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曹鄉(河南省開封市尉氏縣南曹鄉)

南曹鄉(河南省開封市尉氏縣南曹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南曹鄉位於尉氏縣的南部,東頻賈魯河與小陳鄉相望,西臨康溝河和蔡莊鄉交界,北和大橋鄉相鄰,南與鄢陵縣的彭店鄉接壤,鄉政府駐地南曹距縣城13公里,鄉境南北長11.2公里,東西寬8.2公里,總面積72.14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5.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43人,耕地面積79614畝。人均耕地1.74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曹鄉
  • 鄉境南北長:11.2公里
  • 東西寬:8.2公里
  • 總面積:72.14平方公里
概況,沿革,地名來歷,地理位置,行政區域,文化遺址,人口數據,經濟發展,資源優勢,發展概況,產業發展,特色村屯,新農村建設,

概況

南曹鄉位於尉氏縣城南,相距13千米。轄南曹、窪張、馮莊、前孫、後孫、北曹、前張、後張、蔣溝、代莊、後於、前劉、中山、東黃莊、西黃莊、史橋、魏莊、東郎、西郎、何莊、馬莊、周莊、涼馬董、涼馬李、河溝劉、貊莊、榮、涼馬胡、墳台、馬、磚樓、靳村、小寺、朱坡34個行政村。開(封)湖(北)、永(興)許(昌)公路過境。
[代碼]410223207:~200南曹村 ~201窪張村 ~202馮莊村 ~203前孫村 ~204後孫村 ~205北曹村 ~206前張村 ~207後張村 ~208蔣溝村 ~209代莊村 ~210後於村 ~211前劉村 ~212中山村 ~213東黃莊村 ~214西黃莊村 ~215史橋村 ~216魏莊村 ~217東郎村 ~218西郎村 ~219何莊村 ~220馬莊村 ~221周莊村 ~222涼馬董村 ~223涼馬李村 ~224河溝劉村 ~225貊莊村 ~226榮村村 ~227涼馬胡村 ~228墳台村 ~229馬村村 ~230磚樓村 ~231靳村村 ~232小寺村 ~233朱坡村

沿革

1958年建南曹公社,1983年改鄉。1997年,面積72平方千米,人口5.2萬,轄蔣溝、代莊、後於、中山、前劉、北曹、南曹、前張鐵、後張鐵、馮莊、前孫、後孫、東黃莊、西黃莊、史橋、位莊、涼馬董、貊莊、涼馬李、涼馬胡、馬村、河溝劉、墳台、西郎、東郎、馬莊、靳村、小寺、周莊、磚樓、朱坡、榮村、窪張、何莊34個行政村。

地名來歷

南曹,由三國魏武帝曹操在此駐紮而得名,歷經蒼桑逐漸成了這一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屬尉氏縣轄區。現轄34個行政村,52個自然村,210個村民小組,9746戶,46431人,除回族2人,白族2人外,其餘均系漢族。全鄉共有姓氏152個,以李、孫、劉、馬姓居多。
鄉政府鄉政府

地理位置

尉氏縣南曹鄉位於縣城南20里處,由省道s219尉鄢大道穿境而過,其南部有小寺村與於許昌鄢陵,周口扶溝相接,西於蔡莊鎮相連,東於小陳鄉接壤,北接大橋鄉。南蘭高速穿境而過。東部有賈魯河灘區及小寺林場大片綠地。境內主要河流有二,其一賈魯河,縱穿東部邊緣,過境長度11公里,其支流有中山溝、豆張溝,流域面積21.34平方公里;其二為康溝河,自北向南流經鄉境的西部邊緣,過境長工1.4公里,其支流有代貊溝,流域面積為50.8平方公里。
尉氏縣南曹鄉

行政區域

南曹、窪張、馮莊、前孫、後孫、北曹、前張、後張、蔣溝、代莊、後於、前劉、中山、東黃莊、西黃莊、史橋、魏莊、東郎、西郎、何莊、馬莊、周莊、涼馬董、涼馬李、河溝劉、貊莊、榮、涼馬胡、墳台、馬、磚樓、靳村、小寺、朱坡34個行政村。
南曹鄉南曹鄉

文化遺址

靳村東崗發現新石器時代中期仰韶文化遺址一處,面積7700平方米,文化層高出地面2米,出土有大量石器。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49922

25813

24109
家庭戶戶數
12259
家庭戶總人口(總)
49897
家庭戶男
25793
家庭戶女
24104
0-14歲(總)
14670
0-14歲男
8164
0-14歲女
6506
15-64歲(總)
31239
15-64歲男
15726
15-64歲女
15513
65歲及以上(總)
4013
65歲及以上男
1923
65歲及以上女
2090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9766

經濟發展

一、社會經濟健康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增加
2006年,全鄉完成農業總產值3.1億元,比上年增長11%,糧食生產戰勝各種自然災害,喜獲豐收,總產達到23330噸,新植農田林網5500畝,新打機井35眼,全部配套,完善了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多方位、多渠道輸出勞動力13500人,實現了勞務收入5000萬元,產生出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老闆165人,勞務輸出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完成對農民種糧植補7.2萬畝。農業結構調整實現了新突破,實現了優質小麥4.5萬畝,優質花l.3萬畝,果菜種植4000畝,繼續抓好以窪張園區、磚樓農業高效示範園區,尉鄢路兩側為中心的兩區一帶的提升與開發,使全鄉糧經比達到45:55以上。
南曹鄉南曹鄉
二、民營經濟發展迅速,數量規模快速膨脹
過去的一年,鄉黨委、政府緊緊依靠本地資源優勢,營造寬鬆的經濟發展環境,形成了以棉籽加工、棉籽脫絨、榨油生產、紡織為主導產業的民營經濟體系,使民營經濟成為鄉域經濟的主要支撐點。2006年,民營企業已達到1284家,新增個體備案企業159家,縣主要工業企業11家,完成投資50萬元以上的項目30個,完成投資50萬元以上的技改項目15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4125000元,比往年增長46%,上交稅金1428萬元。
三、對外開放環境寬鬆,重點項目如期完成
加快鄉域經濟快速發展是現實的選擇。因此,該鄉依靠優良的環境,優質的服務,優惠的政策,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勞動力優勢,努力營造寬鬆的發展環境,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主戰略。全年完成招商引資1472萬元,引進100萬元以上項目17個,
四、畜牧養殖規模發展,經濟收入逐步增加
在政策傾斜和政府指導下,畜牧養殖業迅速發展,各類養殖專業村已達3個,專業戶達230戶,2006年出欄量在0.923萬頭,豬出欄9.233萬頭,雞出欄2.73萬隻,何莊村一農戶養雞已達4000多隻,每天有鮮蛋上市,戶均養雞20---30隻比比皆是,後張村以養豬為主導產業,大型豬場3人,每場均100多頭,每年利潤十分可觀。
五、棉短絨加工集群化發展
前孫村屬棉花生產區,民眾種植經驗豐富,在村支部、村委會的指引下,部分民眾外出參觀、學習,找出了適合農民發展的路子----短絨加工,延長了棉短絨加工產業鏈條。2004年被縣委、縣政府命名為"三十強"村,開封市經濟發展先進單位,2006年被尉氏縣委、縣政府評為發展民營經濟"三十強"村,前孫村,柏油路縱橫交錯,洋樓林立,白天客商雲集,晚上車輛川流不息。經商辦企業多了,閒散人員沒有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也顯著提高。
六、新農村建設穩妥推進
北曹村位於鄉政府北一公里,毗鄰219省道,日南高速穿境而過,全村650戶人家,2800口人,3400畝耕地,黨員50名。由於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當改革春風吹遍,北曹村村民意識開始覺醒了,抓住這個機遇,找出了一條加快經濟發展的好路子---棉花收購加工業,由原來的棉花收購發展到現在的棉花加工、棉籽榨油、棉紗紡織三大支柱產業為,連年被評為經濟發展先進村“三十強”村,北曹村農民生活提高了,但並沒有因此滿足,而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視窗,營造文明氛圍,建成了上下兩層20多間的村委會大院,內有治安室、民調室、會議室、閱覽室、文體室、婦代會等場所,設施齊全,翻新了學校教學樓,改善了辦學條件,自去年被確定為新農村建設整治村,村支部、村委會在本村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又籌措資金重新修建了村北環村水泥路2500米,並同時對幾條大街 幹道進行了"三清四改",徹底改變了過去髒亂差局面,同時,村支部、村委會兩委班子成員帶頭示範,民眾現身說法,農民相互交流等形式,搞好樣板,真正讓農民庭院靚起來,美起來,民眾樂起來,為新農村建設起了好頭,開了好步。

資源優勢

南曹鄉屬近代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大體呈東北高西南低趨勢,海拔高程在63—65米之間。呈三個微型地貌,即西北、東南部為平原,南部為沙崗,東部沿賈魯河灘為低洼區。南部的沙崗由於自然及人為的作用,大部已成平地,現存主脈三條:馮崗、南曹崗和榮村崗,均為南北走向,相對高度5—10米,寬200—500米,兩崗之間呈槽形平川。
南曹鄉南曹鄉
境內主要河流有二,其一賈魯河,縱穿東部邊緣,過境長度11公里,其支流有中山溝、豆張溝,流域面積21.34平方公里;其二為康溝河,自北向南流經鄉境的西部邊緣,過境長工1。4公里,其支流有代貊溝,流域面積為50.8平方公里。
文化遺址靳村東崗發現新石器時代中期仰韶文化遺址一處,面積7700平方米,文化層高出地面2米,出土有大量

發展概況

南曹鄉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雙增”為目的,緊緊圍繞“工業強縣”的戰略目標,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營造寬鬆環境,聚集民智民力,形成產業優勢,使民營經濟得到迅猛發展。2004年,完成民營經濟總產值7.25億元,完成民營企業增加值1.73億元,實現利稅9338萬元,財政收入大幅度增長,鄉鎮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全鄉現擁有企業1080家,從投資規模上劃分,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以上,年營業收入超2000萬元企業2個,分別是尉氏縣富興棉紡織有限公司、尉氏縣宏泰紡織有限公司;固定資產投資300萬元以上,年營業收入超500萬元以上企業15家,分別是天地油脂有限公司、吉利油脂有限公司、天利油脂有限公司、眾鑫油棉有限公司、新科植物油廠等;固定資產50萬元以上企業50家。從業人員8356人。從行業上劃分,全鄉擁有棉花加工資格證書的企業11家,平均年加工棉花8000噸,年產值1億元;棉短絨加工企業340家,日脫籽棉2600噸,日加工短絨270噸,年產值5億元;大小植物油廠11家,日吞吐棉籽700噸,產油80噸,年產值1億元;5000錠紗廠、12500錠紗廠各一座。全鄉年用電量高達2900萬度,占全縣用電總量的十分之一。形成了以棉花加工、棉籽脫絨、榨油生產、棉紗紡織為主導產業的“農”字型、互補型民營經濟發展體系。
2005年,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工業強鄉”這一主題,突出民營經濟發展的主導地位,立足優勢,狠抓投入,多輪驅動,多策並舉,在全鄉範圍內掀起了招商引資額總計3600萬元,其建設項目主要是:投資800萬元建設3000噸植物油廠1個,投資500萬元新建膠合板廠1個,投資300萬元新建飲料廠1個,投資700萬元新建短絨公司2個,投資400萬元新建中能燃料有限公司1個,投資1200萬元完成富興棉紡織有限公司7500錠紡紗項目的擴建工程,投資1300萬元計畫完成宏泰紡織有限公司5000錠紡紗項目的擴建工程(現已動工),投資1000萬元新建色拉油廠1個,工程已動工。完成民營經濟總產值4.9億元,完成民營企業增加值1.15億元,稅收收入與2004年同比增長168%,用電量近1900萬度,位居17個鄉鎮之首,全鄉民營經濟已步入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產業發展

2006年,全鄉完成農業總產值3.1億元,比上年增長11%,糧食生產戰勝各種自然災害,喜獲豐收,總產達到23330噸,新植農田林網5500畝,新打機井35眼,全部配套,完善了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多方位、多渠道輸出勞動力13500人,實現了勞務收入5000萬元,產生出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老闆165人,勞務輸出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完成對農民種糧植補7.2萬畝。農業結構調整實現了新突破,實現了優質小麥4.5萬畝,優質花l.3萬畝,果菜種植4000畝,繼續抓好以窪張園區、磚樓農業高效示範園區,尉鄢路兩側為中心的兩區一帶的提升與開發,使全鄉糧經比達到45:55以上。
南曹鄉南曹鄉
鄉黨委、政府緊緊依靠本地資源優勢,營造寬鬆的經濟發展環境,形成了以棉籽加工、棉籽脫絨、榨油生產、紡織為主導產業的民營經濟體系,使民營經濟成為鄉域經濟的主要支撐點。2006年,民營企業已達到1284家,新增個體備案企業159家,縣主要工業企業11家,完成投資50萬元以上的項目30個,完成投資50萬元以上的技改項目15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4125000元,比往年增長46%,上交稅金1428萬元。
加快鄉域經濟快速發展是現實的選擇。依靠優良的環境,優質的服務,優惠的政策,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勞動力優勢,努力營造寬鬆的發展環境,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主戰略。全年完成招商引資1472萬元,引進100萬元以上項目17個,如:1、南曹長途客運站;2、榮村鋁型材加工廠;3、宏泰紡織有限公司技改項目等。
在政策傾斜和政府指導下,畜牧養殖業迅速發展,各類養殖專業村已達3個,專業戶達230戶,本年出欄量在0.923萬頭,豬出欄9.233萬頭,雞出欄2.73萬隻,何莊村一農戶養雞已達4000多隻,每天有鮮蛋上市,戶均養雞20---30隻比比皆是,後張村以養豬為主導產業,大型豬場3人,每場均100多頭,每年利潤十分可觀。

特色村屯

前孫村屬棉花生產區,民眾種植經驗豐富,在村支部、村委會的指引下,部分民眾外出參觀、學習,找出了適合農民發展的路子----短絨加工,延長了棉短絨加工產業鏈條,就前孫村已發展短絨加工企業45家,擁有脫絨機174台,100多戶從事短絨加工,變壓器25座,年電費超百萬,僅這一個村是除城關、洧川之後用電量最多的一個村,每座加工企業,年產值近20萬,擁有大型油廠一座,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80多人,年利潤達100多萬,為使企業既有利潤,又減少污染,該村支部、村委會在徵得鄉政府同意支持下,將企業向東崗規模發展。眾多的民營企業,使前孫村成了豫南很有名氣的棉短絨加工基地,不僅吸納了大量的富餘勞動力,而且極大地活躍了本村經濟發展,促進了農民經濟收入,2004年,被縣委、縣政府命名為“三十強”村,開封市經濟發展先進單位,2006年被尉氏縣委、縣政府評為發展民營經濟“三十強”村,前孫,柏油路縱橫交錯,洋樓林立,白天客商雲集,晚上車輛川流不息。經商辦企業多了,閒散人員沒有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也顯著提高。

新農村建設

北曹村位於鄉政府北一公里,毗鄰219省道,日南高速穿境而過,全村650戶人家,2800口人,3400畝耕地,黨員50名。由於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當改革春風吹遍,北曹村村民意識開始覺醒了,抓住這個機遇,找出了一條加快經濟發展的好路子---棉花收購加工業,由原來的棉花收購發展到現在的棉花加工、棉籽榨油、棉紗紡織三大支柱產業為,連年被評為經濟發展先進村“三十強”村,北曹村農民生活提高了,但並沒有因此滿足,而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視窗,營造文明氛圍,建成了上下兩層20多間的村委會大院,內有治安室、民調室、會議室、閱覽室、文體室、婦代會等場所,設施齊全,翻新了學校教學樓,改善了辦學條件,自去年被確定為新農村建設整治村,村支部、村委會在本村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又籌措資金重新修建了村北環村水泥路2500米,並同時對幾條大街幹道進行了“三清四改”,徹底改變了過去髒亂差局面,同時,村支部、村委會兩委班子成員帶頭示範,民眾現身說法,農民相互交流等形式,搞好樣板,真正讓農民庭院靚起來,美起來,民眾樂起來,為新農村建設起了好頭,開了好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