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文化

大溪文化

大溪文化是中國長江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重慶市巫山縣大溪遺址而得名。其分布東起鄂中南,西至川東,南抵洞庭湖北岸,北達漢水中游沿岸,主要集中在長江中游西段的兩岸地區。

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的年代, 約為公元前4400~前3300年。大溪文化的發現,揭示了 長江中游的一種以紅陶為主並含彩陶的地區性文化遺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溪文化
  • 年代:公元前4400~前3300年
  • 時期:母系氏族晚期至父系氏族萌芽
  • 位於:三峽庫區巫山縣境內
遺址類型,考古發掘,文化特徵,社會經濟,農業,手工業,民俗文化,房屋建築,墓葬習俗,主要聯繫,考古發掘,

遺址類型

距今約五六千年的大溪文化遺址,屬母系氏族晚期至父系氏族萌芽的時期,是5000年中華文明史的象徵之一。位於三峽庫區巫山縣境內的遺址,是中國大溪文化最早的發現地,也是大溪文化的命名地。
大溪文化初步可分為兩個地區類型。 長江沿岸的鄂西川東地區,如大溪、紅花套、關廟山等 地的遺存,可稱為大溪類型。長期多夾炭陶,夾砂陶比 例始終很小,白陶也很少。圈足盤、陶簋多見,典型器 有彩陶筒形瓶。圈足上盛行各種成組的戳印紋。
大溪文化以大溪類型為例,可歸納為3期。早期:夾炭紅陶最多,戳印紋簡單、細小,彩陶極少,以折肩圈足 罐、三足盤、鼓形器座等為代表。中期:戳印紋發達,彩 陶興盛,常見內折沿圈足盤、簋、高把豆、折腹盆、曲 腹杯、筒形瓶等。晚期:泥質陶占絕對優勢,灰陶和黑 陶劇增,有細頸壺、折斂口圈足碗等。

考古發掘

大溪遺址位於長江瞿塘峽南側,1959和1975年曾3次 發掘。其間,在西陵峽又發現幾處同類遺址。約在70年 代初期,這一類遺存被普遍地稱為大溪文化。
大溪文化發源地大溪文化發源地
迄今發掘 的主要遺址還有,湖北宜都紅花套、枝江關廟山、江陵 毛家山、松滋桂花樹、公安王家崗,湖南澧縣三元宮和 丁家崗、安鄉湯家崗和劃城崗等10多處(見關廟山遺址三元宮遺址)。

文化特徵

大溪文化的陶器以紅陶為主,普遍塗紅 衣,有些因扣燒而外表為紅色,器內為灰、黑。盛行圓 形、長方形、新月形等戳印紋,一般成組印在圈足部位。 有少量彩陶,多為紅陶黑彩,常見的是□索紋、橫人字 形紋、條帶紋和漩渦紋。主要器形 有釜、斜沿罐、小口直領罐、壺、盆、缽、豆、簋、圈 足盤、圈足碗、筒形瓶、曲腹杯、器座、器蓋等。
石器 中兩側磨刃對稱的圭形石鑿頗具特色。有很少的穿孔石 鏟和斜雙肩石錛。偶見長達三、四十厘米的巨型石斧。 同時,有相當數量的石鋤和橢圓形石片切割器等打制石 器。另有大量的實心陶球和空心裹放泥粒的陶響球。大溪文化流行紅燒土房屋並較多使用竹材建房。葬式複雜 多樣,跪屈式、蹲屈式的仰身屈肢葬是該文化的特殊葬俗。
大溪文化的彩陶紋 飾有橫人字形紋、曲線格線紋,有的器形和彩紋,明顯受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影響。洞庭湖北岸、西北岸地 區,如三元宮、丁家崗、湯家崗等地的遺存,可稱為三元宮類型。夾砂陶比例大,紅褐胎黑皮陶和白陶占一定 數量。
有特徵鮮明的盤口圈足罐和筒形圜底罐。圈足盤 少,彩陶筒形瓶僅有個別發現。以通體裝飾的印紋、刻 劃紋為特色,漩渦紋、變體捲雲紋彩陶也具特點。至今 沒有發現受廟底溝類型彩陶影響的跡象。有人認為,這 類遺存雖確有許多與大溪文化相同的文化因素,但可能 是受大溪文化強烈影響的另一種原始文化

社會經濟

農業

大溪文化居民以稻作農業為主。在房屋 建築遺蹟的紅燒土塊中,經常發現稻草、稻殼印痕。紅 花套遺址的稻殼印痕經鑑定為粳稻。除飼養豬、狗外, 從大溪、三元宮、丁家崗遺址的發現看,雞、牛、羊可 能也已成為家禽家畜。同時,漁獵、採集等輔助經濟仍 占一定比重。特別在大溪有些地段的文化層內,夾雜較 多的魚骨渣和獸骨,包括魚、龜、鱉、蚌、螺等水生動 物以及野豬、鹿、虎、豹、犀、象等的遺骸。
大溪文化紅陶球大溪文化紅陶球
在大溪文化遺址中,一直沒有發現成批的或數量較多的收割農作物的工具,既無打成缺口的或穿孔的石刀、陶刀,也未見石鐮。為數甚少的石刀、蚌鐮顯然主要不是為了收割水稻使用的,而是用於採集活動。這種現象表明,大溪氏族部落收割稻穀不是像黃河流域那樣用刀掐割粟、黍穗頭,也不是連桿割取,而是在田間帶莛薅拔,再綑紮成把晾曬。這種收穫方法在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比較普遍,長江下游的河姆渡氏族部落、馬家浜氏族部落大都如此。直至近代,一些南方少數民族仍用這種辦法收穫稻穀。
稻穀的去殼加工,主要用杵和臼。1973 年在紅花套遺址發現了兩處保存較好的地臼,是一種鍋底狀的圓坑,周壁堅硬光滑,附近還有木杵的遺痕,是一種長 1.4 米,中部較粗、兩端呈圓頭的稻米加工工具。這一考古發現,證實了《周易·系辟下》關於上古時代“斷木為杵,掘地為臼”的記載。此外,在許多遺址中還出土了舂米用的陶臼,還出現了一些直接利用形體合適的河卵石做成的石杵。

手工業

在優越的自然條件下,長江中游地區當時的農業生產和手工業生產都較發達。大溪文化先民主要從事稻作農業生產,考古發現在許多遺址的紅燒土塊中夾有稻殼和水稻的莖葉碎末。一些遺址還有較多稻殼和稻草灰燼出土。對紅花套、關廟山兩處屬於大溪文化中期階段的稻穀鑑定,表明是粳稻。這個古老文化的各氏族常用的夾炭陶器,是以炭化稻殼粉末作為羼合料的,足以說明種植稻類作物已十分廣泛。在三峽谷地,缺乏適於農耕的沃土,採集和漁獵經濟所占的比重很大,如清水灘等遺址的堆積中包含大量魚骨和獸骨,反映出新石器時代居民的生產和生活受到自然地理條件的制約。
大溪文化的手工業生產主要是制陶業和石器製造業。長江中游氏族部落當時的制陶業有其自身的創造。劃城崗遺址發現了一座保存較好的窯址,先在地下挖坑,結構分為斜坡狀火道、火膛、窯室、出煙口幾部分。窯的底和壁都用大塊紅燒土鋪墊或壘砌而成。火膛直徑為 1.2 米,其上未見窯箅,在高出火膛底部 0.3—0.4 米處,圍繞窯壁一周有寬 0.2 米的平台,構成直徑1.6 米的窯室。待燒制的陶器就擺放在平台上。這種陶窯使用的材料和構築形式,在中國新石器時代尚屬少見。
制陶業方面,以白陶和薄胎彩陶最為突出,代表了 較高的工藝水平。在白陶圈足盤上,通體飾有類似淺浮 雕的印紋,圖案複雜精細。薄胎細泥橙黃色的彩陶單耳 杯和圈足碗,胎厚僅1~1.5毫米,繪以棕紅色的多種紋 樣,顯得精美別致。劃城崗遺址發 現一座保存稍好的窯址,由斜坡狀火道、火膛和出煙口 3部分構成。火膛下半部挖在生土中,上半部用大塊紅燒 土壘成。火膛之上未見窯箅,圍繞窯壁內側有一周放置 陶坯的平台,大多數陶器火候較低,據測試,燒成溫度 為750~880℃。

民俗文化

房屋建築

在紅花套、關廟山發現的房屋基址,普遍經過燒烤,已成紅燒土建築。分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築 兩類,前者常呈圓形,後者多屬方形、長方形。地面起 建的房子,往往先挖牆基槽,再用粘土摻和燒土碎塊填 實,牆內夾柱之間編扎竹片或小型樹幹,里外抹泥。
大溪文化大溪文化
室內分布柱洞,挖有灶坑或用土埂圍築起方形火塘。居住 硬面的下部,常用大量紅燒土塊鋪築起厚實的墊層,既 堅固又防潮。有的房頂系鋪排竹片和植物稈莖,再塗抹 摻有少量稻殼、稻草末的粘土。
有的房子還有撐檐柱洞 或專門的檐廊,或在牆外鋪墊一段紅燒土渣地面,形成 原始的散水。可見為適應南方的氣候條件,建造住房已 採用了多種有利於防潮、避雨避熱的技術措施。

墓葬習俗

共發現 300餘座大溪文化的墓葬。其中大溪墓地的最多,人骨保存較好。該墓地死者頭向普遍朝南,除個別為成年女性和兒童的合葬墓外,絕大多數實行單人葬。葬式一類為直肢葬,數量占半數以上,以 仰身直肢為主。另一類為屈肢葬,其中多數是仰身屈肢, 以雙腳壓在髖骨下的仰身跪屈葬和下肢向上□曲的仰身蹲屈葬最為特殊。下肢彎屈程度很大的屈肢葬,當是將 死者捆綁後埋葬的。絕大多數墓有隨葬品,最多的30餘件。女性墓一般較男性墓富。有的石鐲、象牙鐲等飾物,出土時還佩戴在死者臂骨上。
在幾座墓里發現整條魚骨和龜甲,有的把魚擺放在死者身上,或是置於口邊, 也有的是兩條大魚分別墊壓在兩臂之下。以魚隨葬的現象,在中國新石器文化中尚屬少見。另外還有以狗作為犧牲的。大溪墓地兒童與成人的葬制基本相同,但在紅花套和關廟山則是瓮棺葬。

主要聯繫

大溪文化與仰韶文化比較,兩者都有外形近似而各屬自身系統的折沿盆、斂口缽、□ 口瓮和小口直領罐等陶器,反映了在同一時期南、北所 流行的器物形制和作風。另一方面,明顯存在互相交流 影響的因素。如淅川下王崗的早一、早二期遺存中的陶 豆、盂、筒形瓶式細高器座等,是受大溪文化影響的產物;大溪、關廟山、紅花套等處發現的圓點鉤葉紋和花 瓣紋的彩陶罐、垂幛紋彩陶缽片、雙唇小口尖底瓶片等, 是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南下影響所及的實物例證。
彩陶圈足碗彩陶圈足碗
至於 大溪文化與時代稍晚的屈家嶺文化的關係,兩者當是先後直接繼承發展的,也有人認為是不同系統的兩種文化, 尚無定論。在湖南石門皂市、湖北宜都城背溪、秭歸柳 林溪,新發現一種較早的新石器遺存,為探討大溪文化 的淵源提供了重要線索。

考古發掘

2014年9月11日,重慶三峽庫區巫山縣大水田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要收穫,兩百餘座墓葬出土文物1700餘件,其中大量大溪文化遺存的發現尤為重要和珍貴。
大水田遺址考古發掘面積總計1300平方米,發現大溪文化、商周、戰國中晚期至西漢早期、六朝、唐宋遺蹟470餘處,其中墓葬258座、灰坑211座、房址1座、溝3條,出土陶、石、玉、瓷、銅、鐵、骨質器物小件1700餘件(套)。
本次考古發掘工作最為重要的是發現了大量大溪文化遺存,部分資料填補了大溪文化發現的空白,對於大溪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