔放的性格。是中國傳統藝術寶庫中的精品,多次在國內外大型慶典活動中亮相獲獎,震撼了世界。威風鑼鼓的歷史傳承、表現內容和表演形式,是歷史學、社會學、民俗學、美學等學科關注的重要課題之一。其歷史演變的軌跡折射出中華民族傳統思想觀念和審美意識的發展歷程;其藝術形式的發展,反映了北方民族的性格特徵和團結和諧的理想追求。
長期以來,“威風鑼鼓”在當地都大受歡迎,它的使用範圍也由過去僅限於本族內祭祀、懷念先祖的活動,擴展到日常生活的婚嫁、節日慶典中,有時冬閒下來,人們也要興高采烈地打起鑼敲起鼓,以慶豐收。因此,“威風鑼鼓”成為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的重要的民眾文化形式,不僅本村本屯,有時外鄉外埠也來邀請參加喜慶、禮俗活動,對該村(屯)乃至柳州地區的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民眾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民眾的素質,促進人們全面發展,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將產生重要的作用。1988年以來,山西的威風鑼鼓從農運會到亞運會,從省城的民間藝術節到天安門廣場的四十周年大慶,真正打出了山西民間藝術的威風,譽享全國,聲聞世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