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邏輯與主觀邏輯

客觀邏輯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世界的內在聯繫,亦即事物自身的辯證法;主觀邏輯指反映客觀世界辯證聯繫的思維形式、規律,亦即思維自身的辯證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客觀邏輯與主觀邏輯
  • 外文名:Objective logic and subjective logic
  • 套用學科:哲學
  • 適用領域範圍:邏輯學
辯證邏輯所研究的課題。客觀邏輯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世界的內在聯繫,亦即事物自身的辯證法;主觀邏輯指反映客觀世界辯證聯繫的思維形式、規律,亦即思維自身的辯證法。客觀邏輯是主觀邏輯的基礎,主觀邏輯是客觀邏輯的反映和表現,二者既相區別又相統一。從辯證邏輯的角度看,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的統一,辯證法,邏輯與認識論的統一,就是客觀邏輯與主觀邏輯相統一的關係。
在哲學史上,G.W.F.黑格爾從客觀唯心主義的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出發,把邏輯區分為客觀邏輯與主觀邏輯,作為他的<邏輯學>的兩個組成部分,其中<存在論>和<本質論>稱為客觀邏輯,<概念論>稱為主觀邏輯。客觀邏輯是關於存在方面的概念、範疇,主觀邏輯是關於思維方面的概念、範疇。客觀邏輯是主觀邏輯的內容、現象,主觀邏輯是客觀邏輯的形式、本質。黑格爾在客觀邏輯中揭示了邏輯範疇的具體內容以及範疇之間的相互聯繫和轉化。他指出,邏輯範疇的發展和轉化過程,是“純概念”的自我認識過程,也是思維自身推演的認識過程。在主觀邏輯中,黑格爾批評了傳統邏輯,認為它在研究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時撇開了具體內容,撇開了各種思維形式之間的內在聯繫及相互轉化。對此他作了改造,使其和認識內容的深化過程相一致。在黑格爾的邏輯學中,從最初的概念“純存在”,到最後的概念“絕對理念”,是由存在到思維的轉化和發展的過程,即客觀邏輯向主觀邏輯轉化和發展並愈來愈達到統一的過程。主觀邏輯是邏輯學範圍內最高的統一階段。客觀邏輯和主觀邏輯都是認識論,又都是本體論。
馬克思主義以辯證唯物論的反映論為基礎,批判地吸取了黑格爾邏輯學中關於客觀邏輯與主觀邏輯的觀點,在承認存在著事物本身的客觀邏輯的同時,也承認存在著具有客觀意義的主觀邏輯,但主觀邏輯、思維邏輯形式和邏輯規律不是空洞的外殼,而是事物的客觀規律在人的思維中的反映和再現。只有聯繫現實世界本身的客觀邏輯來研究主觀邏輯,有關思維、認識的學說才能得到科學的說明。
主觀邏輯是客觀邏輯的反映,但不能把兩者完全等同起來。思維、認識中發生的過程與客觀事物中發生的過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例如由現象到本質的發展是人類認識事物的過程,而不是客觀事物自身發生和發展的過程,任何一個具體事物都是本質與現象的有機統一。這就表明,主觀邏輯具有自身發展的規律,它在反映客觀現實的邏輯的同時,也表現出思維不同於外界現實的特殊性。辯證邏輯的任務,既要闡明反映在概念、範疇相互聯繫的主觀邏輯中的客觀邏輯,又要闡明在主觀邏輯中所體現的思維的特殊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