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頂鈸

大頂鈸,打擊樂器的一種。演奏技巧有平擊、悶擊、磨擊、邊擊、交擊和棰擊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頂鈸
  • 定義:打擊樂器的一種
  • 技巧:平擊、悶擊、磨擊、邊擊
  • 表演動作:揚臂、拋鐃、胯下拍擊
簡介,特點,用途,
大頂鈸

簡介

打擊樂器的一種

特點

故民間將碗大的稱鈸(現稱大頂鈸),帽小的稱鐃,大小相同的鐃與鈸,鐃音低於鈸而餘音較長。鐃有大鐃和中鐃之分,規格較多,現基本分為30公分、35公分、40公分、45公分、50公分。鐃的製作與鈸稍有不同,先要經過配料熔煉、鍛打成型和冷砸剪邊,然後用600~800C高溫鹽潤淬火,再經一次定音,車光再定音,最後在帽頂鑽孔系以綢布完成。鐃的音色、音量和傳遠度;取決於響銅成分、面積、厚薄、邊沿部分翹起的角度和帽的大小。鐃的形制有嚴格的比例要求,以面徑50厘米的鐃為例,帽頂直徑6.5厘米,帽頂高3厘米,鐃面凹深4.5厘米,鐃邊上翹寬度6.5厘米,鐃邊翹起12~左右。鑑別鐃的優劣,以鐃面光潔、弧形適度、圓度準確、邊緣厚度一致為佳,中間的帽形大小和兩面的音高也要相同。演奏時,將帽頂所系綢布纏於手指或用手指捏住帽根,兩手各持一面互擊發音。鐃屬於無固定音高的樂器,中鐃發音高,大鐃發音低。演奏技巧有平擊、悶擊、磨擊、邊擊、交擊和棰擊等。互擊的輕重、接觸部位和角度的不同,音響效果也迥然各異。此外,還常伴有揚臂、拋鐃、胯下拍擊、翻手腕、立轉鐃面等各種表演動作。

用途


鐃常用於佛教道教(稱之為加官鈸、小光鈸)音樂和文娛宣傳活動中,在腰鼓隊、舞獅、舞龍、各少數民族歌舞、藏戲和地方戲劇中。

蘇南地區道教和佛教用的鈸有著嚴格的區別,道教用齊、佛教用鐃。齊(齊鈸)與鐃(鐃鈸)的共同點是都不翹邊,但鐃要比齊厚,而廣鈸則薄而翹邊。小廣鈸因伴奏跳加官而又名加官鈸。大廣鈸除了在腰鼓----等歌舞伴奏外,還用於模擬風聲和水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