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廬地震帶

郯廬地震帶

郯廬斷裂帶是東亞大陸上的一系列北東向巨型斷裂系中的一條主幹斷裂帶,泛指北起黑龍江,南止長江邊,總體上呈北東走向,縱貫中國大陸東部的巨型渠斷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郯廬地震帶
  • 外文名:Tanlu seismic belt
  • 位置:東亞大陸
  • 屬於:主幹斷裂帶
  • 走向:北東走向
介紹,地理位置,地震歷史,相關研究,相關知識,地震帶,我國主要地震帶,

介紹

Tanlu seismic belt
郯廬斷裂帶在我國境內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國東部不同大地構造單元,規模宏偉,結構複雜。是地殼斷塊差異運動的接合帶,是地球物理場平常帶和深源岩漿活動帶。它形成於中元古代。經歷了多期構造。它不僅是一條“長壽”的以剪下運動為主的深斷裂帶,而且是一條仍繼承著新構造運動方式,以右旋逆推為主的活斷裂帶,同時也是一條具有明顯分段、活動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動帶
郯廬斷裂帶郯廬斷裂帶

地理位置

至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許多研究者帶著不同任務和目的,局限於對斷裂帶的某些地段進行考察和勘探。結果在不同地段斷裂帶命名了一些地方性的名稱,諸如在黑龍江吉林省境內稱為依蘭——伊通深斷裂,在遼寧省稱為開原——營口——濰坊深斷裂(又稱遼東濱海斷裂),在蘇皖境內名為安江山斷裂(或稱皖蘇魯斷裂),以及1959年命名的郯城——廬江深斷裂(狹義)等名稱繁多。實際上,普遍引用的郯斷裂(廣義),就是上述各地段斷裂帶串聯起來的總稱。
郯廬地震帶郯廬地震帶
北段(肇興—瀋陽):它發育于吉黑斷拗,由兩條走向30-40。東的主斷襲組成,寬5-20公里,為一中、新生代地塹型斷裂帶,帶內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夾煤系地層。基底剛度較軟,結構也較簡單,有史記載只發生過5.8級地震。
中段(瀋陽—宿遷):呈北北東向穿切由太古代結晶基底組成的華北斷塊區,主要由四條大致平行的主斷裂組成,這四條主斷裂在魯中沂、沭河谷地構成了20-40公里的“兩塹夾一壘”的構造,稱為沂沭深斷裂帶。這一段是結構複雜、新活動強、基底介質剛度較高的地區。歷史上1668年莒縣一郯城8.5級大震就發生於該段。
郯廬地震帶郯廬地震帶
南段(宿遷—廣濟):依次發育在揚子斷塊與華北淮陽斷褶的交界處,其介質相對較軟,結構比較簡單,構造應力量級不高,地震活動強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動水平較北段略高一些。

地震歷史

自古至今,郯廬斷裂帶及其附近兩側,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動從未間斷過,說明它是處於活動狀態的斷裂,是一條地震活動帶。1668年7月28日,山東郯城發生8.5級大地震,波及大半箇中國,是我國東部千年罕遇的一次特大地震事件。據統計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來,以郯廬斷裂為中心200公里範圍內共發生M8.5級地震1次,M7.0-7.9級地震5次,M6-6.9級地震11次。其中中段(瀋陽-宿遷段)就發生8.5級地震1次,M7.0-7.9級地震7次。6級以上強震主要集中在郯廬斷裂帶中段。其主要地震有:
1668年7月25日山東徼莒縣—郯城8.5級地震(我國東部有記錄以來最大地震
1888年6月13日日渤海灣7.5級地震
郯廬地震帶
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級地震
1974年海城7.4級地震
1975年2月4日海城7.3級地震(世界上唯一成功預測的地震)
1983年11月7日山東菏澤5.9級地震
1995年9月20日山東臨沂市蒼山縣5.2級地震
2003年6月山東青島4.3級小震群活動。
郯廬地震帶
2006年2月9日臨沂市湯頭鎮3.5級地震
2006年7月26日定遠縣陳橋鄉4.2級地震
2006年7月26日全椒縣3.7級地震
2009年4月6日合肥市肥東縣3.5級地震
2011年1月19日安慶市懷寧縣4.8級地震
2011年5月20日濰坊市安丘市3.0級地震
2011年6月17日安慶桐城市3.7級地震
2011年12月1日安徽明光市Ms2.2級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2012年4月8日江蘇金湖縣Ms3.6級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2012年7月20日江蘇寶應高郵交界處Ms4.9級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2012年09月06日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棗莊市滕州市與江蘇省徐州市沛縣交界地區(塌陷)3.2級地震
2012年2月2日遼寧蓋州大石橋與營口市轄區交接發生4.3級地震,屬於郯廬地震帶中北段;
2012年7月20日江蘇高郵和寶應交界4.9級地震,屬於郯廬地震帶南段一個分支斷層;
2013年1月19日連雲港市灌雲縣、灌南縣、鹽城市響水縣交界地區(北緯34.4度,東經119.8度)發生3.5級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2013年1月23日遼寧燈塔市發生5.1級地震,屬於郯廬地震帶中北段;
2013年1月24日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利津縣交界發生4.2級地震;
2013年2月3日連雲港灌南縣、灌雲縣交界地區(北緯34.4,東經119.7)發生3級地震, 震源深度8公里;
2013年2月19日10時11 分在合肥市肥東縣梁園鎮(北緯31.98,東經117.48)發生2.3級地震,深度6公里。
2013年6月9日12點32分,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曲阜市交界處(北緯35.4度、東經117.1度)發生3.0級地震,震源深度7.9千米。
2013年11月22日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前郭縣交界發生5.3級地震後,11月23日6時4分和6時32分,發生5.8級和5級淺源地震。
2013年11月23日13時44分,山東省煙臺市萊州市(北緯37.1度,東經120.0度)發生4.6級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2013年12月06日17時45分,山東省煙臺市龍口市附近海域附近(北緯38.1度,東經120.1度)發生3.8級左右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
2014年1月7日22時24分,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附近(北緯36.9度,東經121.7度)發生4.3級左右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
2014年3月16日20時04分,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附近(北緯32.4度,東經117.1度)發生3.2級左右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
2014年4月20日16時00分,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北緯31.4度,東京116.1度)發生4.3級左右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14年10月09日12時19分,山東省臨沂市費縣(北緯35.4度,東經118.2度)發生M2.1級地震,震源深度21公里。
2015年1月4日00時02分,江蘇省淮安市洪澤縣(北緯33.2度,東經119.0度)發生2.9級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
2015年5月17日10時11分,安徽省天長市仁和鎮(北緯32.6度,東經119.1度)發生3.0級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
2015年05月20日04時24分,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北緯31.7度,東經116.6度)發生3.3級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全市震感強烈。
2015年08月4日12時25分,遼寧省營口市蓋州市(北緯40.5度,東經122.4度)發生4.2級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
2016年1月8日0時38分19秒,山東臨沂市臨沭縣(北緯34 957度,東經118 576度)發生3 1級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
2018年1月19日21時23分,安徽合肥市廬江縣(北緯31.17度、東經117.30度)發生2.5級左右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
2018年05月28日01時50分,吉林松原市寧江區(北緯45.27度,東經124.71度)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
四、許昌—淮南地震帶
該帶“西起三門峽,東經洛陽、鄭州、開封、商丘、徐州一線以南,東界在郯—廬斷裂西緣,南界的西段在周口拗陷南緣,東段以肥中斷裂為界”。安徽省的阜陽、宿縣地區和淮南、淮北、蚌埠一帶處於本帶東段。
該帶“地震活動強度弱,頻度低。自公元147年以來共記載破壞性地震14次,其中6級以上地震僅有1820年許昌6級及1831年鳳台6.25級兩次。這些強震主要集中在許昌和淮南地區”。
許昌—淮南地震帶中的安徽部分從公元294年至1985年共發生7次5級以上地震,其中1831年鳳台6.25級為該帶的最大地震。1979年該帶中的固鎮又發生5.0級地震。

相關研究

研究表明,郯廬斷裂帶處在強烈擠壓併兼有右旋扭動的斷裂段。由於它遭受的正應力大,剪下應力也大,易於積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難於以中、小地震的形式來釋放,故該段地震強度大,頻度低。  郯廬斷裂與蘇、魯交界交匯部位,自1990年以來一直被國家地震局列為地震危險重點監視區,1995年9月20日山東蒼山發生5.2級地震,2003年6月山東青島又發生4.3級小震群活動,該地區的地震活動值得我們注視和研究。郯廬斷裂帶內,礦產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有內生礦和外生礦,有金屬礦和非金屬礦,有沉積、變質熱液礦產約幾十種之多。這些礦產都受控於構造地層,岩性和岩漿活動等條件。如遼寧鞍山鐵礦岫巖縣岫巖玉石、山東招遠大型富金礦、蒙陰金剛石原生礦、昌樂藍晶石,江蘇東海水晶、雲母、紅寶石、金紅石、蛇紋石礦等。我國大別山——膠南地區,是全世界發現4個含柯石英的高壓變質帶中規模最大、最完善、出露最好的變質帶。柯石英是來自地球深處的信使,是地殼運動留下的記錄,用它可研究超高壓變質作用板塊碰撞作用,分析推測地球深部物質的運動,描述滄海桑田變化規律。這些深變質和熱液型的高壓礦物岩石和礦產,都是郯廬斷裂帶超高壓變質帶的典型標誌和亞洲科鑽第一井定位在東海縣的科學依據。
郯廬地震帶

相關知識

地震帶

地震帶就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地球上主要有三處地震帶,即: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和海嶺地震帶。地震帶基本上在板塊交界處。在地震帶內震中密集,在帶外地震的分布零散。地震帶常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繫。

我國主要地震帶

我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發育。20世紀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  中國地震活動頻度高、強度大、震源淺,分布廣,是一個震災嚴重的國家。1900年以來,中國死於地震的人數達55萬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數的53%;1949年以來,100多次破壞性地震襲擊了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涉及東部地區14個省份,造成27萬餘人喪生,占全國各類災害死亡人數的54%,地震成災面積達30多萬平方公里,房屋倒塌達700萬間。地震及其他自然災害的嚴重性構成中國的基本國情之一。  中國地震主要分布在五個區域:台灣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23條地震帶上。  華北地震帶是我國華北地區最大的地震帶,東起渤海之濱的唐山地區,往西經華北北部燕山地區至五台山,然後轉向西南往山西汾河流域、過黃河向西經渭河流域至寶雞市附 近,全長1500多公里,該地震帶歷史上發生過多次8級大地震。  我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五個地區的23條地震帶上。這五個地區是:①台灣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區,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雲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④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⑤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等地。我國的台灣省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西藏、新疆、雲南、四川、青海等省區位於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其他省區處於相關的地震帶上。中國地震帶的分布是制定中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的重要依據。
郯廬斷裂帶是東亞大陸上的一系列北北東向巨型斷裂系中的一條主幹斷裂帶,在我國境內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 中國東部不同大地構造單元,規模宏偉,結構複雜。是地殼斷塊差異運動的接合帶,是地球物理場平常帶和深源岩漿活動帶。 它形成於中元古代。經歷了多期構造。它不僅是一條“長壽”的以剪下運動為主的深斷裂帶,而且是一條近期仍繼承著新構造 運動方式,以右旋逆推為主的活斷裂帶,同時也是一條具有明顯分段、活動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動帶。
據統計研究,自公元1400年以來,以郯廬斷裂為中心200公里範圍內共發生M8.5級
地震1次,M7.0- 7.9級地震5次,M6-6.9級地震11次。其中中段(瀋陽-宿遷段)就發生8.5級地震1次,M7.0-7.9級 地震7次。6級以上強震主要集中在郯廬斷裂帶中段。其主要地震有1668年7月25日8.5級徼莒縣—郯城地震,18 88年6月13日日渤海灣7.5級地震,1975年2月4日海城7.3級地震,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級地震 。
北段(肇興—瀋陽):它發育于吉黑斷拗,由兩條走向30-40。東的主斷襲組成,寬5-20公里,為一中、新 生代地塹型斷裂帶,帶內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夾煤系地層。基底剛度較軟,結構也較簡單,有 史記載只發生過5.8級地震。
南段(宿遷—廣濟):依次發育在揚子斷塊與華北淮陽斷褶的交界處,其介質相對較軟,結構比較簡單,構造應力量 級不高,地震活動強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動水平較北段略高一些。
中段(瀋陽—宿遷):呈北北東向穿切由太古代結晶基底組成的華北斷塊區,主要由四條大致平行的主斷裂組成,這 四條主斷裂在魯中沂、沭河谷地構成了20-40公里的“兩塹夾一壘”的構造,稱為沂沐深斷裂帶。這一段是結構複雜、新 活動強、基底介質剛度較高的地區。歷史上1668年莒縣一郯城8.5級大震就發生於該段。研究表明,郯廬斷裂帶處在強 烈擠壓併兼有右旋扭動的斷裂段。由於它遭受的正應力大,剪下應力也大,易於積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難於以中、小地震的形 式來釋放,故該段地震強度大,頻度低。
郯廬斷裂與蘇、魯交界交匯部位,自1990年以來一直被國家地震局列為地震危險重點監視區,1995年9月2 0日山東蒼山發生M35.2級地震,2003年6月山東青島又發生MC4.3級小震群活動,該地區的地震活動值得我們 注視和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