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河遺址

三里河遺址

三里河遺址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膠州市南關街道辦事處北三里河村神仙溝西,面積約為5萬平方米,發掘面積約1570平方米。屬於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的遺址。

遺址簡介,遺址發掘,概況,大汶口文化遺存,龍山文化遺存,生產生活,研究成果,發掘意義,

遺址簡介

三里河遺址位於膠州市北三里河村西側,東西約200米,南北約250米,面積約5萬平方米。該遺址是60年代山東大學歷史系劉敦願等人根據南阜山人(清初山東名畫家高鳳翰)一幅畫的線索,考察高氏故里三里河村而發現。1974年秋和1975年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對三里河遺址兩次發掘,出土文物2000餘件,確定遺址年代大約有3900年。遺址的地層堆積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龍山文化類型,下層為大汶口類型。1982年, 青島市人民政府將該遺址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6月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里河遺址遠景(1975年拍攝)三里河遺址遠景(1975年拍攝)
該遺址文化層上下疊壓的發現,不僅再一次證明了大汶口文化早於龍山文化的相對年代,更明確了兩者的繼承關係。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被列為國家文物珍品,其中,出土的鑽形黃銅器改變了一般認為黃銅的出現較青銅為晚的認識,比歐洲出現的黃銅早二、三千年;出土的薄胎黑陶高柄杯,壁薄僅0.3毫米,其製作工藝之精妙,為後人所不及,這些都為研究東夷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遺址發掘

概況

三里河遺址位於山東膠州市城南的三里河村前河旁的一塊高地上,南北長250米、東西寬200米,總計面積約5萬平方米。1974年和1975年在此經過兩次考古發掘,1570平方米。從發掘的情況看,遺址文化堆積可分兩層:上層為龍山文化遺存,下層為大汶口文化遺存。在地表面還可以拾到商代的陶片,遺址可能原有商代遺存。但為後代破壞掉了。此兩次發掘的主要遺蹟為房址、灰坑、墓葬。其中大汶口文化房址5處,灰坑31個,墓葬66座;龍山文化灰坑27個,墓葬98座。
三里河遺址中大汶口文化遺存的遺蹟主要有房址、墓葬和窖穴。墓葬盛行單人仰身直肢葬,有木葬具,隨葬品豐富,有的墓主人手握長條形蚌器和獐牙勾形器,骨骼普遍有拔牙和枕骨人工變形的現象。所處遺物中陶器器形較多,骨、角、牙器總數要多於石器,並出現了蚌刀、蚌鐮等新工具。龍山文化遺存的主要遺蹟有居住址殘跡、窖穴和墓葬,並在墓葬區內發現了一處河卵石遺蹟和一處卵石底坑,用途特殊。墓葬中骨骼也有拔牙和枕骨人工變形的現象,所處陶器陶色較多,有黑、灰、褐、紅、桔黃、白灰等,紋飾簡單,薄胎高柄杯在遺址中罕見,卻常見於大、中型墓葬中。另外還有石、骨、角、牙、玉質的生產工具和裝飾品。
(圖冊資料來源)

大汶口文化遺存

一層大汶口文化房址有5座,只有1座保存較完好,編號為F201,其平面呈橢圓形,半地穴式(居住地面向下深挖約25厘米),南北長3.06米,東西寬2.56米。牆身用黃土摻少量紅燒土夯築而成,外表以深黃褐色泥漿作裝飾,牆基挖有淺槽,牆上還發現10個柱洞,洞底均經過加工,較堅硬。在房址內西部另有一橢圓形窖穴,面積約占房址的二分之一。窖穴坑壁及坑底均經過了加工,坑壁還塗了裝飾性的黃褐色泥漿。窖穴內殘存了一堆被炭化的糧食顆粒,經鑑定是粟,看來此窖穴是糧倉,房址原應是倉庫,放糧食及其它日常用具。
大汶口文化灰坑31個,多為平底,坑壁坑底都較平整,但僅少數經過加工。許多灰坑內堆滿貝殼堆積深達10厘米,還有一些灰坑內堆積魚鱗片。另有一袋形灰坑內掩埋5頭完整的幼豬殘骨,發掘者認為此是一豬圈,因突發事件而埋。
大汶口文化墓葬共66座,分區排列有序,反映了氏族成員血緣親疏關係。墓葬多為東西向,墓穴呈長方或近梯形,一般2.5米—3米,寬0.6米—1米。其中有4座墓有二層台。一部分墓穴中有板灰痕跡,證明使用了木質葬具。有32座墓主人手握蚌器或獐牙,18座墓見用豬下頜骨隨葬,11座墓用魚隨葬。墓中常見的隨葬器物是小鼎、鬹和黑陶高柄杯。其中有兩件動物肖形器,十分有趣,一為豬形鬹,作成豬的造型,小耳、嘴為器口,兩側伸出獠牙,短尾上翹,陶色與豬皮相近;一為狗形鬹,作成狗的形象,昂首張嘴。

龍山文化遺存

上層龍山文化房址均遭破壞,僅發現40餘個柱洞,但房址結構不明。柱洞底部多經加工,十分堅硬,最多有加工七層鋪墊物者,一般為兩層。龍山文化灰坑37個,形狀和大汶口文化相近,大的灰坑有一層台階方便上下。在一灰坑底發現一頭完整的成年豬骨架,許多坑內堆積貝殼。
遺址有兩處龍山文化祭祀遺蹟:一為以河卵石鋪成的長方形地面,長0.9米、寬0.6米,其西南1米處,有一具完整的狗骨架,狗骨架之下,整齊地平鋪著七塊黑陶片。遺蹟西北側不遠有一座墓。另一祭祀遺蹟為河卵石鋪底的圓坑,外徑1.2米、內徑0.85米、深0.19米。圓坑經過了較為繁雜的加工,其底先鋪一層厚3厘米的硬黃土,再鋪一層厚4厘米—10厘米的灰白硬土,之上又為一層厚5厘米的黃灰硬土,最後在上面鋪河卵石塊,坑壁也經過了多道工序的鋪打。坑之西北1米處有一座墓。
龍山文化墓葬共98座,分兩區,但沒有大汶口文化墓葬那樣排列整齊。墓坑多東西方向,平面呈長方形或梯形,一般長2米、寬0.7米—0.9米。有24座墓有二層台,但均不見有板灰痕跡,說明沒有使用葬具。24座墓主人手握獐牙或蚌器,19座墓用豬下頜骨隨葬。墓中隨葬器物以鼎、鬹、罐為多,其中以蛋殼黑陶杯最具特色。因陶杯壁厚多不到1毫米,故以“蛋殼”呼之,其中一座墓出土的一件蛋殼陶杯,器壁僅厚0.3毫米,重不足40克,精緻而罕見,是陶之極品。

生產生活

從遺址發現的遺物看,當時人們定居的農耕生活已相當發達,不但有剩餘的糧食儲存,而且還私養家畜,養豬已經十分普遍,大汶口文化墓中隨葬的豬下頜骨共有143塊,數量十分驚人,龍山文化也有70塊,它們多在個人墓葬中出現,應是私人圈養的。養豬還需要消耗部分糧食,可見在平和時期,人們並不缺吃少穿。除農耕外,人們不憑臨海優勢,到海邊捕撈和採集。遺址中大量的貝殼、魚鱗及魚骨便是這種狀況的證明。依魚骨鑑定,發現當時人們可以捕撈到外海的魚類,如藍點馬鮫,由此看來,他們的航海能力也是不可低估的。

研究成果

根據已有資料和發掘情況可以發現三里河遺址中的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有著明顯的繼承關係。如房址柱洞的建築技術和方式、灰坑的形制特徵及典型陶器變化都能找到相同或沿續的痕跡等。儘管如此,兩者的社會構造應該是不同的。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可以分明地見到當時社會的貧富分化及私有財產的出現。大汶口文化有些墓中無隨葬品或只有很少隨葬品,而隨葬品最多的墓中卻達60餘件。豬是財富的象徵,很多豬可能已是私人的財產,隨葬豬下頜骨的墓只占少數,但有一墓隨葬下頜骨達37塊。可見大汶口文化晚期社會的貧富懸殊非常之大。而在稍後的龍山文化墓葬,這種差距明顯縮小,隨葬品最多的一墓只有26件。這種變化大致反映了社會內部結構的調整。
儘管如此,龍山文化是在大汶口文化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其進步不言而喻。比如陶器製作已經普遍使用上了輪制,並且還出現了快輪制陶。蛋殼黑陶更是龍山文化制陶工藝精湛絕倫的明證。並且在龍山文化地層中還發現了兩件銅錐形器,經鑑定為黃銅,內含有鐵、鉛、硫等雜質,是用木炭還原的方法得到的。銅器的存在,是衡量中國文明出現的重要標誌之一。由此可以看出,三里河龍山文化已發育得相當先進了,可以成為地區的文化中心。

發掘意義

三里河遺址下層大汶口文化、上層龍山文化相疊壓的發現,有力地證明了大汶口文化早於龍山文化的相對年代,明確了這一地區的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的基本面貌和龍山文化對大汶口文化的繼承關係,還明確了它與魯中南地區的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有著若干地區性差異。更為重要的是,三里河遺址的發現,解決了學術界多年來關於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先後關係的爭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