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

大汶口

大汶口遺址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鎮大汶河東西貫穿,將遺址分為南北兩片,北片在衛駕莊東,為大汶口文化的代表遺址和命名地。大汶口文化屬新石器時代晚期,其分布範圍主要在山東境內,北入旅大地區,南達江蘇、皖北,西抵河南中部,東至山東半島,西北見之於黃河北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汶口
  • 地理位置山東省泰安市大汶口鎮山西街村南
  • 氣候:暖溫帶季風氣候
  • 級別:國家級
  • 管理單位:泰安市郊區大汶口鎮企業管理辦公室
  • 年代:約為公元前3500—前2240年
  • 分布於山東江蘇北部、河南東部
  • 屬性:東夷
介紹,發現,規模,年代,地理位置,得名原由,遺址意義,名勝古蹟,歷史淵源,大汶口文化,特色介紹,

介紹

大汶口是大汶口文化的指稱,而不僅僅是指這個地方,更是指這個地方曾經產生過的文明。通過其遺址,研究其文明程度,有利於人們更好的把握中國古代文明的發展規律和特點,了解當時人們的生活,生產,藝術等各種水平程度和表現。
大汶口大汶口
大汶口遺址在山東省泰安市大汶口鎮山西街村南,大汶河東西貫穿,將遺址分為南北兩片,北片在衛駕莊東,為大汶口文化的代表遺址和命名地。
大汶口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3500—前2240年。
分布於山東江蘇北部、河南東部、安徽東北部。有泥質、夾砂陶,早期以紅陶為主,晚期灰、黑比例上升,並出現白陶、蛋殼陶。手制為主,晚期發展為輪制陶器,燒成溫度900—1000℃。器型有鼎、鬹、盉、豆、尊、單耳杯、觚形杯、高領罐、背水壺等。許多陶器表面膜光,紋飾有劃紋、弦紋、籃紋、圓圈紋、三角印紋、鏤孔等。彩陶較少但富有特色,彩色有紅、黑、白三種,紋樣有圈點、幾何、花葉等。

發現

1959年6月,在汶河南岸的寧陽縣堡頭村西首次發掘,揭露面積5400平方米,清理墓葬133座,出土隨葬品2100餘件,屬大汶口文化中期和晚期。1974年、1978年在汶河北岸先後兩次發掘,揭露面積1800平方米,發現墓葬56座、房址14座、灰坑120餘個,主要遺存的年代屬大汶口文化早、中期。3次發掘證明,大汶口遺址包括大汶口文化發展的各個階段,距今6400年至46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中期文化遺存,以翔實資料揭示原始社會解體、階級社會產生的全過程。上有4600年至4000年前的龍山文化遺存,下有距今7500年至6400年前左右的北辛文化遺存。這種土生土長的東夷族系列文化,有力反駁了“中國文化西來說”的錯誤觀點,而轟動國內外。

規模

該遺址面積達82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一般2~4米,清理出墓葬189座,出土房址14座、灰坑120多個,繪有彩色花紋的陶器2000件,還有精緻的石器、骨器和象牙器物等。
大汶口大汶口

年代

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500年,並於1959年發現。

地理位置

大汶河北岸,距東嶽泰山60華里,是馳名中外的大汶口文化發祥地和歷史上著名的商埠重鎮。大汶口屬自古有名的土質肥沃、水源充足的“汶陽田”,地下資源豐富,104國道、京滬鐵路京滬高速公路京滬高速鐵路穿境而過,處於山東省“一山一水一聖人”旅遊熱線上。

得名原由

因首先發現於大汶口,人們遂把以大汶口遺址為代表的文化遺存,命名為“大汶口文化”。

遺址意義

豐富的文化遺存,顯示出它與中原仰韶文化有顯著差別,反映了一種新的獨特的文化類型。大汶口文化的發現,使黃河下游原始文化的歷史,由4000多年前的龍山文化向前推進了2000多年。證明山東龍山文化是繼承大汶口文化發展而來,它不僅為山東龍山文化找到了淵源,為黃、淮流域及山東、江浙沿海地區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線索,且對研究史前時期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大汶口大汶口
在大汶口文化的後期墓葬中,出現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帶小孩的合葬,它標誌著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會的結束,開始或已經進入了父系氏族社會

名勝古蹟

大汶口名勝古蹟眾多: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汶口文化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石橋又名“雙龍古石橋”,石橋北起大汶口西南門,南至寧陽縣茶棚村,是明朝隆慶年間(公元1567年——1572年)修建的一座橫貫大汶河唯一的古石橋,清代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石橋被大水沖毀,粥店著名石匠薑桂松捐資進行了修復,為紀念姜石匠,當地人立碑以記其事,並稱此橋為“姜公橋”。2003年石橋又被大水沖毀後,鎮政府出資40萬元進行了修復。此橋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七月十五放河燈》的河燈施放地。
300萬年前古泉群——上泉古泉群。位於大汶口鎮上泉村,上泉古泉群現主要有五大主泉組成,大致呈五角星狀分布,當地民眾根據傳說分別稱它們為“驢帶泉”、“龍泉”、“靈應泉”、“鄭家泉”、“荊棗泉”,其中數驢帶泉湧水量最大(一般年景湧水量約280方/小時,豐水季節達600方/小時),其他小泉星羅棋布,隨處可見。幾大泉水相匯,形成大汶河支流---漕河。據考證,該泉群形成於第四紀早期,距今300萬年左右,為上升泉,特徵與濟南趵突泉相似,現日出水量30000立方米。泉水含人體需要的鍺、鍶、硒、鋅、銅、鉬、鉻、釩、鈷等17種微量元素,水質良好,具備天然礦泉水的品質。
整個泉群位於大汶河北岸、遠古聖山雲亭山的西部。距泰安市城區25公里、曲阜城區45公里,處在山東省“一山一水一聖人”黃金旅遊線的中點上,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上泉特產——上泉鴨蛋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正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山西會館坐落在大汶口駐地西南門裡路西,為大汶口鎮著名名勝之一,是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山西會館整體坐西朝東,分南北兩院,北為關帝廟,南為戲樓院,總面積2283平方米。據修山西會館碑文記載,該館是清乾隆24年(1759年)在關帝廟基礎上擴建而成。因修廟、建戲樓全由山西商人出資,建成後作為山西同鄉聚會和接待過往的山西官員、商賈、老鄉之所而定名為“山西會館”。該古蹟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壞,造成大殿等主體建築坍塌,其他建築也均已殘破不堪。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雲亭山雲亭山位於泰山南麓,大汶口鎮馬家大吳村北,距泰安市城區約22公里,海拔141.5米。一條山谷將山體分成東西兩個山包,頂部平坦,呈丘狀平台,方圓約8000平方米。雲亭山原名亭亭山,東臨云云山。雲亭山歷史由來已久,據《史記·封禪書》記載“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孔子後人孔禎渲在《泰山紀勝》中說:“云云亭亭,兩山頡立,逶折一徑”,經專家考證,古時帝王封禪首先在泰山正南方雲亭山這一平地隆起的小山上設壇祭地,然後起駕登臨泰山,完成封禪大禮。
根據原有碑文,此山唐代時已有記載。相傳明末清初,江南才子侯方域在雲亭山出家修行,李香君在此山東側出家,許多專家認為孔尚任《桃花扇》的人物原型就出於雲亭山。
泰安八大景之一——汶河古渡。位於大汶口鎮駐地東南側的大汶河水利發電站上游約300米處。因大汶口是牟、瀛、石、柴及泮五汶交會之地,是古人跨越大汶河這一天然屏障的最易之處,也是南北古驛道的必經之路,汶河古渡口由此形成。渡口是歷史上著名的行人、貨物集散之地,曾經的繁忙景象就像一幅美麗的圖畫,此景最早載入清道光年間《泰安志》。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姜城遺址文姜城遺址屬於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大汶口鎮駐地東北約200米處,遺址保護面積2萬平方米,它與泰安八大景之一的汶河古渡口相鄰。文姜城系戰國時期齊國齊僖公之女文姜公主省親的驛站,也是齊魯諸侯相會的行宮舊址。該遺址據專家推測毀於戰亂,現只遺存一高出地平面1—1.8米的土台。文姜城的文化堆集層比較分明,陶片、漢磚、陶豆柄、瓦當、布紋瓦等隨處可見。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皇營遺址。皇營遺址位於大汶口鎮衛駕莊村西二百米處(此址原有宋時所建四賢祠一座),建於康熙18年(公元1679年),至康熙23年(公元1684年),康熙第一次南巡之前竣工。到康熙46年(公元1707年)第六次南巡,歷時23年,每次南巡均在此處落腳休息。其間留有數十名下僚、奴僕看守、清理、護衛宮室,而後幾代皇帝除乾隆皇帝來過兩次外,行宮再未使用。據記載,該行宮約在1860年被人為破壞殆盡,只剩下隆起的地面和廢墟。
龍王廟遺址。該遺址位於大汶口鎮和平村以東,現水電站以北處,始建於1756年,占地約30畝,原為當地民眾供奉龍王,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祭祀場所,並逐步演化成為民眾進行商業及娛樂活動的場所。在解放戰爭期間毀於戰亂,現僅存遺址。

歷史淵源

大汶口文化屬新石器朝代晚期,其分布範圍主要在山東境內,北入旅大地區,南達江蘇、皖北,西抵河南中部,東至山東半島,西北見之於黃河北岸。該遺址面積達82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一般2~4米,清理出墓葬189座,出土房址14座、灰坑120多個,繪有彩色花紋的陶器2000。
豐富的文化遺存,顯示出它與中原仰韶文化有顯著差別,反映了一種新的獨特的文化類型。因首先發現於大汶口,人們遂把以大汶口遺址為代表的文化遺存,命名為“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的發現,使黃河下游原始文化的歷史,由4000多年前的龍山文化向前推進了2000多年。證明山東龍山文化是繼承大汶口文化發展而來,它不僅為山東龍山文化找到了淵源,為黃、淮流域及山東、江浙沿海地區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線索,且對研究史前時期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在大汶口文化的後期墓葬中,出現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帶小孩的合葬,它標誌著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會的結束,開始或已經進入了父系氏族社會
↗前期:母系氏族公社階段(婦女是社會生產的組織者)
氏族階段
↘後期:父系氏族公社階段(男子是社會生產的組織者)

大汶口文化

中國黃河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因發現於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東省及江蘇省淮北地區。包括北辛文化龍山文化。年代為公元前4300~前2500年。
經濟生活 大汶口文化的農業生產,以種植為主。居民飼養豬、狗等家畜,也從事漁獵和採集。生產工具有石制的斧、鏟、刀、鏃,骨角制的鋤、魚鏢、魚鉤和鏃等。制陶業較發達,小型陶器開始用輪製法生產。陶器以三足器、圈足器和平底器較多,也有圜底器,主要有鼎、豆、觚形杯、壺、高柄杯和鬹等。石器、玉器、骨角牙器和進行鑲嵌的手工業也很興盛,出土的玉鉞、花瓣紋象牙筒、透雕象牙梳等,製作精緻,工藝水平很高。
居民習俗 當時居民中盛行枕骨人工變形和青春期拔除一對側上門齒,有的長期口含小石球陶球,造成頜骨內縮變形。還流行在死者腰部放穿孔龜甲,死者手握獐牙或獐牙鉤形器。這些習俗為中國其他史前文化所罕見。
墓葬與社會 大汶口文化的早期墓葬無葬具,中、晚期出現木槨;早期有反映氏族成員間牢固血緣關係的同性合葬墓,中、晚期有屬於父權制確立後葬俗的夫妻合葬墓。在大汶口墓地,1959年發掘墓葬133座,時代相當於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這裡的大、中、小墓差別極大。大墓不但規模大,且常有木槨葬具,隨葬品豐富精美,如有潔淨的白陶、烏黑而略帶光澤的黑陶和優雅的彩陶,還有玉器、石器、象牙器、骨器等。小墓墓坑窄小,有的僅隨葬1件陶鼎或再加1件獐牙。大小墓的鮮明對比,表明私有制產生,已出現貧富分化。在莒縣陵陽河、大朱村、杭頭和諸城前寨等遺址,還發現刻在陶尊上的陶文,引起考古學家和古文字學家的重視。大汶口文化淵源於北辛文化,後繼為山東龍山文化。該文化居民的種族,一般認為是中國古代的東夷族

特色介紹

(1)以農業生產為主,兼營畜牧業,輔以狩獵和捕魚業。農業以種植粟為主。在三里河遺址的一個窖穴中,曾發現1立方米的碳化粟。還發掘出大量牛、羊、豬、狗等家畜骨骼。
(2)房屋多屬地面建築,少數半地穴式房屋。遺址中曾發掘出一座大汶口文化近方形房屋,房基東西長4.65米,南北長4.55米,房門朝南。築法是先在地坪上挖0.5米的基槽,槽內填土夯實。牆基內有密集的柱洞,室內有四個柱洞。在大墩子的大汶口文化墓葬中,還出土有陶房模型。一件立面呈長方形,短檐,攢尖頂,前面開門,三面設窗,門口及周圍牆上刻有狗的形象。一件立面呈三角形,前面開門,左右及後牆也開窗。另一件橫斷面呈圓形,上有一周短檐,攢尖頂,有五道腎,無窗。
(3)灰坑有圓形豎穴和橢圓形豎穴,原先用途可能是儲藏東西的窖穴。也有口大於底的不規則形灰坑。
(4)生產工具以石器為主,兼有一些骨器、角器和蚌器。石器有鏟、錛、斧、鑿、刀、匕首、矛等,還有一些帶柄石鏟和有石錛。骨器有鐮、魚鏢、鏃、匕首和矛。角器有鋤、魚鏢、鏃、匕首。蚌器有鐮和鏃。另有少量的陶網墜和陶紡輪。石器、骨器和角器都有一些變化,
(5)制陶技術有很大提高。陶質有紅陶、灰陶、黑陶和白陶四類。陶器裝飾以鏤刻和編織紋最具特色。常見的紋飾則有錐刺紋、附加堆紋、弦紋、劃紋和籃紋。彩陶不多。彩陶上以黑彩和紅彩繪平行線紋、弦紋、葉紋、花瓣紋、八角星紋等幾何圖案。陶器盛行三足器和圈足器。器形有罐形鼎、缽形鼎、壺形鼎、背壺、長頸壺、深腹罐、高柄豆等。高柄杯和白陶器是大汶口文化中最具特徵的陶器。陶色早期以紅陶為主。中期紅陶減少,灰陶增多,兼有一些黑陶和白陶。晚期黑陶大為增多,並有少量紅陶、灰陶和白陶。製法,早期以手制為主,到了晚期輪制逐漸增多。陶器紋飾,早期有錐刺紋、劃紋和少量彩陶。彩陶上多為黑彩線條紋和葉脈紋。主要器形有釜形鼎、缽形鼎、小口帶柄壺形鼎、斂口平底缽,也有在上腹部飾彩的陶缽、高柄豆、高柄觚、雙耳壺等。中期出現附加堆紋、籃紋、壓印紋和鏤刻紋,以及施黑赭色和紅色的彩陶。彩陶紋樣有直線、斜線,弧線組成的花瓣紋和八角星紋等。中期陶器器類較早期明顯增多,主要有小口深腹罐形鼎、缽形鼎、盂形鼎、小口深腹罐、平底盉、三實足鬹、斂口缽、高柄喇叭形座豆,小口長頸帶鼻壺、圈足尊、高柄杯、盆、簋、勺與漏器等。晚期陶器紋飾有弦紋、附加堆紋、籃紋、鏤刻紋等,彩陶則以渦汶為主。器類有罐形鼎、瘦腹背壺(其中有白陶)、寬肩壺、高柄豆、袋足鬹(有白陶)、三實足盉、高柄豆、帶把杯、長頸壺等。
(6)雕塑工藝品數量多,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多數是墓內的隨葬品。雕塑品有象牙雕筒、象牙琮、象牙梳、雕刻骨珠、骨雕筒、骨梳、牙雕飾、嵌綠松石的骨筒、雕花骨匕、穿孔玉鏟、玉珠,以及陶塑動物等。這些雕塑品,製作都相當精細,造型優美,是大汶口文化中頗具特色的藝術作品。
(7)墓葬多埋集中墓地。每一墓地的墓葬排列有序,死者頭向一致。墓室多為長方形豎穴土坑,有的僅有棺,但也有棺槨皆備的。葬式一般為單身仰身直肢葬,也有二人合葬或多人合葬的。多人合葬,少則三人,多則達二十三人。二人合葬墓有同性合葬,也有異性合葬。且有一次葬或二次葬的合葬墓。還發現了一些無頭葬、無屍葬和“遷出葬”(即將墓內部分骨骼遷移他處,而在原葬墓內仍保留死者的部分骨骼)。葬式有屈肢葬、俯身葬和重疊葬等。墓內多數無任何隨葬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