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山東省棗莊市天柱山)

天柱山(山東省棗莊市天柱山)

天柱山,亦名葛嶧山,位於山東棗莊嶧城區南偏東十五里。白山諸峰屏其前,仙壇諸山拱其後,承水自北來,繞其左麓而南流。山雖小而秀,四周峭絕,嶙峋蒼翠,平地崛起,卓立若筍,屹然獨處,不與群峰為伍,因而被世人譽為“嶧縣之望山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柱山
  • 亦名:葛嶧山
  • 位於:山東棗莊嶧城區南偏東十五里
  • 出處:《詩經.魯頌.悶宮》
史書記載,寺廟建在,相關考證,

史書記載

嶧縣因葛嶧山而得名史書有載。《詩經.魯頌.悶宮》云:“保有鳧繹”。《尚書·禹貢》云:“嶧陽孤桐”。《爾雅》、云:“眾山聯絡為繹”。古書所載與實地考證是基本相符的。嶧境內域西北有鳧山,東南十五里有葛嶧山(注釋謂“繹”與嶧”同),嶧山之陽多產嶧樹,此山為眾山在外圍環繞。因此,乾隆二十六年重修《嶧縣誌》的序言中寫跡“嶧因山得名,其見於經傳也屢矣。

寺廟建在

天柱山上原有一古寺,名大佛寺,建於元泰定年間,其東北角建有佛母塔,塔高四十餘米,九層,以方磚和楠木建成。繞塔古樹數百株,茂密陰森。邑人每年逢三月初三這一天,到山下承河水邊媳游采蘭,到佛母塔前祭祝膜拜,以驅逐不祥,祝願永世安寧。
天柱山還建有貞修庵,據傳是山下孔善人之女所建。孔女天生聰慧,心性好佛,聽讀各類經典,就能理解大意。孔女年齡該許嫁時,善人為她選擇配偶,置辦嫁妝,而孔女崇佛意志堅定,誓不嫁人,決意為尼,取法號為“性訓”。隨後在天柱山構築茅庵作為居室,內自焚燭修行佛教經文,外自督農耕課稅,用所積余金置了木、石、磚、瓦和工具。經過多年。建造大殿三楹。又經多年,先後建成了配殿、千佛閣、門樓、鼓樓,鐘樓等。穿門樓入院內,道旁古松參天,碑亭林立。其中二碑為順治、崇禎二帝的親筆。穿過碑亭便是鐘樓和鼓樓,鐘樓內懸一鐘,重噸余,撞其鐘,音傳數里。鐘鼓樓北即大殿。大殿極為壯觀,雕樑畫棟,飛檐走獸,飾以紅、白、黃、綠各色,光彩奪目。殿內十棵大石柱,尤以四棵龍盤柱最為精美。其柱高4米,直徑0.6米,柱上方為兩隻鳳凰,展翅欲飛,奔向初生的太陽。下面為二龍戲珠,似雲生風從,吞雲吐霧,一派生氣。其圖案構思之巧妙,雕刻工藝之巧妙,堪與孔廟大成殿之龍盤柱媲美。
天柱山原本秀麗挺拔,再增建了大佛寺,貞修庵,更烘託了山的雄偉和名望,故嶧縣名人賈三近、黃圖昌等人為其作記,抒發,心中讚嘆之情。

相關考證

嶧,嶧山,古之嶧陽山,今之天柱山。 傳說為共工氏所怒撞之“不周山”,見之《論衡》。以“天柱”取“柱石中天”之意。繹與嶧,通假字,《尚書》云:“嶧陽孤桐”,《爾雅》語:眾山聯絡為“繹”。山之陽多產桐樹,為眾山環繞,正合所載之地形地貌。又名葛嶧山,“縣東南十五里,縣所由名也。”即《禹貢》“嶧陽山”,俗名柱子山。按《禹貢》、孔穎達《五經疏》以嶧陽為葛嶧。蔡沈《書集傳》承襲此說。而葛嶧屬嶧陽之說,首見於《後漢書·地理志》。唐章懷太子《後漢書注》有“其山產桐”。宋儒以前未有以鄒嶧山當之者。只有王應麟《詩傳》斷為鄒嶧。朱熹說,其(王應麟)獨違舊說,似非無見要。以嶧與鄒,當時同屬徐州,而兩山皆不產桐。又:魯南一帶多產磬石,《禹貢》載:“後魏政始中徐州,薛城送玉磬十六”。薛公孟嘗君曾“以幣求之”,“諸廟以為磬。”失傳了2400餘年的泗濱編磬,1978年在滕州市出土13枚磬石,其中2枚已經破損,無法演奏。音樂家楊俊滋先生在嶧城區發現了磬石,添補了破損磬石,天籟遺韻又從魯南重新響徹四海。吾地禮樂之勝,可見一斑。可為一證。
嶧城東西橫列兩道山巒,皆屬沂蒙余脈。天柱山,位於嶧城區南偏東十五里,卓然獨立,不與群峰為伍,南列之白山諸峰屏其前,北列之筆架諸山拱其後。四周嶙峋峭絕,平地崛起若筍,雄峙於巽方(東南)。靜若虎踞,承水河北自滄浪而來,繞其左麓而入運河;動如龍盤,堪輿家斷為“青龍之地”。“此山載在圖經,為宇內三十二福地,傑然著名。”山雖小而秀,四周峭絕,嶙峋蒼翠,平地崛起,卓立若筍,“嶧縣之望山也”。登覽四方,可觀縣城萬家樓台,承水環繞如帶,平田萬頃,綠樹炊煙,此靈山秀水更當有佛道釋尼尋此以渡迷津。大佛寺、貞修庵便是“山以小者為尊”的明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