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氣功前六十四

大雁氣功前六十四式是崑崙派氣功大雁功的基礎功法,共有起式、展翅、合翅、折窩等六十四式,主要起到打通全身主要經絡的作用,屬於大雁氣功的初級功法。

1、起式
兩腳平行與肩同寬,腿微曲,雙手虎口交叉,置於小腹氣海,深呼吸三次,
每次以鼻吸氣,身體拉直,眼光凝聚。以口呼氣,放鬆,兩眼微合。吸氣,
百會進入,前通任脈,後通督脈,充實三丹田。放鬆,入靜,默站 三分鐘,
身體直立。頭微上頂,虛腋,兩臂環抱體側。五指分開,虎口圓,掌心對環跳。
口微閉,舌輕舔上齶。全身自然放鬆,排除雜念,氣沉丹田,眼平視,凝神。
2、展翅
身體前傾,重心由腳跟移到腳面,雙手環抱由體側緩緩向前平抬,雙手抬至
肩高,重心由腳面移到腳跟,軀體後仰,抬腳跟。兩臂左右分展,手心向上.眼
睛先俯視,再平視,然後仰視。軀體後仰要停留。這節動作主要打開勞宮,
湧泉,廉泉等穴。打開夾脊,修正頸椎,啟動周天。
3、合翅
兩臂內旋成弧形向前合抱於小腹,手心向內。掌心與腹間留有適當距離。同時,
身體反彈恢復直立,腳跟落地,眼隨手。腳跟落地,眼視前下方。採收天氣,
培育先天元氣,補益腎氣
4、折窩
身體前傾,兩手從下丹田部位慢慢抬起,兩手心斜相對向前平推,力的反彈,
使身體恢復直立。接著,兩臂內旋,手背相對,手心向外。兩手向身體兩側
後抱氣,身體前傾,五指併攏,曲肘上提,貫氣腎俞,同時抬腳跟。提氣,推氣,
看手。抱氣,俯視。
5、抖膀
雙手沿著帶脈,前甩,同時腳跟下蹲。手心向上,目視兩手。振動雙腳 和抖
動兩手 有利於病濁氣排出體外。振動能防治骨質疏鬆,舒泄肝膽脾胃之病氣。
6、折窩
兩臂前伸,內旋, 捧氣旋轉,使手背相對,手心向外,身體前傾。兩臂向兩側後
下方抱氣至兩胯後外側,身體恢復直立,曲肘上提,抬腳跟,五指併攏貫氣腎俞。
7、抖膀
動作同5。
8、上舉
兩手捧氣,外旋,貫氣 上丹田。平視,凝神。
9.合掌
十指交叉貫氣百會,前通任脈,後通督脈,下達湧泉,平視凝神,動中練靜。
充實上丹田。
10、翻掌
十指交叉不分開,兩臂同時內旋,兩手翻轉,手心朝上,全身拉直,足勢不變。
修正頸椎,眼平視凝神,
11、下腰 (中、左、右)
兩腿伸直,十指交叉,彎腰下按,掌心向下。下按觸地,接地氣, 提不過膝,
注意後背的動作。眼視兩手,頭頂朝前,足勢不變。腿要伸直。此節動作對
坐骨神經痛,下肢腫痛、麻痹等都有較好的治療作用,舒經利節
12、纏手
向左擰身90度、兩手分開、前高后低、手心朝外,左腳尖抬起,兩手同時畫
陰陽魚,相互纏繞一周半。右腿彎曲,左腿伸直,眼視手。注意胯,肩,肘協
調運動。注意肩和腰的動作。太極纏手
13、回氣
起身,左手併攏,曲肘上提,貫氣左缺盆。看右手,右手逆時針旋轉360度,
捏左腳大郭穴。
14、左彈足
眼視右手,注意肩,肘,胯的協調運動,向左擰身三次,拉開右肋。
15、推氣
左手保持原狀。右手鬆開,手心轉向右後方。右手由左前方,慢慢向右後方推。
重心在右腳,左腳跟著地,後坐。眼視右手,手心向後,排除病濁氣,手高不過膝。
以身帶手
16、撈氣
右手向上撈氣併攏貫氣右缺盆,同時右腳跟抬起,左腳尖落下,挺胸、仰視。
右後蹬腿,這節動作寬胸、理氣補益心臟、調節血壓。
17、轉身回氣
右腳跟落下,左腳尖抬起,左腳內扣,以腳跟為軸,右後轉身180度,看左手,
劃圈360度,左手落於右腳趾,捏大敦穴。
18、右彈足
眼視左手,注意肩,肘,胯的協調運動,向右擰身三次,拉開左肋。
19、推氣右腳轉正。
20、撈氣左腳轉正。
21、纏手
左手撈氣到小腹,右手下落到小腹,雙手相互纏繞一周半。環繞時,左右手內
外關對內外勞宮,約距五寸。眼視雙手,,周天纏手。注意腰,肩,肘的配合運動。
22、雲手 (左、右、左)
曲肘成弧形、手與腰同高,腰帶動手向後運轉,眼隨手動,向後擰身,擰頭。
右雲手眼視右手心。 待右手行至右後方時,右臂內旋。屈肘,合谷對腎腧。
手心向上,五指自然分開。眼視左腳跟。然後身體向左轉正,眼平視。
注意夾脊,頸椎.前腳掌外側著地,左雲手 重心前移右腳,左腳上前一步.左雲
手眼視左手心,待左手行至左後方時,左臂內旋。屈肘,使左合谷穴貼於左腎
俞穴處,手心向上,五指自然分開。眼視後腳跟,然後身體向右轉正,眼平視。
23、涮腰 (太極涮)
左腳上前一步,前腳掌外側著地。左手雲手。眼看左手。上身隨左手向左扭轉,
抬右腳跟,帶動右臂擺向左前方,上臂略高於肩。屈肘,右手心朝下,向里斜對小腹。
隨著左手雲手,身體向左前傾,重心放於左腳,兩腳跟提起。左合谷對命門,
右手合谷對太陽,眼視右腳跟。身體及右肩、右臂迅速外旋向右扭轉,帶動
兩臂順勢擺動。左手撈氣貫印堂,右手撈氣貫帶脈,屈肘約90度.右腳根落下,
左腳跟抬起,前腳掌著地。左手心與前額相對,相距約8寸至1尺。左臂屈肘成孤形。
同時身體及腰胯轉正,重心在右腳。膝微屈,眼視左手
24、落膀回氣
左手下按撐掌,左腳跟落地,右腳根抬起,重心前移左腳。眼視左手。
引導上丹田之氣下行至下丹田或湧泉。降低血壓 。
25、單展翅
左手上提合谷貼腎腧,重心前移至左腳,右腳上前一步,前腳掌外側著地。
右手向前平伸,手心向上微向里,五指自然分開,手與眼同高,眼隨右手。然後
右手由前向右側下落劃弧,臂微屈,上身隨右手向右扭轉。向右後轉身。當右
手臂移至右後方時,手臂內旋,屈肘,使右合谷穴貼於右腎俞穴,眼看後腳跟。
注意腰和手的旋轉,身體轉正,眼平視前方。
26、上步伸膀
重心移至右腳,左腳上前半步,前腳掌外側著地。同時左手在左帶脈纏繞甩出,
放於左腰側,屈肘約90度,手心向上微向里,五指自然分開,眼視左手心。
27、纏頭過耳
類似擰麻花,注意擰身。上身以腰為軸向左扭轉,右手從右腎俞穴移開,右手
由帶脈經左手背,左肘左肩,左太陽左耳,後腦,右耳右太陽。上身及頭隨之轉正,
眼隨右手,最後平視。培育上丹田之氣,降低血壓,健腦安神。
28、下壓
右手下按,撐腕,落於右胯側.左手上抬,手心向上,足勢不變,重心後坐。
29、上托
右臂外旋,使右手心翻轉向上,並弧形向前,向上托舉至與肩同寬,手心向上,
微向里,臂微屈。左手翻轉成手心向下,並隨著右手的上抬而下落至身體左側後,
手心向後。眼視右手心。重心前移至左腳,兩腳跟提起。
30、回氣
右手上托至肩高后,右臂內旋,迅速屈肘,肘尖向右前。右手五指邊併攏呈爪
形邊點在右缺盆穴。同時左手從左側後,自下而上迅速向前撈氣貫氣印堂。眼視
左手心,手與前額相距約8寸至1尺。同時重心迅速後移至右腳,右腳跟落地,
腿微屈,左腳跟提起。
31、撈月
右腿彎曲,重心在右腳,左腳虛,左腳掌外側著地,左腿伸直。左手臂不動,
右手離開右缺盆穴,五指自然鬆開。右臂向右後方舒展開,手心向外,右手從
正後方向左前伸直撈氣,過左腳心,貫氣印堂,兩手內外關相對,左手向太陽
穴,右耳貫氣,眼隨手,右臂在外,左臂在里,左前臂在右上臂下,眼視右手,
俯身,前腳虛。
32、轉身
以腳跟為軸,右後轉身180度,起身,左腿彎曲,重心移至左腳,右腿微屈,
右腳跟虛。左手心向後、下插、右手背朝前,手心對印堂,眼視右手.疏導脾胃肝氣。
33、上步望掌
重心前移到右腳,左腳上前一步,右膝微屈,前腳掌著地。
上左腳,左手撈氣貫印堂,眼視左手,右手後移,兩手心斜相對
34、望月
左腳伸直,左腳掌外側著地,腳內虛。
左手不動,右臂向右側舒展開,上身亦隨著向右扭轉,然後右手臂外旋向
下、向左劃弧,上身亦隨之向左扭轉,右腿漸深屈,上身亦向左前方深彎
屈。
右手劃弧至左臂下,迅速向左上方甩動小臂,手心向里微向上,手指向左後
上方。頭向左扭轉,眼視左上方天空。
35、壓氣
兩手重疊,緩緩拉開,曲雙腿,撐腕下按,下按時後腳跟抬起,上提時後腳
跟落。共做三次,眼視兩手。
36、 轉身壓氣
兩手臂姿勢不變,以兩腳掌為軸,向右轉身90度,右腿在前,左腳、左膝內扣,
兩腳跟提起,重心偏於左腳,兩手置於右兩側,眼視兩手,右轉身90度,左腳後
撤,雙手撐腕下按,下按時左腳跟抬起,上提左腳跟落下。兩節壓氣動作防治
風濕性關節炎靜脈曲張。上提時勞宮湧泉收氣,下按時勞宮、湧泉排氣。
37、 泳動
左腳跟提,右腳跟落,雙手顫動上抬過頭部,眼隨手動。兩手腕放鬆,兩手及
兩臂上下顫動(振幅要小,頻率要高),邊顫動邊向前舉伸臂,同時上身慢慢
抬起,兩腿伸直,重心在右腳,左腳跟提起。兩臂繼續顫動著由前向上呈側上
舉,手心向前。眼平視前方。重心後移至左腳。左腳跟落下,右腳跟提起。
38、 瞰水
雙腳跟提,雙手顫動下落後伸,手心相對。重心前移右腳,左腳跟提起,
兩臂內旋,邊顫動邊下落並向左、右分展,呈弧形落至臀後兩側。手心相對,
身體稍前傾,兩腳跟提起,眼視前下方。稍停後,兩臂慢慢邊顫動邊內旋。
由後向前上方舉起,約與肩同高。手心向下,手指向前。重心後移至左腳,
右腳跟稍提起。身體微向後仰,眼視前下方。
39、 拍水飛翔 (左右左)
左腳跟落、右腳跟提,雙手從右向左顫動,眼視左手。上身向左扭轉。左手心
向外,拇指向下,右手心向下右腳跟落、左腳跟提,雙手從左向右顫動,眼視右手。
上身向右扭轉。右手心向外,拇指向下,左手心向下左腳跟落、右腳跟提,雙手
從右向左顫動,眼視左手。上身向左扭轉。左手心向外,拇指向下,右手心向下低
至小腹,高過頭.動作要連貫,兩手臂要不停地顫動接著,重心前移右腳,左腳跟
提起,兩臂邊顫動邊從左側擺回到正前方平舉。同時身體轉正,眼視前方,
拍水歸正。手足腰背同使用動,疏通十二正經,開通帶脈、任督二脈,增強微
循環,排泄胸肋部病濁氣,清熱瀉火,防治耳鳴、目眩。
40、飲水
上左腳成虛步,兩手與肩同高,邊顫動邊向身體兩側分展。手心向下。深屈右膝,
左腿自然伸直,上身前俯,同時兩手從兩側後緩緩下落至環跳俯身。手指向前,
並抬頭前探,眼視前下方,共做三次。
41、望天
接第三次飲水,重心前移左腳,身體緩緩起立,右腳跟提起,雙手邊顫動邊向
前舉過頭,兩手心向前,眼隨雙手,仰視天空。
42、歸氣
右腳上步與左腳平行,雙手分展下落至小腹,掌心虛,左上右下,顫動三次。
舒肝健脾,利腎,增強胰腺功能。眼平視前方。
43、 抓氣
右手由腹部邊提邊向前平伸至與肩同高,手心向下。然後抓握成空拳,屈肘拉
至右胸前,使上拳眼對右氣戶穴.手心向下,手指斜朝上,左手抓氣,左腿微曲,
右手抓氣右腿微曲,曲肘同肩高,空握拳氣貫氣戶,左右共10 次。足勢不變。
採收天之陽氣,寬胸理氣,防治咳喘,增益心肺功能。
44、翻掌摟氣
右臂外旋向前平伸手心向上,左手撈氣左腿稍曲,右手撈氣,右腿稍曲,五指
併攏曲肘貫氣戶。採收地陰,補益肺氣。空拳眼對氣戶穴
45、 抱球
兩手上抬,然後向左、右兩側分展,下落環抱,俯身90度,兩腿伸直。
手心向上,眼視兩手,足勢不變。
46、揉球
上身稍抬起並向左扭轉,同時帶動手臂抱球至腹部左側。右臂內旋,手心向下,
使右手在左手上方,兩手心相對,相距約6寸,兩手似抱一球。眼看手。然後兩
手腕、臂、手指按水平方向逆時針揉動(手心始終相對)。同時上身帶動兩手
臂從左經腹前向右轉動,邊轉腰邊揉球。揉球10圈,移至腹部右側。眼視手,
足勢不變,膝微屈。 以腰帶動揉球
47、轉身揉球
揉球至右側時,兩手臂同時旋轉,翻轉180度,成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手心相對,
然後兩手腕、臂、手指按順時針方向撥轉手中之“球”,隨著腰向左扭轉,
從右腹側經腹前向左側移動,約8圈至腹部左側。再從左側向右轉,約揉球2圈,
停於腹部前方,同時身體亦隨之轉正。足勢不變,眼視雙手。
48、抱氣
上身抬起直立,兩臂上舉向兩側分展抱氣,俯身90度,兩腿伸直,百會朝前,
看地。手勢不變,曲腿半蹲,手心對氣戶。平視手勢不變,起身直立,手心對
氣戶。平視雙手不變,起身直立,手心對上丹田。平視
49、貫氣
兩手繼續抱氣到額前,兩臂內旋,手心向里,彎臂呈弧形。手與額同高,兩手
指相對,相距3寸左右。然後兩手沿頭、胸、腹慢慢下落至下丹田兩側,略停幾
秒鐘後,兩手臂分別下垂於身體兩側。眼平視,足勢不變。
50、抬膀
重心前移,雙臂上抬,抬腳跟,曲肘回收,振腳同時雙手彈出。眼視手,足勢不變。
手與額同高勞宮湧泉排除病濁氣防治骨質疏鬆。
51、翻翅
兩手屈腕,手指合攏變成爪形,手心斜向里,手指向下。眼平視,足勢不變。
52、背翅
兩手下落至身後兩側腎腧,手指鬆開,合谷貼腎腧,揉三次顫一次,共揉9次
顫3次,或揉七次顫一次,共揉21次顫3次。眼平視,足勢不變。
53、起扇上飛(七次)
兩手從腎俞穴落下,經體側弧形向前舉,約與肩同高,手心向下,手指向前。
兩臂微屈,眼平視。
(1)左上飛:屈右膝,重心移至右腳,左腳上前一步,左膝微屈,左腳掌前外
側著地,腳跟虛提。右手弧形向下壓按,停於小腹前。右臂彎曲,手成虛掌,
手心對下丹田。手自然分開,手指向左。同時左臂向左上方提起,臂微屈,
左手高於頭,手心向下斜向里,松腕,五指自然放鬆下垂成爪形。上身微向左
扭轉,眼視左手心。
(2)右上飛:屈左膝,重心移至左腳,右腳向前一步,膝微屈,右腳掌前外側
著地,腳跟虛提。左手弧形向下壓按,停於小腹前。左臂彎曲,手成虛掌,
手心對下丹田。手自然伸開,手指向右。同時右臂向右上方提起,臂微屈,
右手高於頭,手心向下斜向里,松腕,五指自然放鬆下垂呈爪形。上身微向右
扭轉,眼視右手心。左右交替,上飛七次。注意轉腰,上抬時手要收攏。眼視
上抬之手。開通任脈帶脈及手經、督脈,培育三丹田。
54、轉身
接最後一次左上飛動作,兩臂前舉於頭前方,同時兩腿伸直,後蹬腿。兩手顫動,
同時以兩腳跟為軸,向右後轉體180度,眼仰視。
55、飛上
接上式,邊向右後轉身,兩手臂邊不停地顫動,並由腹前慢慢上舉,手心向前,
手指向上。右腳在前,腳跟提起,重心放於左腳,眼仰視。
56、過水飛翔
前手過腳心,後手過三陰交,後手沿腿上行至氣戶,左過水,眼視左手。右過水,
眼視右手。左、右過水,交替7次。主練大小周天,防治腰腿病症
57、轉身
58、飛上
59、 尋食(7次)
內外關相對,對三陰交,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俯身氣沿任脈下行,起身氣沿
督脈上行,主練大小周天。眼視前下方。 如此左、右交替尋食7次。以肩帶手。
左斜右斜。
60、轉身
第七次尋食作完,雙手撈氣,屈肘上提。手腕放鬆,自然下垂於腹前。兩臂彎曲,
兩肘略寬於肩,眼視兩手。然後以兩腳跟為軸向右後轉身180度,手勢不變,
重心在左腳。
61、尋窩 (左、中、右、右、中、左、中)
提氣重心在後,前腳內側虛,鼻子吸氣。下按重心前移,後腳跟抬起,嘴呼氣,
眼視手。調理三焦,清理臟腑。
62、轉身泳動
第七次尋窩後,以左腳跟為軸向左轉身90度,右腳上步與左腳平行,兩手心
向前顫動。邊轉身邊顫動眼平視凝神
63、安睡歸氣
兩臂從上向下邊顫動邊經體前下落至腹前,抱氣至小腹。停止顫動,四指併攏,
置於下丹田兩側,大指向上對準乳根穴,。同時兩腿曲膝全蹲,收臂,腳跟提起。
上身稍稍前俯,閉目,靜停半分鐘左右,三個呼吸左右。使體外之氣收歸下丹田。
大小周天運行。注意不能低頭。
64、收式
睜眼——抬頭——起身直立——落腳跟。收氣三次(收氣)。
雙手環抱於小腹,靜站三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