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二

澆二

澆二位於湖北省宜昌市,是長江中心的一個小島,長約3500米,寬約90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澆二
  • 地理位置:湖北省宜昌市
  • 占地面積:長約3500米,寬約900米
  • 開放時間:常年
  • 地理位置:北以葛洲壩為界、三面臨江
基本信息,戰爭與和平,災難與期盼,未來總體規劃,

基本信息

澆二,位於湖北省宜昌市,是長江中心的一個小島。長約3500米,寬約900米。除了宜昌人和川江船家,知道澆二的人不多。但是,在中國的時間坐標和空間坐標上,澆二卻創造了許多奇蹟。不僅如此,在中國的水利、經濟和人文方面,澆二還創造了許多輝煌。目前,澆二正在致力於建設以美麗江心島為景觀特色的國際文化休閒島。
長江自西向東衝出南津關後,就結束了雄奇險峻的三峽之旅。“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長途奔襲、疲憊不堪的長江也該舒展一下身子了。水緩沙積,於是,在南津關下游三公里處,長出兩個並列的江心沙

戰爭與和平

宜昌周邊獨特的山川形勢決定了澆二與葛洲壩相依相伴的穩定格局,以致千年不變。在三峽出口南津關以下的長江千百洲灘中,澆二與葛洲壩似乎是最穩定的。在張修桂所著《中國歷史地貌與古地圖研究》中,作者稱:根據史書記載和實地考察,葛洲壩分汊河道在史前即已形成,在歷史時期內屬穩定型分汊河道。照此看來,西壩與葛洲壩的位置和形態,幾乎是萬年不變了。
宜昌古稱夷陵、彝陵,向為軍事重鎮,時有戰事發生。“三國歸晉”前夕,吳國西陵督步騭在西壩築城,“城周五里”。步騭之子步闡在葛洲壩上築城。吳鳳凰元年(公元272年)步闡子乘父業,繼任西陵督。步闡一旦走馬上任,就作出驚人之舉。他見吳國大勢已去,於是據城叛吳降晉,投奔司馬炎。步闡後被吳國名將陸遜之子陸抗擊敗所殺,西陵峽口的這場兵變終於平定。這事,在酈道元的《水經注》上有記載,在《三國演義》的最後一回有交代。有趣的是,葛洲壩上的步闡故城和西壩上的步騭故城已分別於1958年和1968年被發現,為“步闡兵變”作了個歷史註腳。同時發現的還有戰國、西漢的不少墓葬。看來,西壩還是個文化之洲。
戰爭不會長久,西壩的歷史色彩更多的是和平。明朝萬曆年間,公安派的重要成員之一、久居夷陵的進士雷思霈作《西洲雜詠》,歌詠西壩風情:“面面皆江水,層層是峽山。人煙叢樹里,麥浪古城灣”。“漁婦盪尾槳,漁翁撒細網。網得鯉魚見,賣與客船上”。形象地描繪了當時當地的風土人情。清朝雍正十三年,改彝陵縣為東湖縣。其後的《東湖縣誌》上有描繪西壩的圖畫。從畫中我們可以看到低丘石坎、田疇房舍、廟宇祠堂、高樹低草、輕舟白帆。明清的詩與畫給我們留下的記憶是寧靜、平和、優美的山光水色和勤勞、質樸的民風民情。

災難與期盼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我有幸參加了葛洲壩工程航運配套設施建設。走進西壩尾端,問及該處“廟嘴”地名的來歷,皆言不知。八十年代初期,一座高峻挺拔的“航運綜合樓”在廟嘴拔地而起,航運屆稱“廟嘴綜合樓”。這樓成了船舶進出葛洲壩船閘的標誌性建築和指揮系統之一。然而,長期以來,“廟嘴”來歷,我仍然不得而知。後來,從書上得知“廟嘴”來歷,才頓然醒悟。同時,這醒悟中還有幾分心酸。
清朝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嘉陵江及長江幹流重慶至宜昌之間發生了一次特大洪水。農曆六月,洪峰流量最大時,重慶寸灘為100000秒立方米,萬縣為114800秒立方米,宜昌為105000秒立方米,枝城為110000秒立方米。據考證,1870年宜昌長江洪峰流量,是自1153年有碑刻記載以來大洪峰的首位。根據水文計算,這年宜昌洪峰流量的機率,在千年一遇至萬年一遇之間。上述數據,對於水利工作者來說,是清晰的、明確的,甚至是令人震驚的,他們已經感受到長江之水的排山倒海之勢。但對於普通讀者,還不是很具體。好在中國人有修志的優良傳統,看看沿江的府志、縣誌上怎么說的。《涪州志》載:“夏六月十六至二十日,江盛漲入城,江岸南北漂沒民居無數,此數百年未見之災也。”《豐都縣誌》載:“六月大水,全城淹沒無存。”《忠縣誌》載:“六月大水,浸入州城南門內,沿江州民房,漂沒殆盡。”《萬縣誌》載:“縣地陸沉,道路斷絕,舟船阻礙不進。房屋、廟宇、木樹、禾苗、人畜雜沓蔽江下。”《雲陽縣誌》載:“江水大泛冒城,瀕江數千里奇災,近古所罕見。”《奉節縣誌》載:“夏六月,洪水泛漲,漫城而過,遂將自西而東臨江一帶城牆,全行淹沒、沖塌。”《荊州府志》載:“公安、枝江大水異常,大水城堞盡壞。”
當萬千饑饉的災民面對滔滔洪水淚水流盡時,他們是多么盼望救星啊!。救星在哪裡?大清朝廷正在為“天津教案”而心煩,實在沒有心思救什麼災。地方官員對“抗洪救災”實在沒有太大的本事。水退之後,宜昌知府方大湜和東湖知縣吳耀斗各掏腰包500串錢,購米散賑,並做饅頭數萬,賑濟災民。在當時,這也算是最大的德政和良心了。
在中國,但凡洪水肆虐之地,多有禹跡。大禹能治水,能治全中國的水。大禹是人,是神話了的人。禹跡多也就不奇怪了。在我的故鄉武漢,長江之濱,龜山之首,就有禹功磯、禹王廟、禹碑。前幾年,在禹功磯附近,建了個氣勢恢宏、工藝精湛、內涵豐富的大禹文化園,可見大禹文化在中國影響之深、影響之廣。不僅如此,深諳中國文化的日本人,乾脆把中國稱為“禹域”,意謂“大禹的國度”。不信?我手中就有一書,名曰《日人禹域旅遊詩注》。長江三峽自然少不了禹跡。三峽禹跡最大者為黃陵廟。
黃陵廟是一座以紀念大禹開江治水的禹王殿為主體建築的古代建築群,位於宜昌市夷陵區三斗坪鎮,上距宜昌長江上游39公里。黃陵廟山門門額上有“老黃陵廟”四字。廟名之前加“老”字,我不明其意,問過守廟人,守廟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禹王殿很大,大殿正中立有禹王神像。大殿金柱柱礎上刻有“永遠萬世”四字,出自明朝萬曆年間。大殿正面下檐匾額刻有“玄功萬古”四字,為明朝惠王朱常潤所書。上檐匾額刻有“砥定江瀾”四字,為清朝乾隆年間公主愛新覺羅?琪格所書。這些珍貴匾書,是世代唱給大禹的頌歌。
1870年夏季,大禹到哪裡去了?黎民百姓在等著他治水呢!等著他“砥定江瀾”呢!
大禹自身難保,他正在接受一次前所未有的劫難和羞辱。當時,特大洪水逼近黃陵廟,沖毀大廟山門,衝進禹王殿,淹了殿內三十六根楠木立柱,殿內水深6米有餘。當時,“玄功萬古”匾已經淹沒,濁浪拍擊著“砥定江瀾”匾。大約因為這匾的緣故,江瀾總算“砥定”了。禹王神像低於大殿匾額,又是木質的,當然是蕩然無存了。它伴隨著浮屍、死畜向下游漂去。水退了,人們在宜昌西壩尾端發現了可憐的禹王神像。宜昌人念禹王之功德,哀神像之不幸,遂將禹王神像撈起。為了供奉禹王神像,就在神像“登入”之地--西壩尾端建了一座新廟,定名“黃陵廟”。
從此,宜昌府有了兩座黃陵廟:一座在三斗坪,損毀嚴重;一座在西壩,修飾一新。兩廟同一名的局面,維持了11年。
1886年,宜昌鎮總兵羅縉紳帶頭捐銀600兩,共集資白銀3700餘兩,耗時5年,維修了遭洪災損失嚴重的禹王廟,重建了黃陵廟山門及其他建築。1891年,黃陵廟大修工程竣工。羅縉紳在大廟山門門額上親題四字“老黃陵廟”,既能有別西壩的黃陵廟,又能以示正宗。後來,西壩黃陵廟倒了,只留下“廟嘴”之名。
1985年,時任長江航道局局長的沈柏生途經“老黃陵廟”,在禹王殿看到維修工人正在楠木立柱上刷漆,看到尚未刷漆的楠木立柱上洪災水痕清晰可辯,建議他們保留一、兩根不刷漆,留住洪痕,以示後人。後來,有兩根立柱果真沒有刷漆,洪痕清晰的立柱上掛著牌子,上書:“庚午年(公元1870年)洪水至此”。這裡,成了一處重要的水文文物,成了長江水文化的一個景點。
10 年前,我在《宜昌 ? 夷陵 ? 歐陽修》一書中,看到了來自《東湖縣誌》的圖畫,西壩之尾的“黃陵廟”圖文俱在,不容置辯。我對“廟嘴”和“老黃陵廟”的疑惑,終於冰釋。
大禹的神像是不能治水的。但是,大禹的精神和智慧是能治水的。人們期盼著,治理長江的“新大禹時代”早點到來。

未來總體規劃

關於澆二的未來發展,市、區兩級從未懈怠。依據《宜昌市澆二控制性詳細規劃》,澆二北以葛洲壩為界、三面臨江,用地面積1.85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定位為以城市文化休閒娛樂、水電旅遊觀光發展為重點的美麗江心島和綜合性城市居住生活區。打造成為以美麗江心島為景觀特色的國際文化休閒島。
圍繞宜昌市總體規劃,西陵區立足省域副中心城市、世界水電旅遊名城建設,同樣也加快了澆二建設的步伐。按照“總部經濟帶動、現代服務業主導、都市工業推動”的產業發展格局。一是大力發展樓宇經濟、總部經濟。堅持“發展商務樓宇、引進企業總部、推進產業聚集”的總體思路,出台了鼓勵樓宇經濟、總部經濟發展的政策和具體實施辦法,推動商務樓宇開發和經營,擴大商務樓宇規模,加強練習協調,改善綜合環境,加大宣傳推介,培植稅收“千萬元樓”、“五千萬元樓”、“億元樓”。積極開展“總部經濟”認定工作,二是建設現代服務業中心區。加快制訂了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推動現代服務業與樓宇經濟和總部經濟、都市工業、特色農業和城市建設的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服務業板塊和產業集群。加強對特色商業街、專業市場群的研究,培養和扶持推動商業“扎堆”。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使西陵成為輻射渝東鄂西的商貿物流基地。要提升旅遊服務業,推動平湖半島、提升旅遊服務功能和內涵,打造都市休閒服務品牌。三是不斷壯大都市工業。實施優強骨幹企業倍增工程,扶持裝備製造業做大做強在培育扶持高新技術企業,鼓勵企業延伸產業鏈,壯大產業群,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中,將進一步認真落實市、區支持城區發展的相關政策,完善市、區、街聯動的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有效地推動都市工業項目建設。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