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祖地

客家祖地

客家祖地位於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石壁鎮石壁村。

石壁人原本中原漢人,從東晉開始,受戰亂、饑荒、兵災,以及政府的獎掖政策、外地經濟滲透等影響,大批中原漢人舉家南遷。唐宋時期,南遷漢人一度匯聚石壁,蔚為壯觀。久之,地處閩贛交界的武夷山東麓,福建寧化縣城西17公里處的石壁鎮石礕村遂成客家祖地,是客家人的搖籃,有“北有大槐樹,南有石壁村”之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客家祖地
  • 外文名稱:Ha Kka Hometown 
  • 地理位置:三明市寧化縣石壁鎮石壁村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 占地面積:總面積約80萬平方米 
  • 景點級別:AAAA級 
  • 門票價格:每人30元,團體票24元 
  • 著名景點:功德碑  玉屏堂 文博閣  德潤亭  維藩橋
  • 祭祖月:每年公曆10月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福建省三明市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門票預訂,地理位置,起源發展,人口分布,社會意義,遷徙原因,主要人物,祖地建設,主要景點,歷史事件,客家名菜,文化,

地理位置

寧化石壁客家祖地,地處閩贛交界的武夷山東麓,福建寧化縣城西22公里(新路十來公里)處的石壁鎮石礕村。“北有大槐樹,南有石礕村”,石壁是客家搖籃、客家人的祖地。

起源發展

椐中國《何氏族譜總譜》記載,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為寧化石壁南遷梅州,何氏開基祖--念四郎公(源美公)之19世孫;唐宋以來,每逢清明、重陽兩節,世居潮梅的何姓後人及其他各姓的客家後裔代表都會跋山涉水回到客家祖地“石壁”尋根問祖,祭拜祖先。
古之石壁人原本中原漢人,據史學家考證,從東晉開始,受中國歷史上戰亂、饑荒、兵災以及政府的獎掖安排,外地經濟的引滲等,使大批中原漢人舉家南遷。在唐宋期間,南遷的中原漢人一度匯聚在石壁。古之石壁是一個群山環抱的開闊盆地,這裡土壤肥沃,森林茂密,從高處望去,像一堵綠色的屏障,故古石壁素有“玉屏”之稱。南遷中的漢人在此"避風港"里墾荒拓殖,生息繁衍,不斷與當地土著居民交往、融合,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客家民系,創造了堅韌不拔、刻苦耐勞、開拓進取的客家精神。此後,這批客家人及其子孫把這裡作為新的起點,邁出堅實的步伐,走遍南國,及至中原,而後又飄洋過海,奔向五洲四大洋。如今1.2億客家後裔遍及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因此,世界客家人多稱其一世祖來自寧化石壁,石壁便成為世界客家人的祖籍地和客家文化的發祥地。
客家祖地客家祖地

人口分布

有人估計,海內外客家人約有一億二千萬左右,其中在香港有三分之一的華人是客家人;在台灣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人口是客家人。在內地,除閩、贛、粵三省外,湖南、廣西、四川等省都有相當數量的客家人。在海外,東南亞各國、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也都有很多客家人。

社會意義

寧化石壁客家公祠是世界客家人的總家廟。1995年落成後,每年都舉辦一屆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並將每年公曆10月定為“祭祖月”,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十一屆。十一年來,石壁客家祖地景區共接待來自國內19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及海外30個國家和地區的遊客共37萬人次,其中海外尋根祭祖團180個,33864名代表海外80多個客屬團體。“客家祖地”品牌在海外客家人中的知名度日漸提高,回祖地石壁尋根祭祖的絡繹不絕,年年攀升,寧化石壁客家祖地被海內外客家人公認為客家人的“麥加”,客家人的“朝聖中心”。
石壁正是由於其在客家史上的特殊地位,而受到客家人及史學界的重視、仰慕,以致視為"聖地"、"圖騰"。海內外客家人、學者、新聞界人士紛紛前來尋根謁祖、考察研究。

遷徙原因

客家民系形成之後,由於戰亂、政府獎掖及開拓發展之需要等多方面原因,客家人開始以石壁為中心的閩贛地區向國內外遷徙,而今遍布五大洲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有1.2億人口。
客家民系是漢族的一支,屬中原漢人。由於戰亂,大量中原漢人背井離鄉,輾轉遷徙到以寧化石壁為中心的閩贛結合地區。當時集中到寧化或石壁居住的客家人,來自8省50多個州縣,這也說明他們到寧化之前是分散的,未形成特別的民系。客家人從四面八方集中到寧化(石壁),主要原因有2條:一是自然條件。石壁是一個擁有200平方公里的平坦盆地,土地肥沃,提供了優越的生息條件。客家人主流是經江西來,閩贛交界有武夷山相隔,石城到石壁的隘口比其它閩贛交界的隘口更為低矮,交通方便,且寧化是閩江贛江、韓江的源頭,水路交通便利。二是人為條件。寧化,特別是石壁,開發較早,這一地域在南宋之前無戰亂,社會安定。唐末黃巢起義軍自北而南,自江西、浙江進入福建、廣東,而又北上江西,轉了一大圈,並未進入寧化,寧化便成為"世外桃源"。正如台灣陳運棟在《客家人》一書中說:"福建寧化,地接贛南,西北有高山環繞,宛如世外桃源,尤為當時避難最安全的地方,所以這一批逃難的人民,也就以遷居寧化為最多。"遷居以石壁為中心的客家人,在安定的環境裡,生息繁衍數百年,他們把中原漢人的文化、語言同當地的文化、語言相結合,產生了一種既保留中原古風又有新變化的一種文化、語言,它區別於漢民族其它民系,被稱為客家文化、客家話,由此也形成了客家民系。據考證,客家民系形成於宋代。寧化是客家地區,她不僅有著典型的客家文化、語言,而且許多是在寧化形成,且流傳到其它客家地區。寧化境內明顯地反映出客家文化、語言的承前啟後的現象。寧化(或石壁)不僅被稱為"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而且也被稱為"客家文化、語言的搖籃"。

主要人物

客家人不僅創造了具有獨特風格的客家文化、客家語言,同時也湧現了眾多顯赫人物,如宋代文學家范仲淹、理學家朱熹、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辛亥革命領袖孫中山;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何子淵;共和國的開國元勛鄧小平朱德葉劍英,現代偉大文學家郭沫若,馬來西亞首任國王葉萊、蓋亞那前總理張西瑟、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等。

祖地建設

據史料記載,曾定居石壁(或寧化其他地方)的客家祖先有130姓氏以上。他們的後裔立足世界各地,英才輩出,開拓進取,業績輝煌。客家人素有愛國愛鄉,慎終追遠,敬祖穆宗之傳統美德。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客家熱”的逐漸升溫,石壁客家祖地建設也日見規模。1992年以來,寧化縣政府斥資、 四海鄉賢襄助,在石壁村興建客家公祠及配套建築。以客家公祠為主體,先後興建了停車場、接待站、管理房、長廊、牌樓、客家之路、碑亭、功德碑、玉屏堂、碑林、文博閣、客海寺等設施,面積12000平方米,總投資890萬元。

主要景點

石壁客家祖地景區主體建築客家公祠坐落於石壁村土樓山上,後倚武夷山脈,前瞰石壁盆地,近山勻稱,遠山環抱。公祠仿古宮殿形式,飛檐斗拱,雕樑畫棟,氣勢雄偉,蔚為壯觀。公祠主體占地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分前、中、後三廳,由迴廊連為一體。前廳(亦稱下廊),供歇腳、陳列姓氏淵源資料;中廳為正殿,也稱玉屏堂,即神祖堂,堂內祀奉著客家160個姓氏的始祖神位,供祭祀朝拜,一次可供三百多人同時祭祖。後廳稱文博閣,為展示客家文化、珍藏譜牒及文物資料,供觀賞、查找、閱覽之用。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同志親自為公祠祠匾提書“客家公祠”四個金光大字。公祠四周開闊挺秀,風光絢麗。公祠左側的客海寺金碧輝煌、香火不斷、煙霧繚繞,是宗教朝聖游的理想場所,其主體建築基本完工。公祠右側的“碑林”,可供立碑、遊覽、觀賞。公祠正下方,有一碑亭,古樸典雅的亭中立著一方大石碑,正面鐫刻太平紳士、客家賢達姚美良先生題撰的“客家魂”,背石鐫刻祠記。距公祠五百米外是福州通往江西的公路幹線,公路旁是開闊的迎賓廣場,在公祠的通道口,屹立著一座雄偉堂皇的牌樓,牌樓的橫匾鐫刻著楊成武將軍的墨寶“客家祖地”。牌樓右側是接待廳、擂茶館、長廊和古建築“德潤亭”、“維藩橋”連結一體。牌樓與公祠由“客家之路”連線。“客家之路”長500多米,由馬來西亞局紳姚森良、美良昆仲捐資興建。

歷史事件

客家人素有愛國愛鄉、慎終追遠、敬祖穆宗之傳統美德。改革開放以來,在海外掀起了一股"客家尋根"熱潮。1992年開始,寧化縣人民政府為滿足眾多海內外客屬鄉親的"尋根謁祖"需求,在石壁村興建了一座仿古建築群--客家公祠,世界客家人從此擁有自己的總家廟。從1995年客家公祠落成至今,每年都舉辦一屆"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並將每年的10月定為"祭祖月"。祭祖大典期間(每年陽曆10月15日-17日),眾多海內外客家鄉賢千里尋根,共聚石壁、虔誠謁祖,一起參加盛大的祭祖儀式,有祭誕、儀仗、樂舞、主事、儀式等五項程式,而後查閱族譜等史料,細品客家酒娘、石壁擂茶,欣賞客家山歌、舞蹈等藝術表演,祭祖大典莊嚴肅穆、場面宏大、古典性強、民間文藝節目豐富多彩、客鄉情結濃郁。1997年還舉辦了"福建省首屆客家文化旅遊節"活動。石壁客家祖地景區共接待來自國內1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及海外24個國家和地區的遊客共27萬人次,其中海外尋根祭祖團207個,14309名代表海外80多個客屬團體。尤其在2004年,隆重舉辦了第十屆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暨石壁客家公祠建竣十周年"雙慶"活動,世界客屬十九屆懇親大會在江西贛州舉行,石壁祖地祭祖大典作為懇親大會的一項重要內容,其規模和聲勢大大超過歷屆的祭祖大典,特別是新華網的介入,不僅現場直播了"雙慶"盛況,而且將石壁歷次祭祖活動、歷史定位等全方位宣傳寧化,此屆祭祖大典在海內外客家人中引起了轟動效應。如今,隨著海內外"客家尋根熱"的不斷升溫,前來石壁客家祖地尋根祭祖的海外客家人絡繹不絕,石壁客家祖地日益成為五洲四海客家人的朝聖中心。同時,以寧化客家祖地為主要內容的"客家風情旅遊專線"已列入福建省三大聯合促銷線路之一,"客家祖地"品牌亦成為三明旅遊三大知名品牌之一。

客家名菜

麒麟脫胎
取剛出生10到15天、重約一斤半、尚未開目的小狗一隻,宰好去內臟,捲成一團。再選一中等大小新鮮豬肚,洗滌乾淨,一端切開小口,把小狗放入豬肚內,再投入五片老生薑、少量食鹽和米黃酒。然後,用小繩線纏住切開的豬肚口,將整個豬肚放入陶缽內,加蓋封密,置缽於鍋中,蓋緊鍋蓋,隔水文火燉1小時即成。開席時,把陶缽放在桌上,揭開封蓋,立刻一股濃香奪缽而出。賓客趁熱品嘗,味厚而不膩,香濃而不燥,昔稱“麒麟投胎”,為客家地區珍品菜餚之一,尤以長汀為最。
河田雞
是最負盛名的客家名菜,被譽為“客家第一大菜”。選用產於長汀河田鎮的“中國名雞”河田雞加客家米酒烹製,皮黃脆、肉白嫩、味香。這是長汀年節喜慶宴席中必有的一道菜,也是海內外人士到長汀必品嘗的一道菜,正所謂“不吃河田雞不算到長汀”。
涮九品
俗稱“涮九門頭”,是連城一道藥膳兼濟的佳肴,已列入全國名菜譜。涮九品,系選用牛身上最精華的九個部位,即牛舌峰、百葉肚、牛心冠、牛肚尖、牛里瘠肉、牛峰肚、牛心血管、牛腰、牛肚壁,經過嚴格選料、精細刀功,輔以佐料、米酒和數味中草藥烹製,鮮嫩脆爽,湯味馨香,有健胃補腎、祛寒去濕之攻效。因食用牛身上九個部位的肉,幾乎囊括牛身主要精華,故又有“一餐吃了一頭牛”之說。
梅菜扣肉
永定名菜。用三層肉或少量瘦肉,先炸或煎後,加蒜仁再放點糯米酒、醬油後,將永定菜乾倒進鍋,加點糖拌勻鏟起,用缽子裝好放進鍋里蒸到肉爛、氣味濃香為度。肉酥菜嫩,鮮香醇厚。
四堡豆腐
相傳,四堡漾豆腐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明清時期,四堡的木刻雕版印刷業非常繁榮。由於油炸煎炒過的食物易火氣上身,而日夜勞作的印刷工人講究清心潤胃,滋陰養元。豆腐文化在四堡就有了歷史起源。它以境內獨有的(五月黃)豆為主原料,用熟石膏調煮豆漿做成白豆腐。佐料要精選新鮮豬瘦肉和無筋膜的嫩牛肉,加入少許紅菇、香菇、蔥白等剁爛成鮮肉醬為餡。取團狀肉餡塞入用小指啄成窟隆的一塊塊方寸大的鮮豆腐塊中。鍋中豬油煎熱後將肉餡朝上的豆腐輕放入鍋,添入新鮮雞湯、撒少許烏豆鼓,以文火微燜至熟時揭開鍋蓋,只見鍋內豆腐微黃見白,文火中似搖似動。此時撒少許胡椒粉、小蔥花,待湯水全被豆腐汲收時起鍋,(趕滾)(即趁熱)品嘗。那白中淡黃,似搖似動的盤中豆腐謂之為(漾豆腐)。

文化

寧化石壁是客家民俗文化的發祥地,最原始的客家話從這裡形成,最古老的客家民間藝術、山歌、戲曲從這裡推出和流傳,最古樸的客家服飾從這裡產生,最早的客家禮俗從這裡延續。寧化及其石壁方言,保存著中原許多古漢語的成份,同時在音系、辭彙、語法等方面,又發生了變化,而成為一種新語系-客家話,客家話隨著客家先民的流遷而不斷演變,但現代的客家話的濁母清化是在石壁形成的,寧化及其石壁方言成為客家話的源頭。寧化客家民間藝術異彩紛呈,這裡可尋覓中原文化的古老痕跡,又具客家特色。尤其是久盛不衰的客家民歌山歌,諸如"曲棚"、"道士音樂"都為客家人所喜聞樂見,都是石壁傳統文化的瑰寶。客家音樂內容豐富,有懷古歌、勸世歌、情歌、革命山歌等。現今石壁一帶的村村寨寨,仍活躍著為數眾多的民間歌手,從老人到娃娃,都能即興而發,唱上幾曲地道的客家山歌。寧化客家服飾保持了中原寬博的服飾特點,但也融入了當地少數民族以短窄為上的服飾特點。過去女人多梳髻子(船形)以五件金、銀簪子插牢,並穿"掩腹子"(圍裙),上部有繡花或桃花圖案,腳穿繡花鞋,中老年人的繡花鞋多為藍、綠色。小孩則有"繡花肚兜"載魚尾帽、涼圈子或狗頭帽,上面都有繡花,身佩"包袱子",項掛長命鎖或玉佩;男人過去多系腰帶和"荷包"。寧化客家禮俗繼承了中原漢民族的傳統,又與南方山區的特殊環境相適應,如其重孝悌、講仁義、重教育、講衛生、重節儉、講禮儀、熱情好客等風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