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華經濟圈

“大中華經濟圈”最早於八十年代初期,由美國印第安納州坡爾大學的鄭竹園教授提出。是指內地香港澳門台灣完全實現自由貿易區,倘若把CEPA與正在進行的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談判聯繫起來,可以進一步看到中國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的一斑。在中國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中,內地、香港、澳門、台灣將構成最緊密的核心層,東協和東北亞國家是緊密聯繫層。專家指出,中國作為政治大國和經濟大國,無論是從全球戰略還是從地區戰略的角度,都需要建立以自身為核心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中華經濟圈
  • 外文名:CEPA
  • 機構:美國印第安納州坡爾大學
  • 提出:鄭竹園
  • 時間:2001年
  • 地點:美國
大中華經濟圈,進展,目標,寄語,

大中華經濟圈

所謂大中華經濟圈,是指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和台灣之間的完全自由貿易。目前正在進行的中國和東協國家間的自貿區談判,亦可以看作是大中華經濟圈的未來延伸。在過去的30年間,兩岸四地的政治體制雖然互不相同,但經濟關係卻已經獲得實質改善。可以樂觀地說,以華人為主體的大中華經濟圈很快將會展現在世人的前面。
目前,兩岸四地間的貿易連年大幅增長,特別是香港回歸祖國後,更成為內地與港、澳、台經貿關係的最佳橋樑。從兩岸四地間的貿易及快速增長的投資增長方面作為觀察點,兩岸四地實際上已形成大中華經濟圈的初級階段。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在天下經濟論壇表示,在整個全球的經濟總量當中,大中華經濟總量已經達到同美國相抗衡的狀態,大中華經濟圈,經濟總量同美國相加的話,占全球經濟的80%。尤其中國大陸的發展,所以未來10年,整個大中華經濟圈可能會超越美國。

進展

據悉,內地與香港之間的經濟整合進程已經進行了二十餘年。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香港回歸六年來,香港與內地的物流、資金流動與人員往來愈加密切、規模日漸擴大。兩地貿易23年來增長78倍。目前,香港是內地最大的轉口基地與第三大貿易夥伴,以及第二大出口市場;而內地已是香港最大的港產品貿易出口、進口及轉口對象。此外,香港也是內地的最大投資者。

目標

“大中華經濟圈”的目標是加強大陸、香港和台灣之間的經濟合作和貿易。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就必然要求進一步削減在這三個經濟體之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顯然,這些安排會改變當前海峽兩岸的貿易格局。近年來,目前每年平均台灣向大陸出口250億美元,進口50億美元。台灣的貿易順差為200億美元左右。之所以出現如此嚴重的不對稱貿易,其原因就是台灣當局設立了許多貿易壁壘,禁止4300多種大陸商品的進口。直到海峽兩岸先後加入WTO之後,台灣才逐漸取消了進口大陸商品的禁令。估計在未來3年內可能陸續開放其中90%的商品。顯然,在上個世紀台灣是不可能開放這些商品進口的。因此,“大中華經濟圈”的構想首先遇到了來自於台灣方面的阻撓。
香港、澳門、台灣是中國的三個單獨關稅區,又互為重要的貿易與投資夥伴。兩岸四地建立自由貿易區即中華自由貿易區是兩岸四地經濟繁榮與發展的需要,是順應歷史潮流的舉措,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需要。

寄語

我們寄希望於“兩岸四地”商人交往,也寄希望於“兩岸四地”的行政當局進一步完善和協調“兩岸四地”商事立法,建立有效的貿易糾紛解決機制,促進商品市場和資本市場的發展,使“大中華經濟圈”日臻成熟。
大中華經濟圈
34個經濟體
競爭力排名
(2010年)
排名 省/市/地區
1 廣東
2 台灣
3 香港
4 江蘇
5 北京
6 上海
7 浙江
8 山東
9 遼寧
10 天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