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路(江蘇省蘇州市大馬路)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馬路是蘇州城外一條主幹道的舊稱,修建於清末,是沿護城河西、南外側的繞城馬路,自錢萬里橋經新民橋廣濟橋、鴨蛋橋至石路口折向南至胥門,再折至盤門,向東至青場地,途徑閶門石路、胥門等繁華街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馬路
  • 位置:蘇州西、南護城河外側
  • 今名:廣濟路、石路、閶胥路、盤胥路等
地理位置,歷史典故,

地理位置

大馬路曾是蘇州古城的一條主幹道,南北走向;南接位於城南盤門京杭大運河邊的青暘地,北通火車站。修建歷史
光緒三十四年(1908)滬寧鐵路通車後,修築了由火車站經閶門胥門、盤門至青暘地的繞城大馬路,其中自吊橋堍鮎魚墩至姚家弄一段石子路系會辦商約大臣盛宣懷出資修建。大馬路原為彈石路面,1967年改為瀝青路。
蘇州大馬路老照片蘇州大馬路老照片
名稱變更
原大馬路錢萬里橋至鴨蛋橋段,1966年改稱延安北路,1980年改名廣濟路。
原大馬路鴨蛋橋至閶胥路段,文革初期與原橫馬路鴨蛋橋至金門路段統一改稱石路
原大馬路金門路以南段,文革時改稱延安南路,1980-1982年分段改名,其中,金門路至胥門外泰讓橋段,1982年改名閶胥路;泰讓橋至裕棠橋段,改名盤門路;裕棠橋至人民橋段,改名南門路。2003年盤門外道路改造,泰讓橋至解放橋段改名盤胥路;解放橋至裕棠橋段仍稱盤門路,並延伸至人民橋;人民橋以東至覓渡橋段稱南門路。

歷史典故

大馬路北段有始建於春秋時期的閶門。閶門上有城樓,外城門有吊橋。明清時期,閶門是帶有瓮城的水陸城門。瓮城為長方形,瓮城內另有套城,並還有南、北兩個童梓門。南童梓門通今南新路,北童梓門通北碼頭。水城門在陸城門以北,跨下塘街河。門外有聚龍橋。吳中才子唐伯虎曾寫有一首描寫蘇州閶門勝景的詩。詩曰:“世間樂土是吳中,中有閶門又擅雄。翠袖三千樓上下,黃金百萬水西東。五更市賈何曾絕,四遠方言總不同。若使畫師描作畫,畫師應道畫難工。”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到早在明代,閶門就是一個相當繁華的地方。到了清代,熟悉蘇州的曹雪芹又在《紅樓夢》第一回里形容閶門:“這東南一隅有處曰姑蘇,有城曰閶門者,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
清末民初,閶門大馬路和石路貫通,又給閶門帶來了經濟繁榮的新契機;1908年滬寧鐵路通車更使大馬路日益繁華。那時,車馬去火車站,閶門大馬路是必經之路。日本“北原東洋堂”印製的清末蘇州閶門大馬路風景明信片,展現了20世紀初閶門大馬路及其兩側的街景:街左側的一邊是西洋風格的二層小樓,右側一邊是中國傳統風格的店鋪客棧等。右側前方,是“蘇台旅館”,路對面有一排西洋式小樓;來往的馬車、黃包車和行人等絡繹不絕。
大馬路南段有胥門。《蘇州府志》云:“胥門,西門也,在閶門南,一曰姑胥門”。現存城門為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重建,明清時重修。胥門陸門原有至正十六年張士誠增建的瓮城,已於民國時期拆去。現存門洞由三道磚砌拱券組成,第二道與第一、第三道垂直相交砌築。城門下,塑有伍子胥像。胥門古城牆為市級文保單位。
璀璨的古城明珠古胥門,不僅有很多好聽的老故事,而且是早期工商業發展時蘇州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胥江更是蘇州的繁華水道。清乾隆年間由徐揚繪製的《盛世滋生圖》(又名《姑蘇繁華圖》)細緻地表現了明清時蘇州胥門皇亭街、萬年橋大街、棗市街人口密集和商業繁盛的情形。
1860年,蘇州城外商業區全部被戰火摧毀。但是戰後的萬年橋地區得到了比較快的恢復,出現了鴻生火柴廠等近代工業企業和一批會館、公所,以及不少木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