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禍變

壬午禍變

英祖39年(1762年),朝鮮王朝發生了“壬午禍變”。朝鮮王朝王位繼承人,思悼世子餓死於米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思悼世子(莊獻世子)
  • 外文名:不詳
  • 父親:英祖大王
  • 子女:正祖大王
  • 妻子:豐山洪氏
  • 生母:映嬪李氏
  • 生卒年:1735--1762
主要內容,後續,原文,安葬,相關影視,

主要內容

莊獻世子(思悼世子)李愃1735年乙卯(英祖十一年)正月二十一日生於昌慶宮集福軒。1736年丙辰冊封王世子。英祖25年(1749年)己巳承朝鮮英祖之命,代理政務。世子聽政時間長達13年。這給世子種下了不幸的種子。世子周邊團聚著少論派的勢力,他們與老論派的黨爭長年不斷。世子在十八歲時有了子嗣正祖,正祖後來被冊封為元子,英祖顯得更喜歡王世孫。此種情況導致英祖與世子間出現裂痕。世子與父親之間政見時有不和,矛盾時有發生。因此,世子也因此患病,脾氣暴躁行為越軌,曾一度殺害宮女。後因金尚魯為代表的金氏外戚的老論派和以世子的岳父領議政洪鳳漢為首的少論派的黨爭,刑曹判書尹汲的下人羅景彥還密告莊獻世子的不軌行為共十條,其中包括殺宮女、結交僧尼、私自出京遊歷京西黃海、平安道等等。不過,世子的資質是可以肯定的,他的《凌虛關漫稿》流傳千古。1762年壬午(英祖三十八年)閏五月十三日世子因沒有迎接來祭奠貞聖王后的英祖而徹底觸怒英祖。這是壬午禍變的導火索。同年十五日,英祖宣布廢世子為庶人,李愃被囚禁在昌慶宮通明殿的米櫃中,於同年閏五月二十一日活活餓死,終年二十八歲。史稱“壬午禍變”。世子無辜慘死後,英祖也漸覺其冤,於十二月賜謚“思悼”。思悼世子之子朝鮮正祖即位後謚為莊獻世子。

後續

據說英祖對思悼世子的死很是後悔,曾做一篇文章,放在徽寧殿中的褥子中,後被正祖發現。篇名為《金騰》。正祖在即位的第十七年八月八日,才將文章出示給大臣門看。

原文

有記載的原文:思悼世子薨逝。敎曰:“旣聞此報之後,豈不思近卅載父子之恩乎?顧世孫之心,諒大臣之意,只復其號,而兼謚以名曰思悼世子。服制月數雖存,除成服,以烏帽黲袍百官淺淡服終月。世孫雖終三年,進見時葬後則淡服。”又敎曰:“今旣處分,嬪宮與孝純一也,不可用舊印。賜其號曰惠嬪,一體賜玉印,朝廷庭候。”
戊辰/召見時原任大臣、文蔭武卿宰二品以上、內閣、三司諸臣。 上曰: "召見卿等, 欲諭予意。 近來爻象, 以著見者觀之, 登筵諸臣, 亦豈無料量乎? 不忍言而忍言, 不敢提而敢提者, 不過明義理、正倫綱六字而已。 前領相疏語, 卿等果聞於何人, 而亦以何事為罪?" 領議政洪樂性、判中樞府事朴宗岳、左議政金履素, 皆言未見原疏。 上曰: "此事若有所犯, 何惜乎前領相? 如或反是, 又何惜乎前左相乎? 前領相疏中一句語, 卽某年大義理頭腦, 而以予闡揚兩朝德美之心, 猶不敢一番提起者, 誠以事關某年, 不敢言不忍提也。 前領相疏中, 以非字一句起端, 以卽字一句結辭, 卽字以下, 事關某年至重至大。 假使前領相出於為國一死, 闡揚德美之苦心血誠, 予之所不敢言者, 前領相敢言之, 驟看外面, 其罪難赦。 予之批旨, 已示嚴於鈇鉞之意, 則今日在廷, 安得不驚痛, 而前左相之聲罪致討, 其勢固然矣。 然而前領相之敢言人所不敢言之事者, 蓋有委折。 前領相知申時, 先朝御徽寧殿, 屛去史官, 獨命知申進前, 授御書一文字, 使藏於神位下褥席中。 前領相疏中卽字下一句, 乃金縢中語也。 御極初丙申五月十三日,文女罪惡之昭布也, 前領相與聞於絲綸校正之事, 有所奏, 至有遣承宣及翰林奉考之擧。 今於告退之疏, 有此將死之言, 獨知是事, 故獨言其事者, 謂之忠肝義膽可也。 前左相之不知本事, 只據外面, 以昨夏以後不敢言之義, 聲罪致討者, 亦出於忠肝義膽。 蓋金縢中語, 一則止慈之天, 一則至孝之天。 此何等德美, 而特以不敢言之故, 置諸不忍提之地, 將不免掩翳而不章。 今因前領相疏, 旣發其端, 不容泯默矣。 至於‘蕫狐之筆’四字, 其意蓋以為, 日後良史, 有如蕫狐者, 以殿下之心為心, 以臣等之心為心, 則固無事乎闡發云爾, 亦不可謂之凶言矣。" 遂命以金縢中二句, 謄出於小紙者, 示諸大臣【血衫血衫, 桐兮桐兮, 誰是金藏千秋? 予懷歸來望思。】曰: "予於師、翰正法之日, 亦有文女、尙魯之處分而已。 於其時, 以金縢中先朝本意, 微發其端。 予雖無似, 一段所執權然後執之, 豈可輕重出入乎? 予之忍為此言者, 予意有在, 要使一世之人, 知前領相疏語之如右所言, 而前左相嚴討之, 亦出於不知裏面而已。 又有不可不曉諭者。 今日諸臣, 每因一番事端, 輒有一番妄度, 以典禮間事, 致疑於不當疑之地, 此豈敢萌於心者乎? 御極之初, 例有庭請後勉從, 而予則不止於三辭, 以三條事件, 為固辭之端, 欲使諸臣將順。 其一,康王釋冕, 不免先儒非禮之譏, 故不忍臨門受賀。 其二,永陵追崇, 雖有先朝治命, 而更合致愼也。 其三, 王大妃殿稱號, 猶不敢加上一大字於王字之上也。 俗見所拘, 下一條外, 皆歸於不得擧論。 此猶如此, 況敢議到於典禮間乎? 觀於丙申三月初十日下敎, 可知予本意也。 今日洞諭, 蓋仿大誥之意, 欲使人人領會也。 繼自今更有憑藉紛紜之事, 則人得而討之。 日後闡明之責, 專付之於卿等。

安葬

朝鮮高宗在1896年改制稱帝,改國號為大韓帝國,之後按照宗法禮制追尊遠祖(太祖)和四世先祖為帝,乃上廟號、帝號為莊祖懿皇帝。初葬楊州峰山永佑園,正祖十三年移葬於水原華城的顯隆園(隆陵)。

相關影視

電視劇《李祘》第一集,2007年,MBC
電視劇《秘密之門》,2014年,SBS
電影《思悼》,2015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