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鵑鵙

大鵑鵙

大鵑鵙(學名:Coracina novaehollandiae)中型鳥類,體長28~32厘米。翅形尖,尾長,呈凹狀。上體灰色,額、頦和臉黑色。外側尾羽黑色具白色端斑。下體淡灰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嘴、腳黑色。雄鳥上體及胸灰色,飛羽黑色具近白色羽緣,尾黑,尾中線深灰,尾端棕灰,腹部偏白,眼先及眼圈黑色,喉深灰。雌鳥色較淺,下胸及兩脅具灰色橫斑。亞成鳥似雌鳥,但多偏褐色,下體及腰部橫斑粗重。

通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常停留在林間空地邊緣最高樹木的樹頂上。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地理分布,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雄鳥額、眼先、頰、耳羽和頦黑色,其餘頭部、背、肩等上體藍灰或深灰色,腰和尾上覆羽稍淺淡。兩翅覆羽與背同色,但初級覆羽多為黑色。飛羽黑色,內外側均具灰色或灰白色羽緣。中央尾羽灰褐或灰黑色具淡色羽端,其餘尾羽黑色而具白色或灰白色端斑,且越往外側白色端斑越大。頦黑色,喉暗灰或灰黑色,胸、腹灰色,下腹至尾下覆羽灰白色至白色。
雌鳥和雄鳥大致相似,但上下體灰色較雄鳥淺淡。額、眼先、耳羽和頰部羽色亦較淺淡,不呈黑色而多為灰黑色或暗灰色。頦、喉亦淺,多和胸同為灰色。另外腹部常有一些橫斑。
幼鳥和雌性成鳥相似,但胸、腹和尾下覆羽有橫斑,腰和尾上覆羽也有一些白色鱗狀斑。飛羽多具白色狹緣,翼緣黑白相間。
虹膜棕紅色或紅褐色,嘴、腳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82~116g,♀85~119g;體長♂271~320mm,♀268~315mm;嘴峰♂23~28mm,♀23~26mm;翅♂161~187mm,♀158~184mm;尾♂124~154mm,♀118~152mm;跗跖♂23~30mm,♀22~29mm。
(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腳平原和低山地帶的山地森林林緣地帶,尤以開闊的次生常綠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較常見,也出現在雨林針葉林和林緣地帶。

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多活動在樹冠層。性大膽。鳴聲單調而響亮。
成鳥留巢孵卵成鳥留巢孵卵
叫聲:嘹亮刺耳的笛音pee~eeo~pee~eeo,tweer或twee~eet。
遷徙:大鵑鵙是留鳥,不遷徙。
食性: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與種子等植物性食物。動物性食物主要為金龜甲、天牛、螽斯竹節蟲、螳螂、蛾類等鞘翅目鱗翅目膜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榕果、漿果,以及其他植物果實與種子。

繁殖方式

大鵑鵙的繁殖期為5~6月,少數在4月即已開始。每窩產卵通常2枚,偶爾3枚。卵的大小為32.0×22.5mm。其他有關繁殖情況尚不清楚。

亞種分化

大鵑鵙(13亞種)
序號
中文名學名命名人及年代
01
大鵑鵙安德曼亞種
Coracina novaehollandiae andamana
Neumann,1915
02
大鵑鵙馬來亞種
Coracina novaehollandiae larutensis
Sharpe,1887
03
Coracina novaehollandiae larvivora
Hartert.E,1910
04
大鵑鵙斯里蘭卡亞種
Coracina novaehollandiae layardi
Blyth,1866
05
大鵑鵙印度亞種
Coracina novaehollandiae macei
Lesson,1831
06
大鵑鵙喜馬拉雅亞種
Coracina novaehollandiae nipalensis
Hodgson,1836
07
大鵑鵙指名亞種
Coracina novaehollandiae novaehollandiae
Gmelin,1789
08
大鵑鵙東澳亞種
Coracina novaehollandiae melanops
Latham,1802
09
大鵑鵙松巴亞種
Coracina novaehollandiae lettiensis
Meyer,1885
10
大鵑鵙西澳亞種
Coracina novaehollandiae subpallida
Mathews,1912
11
Coracina novaehollandiae siamensis
Baker,1918
12
大鵑鵙爪哇亞種
Coracina novaehollandiae javensis
Horsfield,1821
13
Coracina novaehollandiae rexpineti
Swinhoe,1863
註:有關該種的亞種分化,當前意見尚不統一。此處採用Howard和Moore(1991)的劃分方法,將Coracina personata作為獨立種分出,仍將Coracina maceiCoracina javensis包括在該種之下,總計為13亞種。

種群現狀

全球種群未量化,但在原產地屬常見物種(Flegg and Madge,1995)。大鵑鵙在中國分布區域狹窄,種群數量不豐富。特別是森林砍伐、環境染污和狩獵,種群數量更趨減少,一些原來有分布的地方,如今也很少見,應注意保護。

地理分布

原生種分布: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東帝汶。
綠:原生種分布;紫:迷鳥分布(稀少)綠:原生種分布;紫:迷鳥分布(稀少)
迷鳥分布地:新喀里多尼亞島、紐西蘭。
在中國主要分布於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海南島和台灣等地,偶見於香港。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無危物種(LC),2012年評估。
該物種已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註:第349項 大鵑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