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滌子題畫詩跋

大滌子題畫詩跋

《大滌子題畫詩跋》是明末清初石濤創作的一部繪畫論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大滌子題畫詩跋
  • 創作年代:明末清初
  • 作者:石濤
  • 類別:繪畫論著
內容簡介,書籍簡介,作者簡介,版本信息,

內容簡介

卷一,山水詩跋;卷二,梅蘭竹松濤跋;卷三,花卉人物詩跋;卷四,合作雜題。石濤每畫必題,其詩文有奇古清高之氣,闡發畫理多精卓,並參以禪機。

書籍簡介

《大滌子題畫詩跋》是一部繪畫論著。
石濤每畫必題,汪繹晨據家藏石濤畫之題跋及散見他處者輯成此著,附於《畫語錄》之後。俞劍華又將汪輯未及者輯成《石濤題畫集》。石濤的繪畫思想主要見己題於《畫語錄》,題畫詩跋中的不少跋語,是“語錄”的進一步闡發,如反對摹擬,表現自我等。此外,認為繪畫應取不似似之,對形、理、情三者關係的見解,對“神”的推崇等,也很有價值。
《大滌子題畫詩跋校補》《大滌子題畫詩跋校補》
石濤對“理”“法”的關係很有新見,這就是“理盡法無盡,法盡理生矣。理法本無傳,古人不得已”。禪宗及南宋理學家講“月印萬川”、“理一分殊”,“理盡法無盡”當本於此,而“法盡理生”仍主於破“法障”而得“理”,後二句謂理法無傳,當然在於自得,故其背後仍是強烈的自主意識、創造精神。他所說的“今問南北宗,我宗耶?宗我耶?一時捧腹曰:‘我自用我法。”’感慨“古人未立法之先,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既立法之後,便不容今人出古法”,批評“師古人之跡,而不師古人之心”,都是這種自主意識、創造精神的體現。繪畫的創造精神不僅表現在“師古人”的爭論上,而且表現在“師造化”中。石濤寫道:“名山許游未許畫,畫必似之山必怪,變幻神奇懵懂問,不似似之當下拜。”這“不似似之”其實正道出了中國繪畫主於“表現”而非“摹仿”的民族特徵。石濤還本於孟子及文章家的“養氣”說,提出畫家的養氣,“崢嶸奇崛,磊磊落落”,氣“與“神”相關,氣勝則精神燦爛,意懶則淺薄無神,他認為,後人只摹倪瓚畫的枯索寒儉,而未得其遠神,這些看法確是出乎眾上。除理、法關係外,石濤又論及形、理、情三者關係:“以形作畫,以畫寫,理在畫中。以形寫畫,情在形外。至於情在形外,則無乎非情也;無乎非情也,乎非法也。”所論深刻。
除輯入《大滌子題畫詩跋》者外,其餘題跋也有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如論蒙養、風格、評人之畫與自評,論用筆的三操、三人、三格、三勝等,都極有見地。

作者簡介

石濤生於1642年,卒年不詳,原姓朱,名若極,廣西全州人。靖江王朱嘉亨子。明末政局動盪,他的父親死後,出家為僧,法號原濟,亦作元濟(後人誤為道濟),字石濤,自號苦瓜和尚、瞎尊者、大滌子、枝下叟、清湘陳人等。遍游名山大川,曾兩見康熙帝,晚年定居揚州賣畫。擅畫山水,反對摹古之風,是清初畫壇革新派代表,所作筆墨縱橫多變,意境蒼莽雄奇。亦擅蘭竹、果卉、人物。對揚州畫派和近代中國畫有很大影響。兼工詩、書。除《苦瓜和尚畫語錄》及《畫譜》外,後人又輯有《大滌子題畫詩跋》。

版本信息

有《論畫輯要》本、《美術叢書》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