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陳鄉(河南省尉氏縣下轄鄉)

小陳鄉(河南省尉氏縣下轄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小陳鄉位於尉氏縣的東南隅,東連永興,西瀕賈魯河與南曹鄉相接,南與扶溝縣毗鄰,北和張市鄉相連。鄉政府駐地小陳,距縣城12公里。鄉境南北長9公里,東西寬6.8公里,總面積46.4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3.55%,耕地面積49587畝,可利用水面積300畝。號為棉紗之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小陳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中國華中
  • 下轄地區:20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小陳
  • 電話區號:0371
  • 郵政區碼:475507
  • 地理位置:豫東
  • 面積:6.4平方公里
  • 人口:2.6萬人
  • 方言中原官話-鄭開片,開封話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阮籍墓
  • 火車站:開封站
  • 車牌代碼:豫B
歷史沿革,行政轄區,轄區代碼,歷史人物阮籍,阮籍墓,千年古河賈魯河,賈魯河前稱惠民河,境內地理,產業結構,基礎建設,

歷史沿革

1975年成立小陳公社,1983年改鄉。1997年,面積46.4平方千米,人口2.6萬人,轄小陳、靳老、東王莊、南袁莊、大齊、小齊、江曲、司馬、於村、睢老莊、前馬立廂、後馬立廂、前張塢、中張塢、後張塢、西賈、東賈、大阮莊、史莊19個行政村。

行政轄區

小陳鄉轄小陳、史莊、靳老、王莊、南袁莊、大齊、陳家、小齊、江曲、司馬、圉、後馬、前馬、睢老、前張、中張、後寨、東賈、西賈、阮莊20個行政村。
小陳鄉在河南省內位置小陳鄉在河南省內位置

轄區代碼

小陳鄉410223208:~200小陳村 ~201史莊村 ~202靳老村 ~203王莊村 ~204南袁莊村 ~205大齊村 ~206陳家村 ~207小齊村 ~208江曲村 ~209司馬村 ~210圉村村 ~211後馬村 ~212前馬村 ~213睢老村 ~214前張村 ~215中張村 ~216後寨村 ~217東賈村 ~218西賈村 ~219阮莊村
開封市尉氏縣小陳鄉地理位置

歷史人物阮籍

阮籍(公元210年—263年),三國時期魏詩人。字嗣宗。陳留(今屬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賢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採取謹慎避禍的態度。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詠懷》、《大人先生傳》等,其著作收錄在《阮籍集》中。

阮籍墓

阮籍墓共有兩處,一為阮籍墓遺址,在河南開封市尉氏縣縣城東南15公里的小陳鄉阮莊村。清朝乾隆年間,大學士阮元曾書墓碑,碑高2.3米,寬0.65米,厚0.26米,正中鐫刻“魏關人候散騎常侍嗣宗阮君之墓”14個隸書大字,左邊鐫刻“大清嘉慶十二年欽差兵部侍郎兼河南巡撫”,右邊鐫刻“提督軍門實授浙江巡撫古尉氏阮元敬書”,下體38個字。其筆法矜持莊重,波磔分明,是尉氏縣所存隸書碑刻中最好的。墓地原來有祠宇,可惜被黃水淹沒,祠毀墓淤。1986年,阮氏族人集資建了新墳塋。

千年古河賈魯河

賈魯河可稱得上是一條千年古河。有人考證,認為它的前身就
楚漢相爭時的“鴻溝”。據史料記載,鴻溝乃戰國時期魏國所鑿,魏惠王十年(前361年)開通,故道今滎陽市北引黃河水入圃田澤,東流經開封境內,再南下注入潁河,當時開挖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灌溉農田。後又經過二十多年的開發,至惠王三十一年(前339年)連通了濟、濮、濉、潁、汝、泗諸水,成為當時中原大地上的主幹水道,以此為主形成了水路交通網和大面積的灌溉區。因此,鴻溝一帶在當時也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秦朝末年,楚霸王項羽漢王劉邦在此對峙,後楚與漢約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以東者為楚”。這個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鴻溝就是今天的賈魯河。
如果“鴻溝”一說屬實的話,那么賈魯河已有近2370歲的高齡。

賈魯河前稱惠民河

以上這些河名都是賈魯河的前身,名稱來歷尚無從考證。
北宋仁宗年間,已連為一體的閔河、蔡河被通稱為惠民河。說到這個名字的來歷,不得不說一說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大清官——包拯。傳說有一年發大水,天降大雨,河水泛濫,開封城中的街道和許多平民住房被淹,致使大批百姓無家可歸。時任開封府尹的包拯通過實地調查,了解了阻滯水流的原因。原來,由於蔡河兩岸商業繁盛、風景秀麗,許多達官貴人將這裡視為風水寶地,於是他們私占河道、私築堤壩,並在河道上修築水上花園、亭台樓榭,用於自己享樂。這些當時的“違章建築”嚴重阻塞了河道,影響了蔡河的排水能力,包拯立刻下令拆除所有堤壩和水上建築,並在仁宗皇帝面前據理力爭,終於疏通了河道,還河於民。由於包拯不畏權貴、為民造福,老百姓為了感謝他的恩德,就把蔡河改稱為“惠民河”。

境內地理

小陳鄉地勢平坦,為黃河沖積平原,黃泛區中心,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高度在64—65米之間。境內主要河流有賈魯河及尉扶河,賈魯河縱貫鄉境的西部邊緣,為小陳南曹兩鄉的分界河,過境長9公里;尉扶河發源於張市鄉,經小陳的東北部邊緣南下過永興入扶溝,過境長4公里,其支流賈黎溝發源於該鄉的中部地區。全鄉大部分面積屬尉扶河流域。

產業結構

農業 境內土壤屬潮土類,分淤土、兩合土兩個土屬,潛在肥力高,保水性強,盛產小麥、棉花、玉米、大豆等,為尉氏縣糧棉主要產區之一。麥棉播種面積分別占耕地面積的88.7%和54.6%。1988年全鄉農作物復播面積達90609畝,複種指數為182.7%,糧食總產1364.8萬公斤,人均產糧562公斤,農業總產值1382.7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4.6%。
林業 桐、楊、榆為境內主要樹種,間有蘋果及其它經濟林,以農桐間作、四旁植樹、農田林網為主要營造方式。全鄉林木覆蓋率為14%,其中農桐間作20757畝,農田林網12043畝,四旁植樹47.8萬株,活木蓄積量61450立方米,果林面積6155畝(蘋果),年產果品139.1萬公斤,1988年林業總產值22.3萬元。
養殖業 傳統家畜家禽仍為家庭主要養殖品種,全鄉大家畜存欄4298頭,其中牛2694頭,馬408匹,驢532頭,騾664匹。生豬存欄6311頭,羊4521隻,家禽3.85萬隻,兔1500隻,蜂210箱,牧業年收入120.2萬元。出現養魚專業戶4家,漁業年收入150萬元。
工副業 小陳鄉的工業起步較晚,隨著鄉政府的誕生建起了農機修造廠,逐步發展為農修廠、麵粉廠、加工廠、花炮廠四家,除花炮廠受季節影響虧損外其它三廠產銷情況良好,聯營及個體企業發展到570家,主要從事農副產品加工、工藝美術、建築、飲食服務、木業、鐵業、磨麵、打油等行業,1988年副業收入3.7萬元,工業總產值1150.3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45.4%。
商業 鄉內設供銷社、外貿、農機、糧食等國營集體商業機構,供銷社1988年純購進額111萬元,純銷售額211萬元,利潤5000元。個體商戶180家,從業人員260人,年創利潤27.8萬元。同時為了拓寬商品流通渠道,自1985年始每逢農曆的二、五、八日在小陳設綆會一處。
水利 境內水利資源豐、富,水利條件良好。五十年代後期修築的引黃東三南乾渠水利工程穿越鄉境的西部和南部,仍發揮著巨大的效益,灌溉渠道縱橫交錯,機井星羅棋布遍布全境,共有支渠5條,長22.5公里,建水閘20座,打機井924眼,已配套832眼。並對賈黎溝、尉扶河等排水溝渠進行開挖和整治,基本能達到旱澇保豐收。全鄉有效灌溉面積達4.28萬畝,占耕地面積的86,3%,其中旱澇保收田面積3.6萬畝,占耕地面積的72.6%。

基礎建設

文化 鄉設廣播站一個,全鄉有線廣播喇叭入戶率達100%。1981年建起鄉文化站,1982年改鄉電影隊為電影管理站,集體個體電影隊15個,年放映電影1070場,觀眾達10.7萬人次。另有業餘獅子隊2班40人,紙紮2組6人,三弦書1人,墜子書3人,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創作人員22人。
教育 全鄉共有國中兩處14班,學生693人,國小15處83班,學生2368人,幼兒班32班,學生751人,中國小教師285人。1987年民眾集資108萬元又新建國中一處,大大提高了中學生入學率,全鄉國中入學率達91%,國小入學率達99.8%。經市縣驗收已達到無文盲鄉標準。
衛生 1975年始組建小陳公社衛生院,臨時借用民房,1978年建成建築面積870平方米的鄉衛生院門診部和病房,全院共有醫務人員20人,內設13個科室,18張病床,能治療一般常見病。村衛生室及個人診所39個,鄉村醫生46人。
交通運輸 境內土公路縱橫交錯,有主要土公路3條,長11公里。1984年在國家協助的基礎上民眾集資修築小陳至小寨(鄭州至周口公路)柏油路面一條,已形成了村村能通汽車的公路網路,運輸車輛特別是個體運輸車輛增長較快,共有25部,其中大客車l輛,小客車1輛,客運三輪車8輛,貨車7輛,貨運拖拉機8輛,運輸業年收入15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