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執

妄執

引證解釋

佛教語。虛妄的執念。 唐 王維 《能禪師碑》:“皆以實歸,多離妄執。” 郭沫若 《十批判書·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一》:“在這一方面,我雖然沒有作出什麼特殊的貢獻,但幸而早脫掉了舊日的妄執,沒有陷入迷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妄執
  • 拼音:wàng zhí
  • 注音:ㄨㄤˋ ㄓㄧˊ
  • 解釋:虛妄的執念
基本信息,詳細解釋,

基本信息

拼音:wàng zhí
注音:ㄨㄤˋ ㄓㄧˊ
條目:妄執(妄執)

詳細解釋

謂違背緣起之理,而迷妄的執著實我、實法或假名言相。亦即顯現我執、法執之相。大乘起信論(大三二·五七七上):“計名字相,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又(大三二,五五七中):“計我、我所種種妄執。”
依唯識宗所說,我執、法執有分別起與俱生起二種:(一)分別起之我執與法執,系受邪教及邪師等說之影響,由後天而起,乃吾人經驗上的意識現象之領域,故此類妄執易斷。(二)俱生起之我執與法執,乃吾人生起分別意識以前本來具有者,即無始以來,為執著我、法之虛妄所薰習而與生俱來者,此乃真正之妄執。
俱生起之我執與法執其“相續”分為間斷、無間斷二種。前者屬現象的意識作用之第六意識,後者屬於較第六意識更微細之第七末那識,故末那識為妄執之根源,亦即其當體。末那識最顯著之作用,系以阿賴耶識之見分為對象,於見分生起我相及自心相,以此執著實我、實法。其本質為我痴、我見、我愛、我慢等。又於末那識所起之我執與法執極微細而難斷,若多修習殊勝之生空觀、法空觀則能斷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