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爾西斯(地理區域)

塔爾西斯(地理區域)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塔爾西斯坐落於火星赤道、水手峽谷的西邊,是一個高9公里、寬3000公里的廣大火山高原。她的名稱來自聖經,一個位在已知世界極西處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塔爾西斯
  • 外文名:Tharsis Bulge
  • 地理位置:火星赤道、水手峽谷的西邊
  • 屬性:廣大火山高原
簡介,影響,五大火山,

簡介

塔爾西斯隆起(Tharsis Bulge)是一個廣大的高原地區,由中心往外圍高度和緩降低,形似圓頂(dome),不同年代的熔岩流層層廣布在高原上,亦有很多槽溝放射狀地由中心向外圍延伸,其中一道則裂成巨大的水手峽谷系統。高原上有多座火山,其中有五座甚為巨大。從太空看,塔爾西斯地區較周圍明亮許多,並非玄武岩的深色,是因為覆蓋一層薄薄的沙子,可能是由塵暴帶來,又因氣壓低而未能將其吹走所致。
關於塔爾西斯隆起的形成有兩個理論,第一個說是由底下的地函上升流抬升的,第二個則說是由噴發出的熔岩流不斷層層累積的,而熔岩層層累積的重量會使地殼下彎、下沉,使第二個說法較符合觀測。不過關於第一個說法的地函上升流則有另一個理論,那就是熱柱(mantle plume):熱柱長期位於塔爾西斯下方,形成熱點,它並非使地殼隆起,而是提供了充足的熱能和岩漿,使塔爾西斯地區長期噴發,累積層層熔岩和槽溝,而不同時期的熱點位置則形成各個火山。熱柱是地函對流系統的一部分,而熱柱甚至對流存在與否則尚未明了。
塔爾西斯隆起從諾亞紀開始噴發,不斷累積增高,而在諾亞紀晚期(或赫斯伯利亞紀早期)水手峽谷在東側形成,五座大火山則在亞馬遜紀相繼形成。

影響

塔爾西斯隆起的巨大尺寸對火星地質有很大的影響,如塔爾西斯周圍環繞著放射狀的槽溝;火星的另一端有另一個較小的隆起──阿拉伯台地,可能是因為塔爾西斯的重量而形成的,因為塔爾西斯的下沉會導致火星其他地方變形隆起;形成於晚諾亞紀的眾多流水峽谷,也與這些地形特徵有很大關連。而塔爾西斯火山群產生的熔岩流所釋放的二氧化碳與水汽,是火星溫暖潮濕時期的重要因素。 Roger J. Phillips在2001年計算出,塔爾西斯火山作用可能產生一個約1.5大氣壓、以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層,和覆蓋平坦火星、120米厚的海洋(或是在真實地表的低地匯集一個數百米深的海洋)。
而塔爾西斯的巨大質量會造成火星自轉軸移動,也就是真極漂移(True Polar Wander):轉動物體傾向藉由轉軸慢慢改變,把突起質量移至赤道附近(可想為把重物甩遠,而赤道離轉軸最遠),而轉軸穿過的“極”因此在表面上改變位置。也就是說,可能塔爾西斯形成時不在現今緯度,而是後來才移至目前的赤道附近(注意是行星整體轉動,而非地貌間相對運動)。另外,假如遠古時期存在大片海洋,它的巨大質量同樣會有如此效應。

五大火山

奧林帕斯山位在塔爾西斯高原的西北,是太陽系最高的山。
亞拔山位於塔爾西斯地區北方邊緣,是一個寬廣卻不高的火山。
塔爾西斯山群(Tharsis Montes)則專指五座大火山中的以下三座:
艾斯克雷爾斯山
帕弗尼斯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