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河

寇河

寇河,古稱瞻河、沽源河。位於遼寧省東部,鐵嶺東北部。發源於鐵嶺市西豐縣振興鄉楓樹村河源屯的老爺嶺西北,納小寇河、烏魯河、艾清河、葉赫河諸水後在開原市老城鎮東南匯入清河,是遼河的二級支流。沿河建有水庫,在西豐縣境內建有寇河帶狀公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寇河
  • 外文名:Kou River
  • 古稱:瞻河、沽源河
  • 所屬地區:遼寧
簡介,河流概況,水文、氣候、災害,主要支流,流域概述,上游段,中游段,下游段,寇河風光帶,寇河秋月,滑冰場,流域治理與開發,地圖信息,

簡介

形成原因
寇河一名系開原人民所起,因該河是山區河流,陡漲陡落,勢如猛獸,洪水過後如賊寇洗劫,故名寇河。

河流概況

地理信息
寇河
寇河位於鐵嶺西豐縣境內的中部,華北台地與吉林地槽的大斷裂帶上,是中生代燕山運動所產生的東北西南向斷裂形成的,故河流兩側多山,其中老爺嶺、冰砬山、媽呼嶺、高麗盤道嶺等海拔都在310-870米之間。山嶺以震旦紀前的混合岩,震旦紀的片麻岩,晚古生代後期的花崗岩以及侏羅紀的砂岩,頁岩和凝灰岩等組成。流域內植被覆蓋良好,以椴、柳、榆、槐、松樹為主。溝谷由洪積扇與沖積平原組成,谷地寬度600~2000米,海拔高度約120~200米。流域地質、水系主要支流
流經地區
河口地處東經125°02′,北緯42°34′,流域面積2176.6平方公里,河道幹流長度118公里,是遼河流域內較大型山區河流。源頭與河口相對高差376.2米,河道坡降為3.9%。

水文、氣候、災害

氣候
寇河流域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春季多風少雨,夏季炎熱多雨。
水文
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約占全年的70%以上,七月份降雨量最多為169毫米,一月份最少僅有5.1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748毫米,多年平均徑流量2776立方米/秒。流域內多年平均蒸發量在1300~1400毫米。全年平均氣溫5.2攝氏度,無霜期最長148天,最短91天。
災害
寇河
寇河流域洪水多發生在6~9月份,以8月份發生洪水居多。由於寇河屬於山區河流,地勢基本上是兩山夾一溝,河槽自身調蓄作用小,洪水多呈現單峰型,這使得寇河流域成為遼寧北部的暴雨中心之一,遼河洪水的主要來源之一。1951年8月14日的暴雨中心位於寇河流域的西豐站,雨量為440毫米,沖毀耕地 3 366.8公頃, 661人死亡,房屋倒塌6 678間,交通中斷15天。1957年、1964年、1994年、1995年、1998年,強暴雨都曾籠罩在寇河流域,使寇河泛濫成災,同時引發當年的遼河大水,造成極大損失。

主要支流

上遊河段
範圍
由河源至振興、金星、更刻為上遊河段
地質
岩性多為石灰岩,土壤多為棕壤土、草甸土
中遊河段
範圍
西豐鎮、樂善、郜家店、松樹鄉為中遊河段
地質
兩岸為沖積平原,岩性為花崗岩,土壤為棕壤土、草甸土
下遊河段
範圍
開原市的威遠堡、老城東、老城鎮為下遊河段
地質
兩岸為沖積平原,岩性為花崗岩,土壤為棕壤土、草甸土。

流域概述

上游段

簡介
寇河的源頭在西豐縣振興鄉楓樹村,河流兩岸崇山峻岭,風光綺麗,其中就有鐵嶺市著名風景旅遊區冰砬山。冰砬山距西豐縣城45公里,鐵嶺市132公里,地理位置東經125°03′,北緯42°35′,主峰海拔870.2米,占地面積2259公頃,屬長白山系哈達嶺余脈,因每年6、7月份該山頂峰有積雪不化,故而得名“冰砬山”。冰砬山山勢陡峭,峰巒起伏,流水浸蝕較強,山體為白堊紀花崗岩構成。山上森林覆蓋率達96%,植被成垂向分布,多為天然林,少數為人工林。主要樹種以落葉松、黑松、水曲樹、楊樹和少量雜木。
冰砬山林場
1956年,成立了省內聞名的冰砬山林場,目前林場內仍生存有狍子、貂、狐、狼、野豬、野貓、兔等。山上植物資源豐富,產有人參、棒子、蘑菇、元棗、細辛、五味子、五加皮、地龍骨等。在冰砬山峰頂建有三層六角翹檐式瞭望塔,環山建有曲折迂迴的登山道,登塔遠眺,千頃林海,百餘山峰盡收眼底。
寇河流域寇河流域
盛京圍場
西豐縣自然生態環境良好,在清代曾是“盛京圍場”的一部分。滿清貴族建立大清王朝後將盛京(今瀋陽)改為陪都,統一管轄東北,又將長白山及其附近地區視為滿族的發祥地加以保護。康熙、乾隆兩朝將上述地區闢為圍場,於1644年統歸盛京管轄,始稱“盛京圍場”。“盛京圍場”全境包括現今海龍、輝南、東豐、東遼(西安縣)、西豐等5縣,共劃105圍。因“盛京圍場”開禁設治時間先後不同及以流水分界,各縣所屬的圍數多少不一。海龍、輝南20圍,東豐22圍,西安9圍,西豐35圍半(習慣稱37圍),此外還有界線不清的18圍。總而言之,西豐圍數占整個盛京圍場的三分之一還多。西豐圍場在清朝封禁期間,樹林茂盛,動物繁多。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經戶部侍郎奏請,為籌餉養民之計才解除封禁。至此,西豐圍場封禁歷時277年。
盛京圍場除供皇室狩獵之外,每年還要向朝廷進貢獵物,尤以梅花鹿為主要貢品。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西豐獵戶感到年年捕捉,野生梅花鹿數目大減,已難如數進貢。同時,他們卻從捕來的懷孕母鹿在圈養過程中生下了仔鹿受到啟發,感到梅花鹿是可圈養繁殖的。於是,獵戶們派代表進京稟報了準備人工飼養梅花鹿的想法,立即得到恩準,而且對其進行重賞。同年,盛京將軍依克唐阿大興土木,在今西豐冰砬山至小四平一帶建成皇家鹿苑。這是我國人工飼養梅花鹿的開端,據國際野生動物保護組織有關專家認定,梅花鹿的人工飼養最早也始於此,西豐縣養鹿業源遠流長,蓬勃發展,已經成為該縣對外交流、招商引資的一張名片。

中游段

從西豐鎮順城路進入青山翠擁、碧水環抱的美麗山城,城市亮點不斷湧現在眼前,樸素善良的西豐人民用他們勤奮雙手和聰明才智改變了家鄉面貌。現在西豐鎮生活用水來源於寶興水庫,解決了以前居民飲水難的問題。城內建成了北山廣場,中心廣場以及寇河帶狀公園。從城北的猴石山上俯視全鎮,只見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樓在景中、人在畫中,一派山水相映的繁榮景象。
清朝的盛京圍場就地勢而論,分為東流水圍和西流水圍。東流水指東入松花江之輝發河流域的各圍場,西流水指西入遼河之葉赫河流域的各圍場。從地勢上說,西豐的“西”字來源於從地勢上處於西流水圍的“西”字。從1896年解除封禁到1902年建縣,這期間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西豐的“豐”字從此得來。這就是西豐縣名的由來。

下游段

七鼎龍潭寺省級森林公園和龍潭山城位於開原市威遠堡境內,龍潭山上,寇河之濱。龍潭山城建於一千五百多年前的高句麗時期。山城周圍自然環境十分神奇,山有七峰拱抱如環,內有天然水池兩處,雖大旱而不涸,故名“龍潭”。山城周長約1000米,夯土而築。城牆將七峰連線,峰迴牆轉。山城依山砌石壘牆,城牆隨山勢蜿蜒起伏,轉角處有望台。城牆現存高約2~3米,寬1.5米,全長約1000米。城門在東,門外側面有排水涵洞口,洞口寬1米,高1.2米,涵洞內通城內,過去曾有人進洞欲探其詳,但皆中路而返,至今無人得知洞至何處。山城內依山逐級修五座平台,即今龍潭寺大殿後的五台。站在平台上,城內各角落可盡收眼底。這些平台可能是當年用於操練之所。龍潭寺又名七鼎五台龍潭寺,其五台之名即源於此。山城的歷史名稱已不可考,清乾隆年間,有演智和尚來此化緣建寺,此地遂有龍潭山之名,後人稱之為龍潭山城。1982年經文物普查,確認此為高句麗時期山城。1984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寇河下游流經開原市威遠堡、老城,河流南岸有一條邊壕,這就是清代有名的柳條邊。柳條邊是滿清貴族統治集團為保護其所謂的“龍興之地”,獨占東北經濟特權所設定的封禁界線。這條界線禁止邊外人員進入盛京地區,也禁止邊內人員進入邊外圍場。據康熙年間楊賓所著《柳條紀略》載:“今遼東皆插柳條為邊,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若中之竹籬,而掘壕於其外,人呼柳條邊。”其實柳條邊是一條標誌禁區的柳條溝,修築方法是挖一條深八尺、上寬八尺、底寬五尺的大溝,挖出來的土堆在內側,夯築成一條一米多寬、三尺多高的土堤,上種柳樹條子,以防行人車馬跨越。柳條邊分為老邊和新邊,呈“人”字形。老邊是順治時期所築,交匯點為威遠堡,西南到山海關,東南到鴨綠江。開原市威遠堡以南地區稱邊里,開原以北、以西、以東稱邊外,這就是邊里和邊外之稱的由來。新邊是康熙時期所築,由威遠堡北上直至吉林省境內。
位於開原老城崇壽寺的崇壽寺塔始建於金正元隆年(1156年),為宣徽洪理大師藏骨之所。崇壽寺塔為八角十三級實心密檐式磚塔,塔高45.82米,塔身八面佛龕,龕上寶蓋各有一組飛天浮雕,線條流暢,形態逼真。塔身各層原來掛有數百銅鏡,西面懸有銅鼓一面。崇壽寺塔塔尖呈錐形,上穿五個銅珠。寶塔氣勢恢宏,造型厚重,前清時期列為開原八景之一“古塔朝霞”。寶塔雖經過歷史的蒼桑變遷,除了銅鼓、銅鏡在日偽時期被掠奪外,現基本保存完好。崇壽寺塔是反映古代女真民族文化的重要建築,充分展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卓越的創建能力及中國古代建築的博大精深。崇壽寺距開原市中心9公里,於1963年被遼寧省政府列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已成為遼北著名寺院。

寇河風光帶

寇河秋月

這一景是指西豐縣城城南的寇河。是西豐八景之一
當年是這樣描寫的:
河邊看月不尋常,鏡里鱗游地上霜。渡口雁飛秋有影,波心珠落水生光。
寇河秋月寇河秋月
四山亂葉風濤涌,三派朝宗夜色涼。
近岸樓台先得易,漁歌依舊起苹鄉。

滑冰場

西豐將在寇河河面上修建世界上最長的天然滑冰場及配套設施。滑冰場修建在距西豐城市約1.25公里的寇河河面上。滑冰場平均寬80米,最寬處為150米,最窄處為50米。滑道長12.5千米,冰層厚度0.5米至1.2米以上,全年可使用140天。(寇河水文資料請見附屬檔案--2)
寇河誠信水庫至西豐鎮全長21公里,誠信出水口海拔241米,西豐鎮六安橋河底海拔186米,平均比降約2.7‰,河道由高向低階段性變寬,上游約80-100米,下游100-150米。其中有三個相對大的河口,石仁溝河口(鎮內),烏魚河口(距鎮內6.6公里),大營橋河口(距鎮內9.1公里)

流域治理與開發

開原市寇河主河槽寬30~100米,是一條基本沒有堤防的河道,只是在重點河段設堤,挑流工程等。據統計寇河已在上游建成堤防40.2公里,在西豐鎮寇河城市段建成防洪牆1.0公里,在西豐縣明德、郜家店建有挑流工程二處,其防洪標準都不足10年一遇。
寇河谷地是由於地質構造斷裂形成,其表層多為角礫卵石、粗沙和壤土的混合型式。經過當地人民百年來的辛勤耕種,沿河逐漸開發水田,種植水稻。雖然在寇河各支流建有寶興、鐵河、房身等小型水庫工程,它們在發展農業灌溉和漁業養殖上也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寇河屬山區河道,流量枯榮變化很大,小型水庫對山洪的調節作用很小,引水工程經常被洪水沖毀。在建的誠信水庫是寇河幹流上唯一的中型水庫,壩址位於西豐縣振興鄉誠信村,距西豐縣城16公里。工程總投資額為8956萬元,總庫容3 200多萬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142.86平方公里。建成後,該水庫年供水量將達到1 031萬立方米,可灌溉水田276公頃,西豐縣城市生活和工業用水都能得到有效緩解。截止2005年底,誠信水庫一期工程進展順利,二期圍堰填築、右壩頭削坡、右壩基土石方開挖、溢洪道土石方開挖、導流支洞開挖等項目都按計畫進行。

地圖信息

地址:開原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