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安徽省潛山市天柱山)

天柱山(安徽省潛山市天柱山)

天柱山位於安徽省安慶市潛山市西部,又名潛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簡稱“”由此而來)、萬歲山、萬山等。為大別山山脈東延的一個組成部分(或稱余脈)。一般指潛山市境內以其主峰天柱峰為中心的山地,有時也指其主峰。據1980年航空測定,主峰海拔為1488.4米,規劃保護區面積為333平方公里,風景區面積為82.46平方公里,中心位置(天柱峰)地理坐標東經116°27′,北緯30°43′。

天柱山因獨特的自然景觀,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黃山九華山、天柱山)。早在漢武帝時就封為“南嶽”,歷代都有人文活動。建國後開發為風景名勝區,景區獲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中國自然和文化遺產地等稱號,並於2011年9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成為世界地質公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柱山
  • 英文名稱:Tianzhu mountain
  • 別稱潛山皖山皖公山、萬歲山、萬山
  • 所屬山系大別山山脈
  • 地理位置:安徽省安慶市潛山市西部
  • 走向:北-南
  • 主峰天柱峰
  • 面積:333平方公里
  • 門票:自2018年9元28日起旺季130元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景區熱度指數,位置境域,地質特徵,山體組成,山體演化,地貌特徵,主要山峰,其他地貌,名崖,奇石,異洞,澗瀑,景觀,自然資源,人文景觀,摩崖石刻,宗教遺蹟,歷史文化,名人訪跡,軍事史跡,旅遊開發,

位置境域

天柱山地理位置及走向範圍天柱山地理位置及走向範圍
天柱山,位於安慶市潛山市西部。為大別山山脈東延的一個組成部分(或稱余脈)。一般指潛山市境內以其主峰天柱峰為中心的山地,有時也指其主峰。據1980年航空測定,主峰海拔為1488.4米,規劃保護區面積為333平方公里,風景區面積為82.46平方公里,中心位置(天柱峰)地理坐標東經116°27′,北緯30°43′。

地質特徵

山體組成

天柱山屬大別山東延的一個組成部分。山體主要由萬山(地質界慣用的天柱山的俗稱)岩體組成,位於安徽省岳西縣潛山市接壤地界一帶。呈北北西向展布,切割公界尖背斜,被菖蒲——響腸和水吼嶺——陳嶺頭火斷層的夾、地表層不規則岩基出露面積120平方公里,與圍岩的接觸帶多數被掩蓋。接觸帶附近岩體的岩面粒度變細,圍岩發生矽化。岩體的東、西、南三側沿接觸帶,均明顯可見長石交代作用構成的所謂“邊緣混合岩”,其寬度數十米至數百米不等。岩體內含有少量的細粒斜長角閃片麻岩殘留體,邊部可見烘烤現象。岩體西邊的白馬潭一帶,可見到其內有圍岩的殘留成分。岩體的長石斑岩和石英正長斑岩脈發育,主要呈北東向斜列排列。其次還見有閃長斑岩、細品岩脈等。
天柱山山體岩石構成特徵天柱山山體岩石構成特徵
萬山岩體相帶發育不對稱,內部相由中粒、中細粒結構混合花崗岩,混合二長花崗岩構成,占岩體的90%以上。邊緣為細粒結構的岩石,往往缺尖,一般寬為數米至數十米。在白馬潭、思婆尖兩側較寬。

山體演化

天柱山山體形成演變的歷史過程,可以追溯到距今26億年前的太古代時期。當時天柱山地區和整個大別山區一樣,在晚太古為海洋優地槽發育時期。在地槽下降過程中,本區堆積了巨厚的復理式建造(早期伴有超基性、基性岩,晚期伴有中酸性火山岩)的大別山群前身。
在距今20億年晚太古代末期的大別運動,使該地區海洋優地槽普遍發生褶皺隆起,形成丁優地脊斜山嶺。由於地槽沉積物遭受區域變質及其伴生花崗岩質岩漿侵入的造山變形,造成大別山群發生中——深程度的區域變質作用和混合岩化、陸殼改造型混合花崗岩的形成,構成本區孤島狀的變質地體——即包括本區在內的淮陽隆起。五台——呂梁地殼運動(大別運動)形成緊閉的、線型的複式褶皺經後期至今1億4千萬年發生的燕山運動,普遍發育了北東向、北北東向和南北向的斷裂活動,使褶皺受到干擾破壞而複雜化,並長期一直處於不同程度的上升隆起和遭受風化剝蝕的過程。直至距今200萬年的第四紀晚期(喜馬拉雅期)即早更新世,本區急劇上升,高達1000米以上。在上升地區形成河流侵蝕地貌,尤其是在上升急劇的山區,由於長期的風化剝蝕,從而形成了今日的天柱山雄偉奇特的自然景觀。

地貌特徵

中山。位於天柱山的腹地。由混合花崗岩組成,有多峽谷分割,危崖環境。它們海拔大於1000米,比高大於600米,以天柱峰為最高,海拔1488.4米。
天柱山主峰天柱峰天柱山主峰天柱峰
組成中山的混合花崗岩,水平、垂直和斜交節理尤為發育,且組別和疏密程度多變。絕頂和山腰,常年氣溫徘徊在0℃左右的時間最長,水在節理逢隙中,液態、固態頻繁變化,從而使岩體不斷碎裂、崩解,形成了各種爭奇獻異的石象分布。105°——285°,155°一一335°兩級垂直節理特別發育,加上外力作用沿垂直節理強烈切割,使天柱峰孤峰兀立,陡如層塔。絕頂附近垂直密集,又經外力作用的雕琢,形成含苞待放的蓮花峰。垂直節理切割,加球狀風化,造就了仙鼓峰。與仙鼓峰相映成趣的鼓棒石,則是沿85°——265°和175°——355°二組垂直節理髮育的鬼斧神工。頂部岩石被水平節理切割,巨石巍列三台,形成了三台峰。飛來峰則是頂部巨石被水平節理從邊緣向內橫切,使之遠看宛如天外飛來一石,冠於峰頂。仙鼓峰腰惟妙惟肖的蜒蚰石,是160°——340°和間距為2~3米70°~250°二組垂直節理髮育的絕妙佳作。還有飛虎、天獅、麟角、五指、仙拳、石榴、天池……諸峰都因峰頂石象而得名。
飛來峰東南側、石印峰的兩側是一深切狹窄的箱狀谷地。上方山峰岩石為各組節理切割,在強烈的物理風化作用下,形成了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石塊、巨岩。它們在重力作用下,發生了頻繁的崩塌現象,墜入谷中,錯落有致,這就形成了撲朔迷離的神秘谷。
天獅峰西南坡腰,地處中山邊緣。這裡匯水面積大,流水下切特強,沿節理形成的溝谷不斷擴展,山脊寬度不斷減少。再沿脊部節理密集處,發生流水切割和重邊崩塌作用,形成了如拱似虹的穿崖,這就是天柱山上一絕——“鵲橋”。“恐龍汲水”的成因與“鵲橋”雷同,只不過是豎形穿崖。
“天柱晴雪”的成因與晴雪嶺組成物質和地貌形態有直接關係。這裡由長石為主石英含量相對減少的混合花崗岩組成。位於中心地帶,岩石濕潤,有利於水對岩石的作用。加上太陽輻射強烈,日夜溫差較大,使岩石表面層層裂開,逐漸鬆散成砂層。晴雪嶺頂部坡度不大,砂層不易下滑,堆積成丘。
低山。海拔500~1000米,比高400~600米不等。與中山相毗連的低山由混合花崗岩組成。南部賀家畈、吳宕一帶與丘陵相連的低山,則由二長片麻岩組成。石龍、天書、降丹、天蛙諸峰與中山形態相同,呈陡坡峰林。這一區域也有石象分布。豬頭石、混元霹靂、飛雁石、麒麟石、木魚石、船石等巧石紛呈。
玉鏡山、駕霧山等,山勢逶迤蜿蜒,主要由二長片麻岩、黑雲母斜長片麻岩組成。山勢都比較緩和,比高也較小,一般山脊較寬,坡度都小於15°左右。山坡也不像上述低山陡峭。多半在坡度20°以下。惟妙惟肖的巧石也不多見。二種低山形成鮮明的對照。
丘陵。海拔小於500米,比高小於200米,主要由二長片麻岩,黑雲母斜長片麻岩組成。分布在天柱山的邊緣地區,如野人寨、白水灣一帶。呈南北向和北東向條狀延伸。地面切割深度和密度較中山和低山地區弱。地勢緩和,超伏度不大。
盆谷。又叫盆地。整個天柱山中散落的盆谷,規模較小。龍潭河谷地,為侵蝕構造,時斷時續,沿龍潭河分布,最寬處僅500米左右,都由礫石層和砂層組成。中山的盆地,大致分布於400~500米、800米左右和900~1000米幾個高度。因為天柱山在上升過程中,曾有數度明顯的停頓,因而流水作用由下切而轉為旁蝕作用為主。尤其在斷層通過或節理密集地段,河流旁蝕作用較強,這樣就塑造了山間盆地,如茶莊盆地(400~500米)。馬祖庵盆地(750~800米)、蛇形坦盆地(900~1000米)。
溪澗。天柱山為長期隆起地區,整個溪澗呈放射狀特徵。河流都自抬升中心的天柱峰、飛來峰、迎真峰、天獅峰、覆盆峰、思婆尖、銅鑼尖、仙鼓峰等山峰之間的凹地源出,向四周傾瀉,分別流入潛水皖河。天柱山的溪澗都屬於潛水和皖河的一、二級支流。它的發育嚴格受斷層構造和垂直節理控制。如山體東北部的皖水上游龍潭河段,就沿北西——南東向斷層發育;山體南部九井河的源頭飛來澗、青龍澗等都沿南北向垂直節理髮育;而另一分支牧羊河,則主要沿北東——南西向斷層發育。山體西南部的溪澗,上游作西南流向,下游都轉為近南北流向,都是適應垂直節理組別變化的結果。山體北部的河流受菖蒲——黃柏斷層控制,呈北東流向。它的支流,受垂直節理制約,多作南北流向。
另外,天柱山地區流出的溪澗,受到差異性抬升和岩性不同的影響,河谷的縱剖面呈階梯狀。如九井河縱剖面可分明顯的五疊。其他如黑虎澗、林家河等,縱剖面也呈明顯的3~4疊。天柱山遍布流泉、飛瀑和龍潭。每逢春潮、夏汛,到處銀練飛舞,銀河倒懸。河谷橫剖面呈深切峽谷和谷中谷的特徵。兩岸奇峰夾持,古松掩映,更顯得分外靈奇險秀。

主要山峰

天柱峰,簡稱主峰。海拔1488.4米,在潛山縣城西北約30公里的深山中。《史記》、《漢書》均有記載。它與周圍崗巒似是斷隔卻又銜接,如春筍狀平地拔起500餘米。中豐頂銳,腰圍1.5公里左右,全身石骨,如鋼錐,如石柱,如青蓮花,如玉芙蓉,如刺天寶劍,如擎天巨臂。峰頂南壁,橫鐫清鹹豐都統李雲麟“孤立擎霄”和國民黨抗日第五戰區副司令張淦“中天一柱”8個兩平方米左右的大字;峰腰西南壁豎刻著民國29年國民黨第二十一集團軍軍長張義純近1平方米的“頂天立地”4個大字。這些題詞都是對天柱山主峰奇特造型的絕妙狀寫。《道書》以天柱峰為司命真君發祥所都,稱作“司命峰”。每當日出,霞光首先射照天柱峰頂,因呼“朝陽峰”。潛山古為皖伯屬地,此峰為一地鎮山,古稱“皖伯尖”。其他諸名,多就其孤峰聳起之義而生,如蠟燭尖、筍子尖、單尖等。舊志載:“有雲鶴往來其上,上古赫胥氏葬此”。
花峰,在主峰區,緊傍天柱峰西南側,海拔1380米。峰頂有怪石重疊開裂如菊花花瓣,故有此名。凝視久之,所有“花瓣”又如在微風中翕張欲動,其狀十分奇絕。與天柱峰相挨處,兩邊削壁如利劍劈開,裂縫深而且勻,下臨絕壑,險峻異常。人稱此縫為“小天門”。花峰整個形體,與主峰相似,以峭聳見奇,因又有“小天柱”之稱。
天池峰,在主峰區,天柱峰南約500米,海拔1426米。峰頭為赭色巨岩,中裂兩道不可見底的深坼,坼寬各米許。前人僅架兩截條石為橋,恍如天台石樑,人稱渡仙橋或試心橋,因深坼中無風之日也有冷氣上沖,是就其“非仙莫能過”,“非無隱私者莫能過”之義而立名。前人曾作詩戲曰:“莫謂心難試,請君渡此橋。但能鑒白水,即可對青霄”。順治志稱“天池峰上有丹瓮岩,兩相挾,中如瓮”,亦指此處。又以兩橋之間僅尺許,三步即可越過,俗稱三步兩道橋。橋北岩頂平面,約10平方米,有天然凹宕兩個,深不盈尺,積水瑩澈,終年不涸,人稱天池;峰名源生於此。稍有風起,水珠飛濺,如噴珠撒玉。峰北懸崖絕壑,人不敢俯視,因稱試心崖。此峰與天柱主峰隔壑相對,晴明天氣,可歷數主峰木石,是飽覽天柱雄姿的最佳處。壑中雲蒸霞蔚,紫霧晴嵐,時或出現“佛光”。
天池峰天池峰
銜珠峰,在主峰區,天柱峰南約600米,右連飛來,左接天池,海拔1413米,峰頂兩岩高豎如唇,中夾一個珠圓大石,故名。從南關寨西眺,又如雙掌捧珠。總關寨在此峰下。
飛來峰,在主峰區,銜珠峰南700餘米,海拔1424米,相對高度400餘米,峰之巔有大石橫眠,如帽、如蓋、如牛眠、如虎臥。鄉人傳說,此峰不斷上長,仙家路過,攝巨石壓頂,抑其長勢。明達觀和尚曾詠詩誚此說無稽,詩曰:“飛來原不是飛來,都是胡猜與亂猜。既是飛來飛得去,緣何萬古立蒼台。”石名飛來,亦以飛來名峰。峰三面皆削壁,惟北面懸繩可上,據藥農介紹,峰腰有雷公洞、烏龍井。西南懸壁間,石鱗斑斑,狀似龍鱗,俗稱黃龍甲。鱗斑分布,極似今安徽省圖形,確屬一大奇觀。
三台峰,在主峰區,天柱峰南約750米,飛來峰東,在龍吟虎嘯崖上,海拔1410米。峰頂巨岩相迭如三級大台階。《舊志》:“上台如麗,中台如倚,下台如隨”。
月華峰,在主峰區,天柱峰南約800米,三台峰南,海拔1400米。峰巔有一巨石,形狀奇特:從牛馬城北望,似上弦新月,人呼月牙石,也就此稱峰為月華;自象鼻石西眺如兩叟對弈,“仙人對弈”即指此;立神密谷口向南遙瞻,則如孔雀開屏。移步換形,變化萬千。烏以風稱此峰為寶月峰。
玉蕾峰,在主峰區,天柱峰南約500米,海拔1350米。峰頂巨石光潤如黛玉,峭拔圓凸如花蕾。自拜岳台南望之,形似朝天鰲頭。
石榴峰,在主峰區,天柱峰南約550米,海拔1284米。峰頂巨石“突然如結”,形狀渾然,頂端裂口處似有籽粒,酷似石榴。
皖伯峰,在主峰區,天柱峰東約200米,五指峰之北,海拔1370米。《舊志》載:“周封大夫於皖,而皖之名始著”,“入為大夫,出為伯,奄有皖地”;“史逸其名,民頌其德,乃以皖伯名峰,使傳之後世”;“上有仙丹函”。
蓬萊峰,天柱峰西南約100米,海拔1350米。西、南、北三面崖陡壁削,巨壑萬仞;峰頂狹長險絕,縱百餘米,寬僅二三米,古木藤蔓盤繞,往來其上,無人不膽戰心驚。今已修建石級和護欄。峰腰時有煙雲繚繞,峰頂時隱時現,宛若蓬萊仙境。
五指峰(石印峰),在主峰區,天柱峰南約600米,海拔1373米。峰頂巨石縱裂,自良藥坪望之,如五指豎伸。換一個角度,“五指”中之“大指”,粗於其他“四指”數十倍,高聳獨立,自成一峰,自西關寨眺望,則如一大方印擱置高空,故又名石印峰。
丹霞峰,峰名丹霞者有二:一在天柱峰南,五指峰北,舊志稱“頂有神丹,或現如霞”;一在良藥坪東,焙藥岩邊,受“丹灶蒼煙”映照,山峰常籠罩於煙霞之中。宋孫僅詩“霞生萬仞丹”,或即指此。
石燈峰,在主峰區,天柱峰東南約2.5公里,良藥坪東,海拔1135米。峰頂圓石如盤,盤西沿凸出一尖角,有如山鄉菜油燈盞,鄉民因稱石燈。距仙拳石甚近,橫看峰前大石伸出如怪獸,形狀嚇人。
打鼓峰,又稱仙鼓峰或石鼓峰,在主峰區,天柱峰東約1000米,海拔1290米。峰頂有大石凌空,遠望渾圓如鼓,南山有鼓槌石遙相對峙,鄉民將其配套呼之為“仙人打鼓”。從走馬崗回眺,峰頂危石叢聚如兩隻猛獅,又稱“雙獅戲球”。下有一線梯。絕險。沿焙藥岩東行1公里許可至峰頂,再汲繩而上,可至登仙峰脊背。
打鼓峰打鼓峰
蓮花峰,在主峰區,天柱峰東約700米,良藥坪北,打鼓峰西,海拔1306米,峰頂岩石開裂,如蓮花怒放,故稱蓮花峰。“蓮瓣”中有天然洞穴,稱蓮花洞,可容數十人。峰上及洞內,皆有先民鑿石架屋痕跡。自青龍背南眺之,形狀最奇特。
青龍峰,在主峰區,天柱峰東約500米,西鄰柬之洞,東接蓮花峰,海拔1370米,烏以風以“坦腹石”代此峰名,謂為“登西關石級約三百,右轉見大石橫臥,上圓下垂,如人仰臥虛空而坦其腹者,呼坦腹石。平坦處可坐百人,東望龍舒諸山,重岩迭嶂,亘綿千里”。峰頂之青蒼石岡,狹長陡險,似青龍臥伏,人稱“青龍背”;峰之西巔,怪石高翹,有如青龍昂首,故名青龍峰。
石樓峰,在主峰區,天柱峰東約500米,青龍峰西,海拔1328米。整個峰體巨石層迭,如樓閣高矗,巍峨壯觀。宋團練使孫僅嘆曰,“石樓平郡堞,天柱倚雲端”。如選一定角度仰視,“樓閣”西側,有數石如列仙環坐。今人稱此景為仙人別墅。峰下多蘭蕙,由西關至總關,行經峰前,幽香撲鼻。
回獅峰,在主峰區,天柱峰東南約3000米,良藥坪南,海拔1142米。峰頂怪石巉岏,形如雄獅橫臥,側首西北作回顧天柱主峰狀。立良藥坪南望,酷似。飛來峰下有圓球狀大石,遙與回獅相對,合稱之為“獅子滾球”。自良藥坪有步徑可登峰頂,遠眺近攬,峰巒迴環,蔚然大觀。“煉丹湖”大壩建於此峰之下。
登仙峰,天柱峰東南約3公里,海拔1150米。“丹灶蒼煙”在其西側。西北接蓮花峰,東南連石鼓峰。由東關猱攀,可至其頂。峰頂狹長似魚脊,橫石高如天塹,旁多老松,蟠根屈乾,皆千百年物。在此北望峰壑,可見千掌聳翠,萬螺競鬟,司元、天柱之間怪石嶙峋,宮台巍列;煙靄迷離,使人神搖目眩,飄然若仙。史可法登此,嘆為奇絕。新建煉丹湖在其下,湖水蓄滿後,山光水色,相映生輝。
芙蓉峰,在主峰區,天柱峰東南約5.5公里,海拔965米,峰頂怪石嵯峨,如芙蓉綻瓣。激水千丈,自峰西飛瀉直下。
飛虎峰,在主峰區,天柱峰東南約5公里,海拔1066米。峰上有巨石如虎,作仰天長嘯、勢欲飛騰狀,因以名峰。
佛子峰,在主峰區,迎真峰西約100米,海拔1016米。峰頂怪石兀立,如僧人坐禪,故名。
迎真峰,在主峰區,天柱峰東南約4.5公里,佛子峰東,海拔1109米。峰頂大石錯迭構成天然洞穴,可容百人。相傳是迎拜司命真君處所。俗稱寡婦寨,據說宋末劉源義兵曾將18名死於疆場的戰士的妻子保護於此。至今洞中仍存石臼、石燈龕、瞭望窗及瓦礫遺蹟遺物。從北面石縫可攀登峰頂。峰形呈螺旋狀,面面俱奇。山陽石壁間,石紋作巨人相,金冠、銀髮、赤紱、皂蓋,向南巍然高坐,愈凝視愈覺逼真。洞頂大石拔地20餘米,俗名梳妝檯。
石紐峰,在主峰區,天柱峰東南約4.5公里,海拔1090米,連起於迎真峰之東。峰上大石堆砌似繩索旋紐狀。登麟角峰南望之,峰石如石榴裂開,因亦呼為石榴峰。峰陽拔地約200餘米。
覆盆峰,在主峰區,天柱峰東南約5公里,海拔1150米。與天獅峰東西對峙,形成一天然山口,稱大天門。峰頂有直徑20餘米的圓平巨石,俗稱團寶石,如盆狀覆蓋於西南側,因有覆盆石、覆盆峰之名。過去,曾有人在峰上結寨避亂,故亦稱團寶寨。峰南絕壁高約500米,自峰之北與麟角相連處,可攀援至極頂。
天獅峰,在主峰區,天柱峰東南約5公里,海拔1186米。巉岩層迭,崢嶸奇秀,為千丈崖周圍諸峰之最。自大天門東轉,沿崖壁新鑿石級攀援,可登峰頂。峰頂平敞如高台,面積300餘平方米,立於其上,舉目西盼,有迎真峰、覆盆峰對峙;遠眺西北,有飛來峰、天柱峰遙遙相對;近視北側,石函峰、翠華峰、鼓槌石、蜒蚰石、千丈崖均可一覽無餘;放眼東南,千嶂競秀,萬壑爭輝,地闊天高,無有際涯,真令人心曠神怡。峰形如巨獅昂顧,上有獅子石,故名天獅峰。順治志載“潛陽峰,在司命後,上有獅子石”,則知清前之潛陽峰即此。
少獅峰,在主峰區,天獅峰東,海拔1180米。與天獅峰相依偎,如一頭小獅緊挨老獅身側,因以少獅稱之。東、南、北三面峰壁皆陡削千仞。古牧羊河發源於峰下。
石函峰,在主峰區,天柱峰東南約4公里,大天門北,東接走馬崗,西鄰翠華峰,海拔1046米,深谷絕壑間,一峰錐狀峭起,如春筍破土,拔地約450米,人稱翠筍峰。南、北二面尤陡險,藥農常於此懸繩採藥。舊志載:“皖山削壁間,有石函陷於壁中,光彩瑩然”。故稱石函峰。上有新建休憩石亭。
翠華峰,在主峰區,天柱峰東南約3.5公里,石函峰西,覆盆峰北,海拔1120米。一峰峻峭,拔地凌空,蒼紫石罅中滿布松蘿。峰頂老松密集,遠望如大家庭院。春日山花爛漫,秋夏青翠欲滴。以翠華名之,以示其秀色為東關諸峰之最。攝之入畫,不遜黃山。
麟角峰,在主峰區,天柱峰南約3.5公里,翠華峰西南,打鼓峰東南,海拔1150米。峰頂有高約15米的危石斜矗,如麒麟頭角。登回獅峰東望之,尤覺其高標插雲。
香子峰,在馬祖區,天柱峰南約7.5公里,馬祖庵西2公里,海拔781米。頂立一石,高數丈,細削如一炷燃香插在爐中。就此石形名峰曰香子。舊志有“香爐峰”名。在此峰頭看落霞雲海及黃梅司空諸山,層嵐迭翠,綿亘千里,韻味十足。
石龍峰,在馬祖區,天柱峰南約7公里,馬祖庵西北1.5公里,海拔880米。為一突起石峰,峰頂如烏龍巨頭高昂窺天,作即欲騰躍升空狀。鄉民視龍頭酷似豬頭,因有豬頭峰之稱和“八戒念經,有口無心”之說。
天書峰,在馬祖區,天柱峰南約6.5公里,馬祖庵北,海拔920米。相傳漢方士左慈在天柱山中修道煉丹,曾在此峰上獲得天書。峰下有左元放石室。
降丹峰,在馬祖區,天柱峰南約6.5公里,馬祖庵北,與天書峰相連,海拔971米。舊志載此為“神仙降丹於許真人處”。
天蛙峰,在馬祖區,天柱峰南約6公里,馬祖庵北,海拔978米,與降丹峰、天書峰成鼎足三立之勢。峰頂有長20餘米、高15米大石,形如青蛙,昂首西向,作張口鳴叫即欲騰躍狀。頂上石平如坦,登此俯視,盤陀公路,蜿蜒潛水,直至寥廓江天,盡收眼底。
毛女峰,在茶莊北,天柱峰東南約12公里,海拔575米。滿山蒼翠馥郁,竹木蔥蘢,相傳古時曾有毛女在此修煉。

其他地貌

名崖

會真崖,天柱峰南,相傳此為左慈謁會司命真君處。崖上有雄鸚哥石。
天柱山龍吟虎嘯崖天柱山龍吟虎嘯崖
龍吟虎嘯崖,飛來峰與五指峰之間,崖壁峭聳,約1400米以上,綿亘千餘米,怪石嶙峋,氣勢磅礴。舊志分龍吟、虎嘯為兩崖,謂其一在潛山前,一在潛山側。實則同在一個大壑之上,崖壁通連。山風吹來,松如龍吟,谷如虎嘯
試心崖,即天池峰北側絕壁,隔大壑與天柱峰相對,峭削千仞,俯視目眩,遊人多不敢臨近其邊際,雨霽雲稀時,是觀看天柱“佛光”的最佳處。
百花崖,天柱峰北坡下,崖石蒼黑,林木蔥鬱,花草繁茂,溪澗潺湲。下有百花洞和劉源墓。
千丈崖,石函峰南壁。懸崖陡峭,飛禽不棲,深不見底,是新開發的景點。烏以風謂此處“異樹蟠郁,剛風襲人,白雲蔽日,其境險僻”。崖下林木紛繁,蒼翠馥郁,稱之積翠谷。
道士崖,覆盆峰北壁,千丈崖西南,石紋如羽士捧笏而立。元張翥有詩詠此:“仙館深居寂寞濱,千崖濃翠濕無塵。……潭上晝游魚聽瑟,花間春醉鳥銜巾。山禽不識藏真境,留與雲棲學道人。”
焙藥崖,天柱峰東南,良藥坪北,相傳為漢末左慈焙藥煉丹處。舊志載:“潛峰左,岩徑深邃,名上煉丹,昔左慈燒藥於此。至今天晴日朗,煙霏起林薄間,蒼翠明滅,濃淡不常。上有火池,久雨不盈;水池,久旱不涸。閣部史道鄰(史可法)嘗登此,嘆為奇絕”。焙藥崖邊,巉岏怪石中有一平台,今稱此台為焙藥台,上有池積水,常年不盈不涸,氣象有變時,雲霧則自此生髮,時或裊裊上升,時或就地擴散,或濃或淡,或斷或續,活像灶火初生或乍熄時的炊煙。“潛陽十景”中的“丹灶蒼煙”,即指此地此景。古人詠詩記之曰:“仙人煉藥已成丹,飆車一去何當還。火冷丹爐煙未息,至今仙跡余空山。”此處崖勢高峻雄渾,狀如麒麟,又稱麒麟崖。崖上右有石紋如天門,左有石紋如裙飄然之仙女,合稱“仙女守天門”。
青龍崖,天柱峰東南約4公里。北連登仙峰,南抵芙蓉峰,長約2公里。青龍澗沿其西側流入激水。
大天門,天獅峰與覆盆峰之間,有一狹谷,上凌霄漢,下臨深淵,俗稱“剪子叉”。崖勢陡險,履雲摩天,望而生畏,遊人無不稱絕。由此沿千級石階北下,可達積翠谷,通千丈崖、東關諸峰;由此順階南下,可通鵲橋、幽谷、牧羊河;由此順階向東攀壁而上,可登天獅峰頂。此處為1985年新開發的景點。

奇石

仙人石,白水灣東,仙人崗中段,有石如仙人抱笏傍崖兀立。石高30餘米。
黑虎石,白水灣北,燕子沖南,黑虎河谷東側。石高約8米,下半如奔竄之猛虎,上半似騎虎之勇士,鄉民尊奉為“黑虎大仙”。石北側80餘米處為人行道,道旁有黑虎廟。
攔虎石,黑虎石南的河谷西側,有巨石突伸,橫攔河中,鄉民稱為攔虎石。舊時傳說“黑虎大仙”曾用此來阻攔黑虎逃竄,從而永遠據為坐騎。
橋子石,石在馬祖庵南的燕子沖,高約5米,形同一乘坐轎。
鯉魚石,馬祖庵南山崗上。前端橢圓如鯉魚頭,渾身斑駁似魚麟,長約7米,高3米餘,橫臥山林中。
木魚石,馬祖庵門前田壟中,原有一石酷似和尚敲著念經的木魚,長、寬各約6米,最高處約3米餘,中有一條橫縫,今被泥土淤沒。
麒麟石,亦稱象石,在馬祖庵東,巨石形如年畫中的麒麟。
飛雁石,天書峰下,一石傍崖兀立,頂端前伸,勢如橫飛大雁。
霹靂石,馬祖庵北登山道左側,有一高約10米,周約50多米,渾圓蒼黑的大石,正中偏右處裂開,上下縫隙均勻,都在30厘米左右,而且斷面整齊,如刀切西瓜。相傳為巨雷劈開,俗稱雷打石。北壁有清李雲麟題刻的“混元霹靂”4個1米見方大字。石南有左元放石室,可通馬祖洞。
圓門石,降丹峰西側石壁間,有一直徑約10餘米的圓形凹陷處,頗似神話中仙人洞府緊緊關閉著的大圓門。舊時傳說,在很久前,勤勞窮苦的農夫,可祈求山神,借出洞內金牛耕地。
鑰匙石,圓門石對面人行路西側。石長約3米,形同古式銅鎖鑰匙。舊時傳說,它原可開啟圓門石山神洞府,後山神受騙,險失金牛,於是藏牛於洞中,緊閉圓門,將鑰匙拋棄此處,變成此石。
石屋,位於茶莊北,飛虎峰下牧羊河西側長溝中。“屋”高約6米,周40餘米。南檐前傾;頂寬敞,中隆一線如脊。上有石臼;旁有6個對稱的石眼,傳為劉源結寨時搭舂米棚的柱眼。
鸚哥石,天柱山中有兩個鸚哥石。一在會真崖上,懸崖之上巨石高矗,如昂首立鳴之鸚哥,下臨深淵,有睥睨不可一世之概,鄉民呼此為雄鸚哥;又以其旁伴有一株古松,在峰下仰視,形似“喜鵲登梅”。另一則在飛虎峰下石屋邊,巨石亦如鸚哥,斂翼伏身作孵卵狀,因稱雌鸚哥;此石僻處深壑,鮮為遊人見。
鱉魚石,由迎真峰下牧羊河,可見山崗上怪石櫛比,多作甲魚形,皆昂首向北作禮拜天柱峰之勢。烏以風稱其為魚鱉石,鄉民稱鱉魚石。
羊角石,盆峰西北山腰,兩柱形石間隔尺余並排豎立,高均約2米,酷似山羊雙角。
鯉魚跳天門,鵲橋石西下側高約3米的巨石,渾身鱗斑,形似騰躍的鯉魚,頭朝大天門,因有此稱。
鵲橋石,大天門南,天獅峰西南側,有如舌巨石,以離岩體大致8米的高度順著陡峭岩坡向下懸伸40餘米,下面岩坡陡得遊人不堪停駐,確係一絕險勝境。今人在其岩坡上鑿成梯階,臨近深淵一方鑄立鐵柵欄,以保無虞。此處無風有風,時有雲霧纏繞,在下端仰視,如遇仕女自上端扶欄而下,風鼓裙,腳踏雲煙,如仙子飄然下凡。遊客睹此,多生牛郎織女的聯想。
鼓槌石,東關觀日台下側,步道旁有豎石直立,上粗下細,高約3米,與石鼓峰頭仙鼓石遙相對峙,因以鼓槌名之。
蜒蚰石,在打鼓峰東南絕壁下方,為天柱山怪石中一大奇觀。巨石頭圓而身尾略扁,朝上伏臥於岩坡上;全長40餘米,寬約8米,高約2米,頭部頂端伸出狀如一對觸角的石柱,各長2米左右,粗不盈抱;整體上活像一個爬坡的蜒蚰。煙雲縹緲時,更覺其有蠕蠕動態。
仙人床,良藥坪東,登仙峰下,一石長約4米,寬約2米,一頭稍高,寬而有隆脊,一頭略低,窄且平整,俗稱棺材石,雅號仙人床。
仙桃石,回獅峰下人行道旁,有圓石高10餘米,最粗處周約30米,上銳下豐;頂端呈桃尖狀,夕陽乍落,“尖”上露浥微顯紅色,酷似熟透的仙桃。
神貓逼鼠石,良藥坪南回獅峰下,東側石壁突起二石,上石似貓,下石如鼠,“貓”作坐而戲鼠狀,“鼠”則呈翹尾奔竄態,十分逼真。
拴馬石,立於良藥坪步道旁,高約4米,周10餘米,四棱分明。西南棱有對角鑿通的圓孔,傳說是宋末劉源在天柱山結寨抗元時為拴馬而鑿。
仙拳石,良藥坪東焙藥岩西側,兩石迭立,高約20米,上端大而圓,下端漸削成柱狀,如仙人自地下伸出半截手臂而且緊捏著的拳頭。條條雨痕,神似指縫。
踞地獅石,良藥坪東,焙藥岩下,一石高約8米,周約20餘米,如雄獅踞地。其旁有洞,亦稱獅子洞。
丹霞石,焙藥岩下有一石,相傳為劉度人誦靈寶經遇神人處。“丹灶蒼煙”即在此處。
黿鼉石,自良藥坪登山,行約半里,山左深谷中有一圓形大石背迭一石,大石前後有突出部分似龜首、龜尾,構成了黿鼉負重爬行之形態。
馬拉車石,西關寨下的山谷中,有兩個巨石前後聳立,前石形似奔騰的駿馬,後如一輛載貨的馬車,湊成一幅“馬拉車”的自然畫面。
將軍石,佇立於西關寨口下側,石高約3米,形似身著鎧甲的將軍。
海獅石,小心坡路旁,有石如昂首伏地海獅,高約2米。
鴛鴦石,柬之洞前,兩石並列裸露崖巔,似一對鴛鴦嬉戲。
仙臂石,柬之洞後,5米高石呈柱狀,上半截斜折,形似微曲的人臂。烏以風謂:“仙臂石在南關下,旁有月牙、文筆兩石筍”。
鱷魚石,柬之洞後,一怪石作張嘴鱷魚狀。烏以風稱“登西關寨,過小心坡,右轉,有石當道,昂首曲身,形似鱷魚,作飛騰狀。”
仙女曬鞋石,柬之洞正前方山崗上,有長約5米、高約2米的蒼黑大石,頂斜平,南端稍矮而圓削,北端微翹而尖削,酷似一隻鞋底朝上的尖足女鞋。
老鱉探海石,虎嘯崖上,大石如盤,南端突出如鱉首,立南關口北望,最肖。烏以風志:“金龜石,登帝坐石南望,大石橫出數十丈,形如龜甲,前伸一石,宛如龜首,石紋作魚鱗狀。”或即所指。
關刀石,虎嘯崖南壁間,大石呈片狀突起5米餘,上豐下銳,形似大刀。又以其中開一凹,左如四指併攏,右作大拇指狀,俗稱仙掌石。
帝座石,虎嘯崖上,椅狀大石冠於高崗隆起處,高、闊均約2米,椅靠如玉屏,背向天柱,椅座面萬壑,峰巒揖拜。因其位置之高,氣勢之偉,形狀之奇,而以“帝座”稱之。
蝸牛石,天池峰東,虎嘯崖上,有巨岩呈圓狀聳起,高約8米,長約10米,北上側突出兩個如觸角形的小石,很像探頭覓食的蝸牛。
筆架石,天池峰東,神秘谷出口處,大石橫臥,呈“山”字形,狀如筆架。南側石壁舊有葛鹿坪石刻,已模糊不可辨,俗稱此為“元寶石”。
吊鐘石,天池峰南,有石圓頂柱身,上渾圓下翕張,狀如古剎梵鐘。登筆架石可見。
寶劍石,神秘谷中,北壁下有條形薄石倚立,高約5米,寬僅米餘,形如半截古劍。
仙菌石,飛來峰北側崖壁間,有石形圓如盤,中間傘狀隆起,如香菇平放崖上。俗稱蘑菇石或笠石。
金龜石,神秘谷口上端,巨石橫臥,形同烏龜,條條雨痕勒出天然線條,使之身、首分明,神似向飛來峰爬行,故稱金龜朝飛來。舊志謂皖山西有石龜,或即指此。
天狗望月,神秘谷口東,巨石高聳l0餘米,狀如天狗坐地,遙望三台、寶月諸峰。立南關寨北望之,又如一堵石坊,因亦稱牌坊石。
象鼻石,神秘谷口之南,有石如高約3米、長約5米的大象,尤其是筆直豎起的石鼻,上細下粗的圓柱形狀,與真象鼻不可分辨。自南關口上神秘谷經此石旁。
蚌殼石,牛馬城西,兩塊巨石形橢面子,並排豎立作河蚌張殼勢。又稱仙蚌獻珠。
牛眠石,在飛來峰下,牛馬城南,一石獨臥叢林中,狀如牛眠。舊時有牛眠庵。
葫蘆石,牛馬城南,兩圓石迭成一個整體,高2米,上細下粗,中現頸狀,如一葫蘆置於山間。
龍蛋石,南關口西,米餘大石如卵置於路旁,以其碩大而稱之龍蛋。
恐龍汲水,南關口西側的大龍窩,有石呈弧形伸出崖間,向下垂懸,約4米長,狀似恐龍。下有小溪,故稱恐龍汲水。鄉民從石下經過,習慣呼為穿崖。
鐵心石,天柱峰北,劉源墓西,3米高的大石,上銳下豐,形如心臟倒置,黝黑如鐵。俗稱黑心石。
鵬鳥石,打鼓峰頂東南側危崖,一石伸出如大鵬鳥探首亮翅狀。
觀日台,翠華峰北,有一山崖,崖頂有平坦巨石,10餘平方米,遊人多在此觀賞日出,故名觀日台。若面對翠華、麟角諸峰呼喊,此呼彼應,峰壁回音,又稱回音台。由於東南諸峰遠近參差,回音有明顯的時間差,形成了獨特的“一唱三回音”的奇象。
天樂台,天池峰頂,石如平台,是觀賞日落和晚霞的最佳地方。人稱“夕照台”。北側即試心崖。舊志載“明劉若實渡石樑踞天池鼓琴,聞空中奏天樂,有異禽千數從天柱飛來,音同笙磬”。故稱天樂台。

異洞

馬祖洞,佛光寺左側,大石堆迭成洞,相傳為唐馬祖道一禪師習定處。洞門狹小,內則寬平可容數十人。洞後大石開裂一隙,每值正午,一道天光從石縫射入,上下四方,明照朗澈,呼為馬祖一線天。明萬曆年間敕封佛光寺時,欽差黨禮在洞頂大石上題刻“義山流芳萬古”。戶部郎懷寧阮自華鐫稱“嘉平館”。幽澗泉穿洞而出,潺潺有聲。由此可上“南天一柱”。
蓮花洞,蓮花峰頂,大石重迭成洞。向絕壑的一方,有孔如窗。遊人憑“窗”遠眺,藍天無際,白雲飄渺,峰頭競攢,塵囂不染,猶如身置天庭。人們就峰名洞,就洞名“窗”外之景,稱之為“蓮花世界”。
仙人洞,拜岳台下,3塊巨石架迭成洞,內分上下兩層,如閣樓然。北宋仁宗侍御史李柬之曾宿此,並鐫字以記之,因亦稱“柬之洞”。烏以風曾與6位文友捐資整修,易其名為七人洞。並詠詩紀曰:“同是江湖愛山客,每臨天柱倍流連。雲開萬壑千峰外,洞在青都絳闕邊……”
司元(玄)洞,天池峰南,有一奇特幽谷,自龍吟虎嘯崖下入口,穿五指峰,傍飛來峰,繞銜珠峰,到達渡仙橋,全長400餘米。全谷巨石橫亘,嵯峨層迭,構成巨型假山盆景式的無數洞穴,幽深微妙,迂迴曲折,若明若暗,神奇莫測。人稱“神秘谷”。谷內洞上有洞,洞中有洞,或洞洞相連,或彼此間隔。大洞三處,稱龍宮、迷宮、逍遙宮。道家視此地為洞天福地,道書稱之為第十四洞天。舊志稱此洞“空邃可容萬餘武,下有水晶岩,直通滄海。後呼為總官洞。”
觀音洞,在天柱峰東北,青龍背北面石壁間。洞分上下兩個。下洞寬敞,可容數十人,當地山民燒炭,常寄居洞內。洞口有荊蔓遮擋,遊人不易尋覓。此洞之旁絕壁上,有前人鑿留的足窩。順而上之,又有一洞嵌在崖壁間。洞壁光滑,洞內僅能容數人。舊時流傳,此洞隱秘難攀,非觀音大士難以駐足棲身,故稱之為“觀音洞”。

澗瀑

青龍峰下有青龍澗,飛來峰下有飛來澗,天書峰下有幽澗,千丈崖東有東關澗。晴明時,崖下叮咚滴滲,細流涓涓;驟雨降臨,山水疾瀉,狂奔怒吼,變幻萬千,喜怒無常。步徑通處,幽草叢生,閒花亂眼,松吟竹韻,各得其趣。
丫字瀑,賀家畈西崖有一瀑,落差50餘米。瓊陽川之水流至此處,受岩石阻隔,分成兩股水流越過崖頭,復又合成一條奔瀉直下的瀑布,呈”丫”字形,恰似黃山“人”字瀑的倒置。
黑虎瀑,黑虎嶺西,全長340米,4個跌岩,最高落差400餘米,是天柱山中最長的瀑布。源出降丹峰下,經黑虎沖合諸山之水而出白水灣。遠看似一條銀練,懸掛崇山峻岭之上;近看如白玉蛟龍,騰躍奔入潛水。每逢雨後,山溪橫溢,飛流奔瀉,聲若雷鳴,山嶽震撼。
雪崖瀑,茶莊北1.5公里雪崖下,石崖高峻,石色潔白,瀑布自崖上飛瀉而下,隨山勢高低曲折呈階梯狀,形同被摺疊十數道的白練。石色水色都瑩然如雪,故稱“雪崖瀑”。落差40餘米,大水時,湍湍急奔,終日巨雷轟鳴;小水時,潺諼飄濺,成天碎雨飛花。天柱山飛瀑,數雪崖瀑最奇絕。
激水瀑,位於雪崖瀑上里許。瀑旁有石崖開裂如蓮瓣,人稱蓮崖。崖壁陡削,飛流直下,落差200餘米。每當雨後,懸瀑從天傾瀉,震山盪谷,數里外可聞,故俗稱“響水槽”。《寰宇記》稱:天柱山“東有激水,冬夏懸流如瀑布”。
飄雲瀑,牛馬城東側,是天柱山中最高的一個瀑布,海拔1100餘米。從飛來峰下聚集起來的飛來泉,經過牛馬城後,在這裡向東折入飛來澗。這裡崖高勢峻,澗面寬闊,坡度較為平緩,流泉至此平鋪成一幅薄紗,飄然而下,即使豐水時節,也是悠悠蕩蕩,飄灑如雲。

景觀

雲海,天柱山上經常雲鋪幽谷,霧掩危崖,到處一片雲天海浪。其中最為瑰麗奇絕處有三,即東關寨、西關寨和良藥坪。
天柱山日出天柱山日出
寶光,登上渡仙橋,眺望天柱峰,若面前有濃霧密雲,背後有強烈的陽光,則面前的雲霧,會出現一個赤、橙、黃、綠、青、藍、紫的七彩光環,層層相套,絢麗無比。這時,若置身於陽光和雲霧之間,陽光將人的身影投射到前面的雲霧螢幕上,光環中就會出現人的身影,真是奇妙無比。這種奇妙的景象,就是天柱“寶光”,俗稱“佛光”。
日出日落,天柱山的觀日台,是觀日出的最佳地點,仲冬雪後和春秋兩季,是天柱山觀日出的最好時令。
天柱晴雪,“潛陽十景”之一。天柱寺東之五鏡山,應是古“天柱晴雪”景點所在,即天柱寺東之晴雪崖也。由虎頭崖去玉鏡山,最近最便。“天柱晴雪”是天柱山獨有的奇觀,古今遊人,登臨觀賞如入天宮瓊瑤,無不為之陶醉。前人有詩讚曰:“巉絕奇峰自古聞,今觀晴雪信超群。千尋玉照懸秋月,一柱冰霜散夏雲。”“孤峰屹立聳層霄,積雪多年未易消。萬丈寒光通碧漢,一團晴影動瓊瑤”。

自然資源

由於天柱山地處中亞熱帶北緣,沿江濕潤氣流受大別山所阻,與山區上空冷空氣相遇,直接影響天柱山氣候變化,它平均年降雨量在1900毫米以上,全年雲霧為180天,無霜期為235天,年平均氣溫9.5℃,(7月份平均氣溫20℃,元月份平均氣溫一2℃)。正由於山上空氣清新濕潤,雨量充沛,水源豐富,所以天柱山植被繁茂,線條柔和,物產豐富。現已查明,山上大部分是次生林。1958年建立天柱山林場,便營造了大片人工林。其中北關寨八千畝竹海,銅鑼尖數千畝杉林,良藥坪和南關寨有大片的蒼松,漫山遍野更是扶搖直上,鬱鬱蔥蔥。天柱山植物約為119科,計千種以上。主要有馬尾松、杉木、樟樹、女貞、苦楝、刺槐、楓香、桐、榆、椿、橡、棕、烏桕;珍貴樹種有黃山杜鵑、黃山松、珍珠黃楊、三尖杉、天女花、紫樹、青線柳、香果樹、紅豆杉、榧以及斑竹、苦竹、毛竹等。石斛、天麻、靈芝、白朮、茯苓、黃連、黃精、芍藥、百合、金昆草等許多名貴藥材,亦附其間,盡情生長,隨著垂直分布的影響,組成天然的植被層次,使天柱山的色彩更加濃烈,形象分外妖嬈。深山密林中,則是珍禽異獸的理想王國,至今仍有虎、金錢豹、小靈貓、狗獾子、豪豬等。鳥類有長尾雉、黑鵲、畫眉等,水中還有各種魚類,如娃娃魚(大鯢)等。
天柱山區,資源豐富,早就馳名天下。《潛山縣誌》說:“高山茶氣味不待薰焙,自然馨馥。”“懸崖絕壁間不種自生者,尤為難得”。穀雨時節,採制貯茶.“不減龍團、雀舌”。潛河水吼等地,均產茶。舒州天柱山茶,唐宋時已負盛名。《古今圖書集成·食貨志》及《唐國史補》皆記“唐朝使臣至西域,見內地名茶其中有舒州茶,視為珍品”。《玉泉子》說“唐名宦李德裕愛茶,特請舒州刺史寄‘天柱峰茶”,。沈括《夢溪筆談》:“古人論茶,唯有陽羨(江蘇宜興)、顧諸(浙江長興)、天柱、蒙頂(四川雅安)之類”。以上四地,均產名茶,唯天柱山茶,堪稱佳茗。現代所研製的“天柱劍毫”,更保持了天柱茶甘香芳美的特色,並在1985年全國名茶評展會上獲獎。此外,還有石耳、樟腦。《安慶府志》雲“潛山出龍鬚草,可為席”。舒州竹蓆,歷史悠久,工藝精美,早就暢銷省內外,遠銷東南亞。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在南洋賽會上獲一等獎。
具有觀賞價值的松樹有:
天柱王松,天池峰西南絕壁中。大壑之上,一孤松生於岩縫間,高不愈丈,身有兩圍,枝椏四出,翠葉如蓋,烏以風謂此為“千年物”。松生處,遠離崖際,無一雜草灌木,人莫能及,時被雲海所沒。晴明日,遙望其下臨萬仞,上逼藍天,剛直挺立,確有不可一世之概。“天柱老松,此為第一”,新編《天柱山志》稱此松為天柱松。
玉壺松,飛來峰西南絕壁下。松生三乾:左乾呈弧形外伸,形似壺嘴;中乾直壯而枝葉蓬生,儼如壺身;右乾作棱形向中乾彎曲,猶同壺把。其整體酷似一把大型碧玉茶壺。
五妹松,飛來峰西南絕壁下。一根五乾,窈窕神態各異,如五姊妹交臂嬉戲狀。
九龍松,神秘谷逍遙宮頂巨岩上。松分九椏,各自虬曲勁旋,交纏外伸,勢如九條蟠龍。
鷹松,仙人洞東側山崗上。老乾中折,一枝椏異樣蔥鬱,宛若鳳尾長拖。人稱鳳尾松,亦稱鷹松。
傘松,西關寨口西側。主幹筆挺,枝椏均勻擴展,針葉蓬生,下圓上尖,如雨傘撐開狀。將軍石立於其旁,遊人合稱為“將軍打傘”。
姊妹松,小心坡旁。一松兩乾,高粗相等,緊相依偎,如同親昵姊妹並肩而立。
麒麟松,青龍背上。一古松伏岩而生,高僅米餘,坐地分椏,狀如麒麟頭角。
迎客松,大天門南,主幹直壯,枝葉蔥蘢,一支粗椏長長伸向登山步道,似一巨人展臂歡迎遊客狀。形神兼備,堪與黃山迎客松相媲美。
探海松,青龍澗西山腰步道旁。主幹基部向上環繞成一個圓圈,然後又從挨根處突地向崖外平伸,下臨千仞,時有雲海翻騰,因有“探海”雅稱。

人文景觀

摩崖石刻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即三祖寺附近山谷流泉、石牛古洞等處的石刻。其中,石牛古洞石刻居多。此間,300來米的河谷,東側崖壁和河床巨石,共鐫唐貞元以來,至民國晚年之間的各種石刻近300方。其中唐呂渭、李翱、李德修,宋王安石、黃庭堅、李師中、李柬之、留正、趙希袞、張同之,明胡纘宗、李元陽等題刻,都是珍貴之作;尤其是唐李翱、宋王安石、黃庭堅真書手跡,已屬罕有之品。傳說,北宋大畫家李公麟曾在此為黃庭堅作坐石牛圖刻之崖壁,惜已被人竊去。石刻詩、文、題、記俱全,行、楷、隸、篆、草都有。此地既是考證1200多年間有關歷史的天然檔案館,又是直接瞻仰有關古代名家文采、書法的天然博物館。
摩崖石刻摩崖石刻

宗教遺蹟

天柱山在歷史上被道教、佛教視為寶地。道家把天下名山洞府封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稱天柱山為第十四洞天,第五十七福地。莊名弼《游大龍山記》中云:“道書所載,天下有八天柱,中國有三,潛其一也。”可見天柱山在道家眼裡具有極其重要地位。東漢名道左慈就在此“煉丹得道”。從南北朝起,道家先後在天柱山建過五嶽祠、靈仙觀(真源宮)、天祚宮等著名道觀,其中真源宮曾擁有道房3600多間。佛教的二祖、三祖、四祖,都曾把此山作為傳授衣缽之所。山間先後建起過山谷寺(三祖寺)、天柱寺、佛光寺等著名佛剎72座。鼎盛的唐宋時期曾有“三千道人八百僧”之說,方圓數百里的善男信女,來此朝仙謁聖者絡繹不絕。宋舒州太守陸修曾吟“碧瓦朱欄擁絳霄,紫雲深繞寶風飄”詩句,狀寫當時殿宇輝煌,煙雲繚繞的盛況。宋後,多數寺觀毀於兵火,或圯於廢棄,雖有修復,終不能再現前朝之盛。現山中尚存三祖1寺,及第、齊雲、上封、護國4庵,近年經陸續修整,佛教活動已恢復正常。千百年來,眾多名道高僧在此講經傳道,採藥煉丹,留下許多奇妙傳說,給天柱山景勝增添一層神幻色彩。
天柱山三祖寺天柱山三祖寺

歷史文化

名人訪跡

古代,因天柱深藏萬山叢中,一峰高聳,千岩萬壑,遠近大小,莫不圍繞拱拜。故秦漢時,該山稱“霍山”。天柱山主峰海拔1488.4米,峻拔高聳,直插雲霄,勢如擎天之柱,故有天柱之名,又因其潛藏於萬山之中(又:潛,古為簪,形“尖”也,義及天柱山多為尖形,故該山又稱潛山,並有單尖,筍子尖之異名。),亦有潛山與萬山的同稱。萬山之名也說因漢封南嶽,故又稱萬歲山。“縣以山名,山以潛名”(舊《潛山縣誌》)。春秋時,周王朝於此置皖國,封皖伯大夫治皖,天柱山屬皖伯封地,故該山又名皖山。為頌揚皖伯大夫治皖有方,清明德政,亦稱皖公山。由此,皖也成了安徽省的簡稱。總之,霍山、潛山、皖山、皖公山、萬歲山、萬山,其實皆為一山,只是天柱山一山多名罷了。
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行南巡狩,自潯陽,順江而下,經盛唐(今安慶市盛唐灣)入皖口(今懷寧縣山口鎮),溯水而上。法駕谷口(今天柱山野人寨),登禮天柱,“號曰南嶽”。直到隋文帝詔改江南衡山為南嶽,其間700年,所稱南嶽,即天柱山。南嶽稱號南移後,天柱山人稱“古南嶽”。
由於天柱山風景奇特,獨具優勢,故並未因尊號南移而被冷落。加上潛山縣城,自漢時起即為兵爭重鎮,從隋開皇九年(589年)建熙州時起,至南宋端平安慶府治東遷時止,連續為州、郡、府治所達627年。歷代達官名宦,文人學士,如李白、白居易、李翱、李德修、王安石、蘇東坡、黃庭堅、陸游、楊萬里、李元陽、胡纘宗等,無不為天柱山勝景所吸引。他們或遠眺,或登臨,或結廬而居,築亭而讀,或吟詩作文,刻石勒名,留下了許多傳世的詩文和珍貴的人文景觀。
白居易歌曰:“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王安石詩云:“水無心而宛轉,山有色而環圍,窮幽深而不盡,坐石上以忘歸。”……這些詩文,歌頌了天柱山之雄奇壯麗,至今遊人低徊吟誦,流連忘返之情,無不油然而生。
唐天寶七載(公元748年),李白曾渡江到皖西,一方面寄情山水,一方面求仙訪道。他遠眺天柱峰,揮筆寫下《江上望皖公山》一詩:“奇峰出奇雲,秀木含秀氣。青冥皖公山,巉絕稱人意……”全詩十二句,可以說字字珍珠,筆筆含情。又二年,李白在游訪廬山的同時,也遊覽了天柱山,終於還其“欲往心莫遂”的心愿。

軍事史跡

天柱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三國時期,張遼在威震逍遙津之前,曾經率領張郃牛蓋等人討伐陳蘭。當時梅成詐降于禁,于禁引軍便還。不料梅成趁機會帶其軍眾去投靠陳蘭,二人率部轉入灊山自守。灊山(今為安徽省潛山縣)中有天柱山,高峻約有二十餘里,道路險狹,陳蘭等眾避於其上,山下進軍難通。張遼意欲登山進兵,諸將皆說:“此山道路險惡,我軍兵少,很難可以深入用兵。”張遼卻說:“這正是所謂‘一與一,勇者得前耳’(只有勇者可以前進)。”於是進至山下安營,起兵上山攻擊,終於斬下陳蘭、梅成首級,盡虜其眾。曹操論諸將功勞,說:“登上天山,踏過險峻,成功討取陳蘭、梅成,都是蕩寇將軍(張遼)的功勞。”於是增其邑,假節。
南宋末年,義兵長劉源結寨西關,多次挫敗元軍,堅持戰鬥18年,英勇壯烈,名垂千秋。太平軍年輕將領陳玉成,率部在天柱山區,與清兵相持多年。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活躍在天柱山。
南宋度宗鹹淳元年(1265年)潛山人劉源,奉地方將領之命組織抗元義兵,於天柱山措置山寨,春耕冬訓,加緊練兵,以備迎戰。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正月,元將相威率師攻打司空山和潛山野人原,兵過安慶府時,宋朝知府范文虎降元,縣境從此屬元朝統治。翌年十一月,舒、黃、蘄三州各地相繼起兵復宋,轉入地下鬥爭的劉源又集兵眾萬餘,上天柱山舉起抗元旗幟。連續三年與元軍及投靠蒙古的勢力發生戰鬥百餘次,祥興二年(1279年)義兵長劉源為元將昂吉兒所敗,犧牲於天柱山。

旅遊開發

歷史上,天柱山無專門管理機構,開發建設只限於寺觀亭閣,接待遊客多為寺院主持。1942年,安慶行署督察專員范苑聲倡建“天柱山開發委員會”,並得到安徽省府的撥款、社會募捐,共籌集資金近百萬元(法幣)。由於當時社會動亂等諸方面原因,只修建了岳雲山館、翠雲別墅和一條簡易的登山步道(良藥坪至天柱峰)。建國以後,隨著祖國建設和旅遊事業的發展,天柱山的開發邁進新的里程。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確定天柱山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同年11月,天柱山園林管理處成立,1986年改為安徽省天柱山管理處,下轄旅遊科、園林科、基建科、計財科等六個單位。幾年來,國家共投資258萬元,先後修建大小水電站7處;公路37公里,每天班車4次;景區內有39條遊覽步道,計133公里。已建成舒州飯店、天柱飯店等26個賓館、飯店,計有2326張床位。這些賓館,不僅能經營京、揚、川、徽名菜,還能供應地方佳肴,如“天柱晴雪”、“石耳燉老鱉”、“玉兔鱔魚”、“雪山蓮子湯”、“盞兒糕”、“連漿豆皮”等,別有風味。1979年~1987年,共接待遊客52萬多人次,外賓280多人次。梅城、三祖寺、茶莊、馬祖、青龍澗等已建成為經濟、文化、行政管理及佛教、遊覽活動的中心。這裡設有旅行社、賓館、山莊、汽車運輸公司、銀行、郵電、文教、衛生、商店等服務單位。
截至20世紀末,天柱山風景區面積為82.46平方公里,共分主峰、大龍窩、馬祖庵、虎頭崖、九井河、三祖寺、龍潭河、後山八大景區,和一個茶莊中心接待站。景區內千峰競奇,萬壑藏幽,巍峨崢嶸,不可名狀。主峰天柱峰,突兀群峰之上,高聳雲表,嶙峋峭絕,瑰偉秀麗,卓爾不凡。周圍諸峰,千姿百態,形狀各異,起伏環拱,勢如揖拜。其間遍布懸崖奇石,幽谷靈泉,蒼松翠柏,名花異草。身臨其境,如在蓬萊。據今天柱山管理部門考察,已經命名的景點,有46峰、17嶺、7崗、18崖、14岩、7關、22洞、4沖、6源、17泉、8瀑、1川、3溪、5澗、13河、3潭、16井、6池、3湖……《古今圖書集成》及省府舊志皆云:天柱山“為長淮之扞蔽”,“空青積翠,萬仞如翔”,“可仰摩雲霄,俯瞰廣野”。又謂其“上侵神氣,下固窮泉”,“實為淮南江北諸山之冠”。何宗軍、王克謙編著的《天柱山》稱:“天柱山既具有北山之雄偉,更兼南山之秀麗,”雄、奇、靈、秀,渾然一體,“在江淮間,當推第一”。1982年11月,國務院批准天柱山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2011年國家旅遊局正式授予天柱山AAAAA級旅遊景區稱號。2011年9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成為世界地質公園
煉丹湖煉丹湖
2018年8月,天柱山風景區將舉行“安徽人免費游皖山”活動。活動期間,將面向全省16地市給予免票優惠。值得注意的是,免票期間,各地居民需憑本人身份證(未成年人可憑戶口本原件、學生證等)方可享受上述免票政策(免票範圍不含天柱山景區索道、景區交通等其他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