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村(浙江省象山縣石浦鎮下轄村)

東門村是石浦鎮的一個漁村,與石浦鎮隔海相望,依山傍港,全村有近4000人口,居民大多以漁為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門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象山縣石浦鎮
  • 人口:4000
概況,歷史人文,傳統節日,漁家風情,

概況

東門漁村歷史悠久,至今還有“新石浦,老東門”之說,島上居民為保護歷史遺存盡心盡力。唐神龍二年(706年)象山立縣,它是轄村之一,明代昌國衛從舟山遷到東門。東門漁村北港口為銅瓦門,南港口為東門門頭,扼航路要津,歷來為海防要地和漁業重鎮。
幾年前,香港鳳凰電視台有記者進行中國千裏海疆、漁村尋覓考察,記者們深有感觸:認為唯浙江象山東門島是中國現存最完整漁村,可稱“中國漁業第一村”,東方不老島,千年古漁村應屬東門。總之,東門歷史文化遺存不僅在寧波市海島漁村中,而在全國沿海島嶼中也是少見的。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科學價值。

歷史人文

1927年1月,蔡元培馬敘倫來象山避難,曾游居東門燈塔,蔡元培親題“出其東門,介爾昭明”八字。1933年9月,蔡楚生、聶耳、王人美等登島拍攝《漁光曲》外景,東門漁民邵銀才為替身演員,電影史記為我國民眾替身演員第一人。還有社會名人任筱和、筱甫兄弟在舟山、象山沿海島嶼建造燈塔七座,為漁商稱頌。從東門城隍廟往西僅百米處,建有天妃宮及古戲台。相傳媽祖曾來東門島,漁民感其恩澤,塑像造廟,始建於宋嘉定二年(1209年),1998年重修。從天后宮往西不到百米的呼應台山麓又有王將軍廟,為祭祀元代巡檢司王剛甫。王將軍廟戲台連門樓,建築雕刻較多,古風濃郁。

傳統節日

在東門島,百姓年年熱熱鬧鬧過元宵節。相傳,明代嘉靖年間,倭寇大舉入侵石浦,戚繼光的軍隊和老百姓眾志成城,奮起抗擊。在一次軍民歡慶抗倭大捷的晚宴中,各種菜餚洗切好正準備下鍋燒煮,忽接探子報告,另一支倭寇為報復前來進犯,眼看軍情危急,伙夫匆忙將各種小菜統盤倒入鍋內摻上薯粉,做成“糊粒”,將士們你一碗我一碗像吃著珍餚美味,個個士氣大振,奔赴戰場,一舉全殲殘敵,這一天正是正月十四。從此,家家吃“糊粒”以示紀念,“十四夜”成為本地最盛大的節俗。
東門漁民,世代耕海牧魚。舞魚燈的習俗,是當地頗具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給漁村人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對漁民來說,風調雨順,魚蟹滿艙,就是好年景,就是喜慶年歲。魚與“年年有餘”、“富足有餘”的“余”字諧音,故“魚”便在人民心目中成了幸福、美滿、吉祥的象徵。舞魚燈活動托物寓意,寄託著廣大漁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表現了漁業豐收喜慶的心理。
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紀念媽祖誕辰,也是東門漁民揚帆出海,北上岱衢洋捕洋山黃魚的啟程日。島上漁民奉媽祖是一位有求必應的海上保護神,出海前,舉辦祭海神媽祖廟會,祈求平安與豐收,成為漁村一年中的盛事。廟會自十五日開始,拜祭天后媽祖,備三牲福禮,薦享天后,虔誠祈禱。上供時間必選漲潮時分,期財源隨潮滾滾來。午後開始演戲,日夜連台,演五天至十天不等,號“出洋戲”。期間,村民招親致友,賓朋盈門,天后宮常常擁擠得水泄不通。洋山黃魚汛,於農曆六月二十日結束,東門漁船從岱山返航歸里。天后宮熱鬧非凡,演戲慶豐收,慶平安歸來,稱“謝洋戲”或“還願戲”。由高產漁船出資包演,盛時連演七天七夜。漁民把漁汛豐收平安,歸功於天后媽祖庇佑,農曆六月二十三日,在天后宮舉行隆重的謝洋祭媽祖典禮。
每逢農曆七月十五日前,為祭祖先,村民在海岸邊或港邊舉行放水燈儀式,表示漁村民眾對海上遇難人的一種懷念,也表示對大海的崇敬。一次放水燈,少則幾百盞,多則上千盞。水燈載著漁家的希望與祝願,順著潮流,漂向遠方。漁村各家都要做“羹飯”,購來好菜,添上美酒,祭祀祖先,要發麥糕,還要做麥餅筒。麥餅筒以麥粉糊烙成一張張圓圓薄餅,不可烙焦,要有極好的韌性。然後將餐桌上豐盛的菜餚,如肉絲、魚片、豆芽、米麵、菜乾等,夾放在薄餅中,像蠟燭包那樣裹起來。葷素皆有,味道極好。

漁家風情

除了漁家節俗,在東門漁村,還有多方面元素體現出濃濃的漁家風情。清乾隆三年(1738年),東門漁幫有大捕船八十餘艘。過去漁民造大捕船如同造房屋一樣隆重、講究,因為船是漁民的命根子,是漁民的家。新船船殼造成後,大木師傅選用上等木材製作漁船眼晴,不得有絲毫差池。船眼晴根據船隻大小製作定型後,要講陰陽五行,又到天后宮,在媽祖神明前問卜擇定時辰,安裝船眼晴有專用術語,有三道程式:一為定彩,二是封眼,三是啟眼。漁船一釘上眼睛後,立時變得更有靈氣。新船出海,威風凜凜,船眼睛光芒四射。據說一隻船眼睛緊緊關注著天,能知風雲變幻;另一隻船眼睛緊緊關注著海,能知浪濤變化和海里魚群動向。
漁民號子是漁民們長期以來在特定的環境下,在勞動中產生、演化並一代代相傳的東門漁村特色文化。千百年來,東門漁村的漁民身居海島,面對大海,世代耕海牧漁。他們終日在崎嶇的山徑上抬網、挑物;在碼頭上背運貨物;在船塢里運木剖板,打模造船;在漁船上升蓬、起錨、收網和吊舢舨。這些原始的密集型高強度勞動,需要大家步調一致,齊心協力,於是在勞動中自然伴生了勞動號子。由於東門漁家號子聲音高亢、亮麗,節奏感強,曲調委婉,音樂韻味濃,解放後多次被音樂工作者運用於歌曲創作。如《一帆風順》、《吆喝一聲開漁了》、《打漁歸來》等。
2004年東門島漁家船鼓隊,按古代抗倭戰鼓和揚帆出海時傳統鑼鼓節奏,整理出72拍民間鼓譜,添置3艘鼓眼彩船、16隻大鼓、16副大頂鈸。島上漁姑們利用業餘時間,以媽祖廟為基地演練鼓鈸,她們有的在練單打、雙打,有的練高架兩面打、多人打。手法熟練後,再配合頂鈸等樂器排演。擊鼓敲鈸要動腦筋,手足並用,動作劃一。敲出海浪的韻律,夾著海風的意氣,體現海洋文化特色,融娛樂與健身於一體。
天長地久,歲月悠悠,一方水土,沐浴了東門漁村一代代“弄潮兒”。目前,東門島人民在發展海洋捕撈業的同時,深化水產加工,發展海水養殖,發掘和保護海島文化,開拓海島旅遊業,全面發展海洋經濟。展望未來,東門古島將更加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