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集鎮(江蘇省睢寧縣姚集鎮)

姚集鎮(江蘇省睢寧縣姚集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姚集鎮地處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的西北部,地處北緯34°01′——34°08′,東經117°49′——117°53′,東臨251省道與慶安水庫,南靠淮徐高速公路與104國道,北依清水畔水庫與睢北群山,西有泗八路,距觀音機場20千米,姚集鎮的地理特色是:境內古黃河東西九曲十八彎達35公里,西部山巒起伏、奇石嶙峋,一山一水的得天獨厚生態優勢是睢寧全縣和各園區都無法比擬的。姚集鎮2000年由原姚集鄉、張圩鄉和劉集果園場圃合併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姚集鎮
  • 外文名稱:YAOJI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江蘇省睢寧縣
  • 下轄地區:張圩、劉集等
  • 政府駐地:郭盧村
  • 電話區號:0516
  • 郵政區碼:221242
  • 地理位置:睢寧縣西北部
  • 面積:167.8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88224人(2017年) 
  • 氣候條件: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每年平均氣溫為14℃,四季分明,氣候柔和。
  • 著名景點清水畔水庫、梁山水庫、房灣濕地公園、掛劍台雙孤堆古墓群等
  • 機場徐州觀音國際機場
  • 火車站:睢寧站、觀音站
  • 車牌代碼:蘇C
鄉鎮概述,沿革,地形地貌,農業發展,經濟發展,地名由來,歷史遺蹟,雙孤堆,季札掛劍,自然氣候,環境項目規劃,

鄉鎮概述

姚集鎮位於睢寧縣西北部,其中總面積為全縣各鎮及各園區之首。姚集鎮東臨慶安鎮,西北接銅山區,南鄰王集鎮,北與邳州市毗鄰。省道邳睢公路穿境而過,姚張公路、古張公路貫通全鎮。姚集鎮的地理特色是:境內古黃河東西九曲十八彎達35公里,西部山巒起伏、奇石嶙峋,一山一水的得天獨厚生態優勢是睢寧全縣和各園區都無法比擬的。姚集鎮2000年由原姚集鄉、張圩鄉和劉集果園場圃合併而成。
姚集鎮總人口88224人(2017年),轄34個行政村,一個國營場圃,359個村民小組。姚集鎮總面積167.8平方千米(2017年),可耕地面積12萬畝,山區面積4.4萬畝,總水面3.39萬畝。黃河故道70華里橫穿境內,姚集鎮已形成東部板材、西部礦采、中間林、桑、果、蔬等產業帶的生產格局,區域資源優勢突出。
姚集鎮

沿革

姚集鎮歷史悠久,早在秦朝古黃河沿岸和張圩山區就有人跡,據全國很多知名的考古專家學者來姚集、張圩地區考察,結果表明早在五帝時期,該地區就有先人群居於依山傍水之地。宋代之前其山區東南地域多為湖盪草甸,後受黃河連年決口水患之影響,湖盪草甸即被大量的泥滂覆蓋淤積,自然形成大面積的沙鹼灘涂,給人居耕種非常有利的環境條件。明初,明皇朱元璋執行強制性移民政策,首批從山西曲沃縣遷來姚集,盧、林、孫、陳、程、徐等姓氏的人家在此定居繁衍生息。明弘治二年(1489),黃河決口水漫睢寧西部釀成大災,田禾盡沒,民多溺死,故築姚家圩子御水,建一廟宇供百姓祭拜,以祈求根除黃河水患,並定每年農曆四月四為廟會日,逐漸形成農產品及大牲畜互通有無的交易市場。至清順治年間定名“姚集”。明代初,姚集地區為青羊社,洪武十五年後劃歸大村社。民國元年至16年黃河以南屬龍河市,黃河以北歸河北市,民國31年至33年隸屬睢宿縣,民國37年至38年隸屬銅睢縣,1948年歸屬睢寧縣。1958年成立姚集人民公社,1983年恢復鄉制改稱姚集鄉,下轄32個行政村,67個自然莊,223個村民生產組,人口51319人。張圩地區明洪武十五年隸屬邳縣修文鄉,後隸屬睢寧縣招義鄉,民國17年(1928年)隸屬河北市,1948年歸屬銅睢縣,1949年至1953年隸屬邳睢寧,1953年5月劃歸睢寧縣,1958年成立了張圩人民公社,1983年恢復鄉制,改稱張圩鄉,下轄24個行政村,47個自然莊,12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為36157人。劉集果園場圃組建於1958年,獨立建制,歸睢寧縣多管局管轄,有行政村兩個,自然莊個,人口人。2000年姚集鄉、張圩鄉、劉集果園場並鎮,統稱姚集鎮,人口9.7萬人,轄36個行政村,分別是姚集村、郭盧村、張圩村、陳井村、張井村、梁山村、大同村、曉樓村、油坊村、新安村、馮莊村、王沃村、鐵寺村、黃山村、蛟龍村、馬營村、樓埝村、房灣村、王塘村、青年村、湖口村、道莊村、石碑村、程劉村、李漫村、金武村、高黨村、八一村、二堡村、大劉莊村、魏山村、趙場村、杜湖村、劉店村、劉集村、張尹村,鎮政府駐地在郭盧村。
古黃河濕地美景古黃河濕地美景
古黃河濕地美景如畫古黃河濕地美景如畫

地形地貌

自然資源姚集鎮東部古黃河流域為平原,黃河以南為黃緩衝低洼鹽鹼地帶,黃河以北為紅粘土高亢地帶,西部以蛟龍山向西延伸屬山區,連綿數十里,有些山峰則與邳州市和銅山區境界內的山巒相接,據統計,姚集鎮境內的山頭有座,一般高度都在50米—100米左右。經國家和省有關部門鑑定,這些山峰中大理石、石灰石、磷礦、工業燒鹼、鈦鐵礦石、白銀鹽礦石、金屬鎂等含量極大,其中大理石密度、硬度和光澤均可與雲南大理市相媲美。
古黃河濕地白鷺飛舞古黃河濕地白鷺飛舞
農業生產特色著,姚集鎮有果樹面積2萬畝,年產蘋果5000噸,桑園面積2萬畝,年產繭150噸,意楊林面積2.7萬畝,木材積蓄量17萬立方,全國意楊樹王就生長在境內張圩林場。年生豬飼養量7萬頭,白山羊飼養量10萬隻,年家禽飼養量120萬羽。可養殖的水面1.5萬畝。工業礦產資源優勢明顯,姚集鎮有山頭67座,盛產石灰岩、白雲岩、石英石磷礦石大理石、鈦鐵、金屬鎂、工業燒鹼等礦產,具有較高的開採價值。經園林專家探明的觀賞石(奇石)有:骨架石、龜石、圖像石、橡形石、像形石、工藝石、假山石五彩石等。占地面積約32平方公里,具有很好的開發前景。工業產品有:繅絲、板材、水泥、絲棉被、髮夾、石灰、石子等。姚集鎮有木材加工企業67家、大小機動運輸車1000餘輛,郵電格線健全。姚集鎮具有悠久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歷代文人軼事口碑相傳,境內名勝古蹟甚多,出土了大量雕刻精美的漢畫像石銅牛燈等珍貴文物。姚集民風純樸、政通人和,是文化,科技、綠化、生態和農業先進鎮。

農業發展

姚集鎮農業結構基本形成了以林桑果為主體的產業模式。姚集鎮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上始終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小我大”的方針,向產品質量和規模上要效益,將姚集鎮的主導產業做強做大。姚集鎮優質梨面積已達5000畝,蠶桑面積達10000畝,意楊林面積2.5萬畝,完成綠色通工程建設100公里。養殖業在新品種引進和推廣上取得了顯著成績,波爾羊蘇太豬和特種水產品養殖業在姚集鎮都得到迅猛發展,梁山清水畔水庫的大閘蟹養殖已實現年純收入250萬元。充分利用市農科院在鎮鎮扶貧的機遇,合作建設了以龍王路沿線為中心的小麥、大豆育種基地;以程劉、高黨為中心的種桑、養蠶、種植食用菌專業村;以石碑、劉集、張尹為中心的水果生產基地。這些產業已成為姚集鎮農民增收的新亮點。也就通過這些產業結構調整的進一步最佳化才使的姚集鎮農業生產在災年不減收的好成績,為姚集鎮全面完成各項指標任務打下了堅定的的基礎。
鎮內三水梨鎮內三水梨
姚集鎮果蔬協會位於姚集鎮石碑村,是石碑村黨支部發起的,農民經紀人、運銷大戶、種植大戶等人參與共同創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004年7月睢寧縣委農工辦批准,依法在睢寧縣民政局登記註冊的基地加協會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協會始終堅持“民辦、民營、民受益”的辦會方針,依託當地資源優勢,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科技為支撐,不斷地帶領、引導農民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在市場調研基礎上,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後全方位系列化服務,帶動了農民增收,促進了農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協會不斷健全組織網路,夯實協會基礎工作,協會有固定辦公地點150m2,配備電腦、電話等辦公設施。擁有固定資產190萬元,現有會員233人,其中中高級技術職稱28人。分布在蘇、魯、豫、皖等省市,電腦與江蘇農業網等聯網,又在全國大中城市設立銷售視窗8個,結合各地農民經紀人反饋信息,篩選有價值的經濟信息2000餘條,及時向會員和農民發布,印發宣傳資料5000餘份,簽訂農業訂單60份,聘請農業專家、技師舉辦農業技術講座4期,培訓8000餘人次,出板報86期。協會實行股份分紅,二次返還制度,讓利於民。銷售各類農產品22000餘噸,銷售收入2800萬元,利潤150萬元,產品銷往南京上海無錫合肥天津等地。協會制定農業生產規程,按照無公害標準技術要求,實行統一布局、統一施肥、統一植保、統一套袋、統一品牌、統一收購:統一包裝、統一標準、統一銷售、統一優惠供應生產資料等十統一服務。積極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農業,該村示範園1000畝、基地1000畝,帶動周邊鄉鎮發展優質梨28000畝,2003年被省農林廳授予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會員增收1820元,農民增收420元,帶動2520戶農民走上脫貧致富道路。2005年被市評為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經經濟組織,2007年被評為江蘇省百強農村專業經濟協會。
鎮內桑園鎮內桑園

經濟發展

姚集鎮黨委、政府把招商引資作為第一要事來抓,制定新的優惠政策,營造招商引資氛圍,形成“以商為先,以商為尊,以商為貴,以商為主”的大氣候,招商引資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已在姚集落戶投產的企業有19家,總投資額達5000多萬元;正在建設的項目有6個,總投資額達4000多萬元;協定項目4個,總投資額達3500萬元;正在洽談項目2個,預計投資額為1200萬元。姚集鎮出台關於全社會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的檔案,發動姚集鎮幹部民眾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共同為姚集的招商引資工作獻計獻策。制定相應的較為完善的優惠政策,倡導“親情招商、感情招商、關係招商和優惠招商”,調動起全社會的潛在的招商引資力量。
意楊林之鄉意楊林之鄉
胡口村在外務工人員董炳龍、賈早等先後穿針引線為姚集引進投資500萬元的胡口橡膠廠和胡口旅遊產品開發公司,現兩企業已進入投產階段。他們近期引進的山東客商興辦的板材深加工企業一期投資將近1000萬元。能人招商已成為今年姚集招商引資工作的一大亮點。姚集鎮高起點規劃,提高入境辦板材加工廠的條件,一舉引來14家深加工企業,每家的一期投資都超過百萬元。由姚集鎮牽頭引進的投資2600萬元的大漢文化藝術品有限公司項目計畫進入縣工業園區選址。這是姚集引進大項目的一個突破。縱觀姚集引進落戶睢寧的企業名單,由上海浙江河北深圳蘇州等省市客商投資的赫赫在目,這是姚集一改就近招商觀念、實施求大求遠求實招商方略取得的成效。

地名由來

早在東漢末年,下邳南黃河南岸就有姚姓人家居住。公元182年(光合五年)孫堅為下邳丞,得次子孫權時,孫權母親愛吃的豆腐,就是御膳房大師從黃河南岸姚家圩村一姚姓家中購買的。 當時下邳城南的黃河堰下,是一片大面積的茅草荒灘。居住在這裡的姚、吳、孫、程、林五個姓氏十多戶人家都是從外地遷來的移民,鑒於姚姓一戶是三世同堂較為完整的家庭,並有一位60多歲的年長者非常正派,經常愛做善事,樂於團結大家,其家庭實屬本分人家。其他姓氏的居民在姚家的影響之下,也就自然地稱之此地為姚家莊。後因黃河連年決口泛濫,為防黃水沖淹災害,居住在這裡的人們,便在村莊周圍挖溝排水築圩,後來,便自然稱呼此地為姚家圩。
明朝年間,佛教盛行。姚家圩也建立了一座小型寺廟,內置佛祖塑像,每逢初一、十五,農家人都要來這裡燒香叩拜,以求佛祖保佑,免遭連年泛濫的黃水災害。隨著信教求佛的人們逐年增多,這裡又規定每年農曆四月四日為姚家圩廟逢會日。有廟會,就有商賈雲集。因該地荒草面積大,老百姓多以飼養騾、馬、牛、羊為業,廟會是日又多以交易大家畜為主,人們又將姚家圩廟會稱之為“騾馬會”。後來,廟會之後,仍有做小生意的人長期在此地經營,又有一林姓商人在此圩堰上設立一處經營花生行市,並徵求商人意見,規定每年農曆三、八、五、十為逢集日,長此以往也就自然稱之為姚家圩集了,清朝初年又簡稱為姚集。
清鹹豐十年,姚一體再次領築姚家集圩,主要是加固增高圩壩,周長擴大到1386米,進一步保證了汛期集市安全。宣統年間,姚集圩曾更名為姚集寨。民國17年,更名為姚集區。1957年9月撤區並鄉,更名為姚集鄉。1958年9月,更名為姚集人民公社。1983年4月,恢復改稱姚集鄉。2004年4月,撤鄉建鎮,原張圩鄉、劉集果園、姚集鄉合併為姚集鎮。屬全縣土地面積第一、人口第二的大鎮。該鎮現有建材加工、板材加工兩大工業園區,農產品蠶繭、意楊、果品及特色飲食類豆腐、狗肉等名揚中外。

歷史遺蹟

雙孤堆

姚集鎮境內的“雙孤堆”古墓葬被列入省級重點文物。“雙孤堆”為一大一小兩座土墓,大墓在西,直徑80餘米,墓高22餘米;小墓在東,直徑50餘米,墓高15米。兩墓相距約200米。
姚集鎮(江蘇省睢寧縣姚集鎮)
有專家推斷,“雙孤堆”可能是漢代下邳國國王或其家族的墓葬,但民間一直傳說,“大孤堆”是西晉時奢靡無度的富豪石崇的墳墓,因而覬覦其中“寶藏”的竊賊代不乏人。
“雙孤堆”的歷史傳說
據蛟龍村村民介紹,蛟龍山東側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雙孤堆”。其中,西邊的大土堆為石崇墓,東邊小土堆為范丹墓。談及此處,還有一段傳說。
歷史上有人名石崇,財大氣粗,敢與國舅王愷比富,許多有錢的大款他都不放在眼裡,唯獨高看知識分子。
那時的女知識分子,在石崇看來只有才女綠珠;那時的男知識分子,在石崇看來只有丐幫幫主范丹了。范丹的衣著言行,讓石崇讚賞不已。
范丹宴石崇,4子當桌腿
范丹實在過意不去石崇的再三相邀,就隻身來到石崇的住所。一進家門,就見金磚鋪地,餐桌上金玉碗琥珀杯,范丹不由蹙眉。過些時候,范丹回請石崇,石崇來到了范丹家中,只見茅屋配破門,屋內更是一貧如洗。
范丹拿出自釀的酒水,自產的蔬菜,又到蛟龍山上採集幾種野果,小木桌上全是土特產。門前地面不平坦,范丹就喊來4個兒子趴在木桌下撐起4隻桌腿。一個兒子跑堂、端茶、倒水加斟酒,兩個女兒跑前跑後的,想得十分周到。兩人越喝越投機,氣氛越來越好,最後竟結拜為仁兄弟。
石崇范丹同葬龍脈地
數年之後,石崇和范丹相繼去世,范丹的兒孫們就按照父親的遺囑,把仁兄弟倆選葬在龍脈之地--"蛟龍山"以東,仲山以西。兩墓均在蛟龍山的龍鬚之下,人們稱這樣風水寶地的墓葬為“石崇、范丹頂葬蛟龍”。這兩座一大一小兩個土堆因歷史久遠,就被久居在這裡的人們稱之為“雙孤堆”。

季札掛劍

掛劍台”此原遺址位於該縣西北部原古下邳西郊故黃河北岸、大花山坡下(今姚集鎮清水畔水庫西側),是明清乃至更早時期睢寧縣一處較為著名的歷史古蹟。
姚集鎮(江蘇省睢寧縣姚集鎮)
周代的季札,是吳國國君的公子。有一次,季札出使魯國時經過了徐國,於是就去拜會徐君。徐君一見到季札,就被他的氣質涵養所打動,內心感到非常地親切。徐君默視著季札端莊得體的儀容與著裝,突然,被他腰間的一把祥光閃動的佩劍,深深地吸引住了。在古時候,劍是一種裝飾,也代表著一種禮儀。無論是士臣還是將相,身上通常都會佩戴著一把寶劍。
季札的這柄劍鑄造得很有氣魄,它的構思精審,造型溫厚,幾顆寶石鑲嵌其中,典麗而又不失莊重。只有像延陵季子這般氣質的人,才配得上這把劍。徐君雖然喜歡在心裡,卻不好意思表達出來,只是目光奕奕,不住地朝它觀望。季札看在眼裡,內心暗暗想道:等我辦完事情之後,一定要回來將這把佩劍送給徐君。為了完成出使的使命,季札暫時還無法送他。
怎料世事無常,等到季札出使返回的時候,徐君卻已經過世了。季子來到徐君的墓旁,內心有說不出的悲戚與感傷。他望著蒼涼的天空,把那把長長的劍,掛在了樹上,心中默默地祝禱著:「您雖然已經走了,我內心那曾有的許諾卻常在。希望您的在天之靈,在向著這棵樹遙遙而望之時,還會記得我佩著這把長長的劍,向你道別的那個時候。」他默默地對著墓碑躬身而拜,然後返身離去。
季札的隨從非常疑惑地問他:徐君已經過世了,您將這把劍懸在這裡,又有什麼用呢?季子說:雖然他已經走了,但我的內心對他曾經有過承諾。徐君非常地喜歡這把劍,我心裡想,回來之後,一定要將劍送給他。君子講求的是誠信與道義,怎么能夠因為他的過世,而背棄為人應有的信與義,違棄原本的初衷呢?
自古以來,聖賢一再地教誨我們,高邁的志節往往是表現於內心之中。就像季札,他並沒有因為徐君的過世,而違背做人應有的誠信,何況他的允諾只是生髮於內心之中。這種「信」到極處的行為,令後人無比地崇敬與感動。
一個人成敗的根源,源於我們內心的誠與敬。如果連講話應有的信用都做不到,那很難想像,還有什麼樣的事情,能夠成就得了。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沒有信用,就好像車子無法走動一樣。《中庸》說:「不誠無物。」如果缺乏真誠的心,與應有的信義,那任何的事業都很難成就。
語言是心靈的外在表現,關係重大,影響深遠。曾子曾經提到:「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我們在講話的時候,容貌予人什麼樣的感覺,至關重要。也正是因為它代表著我們的心,從我們的行為容止與言語意涵,對方就能夠透析說話之人的內心世界,所以我們的言語一定要謹慎。
言為心聲,言語是內心至情的表白,要明晰地洞視、了知為人真實的品操,就要關注人的內心世界。心善,行為就善,心惡,行為自然偏頗。在這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中,雖然季札內心想要將劍送給徐君,但是他並沒有言語上的承諾,更何況當時徐君已經過世了。然而他仍然信守著內心的諾言,不惜捨去千斤難買的寶刀,將它掛在樹上,悵然而去。並且說道:我的心中有過對徐君的許諾,怎么能夠因為朋友的離去,而背棄曾有的誠信呢?在這落落而言、擲地有聲的三言兩語中,信義的精神,確已傳揚萬古而不朽。
人生經歷
季札是周朝吳國人,因受封於延陵一代,又稱「延陵季子」。他的祖先是周朝的泰伯,曾經被孔子讚美為「至德」之人。泰伯本是周朝王位繼承人,但父親太王,有意傳位給幼子季歷以及孫子昌。於是泰伯就主動把王位讓了出來,自己則以採藥為名,逃到荒蕪的荊蠻之地,建立了吳國。
數代後,壽夢繼承了吳國王位。他的四個兒子當中,以四子季札最有德行,所以壽夢一直有意要傳位給他。季札的兄長也都特別疼愛他,認為季札的德行才幹,最足以繼承王位,所以都爭相擁戴他即位。但是季札不肯受位,堅持把王位讓給哥哥。
哥哥諸樊覺得自己的德能,遠在季札之下,一心想把持國的重任託付給他,但被季札婉言謝絕了。他說:曹國之人想擁立賢能的子臧為國君,來取代無德的曹王,但被子臧所拒絕。為了堅守臣民應有的忠義,並打消國人擁立的念頭,子臧離開曹國,奔走到了宋,使曹國的君主,仍然得以在位執政。子臧謙恭無爭的美德,被人們讚美為能「守節」的盛德之人。前賢的殷鑑歷歷在心,國君的尊位,哪裡是我季札所希求的呢?雖然我無德,但祈求追比賢聖,則是念念在心啊。
季札的厚德感動了吳國之人,他們如同眾星拱月般,一心想要擁戴季札為王。不得已之下,季札退隱於山水之間,成日躬耕勞作,以表明他堅定的志節,才徹底打消了吳人的這個念頭。
有一次,吳國派遣季札出使魯國。到了魯國,季札聽到了蔚為大觀的周樂。季札以深密的感受力和卓絕的見識,透析了禮樂之教的深遠蘊涵,以及周朝的盛衰之勢,語驚四座,使眾人為之側目。聽到《唐》,他聽出了思接千載的陶唐氏遺風,聽到《大雅》,他在樂曲深廣的氣魄里,聽到了文王之德。當《魏》歌四起,那「大而寬,儉而易」的盟主之志,輝映著以德輔行的文德之教。一直到《招箾》舞起的時候,季札驚嘆道:這是最令人嘆為觀止的至德樂章,就如同蒼天無不覆蓋,大地無不承載。就算是盛德之至,也是無以復加了。
季札出使鄭國之時,見到了子產。他們一見如故,就好像是多年的知心之交。季札對時局有著異常明晰的洞察力,臨別前,他語重心長地對子產說:「鄭國的國君無德,在位不會很久,將來國主的王位,一定會傳到你的手中。你統理鄭國的時候,務必要謹慎,務必以禮來持國。否則鄭國很難避免敗亡的命運。」言之諄諄。當子產目送季札遠去時,仍然覺得音猶在耳,心裡不禁萬分悵惘。
吳王諸樊一直到過世之前,都還念念不忘弟弟季札。他留下遺訓,讓後人將王位依次傳給幾位弟弟,這樣最終就能傳到幼弟季札的手裡,以滿先王壽夢生前的遺願。繼位的吳王夷昧臨終前,要把王位傳給季札,但被季札再一次拒絕了。為了表明自己堅定的決心,他再度歸隱而去。
  
人物評價
孔子曾經說過:「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司馬遷讚美季札是一位「見微而知清濁」的仁德之人。賢者的謙恭禮讓、非凡氣宇和遠見卓知,一直在中國歷史的長空中,閃耀不絕。
在這個「季札讓國」歷史故事的背後,還有一個溯源主題餘韻不盡。中原地區與句吳一帶的人們,都是同祖共宗的兄弟。在古老的中國大地上,千百年來,人們本就同根同源,同體相依!
  

自然氣候

姚集鎮位於黃淮之間,地處中緯度,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每年平均氣溫為14℃,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和,年日照平均數為2396小時,日照百分率為54%。全年10℃以上植物生產季節為216.7天,年平均降水量為910毫米,6月到9月汛期降水量占全年總量的80%。全年無霜期為217天,常發生的自然災害有春旱,導致沙鹼地塵土飛揚,特別是來自東南方向的乾熱季風,更是在田農作物枯萎傷根的大敵。夏澇時節會出現暴風雨、冰雹、龍捲風等災害,導致各年份季節均有輕重不等類型各異的農作物病蟲害發生。
睢寧縣姚集鎮各行政村基本情況現狀統計表
姚集鎮行政村基本情況
序號
行政村
自然村(個)
人口(人)
戶數(戶)
建設用地(公頃)
人均用地(平方米/人)
耕地面積(公頃)
人均耕地(畝/人)
1
金武村
5
1818
522
40.7
223.9
210.2
1.7
2
李漫村
11
3561
663
52.6
147.7
273
1.1
3
胡口村
5
2700
600
59.5
220.4
250
1.4
4
青年村
7
3430
783
75.5
220.1
165
0.7
5
二堡村
4
3180
763
92.3
290.3
338.5
1.6
6
八一村
6
3850
962
73.3
190.4
203.4
0.8
7
高黨村
5
2310
580
39.1
169.3
210
1.4
8
婁埝村
3
1890
494
51.9
274.6
266.7
2.1
9
道莊村
2
1836
412
46
250.5
173.3
1.4
10
程劉村
4
1501
400
64.2
427.7
197
2
11
趙場村
3
1730
430
36.7
212.1
119.7
1
12
杜湖村
3
3150
787
64.2
203.8
328.2
1.6
13
劉店村
3
1908
452
38.4
201.3
149.3
1.2
14
巍山村
1
2230
557
37.4
167.7
165.4
1.1
15
劉莊村
2
5600
1450
81.7
145.9
327.2
0.9
16
王塘村
2
2000
604
50
250
255
1.9
17
石碑村
4
1970
447
38.3
194.4
200
1.5
18
房灣村
3
1673
418
37.2
222.4
203
1.8
19
黃山村
2
1755
427
34.7
197.7
143
1.2
20
小樓村
1
1720
403
31.3
182
130.7
1.1
21
馮莊村
2
4388
878
66.5
151.5
235.8
0.8
22
張井村
3
2497
615
42.6
170.6
170
1
23
陳井村
7
4270
1150
61.9
145
300
1.1
24
新安村
3
4220
844
64.2
152.1
242
0.9
25
張尹村
5
2360
503
37
156.8
140
0.9
26
劉集村
2
2400
625
49.2
205
153.3
1
27
張圩村
2
4300
1175
108.1
251.4
230.7
0.8
28
油坊村
2
1720
404
34.3
199.4
101
0.9
29
鐵寺村
4
2018
538
43.7
216.6
160
1.2
30
王窩村
2
3070
656
54.4
177.2
173.3
0.8
31
梁山村
4
3560
890
47.1
132.3
385.5
1.6
32
大同村
3
3800
1050
74.4
195.8
467.9
1.8
33
谷堆村
4
3450
862
64.8
187.8
207
0.9
34
姚集村
11
2101
787
167.7
206.9
586.5
1.1
鎮區
6105
2003
合計
130
99971
25134
1960.9
196.1
7861.6
1.2

環境項目規劃

環境空氣品質控制目標
實行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全鎮環境質量目標按《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1996)執行,空氣品質達到二級以上標準。
地表水質量控制目標
加強區域水體的綜合整治,提高城市污水處理能力,使江河水質有明顯改善。地表水環境質量控制目標按《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執行。
地表水環境質量控制目標
水域
控制目標
區域內湖泊
清水畔水庫、梁山水庫按Ⅱ類標準
河網和其他水系
廢黃河、鎮區的水域分別控制地表Ⅲ類標準
固體廢棄物治理
固體廢棄物要綜合利用,變廢為寶,物盡其用,真正做到不產生二次污染,鎮區生活垃圾及糞便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村莊生活垃圾處理率達80%,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理率達100%,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