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楊樹鎮

大楊樹鎮

大楊樹因一百多年前甘河北岸生長著兩棵高大的白楊樹而得名。大楊樹鎮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位於旗東南部,是自治旗五個獵區鄉鎮之一,東至古里鄉,西鄰宜里鎮,北接烏魯布鐵鎮,南與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相鄰。地處北緯49°30′~50°10′,東經124°10 ′~124°40′之間,大楊樹鎮面積1016平方公里,其中,草場面積5萬畝,林地面積301330公頃。全鎮總人口60738人(2017)。有蒙、漢、回、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滿、朝鮮、錫伯、壯等17個民族。鎮轄11個社區、14個行政村。鎮內駐有呼倫貝爾農墾集團大興安嶺農墾集團公司、黑龍江省大興安嶺農工商聯合公司和大興安嶺林管局大楊樹林業局3個縣處級企業。加嫩一級公路、國道111線和嫩林鐵路從鎮區穿過。

2016年12月7日,大楊樹鎮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楊樹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東北
  • 下轄地區:庫勒奇、宜里
  • 電話區號:0470
  • 郵政區碼:165456
  • 地理位置: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東南部
  • 面積:1016平方公里 
  • 人口:60738人(2017) 
  • 氣候條件:中溫帶季風氣候
  • 火車站大楊樹站大楊樹東站 
  • 車牌代碼:蒙E
建制沿革,清代,民國,新中國,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理位置,氣候特徵,地形,土壤,水文,自然資源,草地,森林,水產,礦產,植被,動物,人口民族,經濟,綜述,農牧業,工業,旅遊業,社會事業,商業,交通郵電,基礎建設,科技教育,文體衛生,人民生活,社會保障,周邊風景名勝,歷史文化,地區榮譽,

建制沿革

清代

早在清朝光緒30年(1904年)獵人在大楊樹“九峰山”附近,發現了煤田露天煤。光緒32年(1906年)清政府奏準開採。宣統元年(1909年),黑龍江省總督府與官商合資建甘河煤礦,用船運煤。
大楊樹鎮大楊樹鎮
宣統二年(1910年)至民國元年(1912年)從嫩江右岸的博爾氣至煤窯鋪設一條輕軌馬拉鐵路,每年運出煤炭約7200噸。從此,這裡就有了人煙。

民國

民國九年(1920年)停止對煤礦的開採。1935年(康德三年)由日本拓民(蘇聯白黨)一百餘戶約三百多人遷入大楊樹地區。當時日本利用白黨青年人當兵以反對蘇聯。其它人員以狩獵、放牧、種地維持生活。
1937年以後,日本特務機關直接管轄鄂倫春地區(包括大楊樹地區)。1947年,我國東北解放,小二溝地區成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諾敏努圖克。1948年春,又將古里、多布庫爾、甘河、奎勒河流域的四個獵民部落合併在一起,在朝陽成立了甘奎努圖克(歸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管轄)。
1949年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政府認為大楊樹地區氣候適宜、天時好、地利強,是發展農牧業和多種經營的好地方,因此,又將甘奎努力圖克從朝陽遷址到大楊樹。

新中國

1959年秋季將甘奎努圖克改名為甘奎公社,隸屬鄂倫春自治旗管轄,當時人口約千人;集聚的民族有漢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蒙古族、回族、朝鮮族等,並相繼發展供銷、郵電、醫療、糧店、學校等行政事業單位。
1960年3月14日經呼倫貝爾盟委批准,盟農場管理局決定在大興安嶺東南麓開荒建場,創建了大興安嶺墾區的第一個農場即大楊樹農場(即大興安嶺農管局巴彥農場)。1965年8月24日,黑龍江省煤炭管理局地方煤礦局決定:成立大興安嶺特區大楊樹煤礦籌備處。
1970年8月11日大興安嶺地區革命委員會以大革發(70)80號文批覆了《關於鄂倫春自治旗甘奎公社及該地旗屬各部門暫由大楊樹地區代管的報告》。10月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以大楊樹作為農業和林區副食品重點基地,同時改造次生林兼顧生產,確定進一步開發大楊樹地區。同年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革委會以大革發(70)11號檔案決定籌建“大楊樹區建設指揮部”,同年改為政企合一的縣級大楊樹行政管理機構——大楊樹區。管轄區內有4個農場(達拉濱、反修、奮鬥、嫩江良種場)和原呼盟6個農場(歐肯河、東方紅、宜里、扎賚河、諾敏河、古里)及大楊樹煤礦、制粉廠、建材廠,並代管甘奎公社。
1972年12月2日,大興安嶺地區黨的核心小組核發(1972)172號檔案《關於中共大楊樹區首屆委員會的批覆》決定:委員由26人組成,黨委12人,王鳳祥任書記。1975年9月24日,黑龍江省革委會以(75)149號檔案,下發了《關於改革大楊樹區體制問題的批覆》,此批覆做出兩項規定:即“甘奎公社仍由鄂倫春自治旗管轄”和“撤銷大楊樹地區建制,建立大楊樹鎮”。
大楊樹鎮大楊樹鎮
1976年7月3日,鄂倫春自治旗委、旗革委會成立了接收大楊樹區領導小組,組長耐熱爾圖、副組長佟佰禮。年末大楊樹鎮由黑龍江省劃歸內蒙古自治區,並組建大楊樹鎮革命委員會,同時啟用“中共鄂倫春自治旗大楊樹鎮委員會”公章,由中共大興安嶺地委組織部以大組發(76)83號檔案任佟佰禮同志為大楊樹鎮黨委書記兼革委會主任。1979年呼倫貝爾盟劃歸內蒙古,原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的地方建制全部撤出,僅保留制粉廠、聯合公司、二車隊三家企業,作為外駐企業仍留在大楊樹,鄂倫春自治旗將甘奎公社遷至烏魯布鐵
1981年4月大楊樹鎮革委會更改為大楊樹鎮人民政府。1985年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旗委、旗政府決定在大楊樹鎮開展小城鎮經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三權下放的有51個單位;只下放人權的有稅務分局、公安分局、法庭、農村礦區檢察院等4個單位,整個改革歷時八個月結束。
1988年初,旗委、旗政府根據大楊樹的地理、資源特點和商業結構情況,確定大楊樹鎮為經濟體制改革“試驗區”和“資源開發區",採取優惠政策,提前發展建設。
1989年5月28日根據內民字(1989)120號《關於成立鄂倫春自治旗庫勒奇鎮的批覆》,成立庫勒奇鎮。1998年5月15日,依據自治區民政廳內民政批字(1998)33號《關於撤銷鄂倫春自治旗庫勒奇鎮並將其整建制併入大楊樹鎮的請示》檔案,仍保留正科級建制,設立大楊樹鎮庫勒奇管理處。

行政區劃

大楊樹鎮轄庫勒奇辦事處(正科)、宜里辦事外(正科)、11個社區、14個行政村。
鎮內駐有呼倫貝爾農墾集團大興安嶺農墾集團公司、黑龍江省大興安嶺農工商聯合公司、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大楊樹林業局3個地縣級企業。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大楊樹鎮位於鄂倫春自治旗東南部,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管轄,是自治旗五個獵區鄉鎮之一,東至古里鄉,西鄰宜里鎮,北接烏魯布鐵鎮,南與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相鄰。地處北緯49°30′~50°10′,東經124°10 ′~124°40′之間,總面積1016平方公里,鎮區面積26平方公里。
大楊樹鎮

氣候特徵

大楊樹鎮屬於中溫帶季風氣候,並且有“山區小氣候”特徵。總體特點是溫度較低、溫差較大、降水充沛,風沙較小。因受季鳳影響,溫暖溫潤,降水量適宜。年平均降水量48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平均為336.8毫米,占年降水量的70.7%。年平均風速為3.1米/秒,春季風速最大,平均3.4--4.7米/秒,受地形影響,常年盛行西北風,最大風速18.7米/秒。年日照平均時數為2439.1小時,年平均氣溫在-1.8--3.2 ℃之間,年極端最高氣候達38.2℃,極端最低氣溫-42.6 ℃,年內最高氣溫在7月平均19.7 ℃,最低為1月平均氣溫-24.8 ℃。年平均濕度85%。無霜期平均110天。一般年份初霜在9月22日,終霜5月23日左右。最大凍土深度為3.0米。
大楊樹鎮大楊樹鎮

地形

沿大興安嶺走向由東向西漸趨低平,西北屬淺山丘陵,東南呈漫崗起伏,海拔在300~450米之間。

土壤

以黑色闊葉森林土為主,還有暗棕色森林土、淋溶黑鈣土、草甸土以及沼澤土,土層厚度在30厘米左右,土質肥沃,適合種植小麥、大豆、馬鈴薯等農作物。

水文

主要河流有甘河歐肯河奎勒河,其中甘河長493公里,流域面積19714平方公里;歐肯河長163公里,流域面積1602平方公里;奎勒河長242公里,流域面積4733平方公里,三條河流均屬嫩江水系。

自然資源

草地

大楊樹鎮現有牧業草場5萬畝,草資源比較豐富,發展畜牧業潛力很大,按不同的植被類型,主要分為兩種草甸:①都柿草甸是一種具有叢樺、都柿的雜草、苔草沼澤帶灌叢草甸,是針葉林與闊葉林之間的一個相對穩定的源生類型,大多分布在低山丘陵的緩坡和寬谷中。以喜濕灌木叢樺、都柿為主,有的混生一定數量的沼柳,草木層較茂密,其下面發育了中到薄層黑土,具有一定的肥力。
大楊樹鎮大楊樹鎮
五花草甸是一種具有榛柴和沼柳的雜草草甸,是落葉、闊葉林緣,緩坡林間隙地及寬谷地帶黑土上的代表類型,草群茂密,種類組成豐富,一般達50種以上,以中生雜草占絕對優勢,其下面發育著肥厚的黑土。

森林

林地面積301,330公頃,總蓄積量1.3萬立方米。
樹種主要是松、柞、樺、楊。天然次生林和灌木對地區的自然生態保護起了極大作用,並生有十分豐富同產品。

水產

大楊樹境內江河縱橫,野生魚、藻類,蝦類,貝類十分豐富。野生魚類主要有:草魚馬口魚、白鰱、花鰱、鯉魚、鯽魚鮎魚狗魚細鱗魚柳根魚等。

礦產

大楊樹地區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已發現的礦床10多處,有:煤、鐵、銅、鉛、鋅、錫、鋁、鎂、白銀、石墨、瑪瑙石、木紋石、螢石、矽砂珍珠岩黑耀岩膨潤土等幾十種。已開採的僅有煤,年產10萬噸左右。

植被

大楊樹鎮的植物資源有松、柞、樺、楊樹等天然落葉林和闊葉林、次生林及少量落葉林,並生長並生長黃芪、黃苓、龍膽、桔梗、柴胡,防風和貝母等80多種各類藥材;野生槳果類:都柿、山丁子、稠李子、刺枚果、草莓紅豆燈籠果山葡萄山杏等;食用菌類:猴頭、蘑菇、木耳等土特產品;山野菜有:蕨菜柳蒿芽、山芹菜、四葉菜等20多種。本地特產榛子分布在林地邊緣和緩坡地帶。
大楊樹鎮大楊樹鎮

動物

山中野生動物有飛龍、雪免、棒雞、旱獺、狍子、野豬、犴、鹿、麝鼠等60多種。有鯉魚、鯽魚、鮎魚、狗魚、細鱗魚、柳根魚等淡水魚10多種。

人口民族

大楊樹鎮是以農牧業為主導產業的經濟重鎮,鎮區人口60738人(2017),其中流動人口3萬餘人。共有蒙、漢、回、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滿、朝鮮、錫伯、壯等13個民族等。其中少數民族7162人,占總人口的10.17%。

經濟

綜述

經過多年的發展,大楊樹鎮形成了以林業、農牧業、商貿流通、交通運輸、農副產品加工為支撐的產業化格局。現大楊樹鎮已經進入了產業轉型期,肉類加工、大豆加工已初具規模,今後將以工業為主,依託豐富的農業資源,重點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

農牧業

針對以往品種單一、抗風險能力弱這一實際,把工作的重心放到調整種植業結構,推進農牧業產業化進程,做大做強主導產業這一思路上來。由過去主要以農業為主向種養加相結合方向發展,在政府大力倡導和積極引導下,大力實施 “雙百萬”工程,建成了新華村育肥牛基地、大石山養殖示範區、橋南村奶牛小區等,使牲畜存欄量逐年上升,2006年底實現了牲畜存欄40.2萬頭(只);逐
大楊樹鎮大楊樹鎮
步引導推廣蔬菜、水果、藥材等的種植,形成了無公害蔬菜、北方果園、野生藥材等種植基地;在豆類品種上,推廣了高油大豆,建立了高油大豆基地;在產業鏈條上,有針對性的引進了肉類加工、北方藥業、雙娃乳業等工業企業,農場局植物油廠也進行了技術改造和擴建,實現了工業帶動農牧業,農牧業促進工業發展的良性互動的產業化格局。2006年農民人均純收3030元,年均遞增7.2%。

工業

通過幾年的努力,該鎮相繼引進了肉類加工、氧氣廠、雙娃乳業、複合肥、北方藥業、空心磚、集中供熱等小型工業企業21家,現已擁有植物油廠、興達礦業、光明電力公司、肉類加工、雙好煤礦、礦泉水等7家限額企業,2006年限額企業工業總產值實現31800萬元,年均遞增7.07%。
在今後的幾年中,力爭使60萬噸大豆加工項目、坑口電站項目,生物菌肥、集中供水、集中供熱等項目上馬,實現工業產值30億元,達到工業立鎮的目標。

旅遊業

大楊樹鎮周邊不僅有3個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族鎮,而且距嘎仙洞、布蘇里山莊135公里、達爾賓羅120公里、相思谷135公里,形成了以大楊樹鎮為中心,直徑在135公里範圍內的旅遊區,驅車行駛最長時間不超過2小時,極為方便。嘎仙洞鮮卑族的發源地,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布蘇里山莊原系軍事重地,
鄂倫春大楊樹鎮打造“鄂倫春獵人俱樂部”鄂倫春大楊樹鎮打造“鄂倫春獵人俱樂部”
還保存著當年的那些軍事風格,樹林茂密,夏季陰涼濕潤,是避暑休閒的好地方;相思谷獨具特色,擁有最原始的蒸氣機車,它會帶著你游遍秀美的山川;達爾賓羅不僅有漪旎的風光、平靜的湖面、大興安嶺唯一的一處大峽谷—神指峽,而且一年一度的杜鵑節在那裡召開。

社會事業

商業

大楊樹鎮擁有5個專業市場,每年有1000多噸的農用物資、農副產品、山產品、建材及日用品在鎮區進出流轉,年社會零售總額達200000萬元,年成交額達70000萬元。
大楊樹鎮有個“多布庫爾獵民村”大楊樹鎮有個“多布庫爾獵民村”
在商貿發展過程中,大楊樹鎮黨委、政府通過逐步鼓勵、監督、引導,使私營經濟得到了合理髮展,截止2006年末,共有私營經濟3373戶,實現稅收入庫2594萬元,占全鎮財政收入的91.9%。大楊樹鎮呈現出了“十里長街十里攤,處處門店處處商”的繁華景象。

交通郵電

交通便利,嫩林鐵路111國道從腹地穿過;鎮區全部硬化,甘奎路橫穿鎮區並與111線國道相連;每天有十四次火車從這裡經過,公路有100台次客車發往周圍及其它地區,年客運量300多萬人次,貨運吞吐量120多萬噸,交通樞紐地位突出。鎮區內有大楊樹站和大楊樹東站兩座鐵路車站。
1958年6月,建立鄂倫春自治旗大楊樹郵政所,現稱大楊樹郵電支局,現轄10個支局和代辦所;移動通信營業部1處,聯通通信營業部1處,鐵通營業通信營業部1處,行政村通訊率達100%。

基礎建設

2005年投資56萬元,修編了城鎮規劃。按照規劃,今後大楊樹鎮重點發展5個區。一是甘奎路商業區;二是振興路行政辦公區;三是楊樹東工業區;四是建設路糧食交易區;五是 街西新城區 。根據大楊樹鎮的實際情況,近幾年來重點進行了基礎設施建設。
大楊樹鎮大楊樹鎮
完成路面改造36.32千米,其中硬化20.46千米,基礎路面改造14.39千米,完成巷道硬化1065平方米,人行道硬化1400平方米,修復巷道50條20餘千米,硬化工程實現了大發展;共安裝路燈567盞,燈光隧道540延長米,交通信號燈4處,實現了鎮區的全部亮化;
完成鎮區排水8140延長米,建木橋3座,水泥橋4座,治理益民河7.05千米,並在其上游45平方米千米範圍內對超坡度耕地實行強制退耕,排水日漸完善;植樹3778株,草坪3000平方米,實現了主要街道全部綠化;建設教學樓3座、急救中心1座;新建廣場2萬平方米;自來水工程、集中供熱工程預計2007年全部完成。
大楊樹鎮2005年被列為全國重點鎮之一,2006年又被列為118個全國改革與發展試點鎮之一。大楊樹鎮設有城建資源環保辦、城 管監察中隊、市政衛生處等部門,專門負責環境保護、鎮內衛生清理、城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設有污水氧化塘和垃圾填埋場,垃圾實行定點填埋,污水實行定點清倒;改變養殖業散放、散養的局面,引進適合圈舍養殖的牲畜品種,走舍飼、半舍飼養殖之路。
預計2007年10月份全面完成集中供熱項目,拆除所有的大煙囪,減少空氣污染。
今後對待建項目,嚴把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備案關,堅決杜絕污染項目上馬,對未環評項目不予驗收。同時堅決貫徹執行國家城建環保有關法律法規,採取嚴厲措施,制止化糞池滲漏、亂傾污水、垃圾污染、噪聲超標、大氣污染等現象發生。積極鼓勵和引導沿街單位和個體商戶在門前擺放花架,讓城鎮綠起來。

科技教育

大楊樹鎮有農業科技與服務單位2個,農業技術人員20人,其中中高級農業技術人員4人。
大楊樹鎮大楊樹鎮
大楊樹鎮學校總數共有22所,其中中學4所,國小18所(村辦12所);在校學生總數27500人,其中:本鄉鎮學生13500人,其中:中學生9160人;專職教師總數1240人,其中:中學教師數520人;義務教育普及率100%,適齡兒童入選率100%,學生輟學率:國小控制在0.5%,中學控制在2%,平均受教育年限9年,每萬人高中及以上學生數25人.幼稚園、託兒所24所。

文體衛生

大楊樹鎮文化站現有編制11人,其中記者3人,編輯1人,主任1人,其他工作人員6人,負責全鎮的文化方面的管理工作。鎮內共有五家大企業,文化建設實行了地企聯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該鎮共有4家電視台,其中大楊樹電視台開設了2個頻道,並實現了硬碟播出,能夠把大楊樹的文化建設成果宣傳出去。文化站有圖書室,藏書4300餘冊。
體育健身有社區組織的夕陽紅秧歌隊、老年人棒球隊、中老年健身隊及民眾自行組織的桌球協會等。
大楊樹擁有農場管理局、鄂倫春二院、林業局醫院等縣級以上醫院3家,其中林業局醫院率先引進了核磁共振先進設備。大楊樹鎮設有鎮衛生防疫站,負責全鎮的衛生防疫。

人民生活

2006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為7757元,農民人均收為3030元,城鎮有線電視入戶率為90%,使用燃氣率為18%,人均住房面積30平方米。

社會保障

大楊樹鎮現有社會福利院1個,收養人員55人;2006年共發放低保資金872.5057萬元,其中,農村低保發放6.916萬元,城鎮低保發放865.5897萬元;五保戶供養37戶47人,2006年發放五保供養資金4.95萬元;據統計:2006年全鎮優撫對象62人全年發放優撫金20.6623萬元;2006年共發放救災款9.5萬元、救災糧3000袋、救災衣物500件、被褥40套、棉衣30套。

周邊風景名勝

距離大楊樹鎮130公里,是拓跋鮮碑祖先最初居住過的地方,洞南北長100餘米,東西寬20餘米,高約20餘米,洞內西壁的石刻祝文是北魏皇帝拓跋燾於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派李敞來這裡祭祖時刻下的。祝文的內容與歷史文獻《魏書的記載基本一致。這是1500多年前保存至今的原始“檔案”,是我國珍貴的歷史文物。1980年首次被考古學者米文發現,1981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楊樹鎮大楊樹鎮
嘎仙洞森林公園
位於去的嘎仙洞途中,原拓跋燾森林公園,1997年始建,占地面積15819公頃,園內設有五大景區:一是進入森林門,由涼亭,旅遊商店組成的每一景區;二是由二個歐式二層樓、二個蒙古包、二個撮羅子和古建築大廳四種建築風格組成的嘎仙山莊;三是以長廊、涼亭、人工湖、吊橋為一體的漫步區;四是以馬鹿、狍子、野雞飼養為主的野生動物馴養基地;五是以進入嘎仙洞地段自然風光為主的文物古蹟區。整個公園呈現出古樸、典雅、幽靜、自然的景致。
相思古原始森林景區
位於大楊樹西80公里處,總占地面積10.75平方公里,由鄂倫春風情園、奎原度假村。原始林生態園、乳泉濺遊覽休閒區4個景區組成,其交通便利,景色宜人,風情獨特;可乘森林小火車,品遠古文化,游原始生態,賽馬射獵,觀杜鵑嘀血,划船垂釣,采野菜山珍,覽湖光山色,看松景婆娑,跳民族歌舞,嘗風味小吃,是一個集觀賞、休閒、懷古、餐飲一體化的綜合性生態景區。
達爾賓湖景區
達爾賓羅位於大楊樹鎮西110公里處,不僅有漪旎的風光、平靜的湖面、大興安嶺唯一的一處大峽谷—神指峽,而且一年一度的杜鵑節在那裡召開。

歷史文化

“大楊樹”一詞為漢語,據史料記載和多方考證,一百多年前,大楊樹鎮區這個地方是一片空閒的開闊地。沒有高大的樹林,大部分是灌木叢生的小樹和草甸子。但在甘河北岸的衝擊平原上,卻生長著兩棵偉岸高大、“出類撥翠"的白楊樹,其直徑約1米多。
大楊樹鎮大楊樹鎮
當時有一些“安達”(經商做買賣的人)都以這兩棵大楊樹作為經商地點標記進行商品物資的交易;一些利用河流放木排和購買木材的漢族人偶爾路經此地,也以此作為停排休息的地方。久而久之,便因此得名——“大楊樹”,並延續至今。為大楊樹鎮。

地區榮譽

2004年國家六部委將大楊樹鎮列為全國重點鎮;2005年大楊樹鎮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第一批全國改革發展試點小城鎮;2009年被自治區評為“自治區文明村鎮”,2010年被自治區評為“自治區生態鎮”;2012年被國家環保部評為“國家級生態鄉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