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實驗區

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實驗區是於2010年5月由國家文化部批准設立的,2010年12月18日,國家文化部正式授予廣東省梅州市“國家級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稱號,是廣東第一個、全國第五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實驗區的保護範圍包括整個梅州市8個縣市區,保護對象有4個,分別為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實驗區內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實驗區內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密切相關的歷史遺蹟,實驗區內各級自然保護區。

梅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底蘊深厚、特色鮮明的嶺南客家文化,是客家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和客家文化向外傳播的核心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實驗區
  • 設立時間:2010年5月
  • 批准單位:國家文化部
  • 保護區範圍:梅州市8個縣市區
基本介紹,總體規劃,意義,

基本介紹

2005年,在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的基礎上,我國正式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從2007年底開始,梅州市開始著手申報“建設國家級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工作,經過考察調研、編制規劃、專家論證三個階段,於2010年5月最終由國家文化部批准同意在梅州設立“國家級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客家(梅州)生態保護實驗區包括了梅州市全境。包括客家山歌、廣東漢樂、火龍舞、席獅舞、廣東漢劇、五華提線木偶等非物質文化,以及當地客家古村落、圍龍屋等古建築等物質文化,在梅州大地上相依相存,呈現出濃厚的中華傳統文化底蘊和鮮明的地方特色。
2010年12月18日國家文化部正式授予廣東省梅州市“國家級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實驗區”稱號,梅州成為繼閩南徽州熱貢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之後的第五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世界客都”梅州作為全世界客家人精神家園的地位進一步被肯定和認同。
梅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市現有6處國家級、21處省級、37處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個國家級、13個省級、35個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6個國家級、7個省級民間藝術之鄉,181處文物保護單位和51個自然保護區,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與自然生態環境、文物古蹟、村落城鎮相互依存,形成了底蘊深厚、特色鮮明的嶺南客家文化,成為客家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和客家文化向外傳播的核心區。
文化生態保護區,就是在一個特定的區域內,通過有效的保護措施,建立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物質文化遺產互相依存的良性循環機制,成為一個和諧並充滿活力的民族文化生態整體。按照規劃,梅州將以“保護為主、活態傳承、合理利用、重視發展”為總體思路,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傳承群體為主體,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為核心,以文化空間和“文化質”為保護重點,有效保護,合理利用,發展文化旅遊產業。
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設立後,梅州市將對境內的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密切相關的歷史遺蹟、各級自然保護區等進行整體保護。
2014年2月19日,《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2013-2025)》正式通過中國文化部專家論證會,標誌著梅州市將正式啟動實施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規劃,助推廣東文化旅遊特色區建設。
2019年3月1日起,由文化和旅遊部出台的《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以下稱“《辦法》”)正式施行。

總體規劃

2017年9月,《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獲文化部批准實施,這標誌著梅州將在更高層面、更科學系統地對原生態客家文化進行整體性保護。
重視非遺傳承,推動立法保護
客家話、客家山歌、漢劇漢樂、客家圍屋、客家菜餚……原生態的客家民間文化形態奠定了梅州在海內外客家文化圈中的核心地位,使其成為客家文化向海外擴散的中轉站和傳播中心。在梅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各有關部門、高校、文化團體積極開展客家文化生態研究、挖掘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產、培養非遺人才、建設客家文化活動陣地及開展非遺進校園等工作,不斷推動客家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省、市級非遺項目及傳承人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截至2017年9月,全市有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302項(其中,國家級6項、省級27項、市級65項、縣級204項),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98人(其中,國家級4人、省級34人、市級53人、縣級207人)。
梅州市正在制定首部歷史文化保護方面的立法項目——《梅州市客家圍龍屋保護條例》。該《條例》將對具有較高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客家圍龍屋實施整體性保護,同時通過地方立法破除阻礙客家圍龍屋開發利用的難點。可以預見,《條例》落地將使我市3000多座保存較為完好的客家圍龍屋,尤其是百餘座被評為各級文保單位、歷史建築的圍龍屋再度“煥發”生機。
實施整體保護,突出產業支撐
根據《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的要求,在2017—2030年,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區計畫建設13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6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習中心、67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習所,推進4個縣(市、區)、30個鎮的重點區域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推進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重點在於整體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化產業化。下一步將制訂出台辦法,採取項目、傳承人、工廠“三位一體”的辦法,建設一批“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基地。同時引導文化創意企業,積極研發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生產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手工藝品、衍生品,促進客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形化、市場化和產業化。
除產業支撐外,梅州市還將從政策、人才、經費、平台、數據五方面著手,規劃建設集實物展示、活態展演、傳承傳習於一體的客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綜合展示館和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建立客家文化藝術資料庫,普及保護區建設成果,傳承客家民系文脈。力爭到2030年,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和傳承人得到全面有效保護,生存發展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實現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實驗區文化與自然遺產的整體保護目標。

意義

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是指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對歷史文化積澱豐厚、存續狀態良好,具有重要價值和鮮明特色的文化形態進行整體性保護,並經文化部批准設立的特定區域。設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對於維護文化生態系統的平衡和完整;對於提高文化自覺,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增進民族團結;對於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
在文化部創建的全國文化生態保護區當中,梅州在整個客家區域版圖上創建了第一個文化生態保護區,爾後帶動了其他客家地區的申報,為梅州在客家文化的保護與發展方面形成事實上的排頭兵和主力軍作用,其戰略意義可概括幾點。
第一是使客家文化納入國家級的中國文化生態體系。進入國家級的文化生態保護區的範疇,使客家文化成為了中國主流文化之一,有了政策、法律、財政等一系列的支撐和保證,有利於促進文化、自然、社會、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使之成為海內外客家人共有的精神家園。
第二是為客家文化的保護和活化提供了政策實操平台。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區的批准設立,使客家文化在構建文化大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方面,可以系統、全面地進行規劃與實施,同時可以對客家文化資源加快挖掘保護、開發利用。
第三是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了梅州“世界客都”這個最響亮的城市名片。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區的設立,為“世界客都”這一最響亮的城市名片,提供了實質,豐富了內容,列出了課題,增強了梅州人民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並將促使梅州人民奮起努力,通過對客家文化(梅州)生態保護區的規劃實施,留住文脈和鄉愁,實施整體保護,突出產業支撐,形成新型實體經濟之一,為加快和更好地發展梅州奠定新的經濟成長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