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濤墓塔

石濤墓塔

石濤(1642-約1718),俗姓朱,名若極,石濤為其字,清畫家。1953年,建紀念塔於“谷林堂”後,包契常題寫“石濤和尚紀念塔”。塔陰由李梅閣題文:“石濤和尚畫,為清初大家,墓在平山堂後,今已無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濤墓塔
  • 地理位置:揚州市
  • 著名景點:谷林堂等
  • 建設於:1953年
人物簡介,特點,代表作,建塔,

人物簡介

石濤,清畫家。桂林全縣(今廣西全州)人,明靖江王朱贊儀十世孫。父朱享嘉因自稱監國,被唐王朱聿處死於福州。時石濤尚幼,被太監帶走。後為僧,取法名原濟,亦作元濟(後人誤傳為道濟)別號清湘陳人、大滌子、苦瓜和尚。早年雲遊四方,一邊修佛,一邊習畫。曾居安徽宣城敬亭山,作畫多以黃山為題材,為“黃山畫派”的重要成員。康熙二十年(1681),遷居金陵,後又旅居京都,與著名畫家王原祁等人交往甚密,藝術上獲極大提高。

特點

晚年定居揚州,所畫山水、人物、花果、蘭竹等無不精妙。且能熔鑄千古,自創一格。其構思之奇妙,筆墨之神化,題詩之超逸,均表現出他的風格。他強調畫家要面向現實,“搜盡奇峰打草稿”,要“借古以開今”,創造自己的藝術意境,在當時畫壇上獨樹一幟,為革新派的代表人物。其畫風對後來“揚州八怪”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代表作

其代表作有《十六阿羅應真圖卷》、《雲山圖》、《潑墨山水卷》等。並著有《石濤畫語錄》,以及後人所輯《大滌子題畫詩跋》等。據《嘉慶重修揚州府志》載:萬石園即以石濤和尚畫稿疊置的。錢詠《覆園叢話》亦記有:何園片石山房系緣於石濤和尚手稿。康熙四十六年,石濤老死於揚州,葬於蜀岡隆慶寺後,其墓建於蜀岡平山堂後,無塔無碑。石濤生前曾自畫“墓門圖”,並題“誰將一石春前酒,漫灑孤山雪後墳”。原墓已湮沒難尋。

建塔

1953年,建紀念塔於“谷林堂”後,包契常題寫“石濤和尚紀念塔”。塔陰由李梅閣題文:“石濤和尚畫,為清初大家,墓在平山堂後,今已無考。爰補此塔,以志景仰。“文化大革命”中,紀念塔被毀。1980年,揚州市文管會撥款4000元,籌立石濤和尚墓塔和清代畫家蓮溪和尚墓塔,經多方收集,在平山鄉徵集到舊塔四座,並修復齊全。1993年秧, 大明寺能修 法師立石濤墓塔於楠木廳北側,同時,立蓮溪和尚、能勤大和尚、瑞祥大和尚墓塔於其附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