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沿海外帶地震帶

東南沿海外帶地震帶

東南沿海外帶地震帶屬於華南地震區,地理上主要包括福建、廣東兩省及江西、廣西鄰近的一小部分。這條地震帶受與海岸線大致平行的新華夏系北東向活動斷裂控制,另外,一些北西向活動斷裂在形成發震條件中也起一定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南沿海外帶地震帶
  • 屬於:華南地震區
  • 包括:福建、廣東兩省及江西
  • 類型:地震帶
歷史記載,分布情況,活動特點,活動周期,重點區域,構造背景,科學觀測,發生原因,

歷史記載

中國地震帶的分布中國地震主要分布在五個區域:台灣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23條地震帶上。
"華南地震區"的"東南沿海外帶地震帶",這裡歷史上曾發生過1604年福建泉州8.0級地震和1605年廣東瓊山7.5級地震。但從那時起到現在的300多年間,無顯著破壞性地震發生。 李四光所說“華南地震區“的“東南沿海外帶地震帶“,這裡歷史上曾發生過1604年福建泉州8.0級地震和1605年廣東瓊山7.5級地震。但從那時起到現在的300多年間,無顯著破壞性地震發生。

分布情況

地震圖
1、泉州—汕頭地震帶。是東南沿海地震亞區中地震活動水平最高的一條地震帶。1067年到1976年,共記錄到8級地震1次,7-7.3級地震2次,6-6.9級地震6次。
2、邵武—河源地震帶。東起福建崇安以北,經邵武、太寧、寧化、長汀、連城、武平入廣東。1520年到1976年共記錄到4.7級以上地震12次。
3、廣州—陽江地震帶。北起佛岡、清遠,南至陽江、吳川,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北東向斷裂組成,本帶地震發生在廣州、佛山、高鶴、陽江等地,最大為6.4級。
4、靈山地震帶。北起梧州、藤縣,南至北海、東興。1558年到1976年,共記錄到4次破壞性地震,最大震級6.7級,屬於地震頻度比較低的地震帶。
5、瓊雷地震帶。位於雷州半島和海南島北部的雷瓊斷陷內。1605年到1976年,共記錄到4次破壞性地震,最大震級為7.5級。
6、揚州—銅陵地震帶。包括江蘇東部、安徽南部和江西北部一部分,強震主要分布在長江破碎帶兩側及黃海海域。

活動特點

東南沿海地震強度增強趨勢、地震南強北弱與該應變場和橫向走滑有關:
(1)由於該斷裂以南比以北地區應力應變場變化大,多場耦合複雜,耦合程度降低,造成蠕動變形不均產生應力閉鎖,孕育地震發生。
(2)福建東部比台灣海峽地殼均一性差、地球物理場變化明顯,組成更為複雜的多元、多場耦合,耦合場穩定性差,容易受橫向構造活動干擾,產生彈性變形而孕育地震強度增強。
通過對1974年以來東南沿海地震帶西段發生的Ms≥4.9級地震前地震活動性總體狀態參量Rt的變化特點的分析,同時對Rt值在東南沿海地震帶西段的地震預測效能進行了檢驗評估。結果表明,當Rt>0.82時,表明東南沿海地震帶西段地震活動狀態比較正常,發生4.9級以上地震的機率較低;反之,當Rt≤0.82時,則表明東南沿海地震帶西段地震活動比較活躍,發生4.9級以上地震的機率較大。
東南沿海海岸部份地區晚更新世及全新世早期和中期地殼主要表現為下沉,全新世中晚期特別是晚期主要反映為上升珠江三角洲晚更新世中晚期以來主要表現為繼承性下沉現代地殼形變測量反映的地殼升降較多地區與上述趨向大致相似,廣東惠來縣東60km下新礁海域及珠江三角洲燈籠沙等15個地區,是地殼升降異常速率較高地區。中國東部沿海地震帶等值線呈SN向展布的,在東南沿海地震帶等值線呈NE向展布。二十世紀華南地區地震時空分布的不均勻性,從空間上表現為東南沿海地震帶帶內地震活動的群集特徵,從時間域方面來看,存在著盛衰交替、密集-平靜相互交替的叢集現象。

活動周期

基於東南沿海地震帶的地震活動特點和構造背景,確定了若干個地震活動特別集中的區域,並引入地震叢集窗和震級結構的概念分析這些區域的局部特點。結果表明,這些地震叢集窗的地震活動水平變化反映了所屬大區的應力狀態,當某個地震叢集窗發生震級結構異常,具備前兆震群特徵的地震密集事件時,該地震叢集窗內或其相關部位的介質性狀可能發生了變化,這對以後可能對應發生中強地震或強震具有一定的中期預測效能。表明其具有由東向西定向遷移的規律,其各個遷移過程的遷移速度也相對穩定,平均值為42Km/a,這為研究該帶地震活動的動力源和目前可能的地震危險區提供了一定的依據。地震活動在時間分布上具有活躍與平靜的交替性,在空間分布上存在集中與分散的不均勻性特點,它是地震研究的一個重要參量。東南沿海地震帶20世紀以來在時間分布方面存在的密集-平靜相互交替的叢集現象,對以往按地震能量釋放的分布劃分出的活躍-平靜幕數目不等的多種結果;對東南沿海地區54次M≥43/4,地震的時間間隔序列,在使用有序樣品聚類分析中的“離差平方和”法及誤差函式法,從誤差隨分段數增加而減少的拐點值及誤差函式比值認為四段活躍幕劃分是合理的。從1943年之後,計算得出的東南沿海地區中強以上地震序列的時間變異係數δ值為1.2,明顯處於叢集狀態,對東南沿海地震區20世紀以來四個地震活躍幕中,其叢集非線性時間結構演化冪指數,即各幕地震的累積頻次與發震系統內部時間的關係基本符合為N=ctd.4個活躍幕的演化冪指數d變化範圍分布在0.7~0.8,東南沿海地震區20世紀以來M6.0以上的強震也基本符合該關係式,只是其活躍幕演化冪指數d為0.47。

重點區域

1994年以來,東南沿海地震帶的強震活動十分活躍,1994年9月16日在台灣海峽發生7.3級地震,1995年2月25日在晉江市金井以南海域發生5.3級地震,1999年8月5日在惠安海域又發生4.8級地震。福建省歷史地震活動在時間分布上顯示不均勻性,即存在著平靜活躍的強弱起伏交替的韻律現象,具體地說,福建歷史地震在時間分布上存在著明顯的兩個地震活動期,即1445年至1691年為一個地震活動期,另一個地震活動期自1791年起至今。
目前福建地震活動仍處在活動期內,在上述兩個地震活動期之間有一個近100年(16921790年)的平靜期,期間沒有發生大於4.75級地震,因此兩個活動期相對獨立是明顯的。福建省歷史地震活動在時間分布上也可以分為明顯的兩個周期,即1350-1691年為第一周期,1692年至現今為第二周期,在每個周期里分為4個應變變化階段,即應變積累階段,應變加速釋放階段,應變大釋放階段和應變剩餘釋放階段,目前福建地震活動正處於第二周期的應變剩餘釋放階段。泉州市位於福建省東南部的沿海地區,歷史上曾遭受過泉州海外8.0級地震的強烈影響,是中國東南沿海城市中遭受較大潛在地震威脅的城市之一,90年代以來,泉州市經濟得到高速增長,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潛在地震對泉州地區的威脅也在急劇增大。

構造背景

存在發生6級左右中強地震的可能,近幾年來東南沿海地震活動有所增強。近幾年來閩台地震活動頻繁,尤其是1999年9月21日的台灣7.6級大地震及一系列強餘震後,福建省沿海地區的地震形勢值得重視。通過研究東南沿海地震帶的地震活動性,分析該帶近期的地震形勢,並預測閩粵交界及其沿海地區為該帶未來1~3年內可能發生5~6級或6級左右地震的重點危險區。

科學觀測

我國著名的地震學家傅承義教授曾經說過:“用現代的科學方法來觀測地震,在中國可以說是從一九二0年的甘肅大地震之後才開始的”。
一九二0年十二月十六日的海原8.5級地震,是一次中國地震史中有記載的最強烈的地震之一。因當時海原屬甘肅管轄,所以許多學者稱為甘肅大地震。在蘭州市白塔山三台閣的一塊匾上,稱這次大震是“環球大震”。
為了研究本次地震發生的原因,調查地震所造成的人畜傷亡和經濟損失,在一九二一年四月,內務部、教育部、農商部派遣的翁文灝、謝家榮等六委員赴災區調查。他們調查的目的,正如他們說的:“此行目的,有注意科學之研究,故除調查震災狀況,勘探山崩地裂諸現象外,多從事於地質之考察,俾明此次地震之起源及地殼之關係焉”。周總理一九六六年五月在接見邢台地震科學討論會代表時,對翁文灝、謝家榮等人的現場考察給予了高度評價。周總理指出:“說舊社會有了地震不去實踐,是否這樣差?一九二0年六盤山大地震總有人去看過,不要否定一切,歷史也要一分為二,批判吸收吆!”
一九二0年海原地震後,由當時的中央地質調查所正式開始負責地震工作。我國現代地震台開始建立,國內任何地方發生地震,中央地質調查所都要設法向政府報告,並作為研究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所以說,海原地震後,地震作為一門科學研究在我國正式開展起來。

發生原因

人類在揭開地震之謎的過程中,伴隨著豐富的想像,產生種種神話與傳說。
大約在12世紀,日本古曆書上有所謂“地震蟲”的描述。1710年,日本有書談及鯰魚與地震的關係時,認為大鯰魚臥伏在地低下,背覆著日本的國土,當鯰魚發怒時,就將尾巴和鰭動一動,於是造成了地震。我國古代對地震這一特殊災害,也有專門描述。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地低下有一條大鱉魚,馱著大地,時間久了就要翻一翻身,於是大地就抖動起來,鱉魚翻身就是地震了。

.
..
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對地震認識從神話中走出。古希臘的伊壁鳩魯認為地震是由於風被封閉在地殼內,結果使地殼分成小塊不停地運動,即風使大地震動而引起地震。隨之出現了盧克萊修的風成說,即來自外界或大地本身的風和空氣的某種巨大力量,突然進入大地的空虛處,在這巨大的空洞中,先是呻吟騷動並掀起旋風,繼而將由此產生的力量噴出外界,與此同時,大地出現深的裂縫,形成巨大的龜裂,這便是地震。再有亞里士多德提出,地震是由突然出現的地下風和地下灼熱的易燃物體造成。
20世紀伊始,科學家們開始深入研究地震波,從而為地震科學及至整個地球科學掀開了新的一頁。相繼提出比較有影響的假說有三:一是1911年理德提出地球內部不斷積累的應變能超過岩石強度時產生斷層,斷層形成後,岩石彈性回跳,恢復原來狀態,於是把積累的能量突然釋放出來,引起地震,這是所謂“彈性回跳說”;二是1955年日本的松澤武雄提出地下岩石導熱不均,部分溶融體積膨脹,擠壓圍岩,導致圍岩破例產生地震,這是所謂“岩漿衝擊說”;三是美國學者布里奇曼提出地下物質在一定臨界溫度和壓力下,從一種結晶狀態轉化為另一種結晶狀態,體積突然變化而發生地震的“相變說”。
雖然,地震之謎迄今沒有完全解開,但隨著物理學、化學、古生物學、地質學、數學和天文學等多學科叫交叉滲透,深入發展,使地震學科取得長足的進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