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的指導意見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構建網路設施布局完善、技術裝備先進適用、運輸服務安全高效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是交通運輸領域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也是區域經濟一體化、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必然要求。為促進全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快速健康發展,現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的指導意見
  • 類型:意見
  • 發布機構:山東省人民政府
  • 目的:促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密結合“兩區一圈一帶”發展戰略、產業轉型升級和新型城鎮化建設,以綜合發展、集成發展、協調發展為主題,以完善運輸通道、構建城際交通、強化綜合樞紐、提升運輸服務為重點,統籌各種運輸方式協調發展,統籌區際、城際、城市、城鄉交通協調發展,統籌基礎設施、技術裝備、運輸服務協調發展,著力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全省基本實現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1.適度超前。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以在全國發展大局中走到前列、提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適度超前建設交通基礎設施,提高運輸能力和服務水平,促進交通運輸由基本適應向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轉變。
2.強化綜合。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宜水則水、宜陸則陸,最佳化運輸結構;按照“客運零距離換乘”、“貨運無縫銜接”要求,加強各種運輸方式銜接,實現一體化運輸服務。
3.以人為本。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切實保障交通運輸安全;提供多樣化出行選擇,滿足多層次運輸需求;最佳化換乘條件,改善出行環境,提高服務品質。
4.綠色發展。集約節約利用土地、能源等資源,大力發展鐵路、水運和公共運輸等低碳、高效、大容量運輸方式,加快新技術、新裝備、新能源推廣套用,倡導綠色出行,減少大氣污染,著力環境保護。
5.多元投入。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鼓勵民間資本參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拓寬社會資本進入交通運輸領域的渠道和途徑。
(三)發展目標。
到2030年,全省以快速鐵路、高速公路為骨幹的“三橫四縱”綜合運輸通道全面形成,鐵路快速客運網、雙核輻射城際交通網基本建成,普通鐵路網、高速公路網、普通國省幹線公路網、油氣管網更加完善,“一縱三橫”內河航道網路初步形成,綜合交通樞紐、港口和機場布局基本完善,交通運輸網路更加銜接配套,技術裝備更加先進適用,運輸服務更加安全高效,管理體制更加協調順暢,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1.規模目標。鐵路營業里程9000公里,其中快速鐵路5400公里;公路總里程27萬公里,其中高等級公路5萬公里,高速公路76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車道里程4萬公里;內河航道2200公里;油氣管道15000公里;民用運輸機場16個,通用機場30個;一體化綜合客運樞紐30個以上。
2.通達目標。50萬人和20萬人以上的城鎮快速鐵路通達率分別達到95%和80%,覆蓋全省85%的人口;航空服務覆蓋率100%;沿海港口實現鐵路、高速公路集疏運;幹線機場實現與軌道交通連線。市區人口50萬以上的城市實現中心城區500米範圍內公交站點全覆蓋。
3.時效目標。濟南、青島之間實現1小時通達,濟南、青島與周邊設區市均實現1小時交通圈;各設區市與其所轄縣(市、區)基本實現1小時交通圈;所有縣、市(區)及港口、機場等規劃節點30分鐘進入高速公路網。
二、主要任務
(一)完善綜合運輸通道。縱向重點構建濱臨通道,提升京九通道,完善青煙威日、京滬通道;橫向重點提升濟青通道,完善菏兗日、德龍煙威通道,儘快形成完善的“三橫四縱”綜合運輸通道。在通道建設中,優先發展鐵路,提高對外中長途客貨運輸能力和城際客運服務水平;完善高等級公路,為城際貨運、物流配送和個性化出行提供服務;積極發展水路,降低大宗散貨運輸成本;加快發展民航,滿足長距離客運及高附加值貨運需求;完善管道設施,保證油氣等能源物資運輸;著力建成以幹線鐵路和高速公路為主,以普通國省道公路為輔,水運、民航、管道為補充,各種運輸方式優勢互補,具備快速客運和大能力貨運功能的綜合運輸大通道。
(二)構建雙核輻射城際交通網。構建以濟南、青島為核心的雙核輻射城際交通網,更好地發揮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和組織調度省內各城市運行的中心作用。雙核輻射城際交通網重點發展集約化的公共客運,優先利用濟青、石濟等客運專線和既有鐵路開行城際列車,適度超前規劃建設城際鐵路和市郊鐵路,加快推動城際鐵路客運公交化;持續推進國省幹線升級改造,以穿城路段的改線工程為重點,強化高等級公路建設,以推動沿線城鎮化發展;形成以快速鐵路、高速公路為主的客運系統和以幹線鐵路、高速公路為主、國省幹線普通公路為補充的貨運系統。
(三)打造宜居綠色城市交通。最佳化城市道路網,在主城區重視和加強城市道路微循環和支路網建設;加強公路與城市道路銜接;優先發展城市公共運輸,有序推進軌道交通、大容量快速公交、有軌電車等多種形式公共運輸發展,提高線網密度和站點覆蓋率。落實地面公共運輸路權優先政策,合理分配城市道路資源,加快公共運輸專用道建設,保障公共運輸設施用地,提升公交出行分擔比例;有序推進計程車管理改革,促進計程車持續健康發展;推動停車產業化,實施差別化停車供給策略,加強執法管理;注重交通需求管理,更多利用經濟手段,有效引導小汽車的合理使用;改善腳踏車、步行等非機動化出行環境,支持新能源車輛利用,倡導綠色出行;加強智慧型交通、信息化建設,提升城市綜合交通承載力。
(四)統籌城鄉交通一體化。按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求,完善以新型城鎮為中心,覆蓋鄉鎮、新型農村社區的公路網路,實施農村公路危橋改造、安保、渡口改造(渡改橋)、客運場站等工程,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提升農村交通基礎設施技術標準和服務水平,推動農村公路發展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由建設為主向建管養運並重轉變。建立完善符合我省新型城鎮化發展趨勢的道路客運運營和管理系統,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為農村百姓提供安全可靠、方便高效、經濟舒適、溝通城鄉的客運服務。
(五)強化綜合交通樞紐。按照“客內貨外、集約一體、強化銜接”的原則,集約布局各類場站設施,突出一體化銜接,有效承載多種服務功能,加強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實現便捷換乘、高效換裝。
加強客運樞紐建設。以鐵路、民航加快建設為契機,整合公路長途客運站、城市軌道、公交樞紐等於一體,形成便捷換乘的綜合客運樞紐。最佳化城市客運樞紐布局,儘可能將客運樞紐引入城市中心區。合理確定綜合客運樞紐的功能、規模,注重經濟適用,鼓勵開放式、立體化方式建設。加強公共運輸為主導的集疏運系統建設,將客運樞紐作為城市大容量快速公共客運線網的重要控制點,同步建設或預留相應換乘設施;力求公交在客運樞紐集散方式中換乘最便捷,儘可能實現同站換乘,最佳化換乘流程,縮短換乘距離。城市重要客運樞紐之間建立快速、直達客運通道。
推進貨運樞紐建設。統籌考慮運輸市場需求,調整外遷城市中心區大運量貨運場站,與產業園區、港口、機場、鐵路樞紐一併整合提升,實現向物流園區、配送中心轉變。加快推進港口、鐵路等貨運樞紐集疏運網路建設,並同站建設換裝設施。其中,沿海港口(區)根據集疏運需求建設高等級公路,強化鐵路疏港支線及聯絡線建設;液體化工碼頭同站建設管道輸配設施;鐵路貨運樞紐應建設能力匹配、銜接順暢的公路集疏運網路。
(六)提高技術裝備水平。依託重大工程項目,加快研發套用安全可靠、先進高效、經濟適用、綠色環保的各類裝卸設備、運輸工具和標準化的成組運載裝備,提升技術和裝備整體水平。積極調整運輸裝備結構,鼓勵發展大中型高檔客車,提高中高級客運班車比重,大力發展適合農村客運的安全、實用、經濟型鄉村客車;引導貨運車船等運輸設備向大型化、標準化、專業化、清潔化方向發展。鼓勵發展甩掛車、多軸重載車、貨櫃車輛、城市貨運計程車和其他專用車輛;鼓勵航運企業繼續擴大船舶規模和最佳化船舶結構,組建石化、煤炭、礦砂、貨櫃等專業海運船隊。鼓勵各類機構開展綜合運輸換乘換裝銜接技術、裝備和工藝創新。推進條碼、射頻、全球定位系統、行包和郵件自動分揀系統等先進技術的研發和套用。推進物聯網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中的套用。
(七)加強智慧交通建設。加快推進交通信息化、智慧型化建設,充分運用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車聯網、北斗系統、電子支付等技術手段,對交通領域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管控支撐。完善綜合運輸信息服務系統頂層設計,打破地區、行業分割,建立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信息共享機制,推進與相關信息平台間的數據交換,促進信息資源共享共用。構建綜合運輸公共信息平台,實現交通基礎設施、應急管理和運營服務的一體化。完善公眾出行信息平台、物流信息服務平台,拓展交通動態信息公共服務,為公眾通暢出行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服務。
(八)提升運輸服務質量。圍繞提供全程化的運輸服務,加強協調,破除行業政策壁壘,營造公平公正、開放有序的市場環境。鼓勵跨行業、跨區域的運輸企業通過合資合作、兼併重組等方式,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綜合性運輸企業。強化各種客運方式的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推動客運聯程系統建設,全面普及電子客票、聯網售票,逐步實現旅客運輸“一個時刻表、一次付票款、一張旅行票”。最佳化運輸組織,創新服務方式,積極發展大宗散貨海鐵聯運、貨櫃多式聯運和公路甩掛運輸,實現貨物運輸“一票到底”。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服務、快遞等先進一體化運輸服務方式。建立和完善農產品、農資、農村消費品的貨運系統。
三、政策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省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制度作用,統籌協調解決重大綜合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有關問題,研究提出加快綜合交通發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加強與中央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合作,密切關注周邊省份相關情況,加強溝通合作,促進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二)深化體制改革。建立跨區域、跨行業的綜合交通運輸規劃、建設、運營管理新機制,提高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的質量和水平。推進公路管理體制改革,逐步理順各級政府在公路建設、運營和養護管理中的關係。配合國家空域管理體制改革,提高空域資源開放程度。積極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理順資產管理關係,突出市場主體地位,構建現代企業制度。
(三)強化規劃指導。增強《山東省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的指導性和約束力,加強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完善規劃定期評估和動態調整機制。各級、各部門要明確責任,制定配套措施,全面落實各項規劃任務。依據《山東省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進一步編制完善有關專項發展規劃。
(四)創新樞紐管理。鼓勵組建公司實體作為業主,負責單體樞紐的設計、建設與運營管理。依法確定具有資質的設計研究機構,牽頭組織協調各交通專業,實行總體設計、分項負責。統籌樞紐建設項目的開工時序、建設進度和交付時間,使各類設施同步運行,功能同步實現。創新管理模式,培育專業化樞紐運營管理企業,保障綜合交通樞紐整體協調運營。
(五)拓寬融資渠道。創新思路、拓寬渠道,形成多層次、多元化投融資格局。繼續加大財政對交通基礎設施的投入,積極發行交通債券。通過建立省級鐵路發展基金、鐵路資產證券化滾動融資等金融工具,募集鐵路建設資金。探索建立新型政府還貸收費公路建養模式,破解公路建養資金瓶頸。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促進民航和內河水運發展。積極推動“以地養路”,通過土地增值收益籌集解決交通基礎設施建養資金。鼓勵樞紐綜合開發,打造城市綜合體,在保障交通功能的前提下,開發盈利用於樞紐的建設運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