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震帶

安徽地震帶

安徽地處華南地震區(Ⅰ3)和華北地震區(Ⅰ4)的交界部位,合肥—明港斷裂以南隸屬華南地震區中的長江中下游地震亞區(Ⅱ4) ,進一步劃分又分屬麻城常德地震帶 (Ⅲ7)和 揚州—銅陵地震帶(Ⅲ8) ;合肥—明港斷裂以北,隸屬華北平原地震亞區(Ⅱ6) ,進一步劃分又分屬許昌淮南地震帶 (Ⅱ9)和營口郯城地震帶 (Ⅲ10) 。

基本介紹

地震區劃,情況具體,

地震區劃

根據國家地震局 1978 年出版發行的 《中國地震區、》 ,地震區、帶是指地震活
動特點和地震地質條件都密切相關的地區,即同一地震區、帶內的地震活動具有共同特徵和相互聯繫.地震區、帶作三級劃分,其中一、二級均為地震區,分別命名為 “區”和 “亞區” ,三級稱為“地震帶” 。全國共劃分為 10 個地震區,其中又劃分出 23 個地震亞區和 30 個
安徽地震帶

情況具體

一、揚州—銅陵地震帶
該帶 “北界是盱眙—響水口大斷裂和郯城—廬江深斷裂的南段,南界是無錫—崇明大斷裂和江南深斷裂,構成一北東向的楔形,東北端延伸入黃海海域,西南端收斂於江西九江附近” 。 [1 ]安徽長江沿岸地區 (江南深斷裂以北)位於該帶的西南部分。
揚州—銅陵地震帶“自公元 999 年至今共記載了 25 次強震,其中 6 級以上地震 11 次。這些地震主要分布在長江破碎帶兩側及黃海海域” 。 “全帶 11 次 6 級以上地震有 9 次位於黃海,最大震級達 6. 75 級” 。此外,該地震帶中江蘇溧陽地區緊鄰安徽,1979 年又發生 6. 0 級地震,顯示了較強的地震活動水平。
揚州—銅陵地震帶中的安徽部分,歷史上曾發生兩次破壞性地震,即 1585 年巢縣 5.5 級 和 1743 年涇縣 5. 0 級地震。
二、麻城—常德地震帶
該帶 “北以魯山—確山—息縣斷裂和肥中斷裂與華北地震區的許昌—淮南地震帶相鄰,[1]安徽隸屬的各地震區、帶情況,加引號部分均引自國家地震局1981年出版的《中國地震區劃工作報告》 ,地震資料時間範圍為公元前1177 年至公元 1976年8 月31日;引文中的“破壞性地震”和“強震”系指4.75級以上的地震。
摘自1978 年出版《中國地震區、帶分布圖》
南以洞庭湖盆地南緣的湘潭安化一線為界。東界為郯—廬斷裂南段,經幕阜山北麓沿崇陽寧鄉斷裂延伸,西界即為長江中下游地震亞區的西部邊界” 。安徽的六安、合肥及大別山區處於該帶的東北端。該帶地震活動頻度低,強度弱, “歷史上共記載強震 30 次。6 級以上地震共 5 次,最大震級為 6. 5 級” 。5 1安徽霍山—六安及合肥地區是該帶中地震較多的地區, 歷史上共發生 8 次 5 級以上地震,最大的為 1917 年霍山 6. 25 級地震。
該帶 “南起安徽省嘉山,向北經江蘇宿遷新沂、山東郯城、臨沂、安丘、昌濰、蓮萊等地,穿越渤海灣後,經遼寧的旅大、營口、鞍山、瀋陽等地,止於開原一帶,全長達 1200公里。 ”安徽省嘉山位於該帶的南端。
“郯城—營口地震帶是我國東部活動性最強的地震帶之一。 自公元前 70 年至公元 1973 年共記載到 4.75 級以上地震17次,其中 5.0 級—5.9級8次,6.0—6.9 級 4 次,7.0—7.9級3次, 8. 5 級 1 次。 發生於本帶的 1668 年臨沂 8.5 級地震是華北地震區中強度最大的地震,也是我國歷史上發生的 4 次大於 8 級地震之一” 。 另外, 該帶的海城地區又於1975 年發生 7.3 級地震。
該帶位於江蘇、安徽境內的南段部分地震活動較弱,歷史上無強震記載,但解放後安徽省五河一帶曾有 4 級左右的有感地震。
四、許昌—淮南地震帶
該帶 “西起三門峽,東經洛陽、鄭州、開封、商丘、徐州一線以南,東界在郯—廬斷裂西緣,南界的西段在周口拗陷南緣,東段以肥中斷裂為界” 。安徽省的阜陽宿縣地區和淮南、淮北蚌埠一帶處於本帶東段。
該帶“地震活動強度弱,頻度低。自公元 147 年以來共記載破壞性地震 14 次,其中 6 級以上地震僅有 1820 年許昌 6 級及 1831 年鳳台 6. 25 級兩次。 這些強震主要集中在許昌和淮南地區” 。許昌—淮南地震帶中的安徽部分從公元 294 年至 1985 年共發生 7 次 5 級以上地震, 其中1831 年鳳台 6. 25 級為該帶的最大地震。1979 年該帶中的固鎮又發生 5.0級地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