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宿於石門

“明知不可而為之”,這對孔子的概括真是入木三分,深刻得 很。顯然,這個守城門的 人並不是一個等閒之輩,而是一個修養 很高卻隱身於市朝的大隱士。

回到“明知不可而為之”這句話本身來看,這是一個理想主 義者的形象勾畫。一個人如果知道自己所從事的事情是可望成功的,於 是堅持幹下去,最後果然取得成功,那么他固然是一個 成功的人,但說來卻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了不起。而一個人明知自己所從事的事情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或許不可能取得成功,但他還是一絲不苟地堅持做下去,“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 灰淚始乾。”為自己的信念、理想或感情而獻身。這就非常不易而難能可貴了。聖人何嘗不知道“克己復禮”任重而 道遠,但卻周遊列國 ,“累累如喪家之犬”而精神不改,晚年退居講學,仍然以禮樂文化為核心內容,為推行 “仁道”而貢獻力量。 正如曾子所說:“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 正是這一方面的精神,突現了儒家積極入世的特徵,與知其不可而不為的道家大相逕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子路宿於石門
  • 解讀1:守門的人非比尋常
  • 體現:儒家積極入世
  • 意味:隱含諷刺
情節概括,譯文,解讀,

情節概括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②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譯文

子路在石門過夜。守城門的人問:“從哪裡來?”子路說:“從孔氏那裡來。”守門 人說:“就是那個明知做不到卻還是要做的人 嗎?”

解讀

從這段簡短的記載中可以知道,第一,守門的人非比尋常,可能是個隱者。第二,子路只答一句“自孔氏。”對方便知道指的是孔子,可見孔子當時已很有名。第三,“知其不可而為之”是孔子積極救世的精神表現。
晨門之言似乎隱含諷刺的意味,然卻精要地點出:孔子是一個憂國憂民,追求理想,向不可能挑戰的人。
孔子“知其不可而為”的精神,耶穌之犧牲自己以為世人贖罪,地藏王菩薩之“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都是中外聖哲悲天憫人的宏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