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染色體纖維

真核生物中,無論是分裂期染色體或是間期的染色體,其基本結構都是直徑為10―50毫微米的微細的核蛋白纖維。又稱染色體基本纖維、基本染色質纖維(elementary chromatin fibril)和染色體絲(chromosome fiber)。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基本染色體纖維
  • 範圍真核生物
  • 又稱:染色體基本纖維
  • 產生:分裂後期
產生過程,待解問題,

產生過程

從人染色體的全載電子顯微鏡圖象來看,一般認為,每條DNA約以13∶1的比率,作螺旋狀填裝在基本染色體纖維內。在分裂中期的染色體內緊緊地摺疊在一起的纖維,到分裂末期時,便開始部分地鬆弛,到間期時,則進一步鬆弛,並分散開來。如果纖維繼續鬆弛,一部分纖維便會由蛋白質游離,成為裸露的DNA纖維。已成了這種分散狀態的纖維和DNA分子呈完全的凸出狀態,其混合部分稱為分散染色質部位,在間期核的超薄切片中可觀察到電子密度低的部分。通常,一般在間期容易形成分散染色質的染色體部分(常染色質部分)的DNA,可在DNA合成期的初期(earlyS period)被複製,而纖維粗且強烈濃縮的異染色質部分的DNA,可在DNA合成期的後期(larly Speriod)被複製。被複製的DNA可一面被復組蛋白,一面復形成纖維,然後摺疊螺旋化形成染色絲,進而形成分裂期的染色體。這樣,結果遂在分裂後期一條染色體變成兩條染色體。

待解問題

關於一條染色體內有幾條DNA分子或基本染色體纖維的問題,曾提出兩種構想:一種是染色體為多數染色體纖維結構;另一種是由一條DNA或纖維摺疊後,再進一步螺旋化形成一條染色單體。根據全載電鏡法和H胸苷放射自顯術法結果,是支持後者的說法。也就是說,認為染色單體單位是由一條非常長的DNA分子所構成的。這種長的DNA分子上有許多複製的起點和終點,因此,染色體是由一個縱列的DNA複製單位(複製子)的一個系列構成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