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爾瓦王朝

基爾瓦王朝

基爾瓦王朝(Sula1ah Kilwa) ,中世紀東非沿海城邦阿拉伯人以及波斯人建立的伊斯蘭教王朝。從7世紀末起,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多批移居東非沿岸地帶,建立商業城邦,成為控制黑人的統治階級。

約975年(一說950年),波斯設拉子素丹王子阿里·本·哈桑率領一批阿拉伯人乘船由海灣來到基爾瓦島定居,並建立基爾瓦城,伊斯蘭教在當地黑人(僧祗)中得到廣泛傳播。12世紀,在僧祗(見僧祗城邦)諸城邦中,基爾瓦最為強大和繁榮。約1150年,在達烏德·本·蘇萊曼統治時期,正式建立王朝,稱素丹,以基爾瓦為首府,其勢力從索法拉擴展到奔巴沿海,並控制蒙巴薩城。素丹為最高政教領袖,設大臣、法官(即卡迪)、宣教師、稅收、市場檢查官等官員輔佐執政。所屬各地的黑人部落,仍保留原有的“長老會”部落政權。經濟以商業為主,並從事農業。基爾瓦同地中海沿岸諸國、阿拉伯半島波斯印度中國貿易頻繁。13世紀中葉,控制了索法拉的黃金、象牙貿易。基爾瓦深受伊斯蘭文化的影響,建有阿拉伯風格的清真寺和宗教學校,伊斯蘭教在黑人部落中得到廣泛傳播。阿拉伯文化與當地文化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斯瓦希里文化。15世紀衰落。1502年,葡萄牙殖民者侵入,迫使基爾瓦素丹納貢。1505年葡萄牙艦隊占領基爾瓦等城,淪為殖民地。中國元代汪大淵曾訪問過此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爾瓦王朝
  • 外文名:Sula1ah Kilwa
  • 性質:伊斯蘭教王朝
  • 時期:中世紀
國家歷史,起點不高的角落,榮升東非海王,破壞性二元對立,出人意料的結局,後續,

國家歷史

起點不高的角落

雖然基爾瓦在公元8世紀前後建立,卻在初期也不過是重要性很低的普通沿海聚落。相比東非海岸上的其他著名口岸,這裡的起步時間很晚,被賦予的起點也非常低下。僅僅是由於早期航海家們需要一個落腳點,充當桑給巴爾島和索法拉之間的中轉站,才給初生的基爾瓦以發展可能。但僅僅依靠數量很少的阿拉伯商業移民,還是無法將原先的班圖族村鎮,變成整片海岸線上的明珠。
基爾瓦王朝
中世紀穆斯林手稿上的大型貿易海船
公元10-11世紀之交,一場發生在遠方的意外事件,成為基爾瓦城崛起的重要誘因。原本生活在波斯的設拉子王公阿里,因母親是來自衣索比亞基督徒奴隸,而沒能在父親死後獲得應有遺產。於是就只能帶著部眾出航,通過南面的荷姆茲島出海冒險,暫時落腳在索馬里的最大港口摩加迪沙。然而,這些波斯流亡者的什葉派信仰,在當地的遜尼派統治者看來非常有害。阿里等人便只能再度出逃,在山窮水盡前抵達了基爾瓦海岸。
當時的基爾瓦,並非完全獨立於非洲大陸的沿海島嶼。每當退潮來臨,都會有陸橋浮出水面,讓缺乏航海能力的土著直接通過。所以,儘管島上的土地並不適於耕作糧食,卻可以不斷從內陸部落手中交換到生活所需。除少量商賈帶來的香料、絲綢與瓷器外,不少漁民捕撈的海產品也較受歡迎。做對口買賣的黑人酋長,也會在食物之外再販售一些象牙或黃金。
不過就總體而言,這裡依然是一個較為偏遠而落後的土著村舍。所以,當波斯人決定用高淨值的絲綢和布匹購買領地,便很快將全島範圍都收入囊中。自覺吃虧的黑人首領,一度因後悔自己輕率而企圖帶人奪回基爾瓦。但阿里麾下的波斯人也早有防備,剛剛落腳就花大力氣將退潮的陸橋破壞,算是初步將整座島嶼控制在手裡。

榮升東非海王

此後,基爾瓦就進入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迅速成為東非海岸上的明星城市。阿里及其後裔,充分利用自己在亞洲大陸的人脈關係,將更多穆斯林商業移民吸引到本地駐足。在沒有拳頭產品的不利條件下,可能首先從主打奴隸貿易開始,靠擄掠內陸黑人賺取第一桶金。隨後用到手的啟動資金,尋求部分土著的長期合作,從而讓送抵本島的糧食源源不斷。至此,基爾瓦的航運中轉站地位就徹底穩固下來,有了足夠的人流支撐經濟活動。
基爾瓦王朝
黑奴貿易為基爾瓦提供崛起時的第一桶金
公元12世紀,第九代統治者哈桑又率軍進攻南部的港口城市索法拉。那裡是整個東非海岸貿易的最南連線埠,也是穆斯林商團獲取內陸黃金的重要樞紐。基爾瓦王國雖沒有採取完全暴力的鯨吞之舉,卻通過扶持代理人的方式保持影響,從而掌握了事關經濟活動的主導權。
更重要的是,來自索法拉的貴金屬加持讓基爾瓦商人底氣十足,進而對東非的其他各港口城市展開攻略。首先是北方的蒙巴薩與馬林迪,然後是夾在自己與索法拉之間的莫三比克島。最後連先前最為強勢的摩加迪沙,都一度要看基爾瓦的臉色行事。至於更為落後的模里西斯和馬達加斯加的部分區域,則完全淪為波斯後裔們的商業殖民地。雖然許多原有的統治者被保留了位置,卻也免不了通過聯姻和任命等手段,迎來基爾瓦血統的王公或大臣。
基爾瓦王朝
鼎盛時期的基爾瓦王朝勢力範圍
基於這些重大利好,基爾瓦不僅繼續在商業上大展宏圖,甚至開始發展自己的本土產業。比如當地海邊常見的椰子樹,就在出口水果之餘,還被當做造船材料來加以利用。此外,棉花也在差不多時間內被引入島上,成為第二種重要的經濟作物。最後,還有基於原始作坊的陶瓷生產基地。其中的陶器主要出售給平民階層與內陸部落,數目較少的瓷器則留給貴族上層使用,並偶爾出口到周邊海岸。雖然不可能同亞洲的大規模製造相提並論,至少是彌補了黑非洲地區的行業空白。

破壞性二元對立

到了15世紀,尚處巔峰的基爾瓦王朝還是遭遇到結構性難題。雖然最初的王族來自波斯,他們還是在後來的發展中又不得不依靠遜尼派的阿拉伯人協助。長此以往,在統治階層內部就形成了來源各不相同的兩股勢力。身居高位的蘇丹代表前者,擔任過宰相的客卿代表後者。雙方很快因王朝的決策權問題而發生糾紛,進而釀成周期性的小規模內戰。
基爾瓦王朝
主要以珊瑚石構建的基爾瓦王宮復原圖
雖然蘇丹的家族僅靠血統就具有天然合法性,奈何架不住客卿後代們的現實壓力。因為後者不僅用以獲得商人支持,還靠著傳教或聯姻手段,對許多內陸部族擁有號召力。1495年上位的易卜拉欣,就是這么個善於挾君主以令諸侯的權臣。他在幫助前任蘇丹擊敗謀反的宰相後,又以弒君之舉扶持來自旁系的蘇萊曼充當傀儡。儘管基爾瓦主城的局勢很快被控制下來,但分散在海岸南北的藩屬們卻紛紛予以抵制。一時間,整個王朝都處在風雨飄搖之中。
恰逢為葡萄牙冒險家保羅途經此地,將基爾瓦霸權鬆動的情況逐個記下,徹底說服了本國君主派船隊去往東方世界開拓。於是在易卜拉欣的陰謀得手後2年,達伽馬的小型艦隊便從整個東非海岸掠過。原本就下決心分離的各重要港口,紛紛在不由基爾瓦意志的情況下擅做決定。例如蒙巴薩的國王就計畫設下圈套,準備將人生地不熟的葡萄牙探險隊一網打盡。但實力較弱的馬林迪更為狡猾,很快就為新來者提供了導航員與聯盟態度。至此,基爾瓦這箇中世紀的東非海王就注定要時日不多。
基爾瓦王朝
大部分基爾瓦王朝的城市 都被葡萄牙以各種方式控制下來
1500年,第二支去往東方世界的葡萄牙船隊抵達基爾瓦島水域。負責指揮的卡布拉爾,希望蘇丹或宰相能同意與自己結盟。這樣就可以藉助他們的舊威權,將整片水域都控制下來。但易卜拉欣就代表著阿拉伯海商們的利益,當然不會對如此破壞自身體系的條約點頭。卡布拉爾因急於去往印度,也就沒能採取任何強制行動。直到弗郎西斯科·德·阿爾梅達在5年後重返當地,才用500人的陸戰隊將強硬派轟出城市。

出人意料的結局

此後,海珊蘇丹成為葡萄牙駐軍扶持的新任統治者。後者也在基爾瓦島上建立了聖地亞哥城堡,準備接管東非海岸的貿易主導權。但高價出售的航運許可證,很快讓許多摸不出錢的阿拉伯商賈怨聲載道。他們紛紛支持逃亡內地的易卜拉欣復辟,準備同基督教入侵者們死戰到底。後者也擁有大批黑人部落兵支持,就順利殺回了疏於防備的基爾瓦城。雖然蘇丹及時躲入歐洲要塞避難,但大部分街區都淪為反叛軍和葡萄牙人的戰場。商業與普通平民則爭相收拾細軟跑路,致使城市的商業運作遭到再度重創。
基爾瓦王朝
葡屬時代的基爾瓦城風景
1506年,基爾瓦的暴亂終於被平息下去,許多難民也陸續返回家鄉參與重建工作。但遠在印度擔任總督的阿爾梅達,還是發現新蘇丹的舉止有些不受控制。原因就在這個於王朝的光榮傳統,始終習慣於自己的區域龍頭身份,雖然要向遠在里斯本的葡萄牙國王低頭,卻不可能學著和其他東非城市平起平坐。正是基於這種固有心態,恢復身份的海珊開始向蒙巴薩、馬林迪、索法拉和桑給巴爾等所有城市發出警告。結果,在他能順利重拾先祖的榮光之前,就再次被聖地亞哥堡的駐軍逮捕廢黜。
基爾瓦王朝
晚期的基爾瓦 除奴隸貿易外的其他貿易都失去了活力
當然,航海技術的發展也讓基爾瓦顯得有些雞肋。稍有噸位的葡萄牙船隻,都可以從好望角直接抵達索法拉,然後直航到桑給巴爾,再轉進印度等東方口岸。
因此,衰退的貿易經濟就再也沒能在島上恢復過來。留守的貴族始也終心懷不滿,整座城市進一步陷入死寂的噁心循環。這迫使葡萄牙人在1512年選擇放棄此地,任由基爾瓦被來自索馬里的阿拉伯僱傭兵占領。但無論後來者如何嘗試“光復”,這個曾經的東非海王都沒能從衰敗中緩過神來......

後續

基爾瓦約在1700年為阿曼人挾制。1843年,基爾瓦穆斯林蘇丹國滅亡。
1958~1965年期間,英國著名學者奇蒂克在此進行大規模發掘,挖掘出許多重要遺蹟。有宮殿、清真寺、大浴池、素丹陵墓和大型房屋建築等。同時還出土了很多古代錢幣、進口陶瓷、象牙製品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