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回族鄉

守望回族鄉

守望回族鄉隸屬昭陽區,位於昭通城東南方,鄉政府距城8.3公里,東與小龍洞鄉相連,南和貴州省威寧苗族彝族自治縣中水鎮接界,西同布嘎回族鄉、永豐鎮接壤,北跟鳳凰辦事處毗鄰。轄水井灣村、卡子村、八仙村、葫蘆坪村、甘河村、劉家海子村、馬貴閘村7個村民委員會,96個村民小組,居住著回、漢、彝、3種民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守望回族鄉
  • 別名:守望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
  • 電話區號:0870
  • 郵政區碼:657001
  • 地理位置:昭陽區東南部
  • 面積:67.22平方千米 
  • 人口:43128人(2017年) 
  • 機場:昭通機場
  • 火車站:昭通站
  • 車牌代碼:雲C
歷史沿革,自然環境,農村經濟,特色產業,基礎設施,文化教育,民風民俗,投資環境,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守望鄉人民政府駐水井灣自然村,海拔1930米。早年間因水井灣下方有數百畝水田和窪地,長年積水;又因水井灣自然村多年前隨處挖井皆可得清潔井水且水質清涼,故名“水井灣”亦“水旺”也,後因“水旺”與“守望”諧音,故名“守望”,亦取“守護盼望”之意。守望鄉1950年8月至1958年屬博祿區轄。1959年分而建立守望人民公社,時轄4個管理區。1962年又屬博祿區轄,1966年再劃出為守望公社,在此期間,遇“文革”曾易名為紅衛公社,至1978年復名守望公社,1984年春定名為守望區,1988年為守望回族鄉。2006年春劃出甘河村1、2、3組(大院村)馬貴閘村8、9組歸屬鳳凰辦事處轄。

自然環境

守望鄉地處壩區,昭威公路穿腹而過,地形東高西低,最高海拔大碑山2192米,最低海拔馬
貴閘柴煤山1918米。年平均氣溫11C,年降水量750毫米,無霜期220天,土壤為黃壤水稻土,酸性。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有市級景點——景風水庫一個,2006年她還承擔了雲南省第八屆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部分比賽項目。
守望回族鄉守望回族鄉

農村經濟

新農村建設根本目標,實施“3345工程”,即:發揮“三大優勢”:就是區位優勢、自然資源優勢、人力資源優勢,主動承接城市的輻射、帶動,轉移、傳遞毗鄰鄉鎮的優勢產業,將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優勢儘快轉化為經濟優勢;實施“三大戰略”:科教興鄉、小集鎮帶動、可持續發展戰略;布局好“四個經濟區域”:個私經濟區域、優質糧食生產經濟區域、特色作物經濟區域、乾果牛羊基地經濟區域;培植壯大“五大支柱產業”:糧、、畜、果、蔬。重點做好“穩糧強煙”支柱產業工作。確保全鄉經濟健康發展,農民增產增收,事業進步和諧,農村社會穩定。全鄉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076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615萬元,占總收入的22.6%;畜牧業收入2680萬元,占總收入的12.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412頭,肉牛6215頭,羊3258頭);漁業收入1.5萬元;林業收入190萬元,占總收入的1.2%;第二、三產業收入9476萬元,占總收入的59.1%;工資性收入651.5萬元,占總收入的4.1%;其他收入78萬元,占總收入的0.5%。農民人均純收入297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和第二、三產業收入等為主。全鄉外出務工收入45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20人(占勞動力的4.6%),在省內務工763人,到省外務工157人。
守望回族鄉守望回族鄉

特色產業

全鄉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畜牧業運輸業,產品遠銷省內外。 2007年種植業全鄉銷售總收入415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2.9%。正在大力發展烤菸特色產業,年種植烤菸面積達18000畝,收購量達550萬公斤,中上等煙比例占90%。2007年末存欄達到黃牛存欄7724頭,能繁母牛1861頭,出欄菜牛5929頭,肉產量769.2噸;生豬存欄6198頭,能繁母豬445頭,產仔4502頭,出欄肥豬6243頭,肉產量729.2噸;羊存欄3419隻,能繁母羊941隻,產羔1759隻,出欄菜羊3095隻,肉產量48.8噸;家禽存欄5.9萬隻,出欄6.5萬隻,肉產量81噸,禽蛋產量215.3噸;綿羊毛產量8.8噸,畜牧經濟收入占農業經濟總收入的12.5%,人均有牛0.9頭。藉助於黃牛養殖基地項目,計畫大力發展畜牧業。
守望回族鄉守望回族鄉
全鄉有著傳統的守望鄉回族的養牛技術、有著短期黃牛育肥技術。同時,守望鄉牛乾巴聞名全省,新集鎮上的牛羊交易市場有著每天近300頭的進出市場量。

基礎設施

至2007年底,全鄉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在集鎮市場安裝了路燈。全鄉有862戶通自來水,有8370戶飲用井水,有738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82.1%)。有9232戶通電,有364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729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40.5%和8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51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190戶(分別占總數的39.1%和35.5%)。
昭威公路從守望鄉穿腹而過,到城區交通便利,建有集貿市場1個。全鄉共擁有汽車415輛,農用運輸車375輛,拖拉機3862輛,機車1582輛。全鄉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237畝,有效灌溉率為24.4%,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316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7畝。到2008年底,全鄉建有沼氣池農戶47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5戶;建有小水窖6052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69戶。全鄉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3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32個自然村已通路;有3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3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29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全鄉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79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67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71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守望回族鄉守望回族鄉

文化教育

抓教學常規工作,關鍵在“五環”。我們在教學工作上始終抓緊抓死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和輔導後進生等工作。按上級要求按時開學,開齊開足每門課程,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從熟悉新課標和新教材入手,向每節課要質量。課後進行小結,總結每一節課的得失並及時加以改進,嚴禁在教學中出現知識性錯誤,授課做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講清難點。充分利用教具和多媒體等教學設備,更新教學觀念,把握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和興趣、情景、愉快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輕鬆愉快中學習和掌握各門知識,禁止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

民風民俗

守望回族鄉是典型的回族聚居鄉,回族氣息濃烈。回族人民熱情好客,禮貌待人。回族相見,先互致“色倆目”(阿拉伯語,問好),接著問候對方個人、家庭老小的生活、身體、飲食起居等,以示關切。賓客來訪,男主人要出門迎接,請進客房,按輩分就坐,陪客人拉家常;女主人則沏茶倒水後,下廚房將家中最好的食物做好給客人吃。鄰里之間,一家有事,大家幫助;誰家做了好食物或來客帶來的禮物,也要給鄰居家的老人奉送一些。
回族有潔淨的起居衛生習慣。回族成員大都十分熟悉“清真”一詞。清真在宗教意義上是指回族成員虔誠的伊斯蘭教信仰及其相關的宗教行為;在個人生活行為意義上是指講求心淨、身淨、居處淨和飲食淨。“心淨”強調回族成員要在正確思想指導下,重視倫理道德素質的修養,尋求心理上的健康與平衡,區分真偽善惡,“命人行善,止人乾歹”。“身淨”是回族穆斯林長期按照伊斯蘭教規範沐浴淨身而養成的清潔衛生習慣,主要表現為日常活動中堅持大淨和小淨,程式包括洗手及肘、淨下、漱口、嗆鼻、灌耳、洗頭、洗全身或其局部。即使在乾旱缺水的山區,回族成員也一年四季身體力行。回族男子在9歲還行割禮;成年後,特別是老年人,常修剪鬍鬚。已婚婦女定期用線絞去面部汗毛(俗稱“扯臉”)。回族男女都隨時清理身體有關部位的毛髮。“身淨”還包括衣著整潔得體。
守望回族鄉守望回族鄉
回族男子喜戴無檐小帽,俗稱“禮拜帽”、“白帽”、“號帽”,顏色以白色、圓頂居多,也有深綠、灰、黑色及六角尖頂、四角平頂的,精緻的帽子上繡有美麗的花紋或經文。男子還喜歡穿白色襯衫,外罩黑色馬甲(俗稱“坎肩”)。過去回族未婚少女喜扎辮子,戴綠色或粉色蓋頭,已婚婦女多盤頭,戴黑色蓋頭,老年婦女則戴白色蓋頭。服飾無論新舊,都以整潔、得體為上。“居處淨”是指生活環境的清潔與美化。回族民居講求整齊、美觀、大方;室內外多飾以山水風景、幾何圖形、植物花卉、磚雕等,室內喜掛阿文中堂字畫;院內喜種葡萄、果木、花草,院內雞棚、鴿舍、畜圈各有所處,里外總是打掃得乾乾淨淨。
回族主要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日期分別在伊斯蘭教曆10月1日、12月10日和3月12日。均源於伊斯蘭教節日,經過數百年,已經成為回族人民民眾的傳統節日。
回族實行有限開放的婚姻制度。回族視婚姻家庭為人生的必然過程(“瓦直卜”,意即“當然”),反對獨身,支持寡婦再嫁。歷史上回族經歷過從開放的民族外婚制向以民族內婚制為主,輔以“族外教內婚”的有限開放婚姻轉化的過程。回族實行一夫一妻制。新中國成立前一夫多妻制的比例也很低,這與伊斯蘭文化的影響有關。回族的婚姻程式有相親(彼此了解對方家庭、舉止、相貌)、定婚(從道義和宗教方面訂立婚約)、納聘禮(贈送給女方適當數量的聘金和衣服)、定日子(商定結婚日期)、舉行結婚典禮等。其中結婚典禮最為隆重,有穿喜衣、迎親、接親、念“尼卡哈”(證婚詞)、撒喜果、鬧洞房、耍公婆、認大小、擺針線等大小儀式,十分熱鬧,別具風格。
回族在歷史上受伊斯蘭文化薰陶,形成了“兩世吉慶”的人生觀。回族視人生如白駒過隙,故對生老病死持達觀態度。回族視死如歸,認為死亡是人生的最終歸宿,人死亡後安拉依據每個生命體生前的善惡行為進行審判。回族以現實的奮鬥謀求後世天堂的幸福,故虔誠的回族穆斯林絕少自殺輕生。回族成員臨終前,一般要請阿訇念“討白”,向親朋鄰里討“口喚”(原諒)。回族實行土葬、簡葬,主張速葬。稱死亡為“無常”或“歸真”,稱屍體為“埋體”,夜亡晨埋,早亡午埋,停屍最多不超過3天。葬禮包括“著水”(洗屍)、穿“卡凡”(用白布裹屍)、“站者那子”(為亡者舉行祈禱儀式)、入葬等四道程式。墓穴為南北向長方形土坑,埋體頭北、腳南、面西平放其中,不用棺木,不放任何陪葬品。成年亡人“入土為安”後,家屬一般要定期為之過“乜貼”,進行紀念。
清真寺是回族進行宗教活動的中心場所,每逢主麻日或回族傳統節日,人們會聚集在清真寺,朝聖禮拜。守望鄉境內有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兩個(八仙清真寺和宋家山清真寺),它們不但具有清代建築的標誌,同時還富有典型的民族特色,為研究回民遷移、回民發展史等起著重要的作用。清真寺歷年來經堂教學碩果纍纍,培養了一大批宗教人才及地方建設人才,為社會主義建設、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投資環境

一、地處壩區,昭威公路穿腹而過,地形東高西低,最高海拔大碑山2192米,最低海拔馬貴閘柴煤山1918米。年平均氣溫11C,年降水量750毫米,無霜期220天,土壤為黃壤水稻土,酸性。主產玉米水稻洋芋經濟作物烤菸為主,經濟林木有蘋果花椒黃梨為主。地下有豐富的褐煤無煙煤。有甘河、裕豐、景風、馬貴閘及卡子大溝等水利工程。有林業用地450公頃,有林地350公頃,以白楊、蘋果、黃梨、松柏為主。
二、交通便宜,昭威公路路面改造已於2006年9月前全面完成,新建守望大道直達市級景點景風水庫。全鄉基本實現村村通電,通路,通電話,特別是甘河村與水井灣村通村油路(水泥路)已實現。
三、守望是“雲南省黃牛養殖基地”之一,也是昭陽區黃牛凍精改良推廣和胚胎移植技術推廣的發源地,年改良配種頭數居全區首位,這裡的回族同胞有著豐富的“黃牛短期育肥技術”和經商理念,在守望集鎮每場有100多頭黃牛在這裡集散,守望鄉黨委、政府正籌備著建立全區最大的活畜交易市場。牛乾巴更是守望獨具特色的食品之一。
四、旅遊資源豐富,有市級景點——景風水庫一個2006年她還承擔了雲南省第八屆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部分比賽項目。市、區文物保護單位2個——八仙清真寺和宋家山清真寺;有著縱深無限自然風光的朱家山林區,待開發的大碑山林地保護區。

地圖信息

地址:昭通市昭陽區昭煙線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