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施提克文化

塔施提克文化

塔施提克文化(Tashtyk Culture),南西伯利亞早期鐵器時代文化。分布在蘇聯葉尼塞河中游米努辛斯克盆地、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地區和克麥羅沃州東部。年代為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5世紀,上承塔加爾文化,後發展成為6~10世紀葉尼塞的黠戛斯文化。19世紀下半葉起曾有人對該文化的墓葬進行過發掘,20世紀20年代蘇聯考古學家C.A.捷普勞霍夫、C.B.吉謝列夫等主持發掘研究,1929年由捷普勞霍夫根據塔施提克河畔的墓地而定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塔施提克文化
  • 外文名:Tower "culture
歷史時期,社會經濟,種族文化,考古發現,

歷史時期

按照有的蘇聯考古學家研究,前2世紀初至前1世紀中,為塔加爾文化至塔施提克文化的過渡期。塔施提克文化本身可分4期:第一期為前1世紀中葉至公元1世紀中葉;第二期為1世紀中葉至2世紀末;第三期為3世紀;第四期即向黠戛斯文化過渡期,為4~5世紀。

社會經濟

該文化經濟的基礎是半遊牧和犁耕農業。牧人飼養馬、羊、牛;農人主要種黍,養雞;山地居民則飼養馴鹿並用之於乘騎,也從事狩獵。集體葬大墓表明,當時的社會屬氏族部落結構;而隨葬品的差別及暴力致死的殉葬女奴,則充分反映出社會處於原始公社解體的最後階段。此後,階級分化日益加強,逐漸發展成為黠戛斯國。

種族文化

關於該文化的主人,蘇聯學者認為是原來住在米努辛斯克盆地的丁零人和前2~前1世紀從今蒙古人民共和國西北部遷來的堅昆人的混合。出土的面罩表明,居民中存在歐羅巴人種和蒙古人種的體質特徵。推測為丁零人和堅昆人的混合。出土的漆杯、絲綢、銅鏡、華蓋、木石圓雕等殘件以及用木俑隨葬的風俗,反映了與漢族文化的廣泛聯繫和漢文化的明顯影響;而帶扣、馬具、兵器和表現野獸的藝術品則反映了與匈奴、薩爾馬泰文化的聯繫。

考古發現

居住址以基亞河沿岸的幾處研究得比較清楚。其中米哈伊洛夫卡村遺址,沿河分布長達2公里,建有幾十座柱架結構的圓形房子,屋頂均以樺樹皮苫蓋。墓葬發現較多,第一期墓有兩種,一種是土葬小墓,地表一般無標誌,通常葬一、二人,仰身直肢,頭多向西南,常將死者環鋸頭骨取出腦髓而後製成木乃伊,並以皮革、草把製作的人像隨葬;另一種是埋葬骨灰骨殖的集體葬大墓,地表有直徑10~20米、高約1米的石環,或每邊長5.6~15米的近方形的封土堆,每個墓的骨灰堆有幾十個甚至百多個,墓室在最後封蓋之前放火焚燒。後一種墓一至三期均有發現。第四期是地表建有方形石圍牆的小墓,圍牆高約40厘米,面積1~3.5米見方,墓穴無火燒痕,墓內只埋一個死者的骨灰。前兩種墓葬中均有木槨,經常發現用高嶺土製作的肖像面罩(見彩圖塔施提克文化面罩)。廣泛用弓、劍和短劍的木製模型隨葬,集體葬大墓還常用人和動物的木雕像及小型馬具作隨葬品。陶器為手制,間或磨光,胎質頗粗,呈黑色、灰色或褐色。最有代表性的器形是圈足杯形器,高領、球腹、平底的“炸彈形”器,缸形器,有流無把的壺,附加穿孔器耳的懸掛器。主要紋飾有附加堆紋、押捺紋、戳刺紋、劃紋。此外還出土有桶、瓢、勺、碟、碗、杯等木器,也有奩、匣等樺樹皮容器。廣泛使用鐵器,除穿孔斧、鋤、鐮、鏵等農具外,還有刀、箭、劍、短劍、馬銜、馬鐙等武器和馬具。青銅器則有飾牌、帶扣和垂飾,以及推測為權標的小型“斯基泰式”銅鍑。衣物用粗毛織品、氈料、毛皮、皮革縫製,富人還穿綢衣。飾物有彩色玻璃和寶石的串珠、包以金葉的木製飾牌等。
大墓中常見表現獸、畜、鳥、人等形象的造型藝術品,包括各種質料的圓雕、浮雕和牌飾,尤以表現一對反向馬頭的牌飾為多,可能是護身符。一至三期都出有綿羊距骨,其中有些刻有計數符號,當系用作骨牌或骰子的博具,有些記號據推測系私人或家庭、氏族的印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