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竹園

鄭竹園,1927年4月8日出生於廣東普寧。美籍華人、著名經濟學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竹園
  • 國籍:美籍
  • 出生地:廣東普寧
  • 出生日期:1927年4月8日
青春流寓,直抒己見,

青春流寓

1927年4月8日,鄭先生出生於廣東普寧一個生意人的家庭。1943年盛夏,鄭先生離開大饑荒中的潮汕,翻山越嶺,到戰時的省會韶關參加廣東省保送中央政治學校的考試。在全省各高中應屆畢業第一名選送的60多人中錄取前三名,鄭先生被錄取。在兵荒馬亂中,他歷盡千辛萬苦,才輾轉抵達重慶,開始了十分清苦的大學生活。大學二年級,他參加當時由教育部主辦的全國大專學生論文比賽,以“戰後如何建設新中國”寫出兩萬字的論文,獲得第一名,奠立他以後一生研究中國經濟的基礎。
大學畢業後,鄭先生被派到廣東合作金庫當銀行員,1949年流亡香港,此後開始研究新中國經濟,著書立說。1959年赴美深造。
現在的鄭教授住在印州。據他的好友描述,他的住宅占半英畝,花園裡種著中國來的牡丹及曇花、翠竹,十分美麗。雖然居住面積很大,但幾乎所有室內空間都被中外各種圖書占領了。聽說他當年由香港到美國時因隨身攜帶四大木箱研究資料,無法乘坐飛機,只好改乘輪船經19天海上航程,才由香港抵達舊金山。近45年來,他仍然不斷買書,不但家中四壁滿置書架,連餐廳也被書刊占據。過去鄭府常邀中國學生及訪問學者便餐,如今已無待客之地……

直抒己見

早就聽說,上世紀80年代,正當我國從計畫經濟逐步向市場經濟轉軌變形的時候,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向竹園先生諮詢對策,他明確地闡述自己觀點:中國經濟必須堅決走國際化、市場化和民營化的道路。實踐已經證明並繼續證明了竹園先生論點的正確。
竹園先生曾向我國領導人及各有關方面建議:第一,人民幣目前不宜大幅升值,否則,除了影響外貿出口,還讓賭人民幣升值的大量外國投機熱錢坐享其利;第二,在台灣問題上,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對外輿論只說和,不說打,除非到了非說不可的時候;第三,逐步建立大中華經濟圈與華元區,與美元區和歐元區相抗衡,人民幣將與美元和歐元並駕齊驅,成為國際硬通貨;第四,未來的中國,經過二三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努力,逐漸建成國際製造中心、科研中心和物流中心,再經過艱苦奮鬥,力爭綜合國力超過日本,逼近或趕上美國。
鄭先生自1950年起,研究中國大陸經濟55年,已出版中、英、日文專著40種,論文近千篇。約計1400萬字。英文論文刊登於哈佛大學《商業評論》季刊、哥倫比亞大學《世界商業經濟》季刊、《紐約時報》、《大英百科全書》、《當代歷史》及倫敦《中國季刊》等權威刊物。他曾著文刊於《紐約時報》,預言中國將不會為亞洲金融風暴所擊倒,博得各方稱許;他曾著文稱中國寧可力抗國際壓力,降低外匯儲備,促使進出口平衡,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相對穩定;他曾著文分析中國經濟的潛力與瓶頸,肯定中國總體國力迅速提升,具有廣闊的國際市場、充沛的人力資源、較完整的基礎設施和穩定的社會秩序四大優勢,同時也指出長期缺電、水源不足和原油缺乏等發展瓶頸;他曾著文指出雁形理論已經過時,預言10年內中國、印度有可能超過日本成為亞洲經濟的火車頭;他曾著文指出美國經濟霸權正在走下坡,其貿易及財政赤字均高居不下,威脅經濟,美元漸成弱勢貨幣,股市低迷,金融帝國基礎動搖,企業紛紛外移,科技領先地位下降,吸引精英優勢逐漸消失。他近期出版的《當代中西經濟思潮論叢》,主旨在探討西方經濟理論是否適用於中國。書中還提出作者對“大中華經濟圈”、“均富社會”、“明日中國”的構想,為中國未來發展指出一條陽關大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