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中庸的管理釋義

大學·中庸的管理釋義

該書秉承《論語》管理思想的基本邏輯,對《大學》和《中庸》進行管理釋義,以期待能更全面地揭示儒家管理思想的豐富內涵,以及其對現代管理的啟發意義。該書可供企業、政府和各類非營利組織的管理者閱讀參考,也適合作為MBA、EMBA、MPA及其他管理專業學習者的相關課程用書。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作者:張 鋼 著
ISBN(書號):978-7-111-56248-1
出版日期:2017-04
版次:1/1
開本:16
定價:¥40.00

內容簡介

《大學》和《中庸》是對《論語》的權威闡釋,也是對《論語》的“管理精義”的再確認、再論證、再闡明。
《大學》對《論語》的闡釋,最終落腳在管理之道下管理者的素質模型。《大學》主要闡明了管理之道的“人性”假設的自明德性內涵,明確了管理者素質的具體修養路徑。
《中庸》對《論語》的闡釋,最終落腳在管理之道下管理模式的實踐模型。《中庸》進一步闡釋了管理之道與管理模式的關係,並將管理之道、管理模式和管理者素質三個維度有機地整合在一起,為儒家管理思想的體系化及其可持續發展奠定了更為穩固的根基。
《大學》將管理之道植根於自明的德性前提,以此為管理者素質及其修養奠基;《中庸》則把潛在的德性與現實的德行聯繫起來,將“中庸之德”確立為最高的德行境界,以此來引領實踐中管理模式、途徑和方法的具體運用。
秉承與《論語》的管理解讀相同的思路,本書嘗試在《大學》和《中庸》這兩座思想寶藏中,探索和發掘深層管理寓意,以期同《論語》的管理解讀互相參照,讓儒家經典得以貼近今日管理實踐,啟示未來發展方向。
《大學》和《中庸》是深入理解儒家管理思想及其發展脈絡的兩篇基礎文獻。《論語》中提出的管理之道、管理模式及管理者素質要求,在《大學》和《中庸》中,不僅得到了進一步闡明,而且還從“人性”假設、德性與德行的關係、自我管理經由家庭管理達到正式組織管理的內在機制、“迂迴式”管理的具體實施途徑等方面,得以深化和發展。
《大學》系統地發展了《論語》中提出來的、由內而外的儒家管理邏輯。它不僅為這個管理邏輯奠定了“人性”的德性前提,明確了自我管理的基本構成要素及其內在互動關係,提出了從“致知”這個根本處入手解決問題的管理思路;更重要的是,還運用這個管理邏輯,創造出一整套有關管理的共同意義,賦予管理實踐以核心價值。《中庸》在《論語》和《大學》的基礎上,進一步詳細闡述了以“中庸之德”為核心的管理之道及其理想和現實意義,並從理想世界和現實世界互動的視角,深入分析了以“誠”為本、以“仁”為體、以“知”為用的“中庸”內涵及其與管理之道、管理模式、管理途徑、管理者素質之間的內在關係,從而為儒家管理思想體系夯實了信念和邏輯基礎。
本書秉承《論語》管理思想的基本邏輯,對《大學》和《中庸》進行管理釋義,以期更全面地揭示儒家管理思想的豐富內涵及其對現代管理的啟發意義。本書可供企業、政府和各類非營利組織的管理者閱讀參考,也適合作為MBA、EMBA、MPA及其他管理專業學習者的相關課程用書

目錄

序言
《大學》導讀
第一部分 // 4
本部分是全篇的總綱,既提出了管理之道的“人性”假設,又明確了“至善”的終極目標追求,還闡明了認識和踐行管理之道的方法與途徑,為更深入地理解儒家管理思想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
【字詞註解】 【今文意譯】 【管理釋義】
第二部分 // 19
本部分進一步展開論述管理之道,在分別闡述了“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內涵及其對於自我管理和組織管理的決定作用的同時,也突出強調了三者之間的內在相通性。
【字詞註解】 【今文意譯】 【管理釋義】
第三部分 // 29
本部分論述自我管理,在詳細闡述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的內涵、做法及互動關係的基礎上,既明確了自我管理的構成要素,又提出了一整套具體可行的自我管理方法,豐富了儒家關於管理者素質及其自我修養的內涵。
【字詞註解】 【今文意譯】 【管理釋義】
第四部分 // 44
本部分論述組織管理,既闡述了自我管理、家庭管理和正式組織管理“三位一體”的核心觀點,也揭示了作為一名“做人”和做管理相統一的儒家管理者所應具備的素質與能力,以及在管理實踐中所應遵循的規範和準則。
【字詞註解】 【今文意譯】 【管理釋義】
《大學》原文 // 69
《大學》意譯 // 72
《中庸》導讀
第一部分 // 82
本部分是全篇的總論,在明確“人性”的先天稟賦特徵的基礎上,論述了“人性”、管理之道和管理教育的一體化關係,進而提出了“人性”的德性內涵是“中和”的觀點。
【字詞註解】 【今文意譯】 【管理釋義】
第二部分 // 89
本部分論述“中庸”,在深入分析“中庸”的內涵及其情境依賴性特點的基礎上,闡明了“中庸之德”與管理之道、管理模式的關係,進而引申出對管理者素質和行為的基本要求。
【字詞註解】 【今文意譯】 【管理釋義】
第三部分 // 110
本部分論述以“中庸之德”為核心的管理之道,從“中庸之德”、管理之道的普遍性和無形性出發,闡述了管理之道在現實世界和理想世界中的不同表現形式,以及從理想的管理之道變為現實的管理模式的基本方式。
【字詞註解】 【今文意譯】 【管理釋義】
第四部分 // 134
本部分論述實施管理之道和管理模式的九條“迂迴式”途徑,藉助對“為政在人”管理意義的闡明,從“五達道”和“三達德”出發,提出了管理“九經”及其對管理者的素質要求,並明確了以“誠”為本的“中庸之德”的內涵定位。
【字詞註解】 【今文意譯】 【管理釋義】
第五部分 // 153
本部分論述“誠”,通過闡明理想世界中的“至誠”和現實世界中的“局部之誠”及其關係,建立起以“誠”為根基的“中庸之德”、管理之道、管理模式和管理者素質的內在聯結。
【字詞註解】 【今文意譯】 【管理釋義】
第六部分 // 184
本部分是全篇的結論,系統引用《詩經》的詩句,既概述了如何將“中庸之德”、管理之道落實到管理模式和管理途徑之中,又進一步闡明了本質上是一種無形精神力量的德性與德行的巨大影響。
【字詞註解】 【今文意譯】 【管理釋義】
《中庸》原文 // 189
《中庸》意譯 // 195
參考文獻 // 20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